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W

教案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反饋進行必要的教學總結和反思,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一個周全的教案需要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反饋信息進行及時改進和調整,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收集的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收集的教案6篇

收集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簡單統計過程,會根據實際情況,對一組數據分段進行整理,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多單位),能根據要求在方格紙上完成統計圖。。

⒉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體驗可能性和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辨別遊戲規則是否公平,初步學會設計簡單遊戲的公平規則。

3、使學生能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統計知識、主動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數據,並能根據統計結果,分析、説明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4、使學生進一步增強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發展統計觀念,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與人合作的態度。

【教學內容】

教材第70~85頁:

1、在教學中用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經驗,感受分段整理數據的必要性,促進學生主動展開統計活動,並使學生初步學會用這樣的統計方法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在讀統計圖的過程中,瞭解條形統計圖表達數據的方法,以及它的結構和特徵。

3、在教學中,有意識讓學生統計自己身邊的事,進一步體會統計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數學方法,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體驗統計與生活的聯繫,又能使學生的統計觀念得到發展。

4、在教學中,注意設置一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觀察,分析、聯繫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進一步感受哪些遊戲的`規則的公平的,哪些遊戲的規則是不公平的。

【課時劃分】

共計6課時

統計2課時

遊戲規則的公平性1課時

練習八1課時

單元練習 2課時

第一課時數據分段整理和統計

【教學內容】

教材第70~74頁。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分段整理數據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能對統計結果作簡單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

【重點難點】

經歷統計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學樣為了迎接六一節,學校鼓號隊準備了精彩的表演,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學校決定為鼓號隊隊員購買統一的服裝,分為大中小號。

説明:身高為120~129的適合穿小號,130~139的適合穿中號,140~149的適合穿大號。

提問:你怎樣才能知道每種服裝各要購買多少套?

2、出示隊員身高記錄單。

提:這裏是隊員們的身高記錄單,要知道定購每種服裝的人數各是多少,接下來應如何做?

指名:這裏需要將身高分成幾類?為什麼?

3、組織學生整理數據。用畫正字的方法來完成。

4、提:我們剛才用的是什麼方法來分類整理數據的,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根據剛才的統計情況,請同學們將數據填入第69頁的統計表中。

提:現在根據這張表你可以知道什麼?

5、回顧這題的整理過程。

我們是怎樣知道每種服裝各買多少套的?

小結:我們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根據每種服裝的大小為類別,先將隊員的身高進行分類,這樣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種服裝的人數了。

二、組織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記錄及統計表。

提:要想正確填寫統計表,要先如何做?

(2)小組合作:分類、整理數據,方法自定,並完成統計表。

(3)組織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同學獨立完成。

(2)就統計結果,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3)介紹你知道嗎

收集的教案篇2

話題分析:

這本圖畫書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畫面從自己的收集出發,逐漸延伸到他人的收集,進而擴展到自然界。讓幼兒看到大自然中各種事物、現象,好像也存在着什麼收集什麼的關係。一個有關"收集"的理性話題,遵循符合幼兒生活邏輯的潛在軌跡,有了天馬行空的延展想像,與幼兒的思考模式極為相合。最後,以媽媽的收集作為本書的結尾,生動地表達了幼兒所能感受到的母愛的温馨,更拉近了本書與幼兒生活體驗的距離。活動在大班下學期開展,以"收集"為中心話題,藉助畫面由淺入深、由此及彼地討論"收集",這是比較符合這個時期的幼兒思維方式的。話題從他人、自然界、母親等方面詮釋了"收集"的廣泛意義,有助於啟發大班孩子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另外,這個活動對於幼小銜接的滲透開展,也可以視為是幼小銜接活動系列性活動的開端。我在作品的基礎上基於孩子的情感積澱,拓展到延伸到師生情誼的呈現,激發出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美好的懷念與深深的留戀之情,讓幼兒感受"收集"源於"珍惜"情感的活動。最後,通過"離園前收集"計劃,讓孩子將這種情感具體化,使"收集"變得更有意義。

交流設計:

本次活動形式以語言交流為主,主題中心是"收集",是一個能引發許多話題的主題,面對大班幼兒天馬行空的發言,圍繞目標活動設計內容。活動的第一環節,讓幼兒通過聊聊"收集"的意思,帶着對"收集"的一知半解進入話題。活動的第二環節,通過看看説説三種人收集的各有不同,理解收集的含義。接着,想想説説自然界的收集,感受自然界事物之間的關係。給予幼兒大海、天空、春季的三個自然景色開展想象,同時使孩子們在與老師的語言對話中,愛表達,會思考,語言表述完整。活動的第三環節,從感受媽媽的"收集",到猜測教師的"收集",進一步瞭解"收集"的背後的美好情感。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一段視頻衝擊幼兒的現有經驗,使幼兒在關注到媽媽愛收集的行為中感受媽媽對寶寶愛的情感;之後再出示教師的"月光寶盒",讓那些收集的寶貝打開幼兒感受幼兒園師生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無價情義。

