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木頭遊戲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7W

無論什麼學科,老師們都需要學會制定教案的,優秀的教案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據木頭遊戲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據木頭遊戲教案7篇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會説兒歌《山上有個木頭人》。

2、能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

3、能聽懂指令性語言,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木偶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人創設情境,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小朋友們好。

幼兒:老師好。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呀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呀?那我們一起來請他出來好嗎?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師以木偶的語氣對小朋友們做自我介紹。

教師:小朋友們好,我叫木頭人,我想和小朋友們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教師邊拉動木偶邊念兒歌,讓幼兒瞭解兒歌內容。

表演結束,教師用木偶人的語氣問幼兒,“小朋友們,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告訴我,剛才我説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兒歌。

2、向幼兒介紹遊戲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必須念兒歌,可以自由做動作,兒歌唸完,就不許動,不許説話了。

(2)如果誰動了,就必須伸手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説:“本來要打千萬下,因為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遊戲時間。

(1)教師和全體幼兒説兒歌玩遊戲。

(2)教師和個別幼兒説兒歌玩遊戲。

(3)幼兒兩兩為一組説兒歌玩遊戲。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除了木頭人,你們還見過什麼材料做的人?(引導幼兒説出稻草人,石頭人等)

遊戲時再進行仿編兒歌。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來幼兒園,有的孩子口齒不清,還有的孩子缺乏集體意識,不懂傾聽,不理解規則。為此,我專門設計了《山上有個木頭人》這個聽説遊戲。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2

活動目標:

能跟着音樂節奏創編中有趣的動作玩木頭人的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跟隨節奏創編動作玩遊戲

活動準備:

有玩木頭人的經驗、音樂、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玩過的木頭人遊戲嗎?那我們再來玩一次怎麼樣?

2、師幼共同遊戲,關鍵提問:咦,那我想考考你們,木頭人遊戲説到哪一個字的時候就不能動了?

3、追問:還有一個不許笑,那到底是哪一個字的時候要擺造型?

4、小結:原來玩木頭人在説到笑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擺造型。

5、過渡:今天,我想和大家來玩一個音樂木頭人的遊戲,用音樂來玩木頭人,我帶來一段音樂,裏面有一段特別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要停下來做木頭人了,我們來聽聽看!

二、熟悉音樂,瞭解規則

1、(播放音樂)提問:請大家來説説看,你聽到的這段音樂裏面有特別的.聲音嗎?

追問:那嘟嘟嘟,很長的聲音是什麼發出來的?

追問:我們喇叭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幹嘛?

2、教師示範聽音樂玩遊戲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麼時候變木頭人的呀?

迴應:就是在很長喇叭聲後,聽到“嘟”馬上變木頭人。

小結:喇叭聲“嘟~~~”響起是告訴我們要準備了,當喇叭聲“嘟”響了就是變木頭人的時候了。

3、幼兒初次嘗試遊戲:你們都知道了,來一次怎麼樣?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笑,不許動,123,就快變成木頭人,123,就快變成木頭人,嘟~~~,變!”

4、這次我要把這個遊戲加大難度了,聽一聽,這次音樂裏有幾個特別的聲音?自己聽啊!

(播放音樂)

關鍵提問:連續發出的兩次喇叭聲音,提醒我們怎麼辦?

小結:有2次特別的聲音,而且這2次要連續變2個不同的造型。

5、幼兒跟着音樂嘗試。

三、挑戰比賽,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4組挑戰比賽。1組比賽,另3組幼兒做評委,找一找哪些幼兒是不能跟着音樂來變?

