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4W

寫教案一定要從實際需要出發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們在寫教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墨守成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5篇

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品讀桂林之“山”的段落,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用課文新出現的語言現象讚美桂林的其他美麗的景象。

3、拓展積累課外自然風光圖片的詞句説明。

設計理念:語文教學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能力建構。學生的語言(聽説讀寫)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語言實踐,即“言語學習”,在聽説讀寫的實踐中,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正確途徑,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澱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祖過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語言引入

上節課,我們留下了一個如何使語言表達更流暢的懸念,王澈同學敢於向書本的語言挑戰,認為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應該搬到灕江的水“靜”的內容後面,語言才連貫,是不是呢?咱們讀一讀,出示: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船漿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姜波同學認為:這樣一改,意思到連貫了,但是不如書中的原句有情趣,不如書上的句子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

高鵬飛同學則結合他們兩人的意見,對課文作了這樣的變動:我們來讀讀感受感受。出示: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船漿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水中的魚兒在歡快的游泳,才讓你感覺到你置身水邊,真令人心曠神怡;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巨大的寶石,熠熠閃光好一幅清幽恬靜的畫面。

這三位同學的創造性讀書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咱們學語文,就是學他人的語言,形成自己的語言。

(語文課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的言語學習和實踐活動。語文課的根本宗旨是要促進學生聽説讀寫等言語能力的發展。利用學生中出現的對課文原有言語的評價這一契機,組織欣賞學生自己創造的言語,可有助於提高言語感受能力)

二、桂林之山語句的品讀

1、讓我們繼續走進課文描述“桂林之山”的這部分語言。

出示:選擇學習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細細品味哪些語言寫得特別有魅力;。

3、可以是其他的學習方式(如導遊介紹等)

(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無論選擇哪種學習內容,均圍繞語文的學習目標——學習言語來進行。)

2、反饋學習情況。

(1) 哪些語言寫的特別有味道呢?在學生的品味詞語中教師版圖。

出示:桂林的山真險啊,一座座把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像,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奇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到下來。

(2) 在學生展示朗讀情況時結合具體的指導。

朗讀的形式可以是想象情景讀、找個對手比賽讀、配上音樂美美的讀、無論是何種形式強調的是讀書的質量有沒有提高。

(3)學生展示除朗讀、品詞品句外的學習情況。

3、學生背誦課文的“山”之內容。

(一個優美生動的排比句,通過一次又一次饒有趣味的品讀,讓學生品出味兒來,讀出情來,並熟讀成誦。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深入體悟,不斷吸收,體現“讀”中有教,寓教於讀的語文教學思路)

三、 讀最後一段

師:從課文的語言中我們感受到桂林的水以他的“靜”、“清”、“綠”聞名於世。“桂林的“山”又以他“奇”、“秀”、“險”聞名遐邇。重要的是“山”美得不孤獨,“水”美得不寂寞,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情誼綿綿。正如課文最後一段所説的——

1、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2、指導讀。用讀的好的同學介紹經驗等方法進行讀的指導。

1、 背誦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四、拓展延伸

1、這麼美的“山”,這麼美的“水”,另多少文人,心馳神往。怪不得偉大的詩人賀敬之看到這奇妙的景象由衷的發出感歎:

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水幾重啊,山幾重?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綠水中……

……黃河的浪濤塞外的風,此來關山千萬重。

馬鞍上夢見沙盤上畫:“桂林山水甲天下……”

2、 最近,我也去了趟桂林,我記下了這樣的話語

音樂響起時展示圖文並茂的桂林山水圖。

畫1——一水遙伸萬山間; 畫2——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zan);

畫3——千峯環野立,一水抱城流; 畫4——無數青山浮水出;

畫5——山在虛無飄渺間; 畫6——青山聳翠白雲飛;

畫7——神祕風彩誘人醉; 畫8——興坪晚霞瑰麗景;

畫8——濃淡相間景有致; 畫9——江峯迴轉玉水帶,悠悠閒處有奇峯

畫10——青峯倒影山浮水,灕江漁火唱晚歸。

3、 學生寫話。你們想到桂林看一看迷人的山水嗎?