活動目標:

1、根據交流中出現的不同畫面,理解"收集"的涵義,知道每個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積極參與集體討論,感受"收集"中藴涵的美好情感。

3、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交流收集各有不同。難點是感受收集中藴涵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字卡:收集;

2、ppt課件、媽媽的收集攝像;

3、教師的寶盒放置着記錄、幼兒的畫。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詮釋意思

1、出示字卡,聊聊"收集"的意思。提問:孩子們,認識這兩個字嗎?説説什麼叫"收集"?(幼兒泛講)

小結:把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並且非常愛惜地保存起來,這就叫"收集"。

2、過渡語: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關於收集的事情(出示題目:收集東,收集西)。

二、解讀分析,理解不同

1、解讀圖片,説説自己和他人的收集。(理解每個人的收集)

(1)提問:女孩子喜歡收集什麼?小結:女孩總是喜歡收集裝扮自己的東西。

(2)提問:奶奶收集了什麼?怎麼知道奶奶喜歡收集拖鞋的?哦,從哪兒看出來的?小結:奶奶喜歡收集實用的物品。

(3)這是誰?他收集的是什麼?清潔工伯伯為什麼要收集垃圾?小結:收集是清潔工伯伯的工作,世界因為他的收集而整潔。

(4)提問:你們有收集嗎?説説自己喜歡收集什麼?

小結:我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收集,也許是為了愛好,也許是為了需要,也可能是為了夢想。

2、看圖想象,説説自然界的收集。(感受自然界物體之間的關係)過度語: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它們也很喜歡收集,它們喜歡收集什麼呢?(一邊講一邊出示藍天、大海、春天的圖片。)

(1)提問:天空喜歡收集什麼?小結:天空喜歡收集璀璨的星星、明亮的月亮、燦爛的陽光、清新的和風細雨、悠悠白雲、多彩的彩虹、飛過的鳥類等等,有了這些天空會更有生機充滿趣味。

(2)提問:説説春天的收集?小結:春天收集的是翠綠的小草、舞動的蝴蝶、勤勞的蜜蜂、温暖的陽光、爭奇鬥豔的百花、飛舞的翠柳等等,都是對美麗的偏愛。(3)提問:大海有什麼喜歡的收集?小結:大海喜歡收集堅實的巖石、一望無際的沙灘、千姿百態的海洋動物、沙灘上可愛的腳印、自由的海鷗、五顏六色的珊瑚等等,這些收集是大海帶給人類的財富。

(4)總結:因為大自然的朋友們的收集,世界才如此美妙!所以,我們在大自然中能得到很多的快樂!

三、深入理解,感受温馨

1、理解意義,感受媽媽愛的情感。

活動反思:

其實孩子們對"收集"並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説"我的孩子總是把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石頭、落葉、小草等,帶到家裏,向寶貝似的收集起來。"但孩子對於收集這個詞並不熟悉和了解,通過這個故事不僅將幼兒熟悉的人和動物收集到的東西,形象直觀的呈現在繪本中,而且通過導入劉老師收集髮卡的方式,讓幼兒清楚明瞭的明白了什麼是收集。同時,還誇張、擬人式的向幼兒介紹了大千世界中,如同"收集"的自然現象和景觀。

在授課過程中,我運用直觀的方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中,瞭解了繪本的基本結構,如:封面、扉頁、封底。如:我為什麼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扉頁、封底的盒子哪?因為很多繪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間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若無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個單獨的片段,因而與其中隱藏的意趣擦身而過。一旦,這種提醒開啟了孩子觀察閲讀時"有意識捕捉"的行為,則會更大地促進孩子閲讀的積極性並獲得閲讀的成就感。而繪本中有關"封面"和"封底"之間的閲讀經驗,將在日後的閲讀中延展下去。在觀察封面的時候,更悄悄啟動了孩子"猜猜看"後認識和印證的願望;小星星會是誰收集的,石頭會是誰收集的等,在這種充分的觀察和積極的猜想中,孩子們由對一個不熟悉的繪本故事"貿然前往"的觀察欣賞,演變成"有備而來"的積極期待。這樣就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在看圖説話的環節,在這裏,老師故意不講述的"停頓"和"等待",隱含着對孩子觀察表達的暗示和鼓勵;繼而,後繼的文本講述又自然包含了對孩子講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導孩子向繪本的"文"、"圖"欣賞中邁進。也適時的解決了這節課的難點:嘗試在圖的觀察和文字的聆聽中解讀文本中的構圖、語言模式,積累讀圖解圖的閲讀能力和經驗。在説説交流的環節,引導幼兒對課文進行了一次更加細緻的瞭解和觀察,並有了"新發現",這樣自我意識就獲得了發展。並通過我把這個故事再講一遍,要是遇上了你最喜歡的那一段,你就和老師一起講,這種集體閲讀方式培養和引發幼兒閲讀的興趣。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環節。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喜歡收集的東西,我又運用劉老師的照片的形式,引導幼兒初步進行創編。

