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通用教案最新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2W

教案在制定好之後,一定要與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讓教案發揮最大作用,其實大多數教師在上課之前都是會進行教案的寫作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語文通用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最新6篇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胚”、“豈”、“痴”、“嬰”、“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作者童年時代求知若渴、尋根探究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在人長大或變老後,常常會回鄉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 舒爾伯格忘不了的是父母有趣的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

二、按閲讀提示自學課文。

三、就下面三個問題中感興趣的問題與同伴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説説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俄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之所以有個發現,一是敢於提問,二是反覆思考,三是大膽想象。結合體會,有感情地朗讀第3——13自然段。

2、舉例説説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着俄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1)結合作者的故事,談對這一句話的理解。

(2)結合知道的其他事情。談談理解。如:哥白尼、伽利略的故事等。

五、選擇覺得有趣的段落讀一讀

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六、説説自己是否也有過有趣的發現。

七、總結

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候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老師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正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第二課時

一、比一比,再組詞。

{鈎( ) 構( )

{防( ) 妨( )

{競( ) 竟( )

{嬰( ) 櫻( )

{遙( ) 搖( )

{軀( ) 驅( )

二、把下面的歇後語補充完整,補充的成語在課本中找。

唐憎唸佛——

傻子堆積木———

孫猴子耍金箍棒——

走路摔胳膊——

三、寫近義詞。

奇妙—— ( ) 妨礙—— ( ) 禍患——( ) 情不自禁——( ) 絞盡腦汁—— ( ) 隨心所欲——( )

四、縮句。

1、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人的歷史發展的每個階段。

——————————————————

2、我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

3、我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某些特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面的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句子。

1、老師同意。 / 汪波小組組織這次班會。

——————————————————

2、這件事不能完全怪她。 / 他不小心。

——————————————————

3、同學們歡迎潘晴。 / 潘晴給大家講故事。

——————————————————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篇2

教學目標 :

1.從田忌兩次賽馬轉敗為勝的事情中,使學生懂得遇事要細緻觀察,認真思考,採取適當的方法才能取勝,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2.體會孫臏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3.默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給課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二)理清課文條理,分段並概括段意。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教學重點

(一)瞭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二)理清課文條理,分段並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導入 新課。

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喜歡賽馬。賽馬前,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馬奔跑的速度,把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時,這三等馬各賽一場,誰的馬贏的次數多,誰就獲勝。《田忌賽馬》一課講的就是田忌參加賽馬的事。這場賽事如何呢?請同學們藉助字典朗讀課文,並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

在這一教學環節教師起一個指導作用,學生藉助字典自己完成字詞的學習和課文結構的分析。之後教師要對這一學習內容進行檢查和講評。

(二)檢查預習,掃除課文中的文字障礙。

1.讀熟生字,填寫生字表。

2.辨別字形,讀準字音。

生字諷是後鼻音,可以多讀幾遍反覆體會,一定要讀準。

忌字是上下結構,心字底。上面是己,不是已。

蔑字的下面不要少寫一點。

序字是半包圍結構,廣字作偏旁,裏面的予不能加上一撇,寫成矛。

3.解釋詞語,為理解課文做準備。

譏諷:用含蓄尖刻的語言嘲笑刺激別人。

胸有成竹:畫竹子時心裏已經有了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情之前已經計劃好該怎麼辦。

掃興:(因遭到阻礙或挫折)敗壞了興致。

垂頭喪氣:形容失意或挫折時情緒低沉的樣子。垂頭,耷拉着腦袋。喪氣,意氣頹喪。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話譏笑人。

疑惑:心裏不明白,不相信。

得意洋洋:形容得意時神氣十足的神態,也叫洋洋得意。

誇耀:向別人顯示自己的本領、功勞、地位、勢力等。

目瞪口呆:目瞪,睜大眼睛直盯着不動。形容受驚而愣住的樣子。

輕蔑:看不起,不放在眼裏。

約定:經過商量而確定。

孫臏: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

4.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請同學自由讀一遍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聯繫上下文,討論理解詞語的意思。