放一小段錄象,用你們的筆抒你們的情。可以用課文中出現的語言現象,也可以像賀敬之一樣寫一首小詩,當然也可以和老師一樣寫一句詩。

4、學生展示自己的語言內容)

(一個個典型的畫面,融言語的意義藴涵、形象內涵,情感內涵於一體,是教師在言語作用下調用自己庫存的表象進行心靈重構的結果。除了能把學生帶進一個美好的山水世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悟言語的豐富性,體會同一種景象可以用不同的語言來表現,學生在吸收課文語言、賀敬之語言、教師的語言的基礎上不斷的生成新的言語。)

五、 課外學習

收集有關祖國自然風光的圖片,給圖片寫幾句説明,參加班裏舉辦的圖片展覽。

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篇2

一、教材簡析。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説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結合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教學中的互動。於是,在《桂林山水》一課教學中,儘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讀中領悟,自主探究貫穿於教學的始終,教師僅僅做個引領者。通過讓學生領悟桂林山水的特點,陶冶其愛美情趣,學習作者細緻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實現導與學的和諧統一,構建和諧的語文課堂教學。

三、教學流程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

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觸發情感

上課伊始,我便問學生:誰知道廣西什麼地方最美?學生們紛紛回答:桂林。我問:你們去過桂林嗎?學生搖頭。同學們都喜歡旅遊,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從課文中去遊覽桂林的山水,看看那裏的山水。我隨即板書課題。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遊覽一番,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進入情境

1、現在開始我們的桂林之旅吧,先讓我們伴着優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演示:配樂欣賞。

2、此時,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讓學生説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小結,並引讀第一節。怪不得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4、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嗎?甲:居第一位。

三、初讀課文,進行預習

1、①讀準生字讀音。②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③大聲地讀通課文。讀不準的生字和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詞語寫到黑板上

2、檢查預習情況,輪讀課文。

①啊的讀音。

②指名讀課文。

四、潛心品讀,體會情感

(一)、理清段落

課文哪一節描寫山?哪一節描寫水?

(二)、瞭解桂林的水

如詩如畫的,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全長有170多千米。它之所以這麼美麗,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來嗎?如果用關鍵的幾個字來概括呢?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圈出寫水的特點的詞語。

②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③注意不同的前字韻母帶來句末啊的不同發音

(2)檢查思考題①,板書:水:靜清綠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呢?

這些句子該怎麼讀才能表達出來的特點呢?請你從中選擇一句,試着讀一讀。

的水真美啊!讓我們一起伴着優美的樂曲來朗讀這幾句精彩的描寫吧,再次來感受一下的水獨特的美。

(3)師:為什麼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

(三)、瞭解桂林的山

1、過渡:的水那麼靜、那麼清、那麼綠,真是太美了,讓我們不由地讚歎: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過你可別只顧着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點是什麼呢?請大家快速的讀讀這一段,與前一段做個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2、指名説,那快速回憶一下,我們怎麼學習桂林的水那段的?

3、小結:找到桂林山特點----讀你印象最深特點的語句-----談談體會-----深情地讀

4、生自學,可同桌一起學習。

5、交流:奇、秀、險(板書)

6、你對哪個特點印象最深刻?

誰能把險的樣子畫出來?指名試畫。(出示幻燈)看,這就是危峯兀立。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腳或山頂。感情朗讀。

7、(生讀奇的語句,並談感受)------幻燈出示,誰能從畫面上點出:拔地而起,各不相連。能讀好它嗎?-----課文中好象就寫了三種形狀啊?----(請大家聯繫我們看過的圖片,或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形態説得具體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駱駝......(示意學生説下去)

8、這麼的多奇形怪狀的山排列着叫奇峯羅列。

9、哪些同學對奇感興趣,把這句話讀好。

10、(生説秀)-----在你的眼裏,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讀出來嗎?(幻燈展示)讓學生體會秀。

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於一體。

難怪作者要這樣讚歎(生:我攀登過遊覽過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是峯巒雄偉的泰山不夠美嗎?是紅葉似火的香山不夠迷人嗎?