幼兒繪本講述活動已經結束,但關於繪本有關的收集、展示活動卻開始開展起來,這樣可以讓幼兒親身體會到什麼是收集與收集的快樂。

收集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數據收集整理”是學生正式接觸統計的起始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分類與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統計的起始內容。教材依託學生熟悉的情境,以收集數據、記錄數據和呈現的數據為主,從中學習調查的方法並初步瞭解統計表,同時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從而使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統計的價值

具體分析:

1.選校服顏色情境。

教材從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入,創設了開學初訂校服選顏色的情景,引出“選哪種顏色合適?”的問題。教材中一個小女孩做出判斷: 應該選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然後出示: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這一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引發學生思考,引入新知的學習.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創設定校服的情境, 在敍述情境的過程中出示例1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然後提問“選哪種顏色合適?”回答這個問題時,可能大部分學生會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因此五花八門。這裏教師要注意引導,使學生明白,不可能滿足每個人的要求,最合理的是選擇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的顏色。這就需要確定4種顏色中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的,引出用統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即體現了統計的必要,也體現了統計的作用與價值。

2.調查法收集整理數據。

教材中首先出現了兩個孩子正在針對“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呢?”這個問題進行研討,情境圖中學生的對話揭示瞭解決問題的方案----調查(統計)。第一次對話。一個學生説“可以在全校進行調查”另一生説“全校學生那麼多,怎樣調查呢?哦,可以先在班裏調查。” 這裏不僅確立了調查的對象(本班)而且滲透了抽樣的思想。第二次對話:一個學生説在班裏用舉手的方式進行調查,另一個學生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話中展示了調查的方式(舉手、投票等)以開放的方式體現了對學生其他調查方法的尊重。其次有一名老師正在讓學生用舉手的方法收集數據,並提示應注意的事項:每人只能舉一次手(即只能選一種顏色或不能重複計數),圖下有一個統計表,表明了呈現數據的方式。

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進入情境,真正參與進來,首先通過小組研討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通過全班交流制定好調查計劃,接着再讓學生嚴格按照計劃進行統計。最後把統計的數據用統計表呈現出來。

在調查的過程中,確定調查對象這一環節,通過學生的話“全校學生那麼多,怎樣調查呢?哦,可以先在班裏調查。”滲透了抽樣的思想,這裏要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班級學生最喜歡的顏色,不一定是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

在確定調查方式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多説幾種方式,使其體會到調查方式的多樣化。在讓學生用舉手的方式收集數據時,教師注意提示學生應注意的事項:每人只能舉一次手(即只能選一種顏色或不能重複計數)。

3.分析數據解決問題

教材呈現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體會數據中藴含的信息,進而判斷是否能解決問題。如第(3)題,某班學生最喜歡的顏色,不宜代表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為了解決問題,可調整方案,如每個年級隨便選一個班調查,或調查全校學生等。

教學時,要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訂正。尤其是第(3)題的後一問“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突出體現了由於非統計抽樣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斷出“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的含義。當然,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講,不必講那麼深入,只要學生能體會出“我們班級學生最喜歡的顏色,不一定是全校學生最喜歡的顏色。”即可。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統計表提問題並解答,如“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信息,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高學生質疑解題的能力。

重難點突破

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用調查法收集整理數據,難點是用調查法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

突破建議:

1.挖掘情境內涵,理解“選擇校服”的本質。

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要創設定校服的情境, 在敍述情境的過程中出示例1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然後提問“選哪種顏色合適?”回答這個問題時,要讓學生充分進入情境,真正參與進來。

首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交流。在交流中可能大部分學生會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因此五花八門。

然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剛才同學們是針對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確定校服的。誰來説一説什麼是校服?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討論。

最後使學生明確校服的顏色不是以個人的觀點為主的,它需要統籌大家的意見。使學學生明白,最合理的是選擇大部分同學都喜歡的顏色。到底是什麼顏色呢?這就需要確定4種顏色中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學生最喜歡的,引出用統計解決問題的方法,即體現了統計的必要,也體現了統計的作用與價值,同時引發下個研討內容。

2.抓住問題衝突,引出收集信息的方法。

本課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抽樣調查法,調查法是學生首次運用,學生沒有這部分知識經驗。因此在教學時先通過小組研討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然後通過全班交流,教師適時的引導從而制定好調查計劃。從研討到制定計劃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能夠在順應學生思維的前提下,順思導學,引導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即調查法。

比如:當學生知道校服的顏色不是以個人的觀點為主的,它需要統籌大家的意見後,引發學生思考:如何來聽取大家的意見呢?