垂頭喪氣一詞是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課文中是寫田忌缺乏再賽的信心。

挖苦這個詞是講有的人用尖酸刻薄的話譏笑別人。這個詞在這篇課文中出現是表現了田忌在賽事不利的情況下連好朋友的誠摯幫助都不能正確地理解了。

胸有成竹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主意了。在課文中説明孫臏經過對主客觀的分析,已有了轉敗為勝的策略和把握。

譏諷的意思是用尖刻的話嘲諷對方的錯誤、缺點和某種作法。本課中講到田忌的馬輸了,齊威王嘲笑田忌。從這裏可以看出齊威王驕傲自滿,這是他的弱點。

輕蔑就是輕視、不放在眼裏的意思。課文中講到齊威王的馬贏了以後盲目樂觀,實際上暴露了他只憑馬力不善於智取。

目瞪口呆説的是眼睛直盯着一處不動,嘴説不出活來的樣子。課文中表現了齊威王看到意料之外的結果之後吃驚而又發愣的樣子,可是他現在覺醒已為時太晚。

這樣分析理解詞語能夠使較難的問題迎刃而解,對理解課文有好處。

5.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感知全文。

學生一邊聽教師朗讀一邊要思考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內容。

在同學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要歸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田忌賽馬》講的是戰國初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在和齊威王賽馬時轉敗為勝的事。

6.理清課文條理,分析課文結構。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敍的,根據故事發展的幾個部分可以把課文分成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講田忌和齊威王賽馬,三場全輸了。

第二段(第3~12自然段)講孫臏看了這次賽馬,認為田忌可以取勝,田忌決定再和齊威王賽一次。

第三段(第13~17自然段)講田忌照孫臏的話去做,第二次賽馬果然贏了齊威王。

第四段(第18自然段)總結了第二次賽馬田忌取勝的原因。

從課文的結構可以看出來,《田忌賽馬》一文是以賽馬為線索,具體記敍了比賽的過程。在結尾處又畫龍點睛地點出了第二次賽馬取勝的原因。

(三)朗讀全文,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做準備。

(四)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人物關係。

3.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從田忌兩次賽馬轉敗為勝的事情中,使學生懂得遇事要細緻觀察,認真思考,採取適當的方法才能取勝,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從田忌第二次賽馬轉敗為勝的事情中,使學生懂得遇事要細緻觀察,認真思考,採取適當的方法才能取勝,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請同學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講的是誰和誰賽馬?進行了幾次比賽?

學生讀書後回答問題,教師板書。

(課文中講的是田忌和齊威王賽馬,前後進行了兩次比賽。)

(板書:田忌 齊威王 第一次 第二次)

課文怎樣寫賽馬的經過的呢?比賽的結果怎樣呢?我們一起認真地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習第一段

找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把學生帶入故事情節中,教師抓住時機進行提問。

田忌為什麼會失敗?垂頭喪氣説明什麼?

(課文中講到比賽時他們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齊威王的馬每個等級都比田忌的馬強,誰強誰弱已經很明顯了。在比賽中又恰好是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所以田忌失敗了。垂頭喪氣是低着頭,很失望的樣子。從這個詞可以體會到田忌失敗後情緒頹喪,缺乏信心再戰的心態。)

(板書:齊威王 上 中 下 田忌 上 中 下 敗 勝)

各自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在文中説明什麼?

(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這個詞説明比賽前各人自己給馬分等級,決定出場順序。)

理解了這一點很重要,這説明馬的出場順序是由自己決定的。如果田忌很好地觀察對方,做一番周密的計劃,可能也不會失敗。你認為田忌有沒有勝利的可能呢?他怎樣做才能賽過齊威王呢?