師:因此,我們説,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四)、佈置作業

爭做一名小小的配音演員。

課外熟悉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相關語句,進行激情試説。

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篇3

一、概述

?桂林山水》是國小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課。學時為兩課時。

本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先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然後,把桂林山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是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陶冶情操的好教材;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的典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⑴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瞭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點;會理解比喻句並能説出運用比喻句的好處。積

⑵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表達語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2、過程與方法:

⑴藉助多媒體課件,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原則,採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的方法體會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藉助多媒體課件,在夥伴幫助及教師的個別指導下,會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文本之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本課的學習者為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了解,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和簡單的寫作手法,寫作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2、學生具有獨立的朗讀能力,對閲讀等語文活動很感興趣。

3、學生開始學習藉助課件自主學習,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拓展閲讀。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文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層次清晰,講授時主要運用講授式、啟發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策略,通過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利用多媒體聲音、圖像資源,藉助大量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視象”,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教學目標。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境:多媒體電教室

資源準備:教學所用的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我國的南部有一處很著名的自然景觀,你知道在哪裏嗎?(出示中國地圖課件)廣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風光很美,你們想去看看嗎?“想”好!那就一起來欣賞桂林的自然風光吧!(出示課件)

2、剛才看了圖片,誰來説一説桂林最美的是什麼?是“山和水”。是啊!桂林的山水是很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者陳淼寫的《桂林山水》,看他是怎樣寫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理清層次,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時要注意把句子讀通順,讀文後試着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説説對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讀。

2、交流

隨機板書:

甲天下

畫中游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

(三)、圖文並茂,賞析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讓學生説説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2)、小結

2、觀賞灕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學習第2自然段。

導語:同學們,剛才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知道了文章主要是圍繞山和水來寫的。那我們下面就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灕江的水!

a按要求自由讀第2自然段。(要求:a説一説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b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c找出體現灕江的水與眾不同的句子。)

b彙報學習情況。

●説一説灕江的水有哪些特點?找出概括灕江水的三個特點的詞。

相機板書:靜清綠

●(出示小黑板)作者是怎樣寫出水的特點的?(讓學生體會先用感歎句概括,再具體描述的表達方法。)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感歎概括)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哪是一塊翡翠。(具體描寫)

(2)、品讀作者怎麼寫出灕江水與眾不同的“靜、清、綠”?(出示課件)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灕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灕江水的“綠”和“純”。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幾個“啊”的讀音。(真靜啊(ā)!真清啊(ā)!真綠啊(yà)!)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4)、引導學生觀察“灕江的……灕江的……灕江的……”這個句式的特點和認識排比的修辭手法。指導分號的用法和書寫。

(5)、作者既然是寫灕江水,為什麼開頭先提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這樣是採用“對比”的方法突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及讚美之情。”

(6)、分組讀:一組讀感歎句概括的,另一組讀具體描述的。

(7)、:體會特點,感悟寫法,感情朗讀,想象仿寫。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方案3篇桂林山水教學設計方案3篇

2、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1)、小結學法。

(2)、出示學習要求。

(3)、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自主學習第四自然段。

導語:(出示課件)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圖片,當山和水相映襯時,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麼感受?請看第4自然段是怎樣寫的。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理解有關的重點詞、句。

理解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為什麼用“單引號”

(3)、再讀第四自然段。

邊讀邊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種陶醉山水之間的感覺,然後説説自己的體驗。

(四)、總結寫法,感悟作者情感。

1、人們説:“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遊玩的感受相同嗎?

(我們隨同作者欣賞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還有空中的雲霧迷濛,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我們就像是進入了畫卷,進入了仙境。)

2、説説你對課題中“甲天下”的理解。

3、體會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樣美?(因為他熱愛大自然,熱愛桂林山水。)

(五)、拓展延伸。

自由讀課後“閲讀材料”與課文比較,體會不同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方法。進行小練筆。

(六)、總結全文

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灕江水、桂林山獨特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桂林山水的相關圖片、投影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探究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1、桂林山水

2、提問:你知道桂林嗎?

