幼兒園圖型認識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1W

  幼兒園圖型認識教學設計

教師出示圓形,把圓形對摺,必須以中線為中心邊對邊對摺,對摺後,在圓形的中線把圓形一分為二,把成品半圓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圓上比較,看看是不是該整圓的一半,該半圓形不能大於整圓,也不能小於整圓。下面是本站和大家分享幼兒園圖型認識教學設計資料,歡迎參閲。

幼兒園圖型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更好地讓幼兒認識半圓形的意義,孩子們都能勇躍的參與進來,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並且在動手將圓形變成半圓形的時候,孩子們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務。我用鼓勵、啟發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境,讓幼兒保持開放的心態,使幼兒個性化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能夠認識半圓形。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半圓形。

難點:知道一個圓形可以變成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活動準備

1.裝有各種形狀的籃子(人手一份)

2.剪刀。漿糊若干。

3.大的示範圓形和半圓形各一個。

4.用圖形拼成的完整畫面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 讓幼兒認識圓形和半圓形。

1. 教師出示示範圓形,問幼兒其圖形的名稱和特徵,再出示示範半圓形,再問幼兒其圖形的名稱和特稱。

2. 讓幼兒在圖形籃裏找出圓形和半圓形。

3. 給幼兒講解圓形和半圓形的關係

二.幼兒嘗試把圓形變成半圓形。

1. 教師讓幼兒思考:你能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嗎?是怎麼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的?讓幼兒自主先思考再與其旁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旁聽。

2. 幼兒討論後,教師請若干名幼兒説一説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的。

3. 幼兒嘗試把圓形變成半圓形,教師巡迴觀察。!.屈老師.教案網出處!

4. 教師把幼兒的成品半圓形進行講評。

三.教幼兒如何正確的把圓形變成半圓形

1. 教師出示圓形,把圓形對摺,必須以中線為中心邊對邊對摺,對摺後,在圓形的中線把圓形一分為二,把成品半圓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圓上比較,看看是不是該整圓的一半,該半圓形不能大於整圓,也不能小於整圓。

2. 教師再次向幼兒正確示範如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並驗證。

3..請幼兒按照教師的方法再一次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並作驗證。

4..教師對幼兒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圓形進行講評。

5. 教師小結:半圓形就是整圓的一半,兩個同樣大小的半圓形合起來就是一個整圓。

四,延伸活動;快樂圖形拼

1. 教師出示.用圖形拼成的完整畫面圖一幅,請幼兒觀察哪些物體用了哪些圖形拼成。

哪些物體的拼成裏有半圓形。

2. 教師激發幼兒:你可以用哪些圖形可以拼畫面上沒有的物體?並請你説一説。

3. 請幼兒自主與同伴用各種形狀進行合作創意粘貼。教師巡迴觀察和指導。

4. 教師點評若干幼兒的作品。

5.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活動能遵循“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幼兒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關健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1.初步認識半圓形

在認識半圓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圓形給幼兒認識,讓他們明白,半圓形和圓形的

演變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待他們知道了這一點,再下面的認識過程做了相應的鋪墊。

2.以幼兒為主體,在操作中探索發現、獲得知識

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動特別注重幼兒自主操作的指導。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為主線,在認識半圓形特徵時,主要採用了操作法,幼兒藉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先幼兒自主的嘗試想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他們都會只是隨手把圓形剪成半圓形。待他們自主的嘗試過後,教師講解正確如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並示範後,讓幼兒再一次按照教師説的步驟去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當他們發現特徵後,在老師的啟發下,能用語言表達出來,還能依照教師的正確步驟去動手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培養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3. 最後藉助圖形快樂拼,給幼兒一個全面的認識各種圖形的平台,並能利用各種圖形演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在我巡迴的觀察中,我發現了幼兒利用半圓形變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頂,等等。幼兒從動手中與圖形們做“遊戲”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動手創意能力。

篇二

設計背景

由於梯形的概念幼兒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動設計不從概念入手,先以遊戲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遊戲中充分發泄情感,感受愉悦。

活動目標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到梯形,學習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瞭解梯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準備: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2,教師演示用具:自制動物模型(小猴子的圓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幾何圖形餅乾若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多媒體課件。

3: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沒塗色)。

活動過程

1,遊戲:給小動物喂餅乾

2,觀察瞭解梯形特徵

(1)出示梯形,提問:有幾條邊?幾個角?這個圖形像什麼?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叫——梯形

(3)各種各樣的梯形。(出示多媒體課件)

(4)兩邊一樣長,只有一邊是滑梯的圖形是梯形嗎?

3,操作

在各種圖形的餅乾中找梯形餅乾喂小動物吃。要求?想拿一塊,在拿兩塊不同的梯形餅乾喂小動物。

4,找梯形

(1)在教室裏,院子裏找一找,説一説。

(2)出示課件:尋找梯形寶寶。

5,分組活動

(1)給梯形穿衣服(塗色)

(2)拼一拼: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

6,小結,結束。

教學反思

對於梯形,大多數孩子對他都郵感性的認識,這節課我結合幼兒這種感性認識設計了:給小動物喂餅乾,找一找,塗一塗,看一看,拼一拼等環節,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通過比較,老師的點撥,把這種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多樣的活動形式,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於幼兒的個性發展,課件的播放 讓幼兒認識到梯形的多樣性,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理解梯形的特徵。

當然,在這節課的設計問題上,我做的還不夠準備比較欠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使小朋友在遊戲中學到更多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