學生的意見可能很多,預設到的答案可能是:

(1)在學門口挨個詢問?對此學生會反駁太麻煩了,全校人數太多,一天也問不完。

(2)打電話詢問。

(3)聽老師的。

當學生出現這樣的問題時,教師不要立刻給出答案。而是把多種方法都呈現給孩子,讓他們針對這些方法進行討論,指出不足及修改的方案。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抓住學生的一些有用信息進行引導,全校人數太多不好操作,我們可以劃分成班級來統計,然後根據眾多班級同學的想法來確定校服顏色。這樣抽樣調查的名詞學生不會説出,但是他們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即先調查人數少的同學的意見,在慢慢到人數多同學的意見,從而把這種方法具體的形象的讓學生理解。

3.優化調查方式,便於統計。

在學生懂得調查本班同學的意見後,思考用什麼方式來記錄哪種顏色的人數呢?一般的方法舉手、起立、投票等。讓學生充分地想、説。可以引導學生多説幾種方式,使其體會到調查方式的多樣化。在認同這些方法後想一想,哪種方法又快又準確?讓學生明白針對數據少採取用舉手的方式收集數據,比較方便。教師注意提示學生應注意的事項:每人只能舉一次手(即只能選一種顏色或不能重複計數)。

4.學生親身實踐,完善統計表。

統計數據時,可以師生共同統計一種顏色的人數,以此作為樣子。然後放手讓一名學生充當教師角色,來統計,其餘學生充當驗證官,一是再次驗證數據的正確否,同時也是讓全員參與統計數據的過程。統計後可以讓學生用語言描述統計數據、方法的大體過程。其目的讓學生對此方法有個完整的認知。

郝寶英 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二國小 史維英 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第二國小

第1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2頁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開始學習簡單的分類整理,初步瞭解了統計的含義。本課繼續學習統計,以整理隨機出現的簡單數據為主要內容,並把經過整理的數據填進簡單的統計表。在統計過程中,讓學生學到一些比較容易的統計方法,滲透統計的思想和方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用調查法來收集數據,從而初步瞭解統計表。體會統計的價值。

2.使學生在統計教學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

會用調查法收集數據及用統計表呈現數據。

教學難點:

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問題診斷:

學生在統計數據時可能會出現一人多次舉手的情況,所以在統計數據之前,要確定好規則,每人只能舉一次手。是學生意識到統計的嚴謹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情境:學校要給同學們訂校服,課件出示紅、黃、藍、白四種校服。

師:你喜歡什麼顏色的校服?

指名説一説。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我們要訂哪種顏色的呢?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二、研究探索,進行新課

(一)確定方案

1.選擇哪種顏色合適?

同桌交流後彙報:應該選擇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

2.怎麼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最喜歡的顏色?

生1:可以在全校調查。

生2:可以先在每個班調查。

3.怎樣在班裏調查。

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怎樣在班裏調查?

指名説一説

生1:舉手表示。

生2:起立表示。

生3:投票。

師:同學們想的方式很多,哪種又快又簡捷呢?

生:舉手。

師:在舉手表示時應注意什麼?

生1:每人只能舉一次。

生2:不能都不舉手。

師:在統計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每人只能舉一次。

(二)統計數據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表格,教師邊説邊出示統計表:現在把統計的數據填寫在統計表中

顏色 紅色 黃色 藍色 白色

數量 9 6 15 8

找一名學生到前面主持:喜歡紅色的同學請舉手,台上的學生數出人數,下面的同學幫助確認這個同學數的對不對。確認後老師把數據填在統計表中。其餘三種顏色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統計。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使學生在探究中體會統計的價值。】

(三)觀察統計結果

師:我們把統計的數據都填在統計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

1.全班共有( )人。

指名説説怎樣想的?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全部合起來,

2.喜歡( )色的人數最多。

3.如果這個班訂校服,選擇( )色合適。全校選這個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麼?

全校選藍色做校服合適嗎?這個問題多找幾個同學説一説

生:全校選擇這種顏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適,因為全校學生不一定喜歡藍色的最多,應該再調查其他班級同學喜歡什麼顏色的人數最多,最後比較全校學生喜歡哪種顏色的人數最多,從而確定全校學生做哪種顏色的校服。

4.從這個表中,你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題

(五)小結

通過剛才同學們自己的統計,確定了我們班最喜歡的顏色,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數據收集整理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下面老師請你們用剛才學到的知識解決數學書第4頁練習一的相關問題,你們敢挑戰嗎?