3、提出自學要求:(投影)

(1)、自由輕聲讀課文,認識生字,初步理解生詞語。

(2)、默讀課文,想想桂林的山水有什麼特點?用筆畫出重點句子。

(3)、找出你認為優美的句子,同位試着説一説好在哪裏。

(4)、有什麼問題提出來,同位討論一下。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15分鐘左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共同糾正讀音。

2、提問: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讓學生讀出相關句子。

板書:

山的特點:奇、秀、險

桂林的水有什麼特點?讀出相關句子。

板書:

水的特點:靜、清、綠。

3、學生交流自己認為優美的語句。説説好在哪裏。可以説語言美,也可以説景色美。

教師適時加以肯定,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加以引導。

四、教師小結。

五、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

國小語文《桂林山水》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其愛美的情趣。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理解、表達能力;瞭解分號的用法;模仿課文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3.指導學生學習本課 11 個生字,會認 8 個生字,聯繫課文理解“盪漾、玩賞、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峯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等詞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瞭解灕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指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山圍繞着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着這樣的山”是怎樣的景象。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廣西最美的風景是什麼嗎???對!桂林山水(板書)。那麼,誰去過桂林欣賞過這一美景,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麼?

學生自由描述。

教師附和:是啊,大自然的美比人工雕琢的美更讓人感到神奇。(聽你這麼一説我真想快點去看看呢。)咱們沒去過也不遺憾,來,現在我們就隨着作者到桂林去遊山玩水,好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教師:我們快來讀書吧,看看作者陳淼是運用怎樣的語言讓桂林山水躍然紙上的。這一遍讀書,請同學們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熟練,尤其要注意生字的讀音,沒讀好的地方可以反覆練一練。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一些較難讀好的四字詞要特別注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峯巒雄偉、拔地而起、連綿不斷。

3.指名讀通課文。

三、整體感知,領略美感

1.教師:同學們讀得多認真呀!大家預習時讀課文了吧,現在又讀了課文,你最想説的感受是什麼呢?(學生紛紛發表見解。)

2.教師小結:看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美。(板書:美)同學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但要充分領略桂林山水的美,這還遠遠不夠。下面我們該怎樣讀書呢?(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提煉: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我們可以抓住重點的詞句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我們可以欣賞作者的表達手法……

這就叫做“品味語言”。

四、精讀第二段,品味語言

1.大家自由地讀一讀第二段課文,這一遍讀書,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咬文嚼字地一邊讀,一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看能不能在腦海裏再現桂林山水的美麗畫面。

你彷彿看到什麼了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我彷彿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又看到了非常平靜的西湖的水。

教師則教學:這裏用了一個什麼詞?(水平如鏡)不知道你是否發現,這個詞含有什麼表達手法呢?(比喻)

指導讀詞。

教師:“波瀾壯闊”在這裏是什麼意思呢?(海水一浪趕着一浪,奔湧向前。)聲勢浩大呀!大家再聽我説一句話:“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羣眾運動波瀾壯闊。”和剛才的意思一樣嗎?看來,理解詞語要聯繫句子才行,有時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完全不同了。

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呢?

學生若答:當我讀到灕江的水真靜啊……時,我彷彿看見灕江的水非常的安靜,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也看不到它在流動;彷彿看見灕江的水清澈見底,江底的沙石都清晰可見;彷彿看見灕江的水非常的綠……

教師則教學:同學們都根據文中的詞句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這也是一種品味語言的好方法。

2.比較句子。

看看,跟你們想象的一樣嗎???看配樂課件,教師旁白:這就是灕江的水,靜靜的,清清的,綠綠的,美嗎?那麼,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聽吧(估計多數學生會讀第二句)。老師也是一讀這一段就喜歡上了這一句,它好在哪裏呢?

請看大屏幕,我們來比較一下??(出示一句就請同學讀一句。)

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很清,可以看得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多綠啊,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哪一句用在這裏比較好?好在哪裏?(第三句好,它是用排比的句式表達的。使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它不僅用上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同時還用上了打比方的修辭手法,比喻非常具體,生動,形象,使我們一讀就彷彿身臨其境了……)

3.指導朗讀。

灕江的水美,作者寫得也美,還得靠我們讀得美呀。誰再來讀?(教師指名讀,教師先指導讀好第一句。)