2、進入第二輪比賽。規則變了,要聽好指令來玩。幼兒嘗試玩一次。

3、進行第二輪比賽。

4、進入第三輪比賽。

一組幼兒要統一動作。

5、第四輪比賽,根據幼兒遊戲情況及時間安排看。

活動延伸:

音樂停,每組要變一座橋。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3

一、活動目標:

1、鍛鍊孩子的習慣以及聽力。

2、體驗遊戲的快樂。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二、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遊戲的快樂

難點:學會遊戲的規則

三、活動準備:

空曠場地

四、活動過程:

兒歌:山、山、山,山、山、山,

山上有個木頭人,

不會説話不會動,

動了就是皇蜜蜂。

幼兒在結束兒歌的時候停止不動,動了要受到懲罰。

五、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遊戲,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鍊,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遊戲教學課。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正確發準“山”、“三”等字音。

2、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根據遊戲規則作相應的動作,提高自控能力以及聽説應變能力。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兔、小狗、小貓的毛絨玩具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一天,小兔、小狗、小貓他們一起做遊戲(出示毛絨玩具),嘴裏還唸唸有詞,玩得可高興了,你們想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遊戲,嘴裏説的是什麼嗎?

——想,他們玩的是木頭人的遊戲。

2、引出兒歌:山 ,山, 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三 ,三 ,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不許説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

3、引導幼兒回憶兒歌。 “哪裏有個木頭人?” “山上有個什麼人?” “幾個好玩的木頭人?”

“三個什麼人?” “除了不許説話還不許幹什麼?”

4、師幼齊説兒歌,正確發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和“三”。

二、教師介紹遊戲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須念兒歌,並可自由動作,兒歌唸完後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可擺與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姿勢,擺得姿勢要堅持到遊戲的禁令解除方可放下。

2、如果誰動了或發出了聲響,就有教師將其請到前面,再請一名幼兒做懲罰他的人。被罰的幼兒將手伸給懲罰他的幼兒手中,而懲罰他的.幼兒則拉住他手與全班幼兒一起手指他念:“你是一個小調皮,伸出小手打三下。”然後邊打手心邊數“一、二、三”,遊戲接束。為了增加遊戲的趣味性除了打手還可換為“你是一個小調皮,撅起屁股打三下”,也可換為“你是一個小調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三、教師示範指導遊戲玩法

所有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邊走邊念兒歌來此遊戲。

兒歌:(山 ,山 ,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三, 三, 三,三個好玩的木頭人。不許説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 (你是一個小調皮,伸出小手打三下) (你是一個小調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你是一個小調皮,撅起屁股打三下)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與其他幼兒或家長繼續玩木頭人的遊戲。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5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來幼兒園,有的孩子口齒不清,還有的孩子缺乏集體意識,不懂傾聽,不理解規則。為此,我專門設計了《山上有個木頭人》這個聽説遊戲。

活動目標:

1、會説兒歌《山上有個木頭人》。

2、能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

3、能聽懂指令性語言,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遊戲的意識,體驗遊戲的快樂。

5、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遊戲,鍛鍊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木偶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人創設情境,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小朋友們好。 幼兒:老師好。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呀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呀?那我們一起來請他出來好嗎?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師以木偶的語氣對小朋友們做自我介紹。

教師:小朋友們好,我叫木頭人,我想和小朋友們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教師邊拉動木偶邊念兒歌,讓幼兒瞭解兒歌內容。 表演結束,教師用木偶人的語氣問幼兒,“小朋友們,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告訴我,剛才我説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兒歌。

2、向幼兒介紹遊戲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必須念兒歌,可以自由做動作,兒歌唸完,就不許動,不許説話了。

(2)如果誰動了,就必須伸手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説:“本來要打千萬下,因為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遊戲時間。

(1)教師和全體幼兒説兒歌玩遊戲。

(2)教師和個別幼兒説兒歌玩遊戲。

(3)幼兒兩兩為一組説兒歌玩遊戲。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除了木頭人,你們還見過什麼材料做的人?(引導幼兒説出稻草人,石頭人等)

遊戲時再進行仿編兒歌。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我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木偶人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們的注意力,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好的基礎。接着,孩子們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練習説兒歌,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進行糾正,可能有點太着急,孩子反而不敢説了。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們能説完兒歌,按遊戲規則進行遊戲,特別是幼兒兩兩分組玩遊戲的時候。但是,有幾個孩子怎麼都不能按遊戲規則來玩遊戲,感覺他們好像想吸引老師的注意力,為了和老師玩遊戲,故意發出聲音。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6

【活動主題的選擇】

民間的傳統遊戲簡單易學,這個遊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一個集體遊戲,但幼兒也可以分組進行遊戲。對於中班幼兒來説,對遊戲規則掌握的並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選擇了這個遊戲規則性比較強,能夠提高自控能力的遊戲。