完成練習一的第1小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並解決問題。

先調查,完成統計表後,再獨立解決問題,最後彙報。

四、目標檢測

師:同學們,今天學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學生交流: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統計的相關知識,知道在統計時要先收集數據,而收集數據有舉手、起立、投票等很多方式,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做到不重複、不遺漏。還知道收集完數據後將數據進行整理記錄填入統計表中。統計表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信息,並幫助我們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2課時 《數據收集整理》教材分析與重難點突破

教材分析:

在學生學會運用調查法收集數據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最簡單、最基礎的的方法記錄、整理和呈現數據,並會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本部分知識是對以前非正式的統計表整理和呈現數據知識的延伸,也是學生建立正式的統計表表象的重要環節,更是對今後學習統計知識的鋪墊。

1.大賽選舉情境。

內容設置:從實際問題出發,通過投票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

探究設置:創設“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我們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這樣的情境,提出問題:想一想應該怎樣選好呢?之後師生共同討論出“投票”選舉的方法。

思考設置:怎樣統計選票數呢?

2.記錄數據活動。

內容設置:呈現記錄數據的方法。引導學生親身體驗記錄數據方法的多樣性。

探究設置:學生髮表各種統計數據的方法,如:畫“√”或“○”,寫“正”字等。

思考設置:比一比,那種記錄方法好呢?

3.優化方法。

內容設置:呈現記錄數據方法後,突出寫“正”字方法的好處——簡便易數。整理和呈現數據,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探究設置: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共同探討出用寫“正”字方法記錄數據的好處。根據統計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並體會:當兩人得票結果相差較大時,少數數據的缺失並不太能影響統計結果。

思考設置: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練習做一做。

內容設置: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活動,收集數據,用最簡單、最基礎的方法記錄、整理和呈現數據,再次體會用寫“正”字方法記錄數據的好處,並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回答問題。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數學應用的價值。

探究設置:師生進行數據收集、記錄和整理,並填寫表格及回答問題。

重難點突破

1.學習記錄數據的方法,體會用“正”字記錄數據的優點。

突破建議:

結合情境,充分藉助學生經驗進行比較。

學生在之前的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投票確定某件事的機會,比如選班幹部、選進步學生等活動。為此,教學中要從實際情境入手,以投票的方式學生共同協助收集數據,引導學生體驗記錄、整理和呈現數據的過程,能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經驗。同時,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滲透給學生多樣化與優化的思想,在出現的寫“正”字、畫“√”、畫“○”等記錄方法中,教師提出“請大家看一看,你認為哪種記錄方法好呢?為什麼?”讓學生比較後感知用“正”字記錄數據的優點。

2.感受數據中藴含的信息,體會統計的意義。

突破建議:

生生互動,在討論中深化理解。

在用統計表整理、呈現數據後,引導學生根據統計的數據多説發現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解決了實際問題。但在解決“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這一問題時,教師多引導,學生多思考,多考慮不同的情況,生生互動,互相補充,引導學生把三種可能(兩票都投給王明明;兩票投給王明明和陳小菲各一票;兩票都投給陳小菲)都呈現出來,並得出“這兩票無論都給誰都不會影響陳小菲參賽的結果,因為陳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的結論,這樣學生們就很自然地理解:當兩人得票結果相差較大時,少數數據的缺失並不太能影響統計結果,使學生體會到統計數據的意義。

收集的教案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3頁的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一的第3、4小題。

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數據的方法;

2、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學會與他人合作,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學會統計數據的方法,進一步認識統計表。

教學難點: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統計中收集數據以及簡單的統計表的知識,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中數據統計的方法。揭示課題【統計數據的方法】

二、新授。

問題導入: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二(一)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怎樣選呢?出示教材第3頁的例2。把統計結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陳小菲

票數

(1)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 )參加比賽。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1、理解題意。

師: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麼?

生: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二(一)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參加比賽。

師:該選誰參加比賽,就要先確定選舉方法,再選記錄結果的方法。

2、選舉方法。

師:我們可以採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來決定由誰參加比賽。參加投票的同學只能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寫在紙上,再找幾個同學統計誰得到的票數多,誰就參加講故事大賽。

生:全班同學進行無記名投票後,各小組組長將紙條收齊,等待統計投票數據。

3、統計投票數據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們選舉的結果在小組長的手中,現在只要我們統計出誰得到的票數最多,就知道誰能參加講故事大賽了。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統計投票的數據呢?

生:自由發言。

師:統計投票數據的方法是多樣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來統計,也可以用畫“○”的方法來統計……我們就選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吧!