這裏的“真”是“真假”的“真”麼???“多麼”在這裏是感歎、讚美的語氣,該怎麼讀?大家都練練。

“我聽出了一種音樂的旋律美,節奏美。”教師讀。“我聽出你控制不住對灕江的喜愛之情。”“你的聲音很柔美,我感覺到你是生怕破壞了這江水的靜謐。”“同學們的朗讀雖然不一樣,但都是在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感情啊!”一起讀。

這一句我們一起讀得多好呀!下面兩個分句,老師不指導了,相信大家能讀好,練一練吧。

教師再一次指名朗讀。

教師範讀:大家都讀得這麼美,我也忍不住想讀了??(畫面出示,教師範讀。)大家覺得美吧!那麼就練一練。(學生再自由讀,又指名讀。)

4.背誦課文。

現在,我們這些遊客已經來到了灕江邊,坐在了竹筏小舟上,就等着導遊來跟我們講解了,誰來當導遊?要當好導遊,當然不能拿着稿子,請你準備準備,記一記導遊詞。(點名聲情並茂地講解。)

小結:讀到這裏,你明白了這樣的水是什麼樣的水了嗎???靜、清、綠。(板書)

五、課堂小結,練寫生字

1.這節課,我們一起領略了灕江的水美,下節課,我們還要去看看桂林的山。

2.練習書寫本課的生字詞。對筆畫較多、字形結構複雜的生字,如,“瀾、瑕”等要讓學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礎上認真書寫。

六、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全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七、板書設計

2 桂林山水

水美 山美

靜 清 綠 奇 秀 險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去觀賞了灕江的水,它是那樣的……(集體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這節課,我們繼續去遊覽桂林的山。

二、精讀第三段,品味語言

1.過渡語:我們剛才通過讀書,通過想象,通過品味與比較,充分領略了灕江水的美。那麼,“這樣的山”又是怎樣的山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去發現吧!(學生自主讀書。)

2.通過讀書,你發現了些什麼呢?(如“我發現這一段和上一段的結構一模一樣。”“我發現這一段中的表達手法也是用了比喻和排比。”“我發現……”)同學們,你們數一數,這一段裏面有多少打比方的句子呢?(5 個。)這就是語言的魅力,正是用我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打比方來描寫事物,才使我們讀起來格外親切、好懂。值得我們好好的學習。

3.指導朗讀。

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吧。(通過畫面理解一些重點詞,如學生彙報期間,老師自然簡筆勾勒“危峯兀立”,再如請大家看看“奇峯羅列”“翠綠的屏障”“怪石嶙峋”的畫面。不必花太多時間去解釋詞語。)

老師和學生一起配樂朗讀,背誦。

4.小結:誰能總結一下桂林山的特點呢???奇、秀、險。(板書)

5.仿照課文,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讀第四段,品味語言

過渡語:單看灕江的水,美;單看桂林的山,也美;可當它們共同構成一幅山水相依的圖畫時,那才是美不勝收啊!我們再來讀最後一段課文。

1.聯繫全文想象一下,這“連綿不斷的畫卷”中有些什麼景物?(有山、有水、有迷濛的雲霧、有綠樹紅花、有竹筏小舟等。)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桂林的山和水本來就很美,加上了雲霧會怎樣?加上了綠樹紅花怎麼樣?加上了竹筏小舟呢?有了人會怎樣?(學生自由想象回答。)

教師小結:有了人就有了生氣;有了人就使山水充滿了情趣;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得到了美的享受,而山水美景也會因人的欣賞而生氣勃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融合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誰來聲情並茂地為這美景配上畫外音?(配上圖像、音樂。)

四、迴應第一自然段

所以,我們一起思考??“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天下第一)“天下第一”的美景更因為有了人們去欣賞它,它才能得以聞名於中外啊!

五、課堂小結,拓展練習

1.同學們,你們對這個板書滿意嗎?還應加點什麼呢?(“甲天下”)對,同學們真聰明,這才是全文的“文眼”呀!

2.這篇課文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大家一起回答(“總??分??總”),條理清晰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讀到這裏,相信大家一定想飽含深情地讚歎。誰能把課題擴充為一句表示讚歎的話?(“啊,美麗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愛桂林山水!”“我想看桂林山水!”等。)

3.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文。

六、佈置作業

1.進一步背誦課文。

2.把自己最喜歡的句段抄下來。

3.拓展閲讀《濃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