【活動目的】

1.鍛鍊幼兒肢體的表現力和控制能力。

2.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幼兒學各種小動物走路,進行活動。

二.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參加遊戲的幼兒一起説兒歌,並一邊説兒歌一邊走路或做動作,當説到兒歌最後一句時幼兒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擺出各種姿勢不動。如果誰動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遊戲。(兒歌:山連山,水連水,我們都是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最後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兒歌來代替。)

三.遊戲反覆進行。

四.活動結束,幼兒散步做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本遊戲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遊戲,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教師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很快就學會了兒歌並進行了相應的創編。

6、小班遊戲優質課手指遊戲教案反思

目標:

認識自己的小手、鍛鍊手指肌肉靈活性。

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遊戲的玩法。

教學過程:

1、引入:一起邊説兒歌邊做手部運動:"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2、認識小手

教師:"剛剛我們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幫助我們完成兒歌的啊?"(幼:"手。")

教師:"我們的小手還很能幹,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小手能幫助我們幹什麼嗎?"(引導幼兒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飯、寫字、幹活等。)

教師:"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你們瞭解我們的小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手。"

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3、講述遊戲

教師:"我們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幫助我們做事情的`,它們像親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裏大拇指是它們的大哥哥我們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們叫他二哥,中指的個子最高的我們叫他高高的哥哥,無名指因為名字的關係兄弟們叫它無名哥哥,小指是這個家裏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師:"手指兄弟非常有禮貌,它們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們來和小朋友打招呼來了?"(幼:好)

教師:"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動)我在這,我在這(伸出另一隻手拇指晃動)

大哥大哥你好嗎?(一手拇指做點頭狀)我很好,謝謝!(另一隻手拇指做點頭狀)

再見!(拇指左右擺動,收回身後)再見!(另一隻手拇指擺動,收回身後)"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遊戲。

教師:"我們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來打個招呼吧。"

教師起身與幼兒共同做手指遊戲,強調"無名哥哥最懶了,它不願意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無名哥哥最乖,老師一叫就出來了。"

"小弟弟最聽話,一叫他就跑出來了。"

5、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的小手有些累了,讓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吧。"

做捏攏放開遊戲:"捏攏放開,捏攏放開,放開捏攏,放開捏攏。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臉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後我們的小手爬回家了。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據木頭遊戲教案篇7

目標:

1.聽指令做相應動作,學習木頭人遊戲。

2.嘗試在遊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體驗遊戲的.樂趣。

準備:

1.帽子。

2.歌曲二首。

3.木塊,小口袋。

過程:

一、引入

1.天氣越來越冷了,跟着我做熱身操吧!

2.播放兒歌《木頭人》,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3.今天我們要來玩木頭人遊戲,誰來説説木頭人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要怎麼做?

4.全體玩木頭人遊戲,看誰玩得好。

5.教師小結玩木頭人規則。

二.木頭人贏木塊

1.哇!你們扮演木頭人可真像,現在老師有個任務要大家來完成,我想要木塊搭木頭城堡,你們能幫助我嗎?

2.引導幼兒去國王的宮殿去取木頭,但是必須通過玩“木頭人”的遊戲來獲得木塊。

3.國王出場,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4.遊戲開始,教師扮演國王在前面走,幼兒跟在其後,練兒歌,當練到最後一句時,孩子們都要定在原地,一動不動,堅持到最後的木頭人可以獎勵一塊木塊,然後將木塊裝進小口袋裏。

5.遊戲難度提升國王指定某動作,幼兒一動不動的擺好國王説的造型,堅持最後者贏得一塊木頭。如: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大門牙,變成小兔子,123,不許動。

6.師幼反覆進行遊戲,直到木塊全部拿空。

7.打開小口袋,拿出木頭,看看自己的成果。

三、木頭城堡

1.國王:哇!你們可真厲害,都把我的木頭都拿完了。

2.教師:謝謝你們幫我贏來了這麼多木塊,下次我們一起出來用這些木塊搭城堡好嗎?

3.慶祝勝利,放鬆運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