生:參與一起統計投票數據的過程。

4、整理數據。

師: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陳小菲得到22票。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一個“正”字的每一筆代表一個數據,每個“正”字代表五個數據。王明明一共得了3個“正”字,所以是15票,陳小菲得到4個“正”字還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師: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

5、完成統計表。

師:現在我們把上面的統計結果填入這張統計表中。

姓名 王明明 陳小菲

票數 15 22

6、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統計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 )參加比賽。

生:觀察統計表可知,陳小菲得到票數比王明明多,所以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師:你不僅會觀察,而且會比較,真能幹!現在請大家解決第二個問題。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生:如果他們都投王明明的票,那麼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陳小菲少,所以最後的結果沒有改變,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生:如果他們都投陳小菲的票,那麼陳小菲的票數就更多了,最後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生:如果他們其中一人投給王明明,另一人投給陳小菲,那麼王明明得15+1=16(票),陳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陳小菲的票數多,還是應該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師:你們真會思考問題。是呀,無論缺勤的這兩位同學如何投票,陳小菲的`票數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後都會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三、鞏固練習。

師: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需要用到這節課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裏春遊。

學生先選好自己喜歡去的地點,然後彙報,並用畫“正”字的方法進行統計數據,整理數據後將記錄結果填入統計表。

2、完成第4頁練習一的第3小題。

學生根據畫“正”字的統計表完成第(1)小題,簡單統計表的填寫。再分別解決第(2)小題和第(3)小題。對於第(3)小題這個月是夏天還是冬天,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頁練習一的第4小題。

學生根據統計數據的方法完成第(1)小題,簡單統計表的填寫。再解決第(2)小題。對於第(2)小題如果再觀察10分鐘,哪種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明白:10分鐘內小轎車就通過了32輛,説明小轎車已普遍成為人們喜歡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觀察10分鐘,小轎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

四、歸納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生:自由發言。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統計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採用畫“正”字、打“√”、畫“○”的方法,其中採用畫“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個“正”字代表5個數據。同時統計表可以幫我們分析和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五、板書設計。

統計數據的方法

例2、學校要舉辦講故事大賽。

王明明 陳小菲 王明明 陳小菲 王明明 陳小菲

正 正 正 √√√√ √√√√ ○○○ ○○○○

正 正 √√√√ √√√√ ○○○ ○○○○

正 正 √√√√ √√√√ ○○○ ○○○○

√√√ √√√√ ○○○ ○○○○

√√√√ ○○○ ○○○○

√√ ○○

姓名 王明明 陳小菲

票數 15 22

(1)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 陳小菲 )參加比賽。

(2)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呢?

無論缺勤的這兩位同學如何投票,陳小菲的票數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後都會選陳小菲參加比賽。

六、課後反思。

收集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學會把一些原始數據進行分類和整理,填寫完成簡單的統計表.

2.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

3.培養學生觀察、整理、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對原始數據進行分組整理,製作統計表.

教學難點

製作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課前要求學生測量自己的身高,上課時學生報數據,教師填到表格上.

五年級一班女同學測量身高記錄單

二、學習新課.

(一)教師提問:

1、根據這張身高記錄單能不能很快看出我們班同學的身高大多數在什麼範圍內?

2、要想看出同學身高分佈情況,應該怎麼辦?(分類整理)

3、如何進行分類整理呢,學生分組討論並試分類.

(二)在學生討論分類的基礎上,總結出整理數據的方法:

1、先從記錄單上找出所有數據的分佈範圍.(最矮的,最高的.)

2、先確定分成身高和人數兩欄,再根據找出的數據範圍,按5釐米一段,分成五段:然後,用直尺畫出表格,填寫欄名,並把身高起止的釐米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填入身高一欄內;最後在表格的上面寫明統計表的名稱和日期.

3、統計各段中原始數據的數目.統計時可以按照原始數據記錄單上順序,用劃正字的`方法收集數據;然後依次擦去正字,填上數目;最後核對一下各段人數有沒有錯誤.

五年級一班女同學身高情況統計表

1999年3月

教師提問:這個統計表除了橫着設計,還可以怎樣設計?

介紹另一種製表方法:

(三)出示思考題,學生分組討論:

1、這個班同學身高在哪個範圍內的人數最多?

2、這個班同學一共有多少人?

3、你還能從這個統計表中觀察出哪些內容?

4、整理後的統計表和原始數據記錄單相比,有哪些優點?

教師提問:

1、既然整理後的統計表比原始數據記錄單有優越性,那麼原始數據經過整理以後,原始數據是不是就可以丟棄不要了呢?

2、如果要計算這個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應該怎樣計算?需要怎樣計算?需要根據哪個表計算?(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統計中原始數據非常重要,不能隨便丟失.)

副標題#e#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

請你把這次考試的成績按分數高低整理填入下表.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回答下面思考題:

1、在哪個分數段的人數最多?優以上的有多少人?

2、要想從表中反映出總人數應加哪一項統計內容?

(二)音樂老師記錄下來五年級二班的音樂成績,請同學們幫助音樂教師統計一下這個班的優、良、達標、待達標的人數,看哪個同學統計得快?

五年級二班上學期音樂成績記錄單

根據上面的原始數據填寫下表,然後説一説每個等級的學生各有多少人.

五年級二班上學期音樂評定成績統計表

1997年7月

(三)下面是五年級二班男同學的體重紀錄單.

根據記錄單上的數據填寫下表.填完表後説出這個班男同學體重在哪個範圍內的人數最多.

體重(千克) 30以下 30~34 35~39 39以上

四、課堂總結.

製作統計表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1、找出原始數據的範圍,最大、最小各是多少.

2、根據統計的需要和數據範圍的具體情況,把數據範圍劃分成幾組,並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編製成表.

3、統計各組中原始數據的數目,填寫統計表.

五、佈置作業 .

下面記錄的是某班同學有課外書的數量(單位:冊).

27 13 25 16 28 17 26 18 19 9 11 7 27

30 23 6 29 19 16 11 18 21 17 33 29 17

9 17 28 5 15 19 14 22 16 5 15 14

根據這些數量填寫下表.填完表後再説一説,課外書的冊數在哪個範圍內的人數最多,並算出全班平均每人有多少冊課外書.

六、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遊戲:石頭剪子布

遊戲目的

使學生學會統計的方法,並能夠製作簡單的統計圖表.

遊戲人數

多於三人.

遊戲規則

1.讓兩位小朋友面對面站好,將手藏在後面,在喊完石頭剪子布後,同時出示石頭、剪刀或者布,看看誰的大(石頭大於剪刀,剪刀大於布,布大於石頭).為了讓其他小朋友都知道比賽的結果,每贏一次都得大聲地叫一下:啊,我贏啦!這樣玩6次.

2.其他小朋友記下他們每人贏的次數,看看最後到底誰贏,並用不同的統計表或統計圖來表示最後的結果.

收集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交流中出現的不同畫面,理解"收集"的涵義,知道每個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積極參與集體討論,感受"收集"中藴涵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音樂、字卡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文字卡片“收集”

提問:誰認識這兩個字?

小結:收集就是將你喜歡的東西收在一起,藏起來。

提問:你有喜歡的東西嗎?如果讓你來收集,你會收集什麼?

師説:如果讓我收集,我會收集各種各樣的好書,因為書看的多,知道的事情就多呀!你呢?

幼兒:畫畫的東西,畫畫的東西都有什麼呢?毛筆,飛機筆、油畫棒等。師:我從她的收集中知道他很愛畫畫、都説出收集的理由了、真有遠大志向。

小結:原來,每個人想收集的東西都不一樣。儘管有些人沒有説,但是我知道你心裏也有你喜歡的東西。

二、解讀圖片

過渡:今天我帶來一首關於收集的書,在這本書裏説了很多朋友收集各種各樣的東西,想聽嗎?

配音樂朗誦詩歌至“藍色算不算東西?”

提問:詩歌裏都提到了誰的收集?(妹妹、奶奶、圓圓),他們收集的東西一樣嗎?都有些什麼呢?(娃娃衣、大大小小的木屐、藍色的東西)

師:原來每個人喜歡收集的東西都不一樣,那為什麼要喜歡這些東西呢?先説説妹妹。

1、妹妹

提問:妹妹喜歡收集娃娃衣,為什麼呢?我們來猜猜(愛漂亮…)

小結:原來有些收集能讓人變的更美麗喲!

2、奶奶

師:説説奶奶,為什麼奶奶要收集大大小小的拖鞋呢?我總覺得一個人一雙拖鞋就夠了呀!?

(舊換新,給家人穿—家人都有誰?)

小結:原來有家人是很幸福的,在一起的時候,奶奶的收集是為了讓一家人過的更愉快。

3、圓圓

提問:圓圓問藍色算不算東西?你們覺得呢?

小結:原來凡是這樣東西是藍色的,都是圓圓的愛!

三、自主閲讀

過渡:你看,我們花了一點時間就瞭解了這麼一羣人的收集,你知道麼,除了我們人類喜歡收集,其實我們周圍的動物、還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界的朋友也喜歡收集,那它們喜歡收集什麼呢?接下來,請你翻開書27頁,邊看邊記,把書裏那些夏老師沒有講到的東西記在心理。看看除了這羣人,還有誰喜歡收集?想想它們為什麼喜歡收集這些東西!(配樂)

提問:除了剛才,夏老師跟你們一起看過的那些,你還看到書裏介紹了什麼新朋友的收集?(烏鴉、)

1、烏鴉

提問:烏鴉喜歡收集什麼?書裏有什麼?這些東西有什麼共同的特點?(亮閃閃)

師:在書上有畫很多亮閃閃的東西,除了這些世界上還有許多亮閃閃的東西,都會有哪些?烏鴉也會喜歡的東西。

小結:原來,烏鴉想收集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些,只要你願意想,能想出更多!

2、海邊

提問:石頭堆在哪裏?(海邊)原來,是海邊收集了——很多很多石頭

海邊收集了這麼多石頭,都引來了螃蟹朋友,這是怎樣的一些石頭呢?除了這些,你還見過什麼樣子的石頭?

師:哇!你們都迫不及待的要表現石頭的樣子了,這樣吧,請你們用自己的身體變成你心目中那塊最奇特的石頭!我當海邊,來收集你們!開始吧!

3、小溪

提問:這頁説的是誰的收集?大部分雨滴落在哪?(小溪裏)原來是小溪收集很多很多的——雨滴

師:青蛙朋友也喜歡這樣的美景!

小結:是呀,因為大自然朋友們的收集,世界才如此美妙!所以,我們在大自然中能得到很多的快樂!

4、感受媽媽愛的情感。

提問:除了大自然朋友們也喜歡收集,有一位你們最熟悉的人也喜歡收集,翻開書看看是誰?(媽媽)

師:我們來問問媽媽最喜歡收集什麼?來,媽媽……

師:看看,媽媽收集的東西,都有什麼?(幼兒邊看書邊説)

師:這真是一份非常特別的收集,這些東西會是誰的呢?為什麼會收集這些呢?

小結:媽媽收集的都是關於寶寶的東西啊!我們常常也會因為愛,而收集東,收集西。只要有了愛,這份收集就是最珍貴的。

四、結束-愛的延伸

師:媽媽對你們充滿了愛,那你愛你的媽媽嗎?

你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收集東西,擁抱,親親,説一句話)

師:今天,趁這個時間,請趕緊去媽媽身邊用你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吧!

活動反思:

其實孩子們對"收集"並不陌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説"我的孩子總是把一些奇怪的東西,比如:石頭、落葉、小草等,帶到家裏,向寶貝似的收集起來。"但孩子對於收集這個詞並不熟悉和了解,通過這個故事不僅將幼兒熟悉的人和動物收集到的東西,形象直觀的呈現在繪本中,而且通過導入劉老師收集髮卡的方式,讓幼兒清楚明瞭的明白了什麼是收集。同時,還誇張、擬人式的向幼兒介紹了大千世界中,如同"收集"的自然現象和景觀。在授課過程中,我運用直觀的方式,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中,瞭解了繪本的基本結構,如:封面、扉頁、封底。如:我為什麼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扉頁、封底的盒子哪?因為很多繪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間總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若無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個單獨的片段,因而與其中隱藏的意趣擦身而過。一旦,這種提醒開啟了孩子觀察閲讀時"有意識捕捉"的行為,則會更大地促進孩子閲讀的積極性並獲得閲讀的成就感。而繪本中有關"封面"和"封底"之間的閲讀經驗,將在日後的閲讀中延展下去。在觀察封面的時候,更悄悄啟動了孩子"猜猜看"後認識和印證的願望;小星星會是誰收集的,石頭會是誰收集的等,在這種充分的觀察和積極的猜想中,孩子們由對一個不熟悉的繪本故事"貿然前往"的觀察欣賞,演變成"有備而來"的積極期待。這樣就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在看圖説話的環節,在這裏,老師故意不講述的"停頓"和"等待",隱含着對孩子觀察表達的暗示和鼓勵;繼而,後繼的文本講述又自然包含了對孩子講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導孩子向繪本的"文"、"圖"欣賞中邁進。也適時的解決了這節課的難點:嘗試在圖的觀察和文字的聆聽中解讀文本中的構圖、語言模式,積累讀圖解圖的閲讀能力和經驗。在説説交流的環節,引導幼兒對課文進行了一次更加細緻的瞭解和觀察,並有了"新發現",這樣自我意識就獲得了發展。並通過我把這個故事再講一遍,要是遇上了你最喜歡的那一段,你就和老師一起講,這種集體閲讀方式培養和引發幼兒閲讀的興趣。在分享生活中的收集的`環節。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喜歡收集的東西,我又運用劉老師的照片的形式,引導幼兒初步進行創編。

幼兒繪本講述活動已經結束,但關於繪本有關的收集、展示活動卻開始開展起來,這樣可以讓幼兒親身體會到什麼是收集與收集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