組織學生討論,充分地發表意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拋開課文設身處地地給田忌出主意想辦法。同時也進行了素質教育,教育學生遇事要多觀察,多思考。

同學們的想法都有道理,今後不論遇到什麼事都要動腦筋,經過認真觀察思考後再做決定,不要再做第二個田忌了。其實,後來田忌也勝了一次,他是怎樣轉敗為勝的呢?我們學習第二段。

(三)學習第二段

請學生小聲讀第二段,畫出三個人物説話時的動作、神態,體會每個人物的精神狀態。

找同學説一説文中三個人的表現。

(孫臏胸有成竹;田忌垂頭喪氣,沒有信心;齊威王得意洋洋,很有把握再取勝。)

孫臏憑什麼説齊威王的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這一問題主要是提示和幫助學生理解孫臏是在觀察賽馬的同時,認真分析,從中找出取勝的可能性。由此突出孫臏善於觀察,認真思考、分析的好習慣和好品質。

(因為孫臏對第一次比賽進行了細緻的觀察,得出的這樣一個結論。)

請同學再讀一讀這一段再看一看齊威王的表現。

(齊威王正洋洋得意地誇耀自己的馬,還譏諷田忌還不服氣?從這裏可以看出齊威王根本就沒有把田忌放在眼裏,表現出非常的驕傲自滿。

還有一處是這樣寫的:齊威王輕蔑地説:那就來吧!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齊威王有勝利的自信,沒有失敗的思想準備。

讓同學們討論分析以上內容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孫臏正是抓住了齊威王驕傲自滿的弱點才決定安排田忌與齊威王再賽一次,使仍沉浸在勝利的喜悦中的齊威王毫無失敗的思想準備。

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這一段,要讀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第二次戰況如何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四)學習第三段

孫臏是用什麼辦法幫田忌取勝的呢?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前後桌討論一下孫臏採取的戰術。

(孫臏重新安排了馬的出場順序。)

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一畫孫臏安排的馬的出場順序,或在投影機上用不同顏色的棋子代表雙方的馬,擺出孫臏安排的馬的出場順序,以加深學生對這一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請幾位同學用不同的方法演示。教師可選取與課文中講的內容相同的方法進行板書。

(板書:下 上 中 上 中 下)

這樣的出場順序就一定能取勝嗎?經過和結果如何呢?哪位同學來分析一下。

(孫臏這樣安排馬的出場順序説明他非常聰明,有智慧。第一場比賽用的是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結果輸了。第二場用的是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結果贏了。第三場比賽用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結果又贏了。三場比賽兩勝一負,田忌贏了齊威王。)

(板書:勝 敗)

通過這樣的分析,使學生明白孫臏針對彼勝我敗的原因採用了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的方法,除此之外什麼辦法都對田忌沒用。從而讓學生明白孫臏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有着驚人的智慧。為學生理解課文最後一句奠定了基礎。

(五)學習第四段

齊讀最後一句話,然後啟發學生思考。

馬還是原來的馬,第二次比賽田忌為什麼能二比一取勝呢?

指導學生統觀全文討論分析,田忌第一次賽馬失敗的原因是齊威王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而田忌又不懂得調配自己的馬,比賽中採取的方法不當,只注重馬的力量,必然要失敗。孫臏觀察到了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不了多少,所以採取了重新排列馬的出場順序並以此幫助田忌以二比一戰勝了齊威王,這次突出了人的智力。經過這樣的討論之後,學生會很自然地明白馬還是原來的馬,只是調換子一下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這句話中的只就説明什麼?

(説明很簡單,沒有費太多的力氣,結果卻大不一樣。)

教師要補充説明智慧的作用,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不是誰都能想的出來的。

通過田忌第二次與齊威王的馬比賽,你認為孫臏是怎樣的一個人?從田忌賽馬的這件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示。(發散思維。)

(六)總結板書,歸納中心思想。

田忌和齊威王的賽馬第一次失敗是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所以三場比賽田忌都失敗了。孫臏經過觀察和思考認為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快不了多少。所以採取了新的方法,田忌轉敗為勝。前後兩次比賽的區別就在於鬥力和鬥智。因此可以説,田忌和齊威王的賽馬不是力量的比賽,而是智力的比賽,田忌的勝利是孫臏智慧的勝利。

(板書:鬥力 0 3 鬥智 2 1)

在此分析的基礎上,請同學體會並歸納中心思想。

(這個故事説明了只有細緻觀察,認真思考,把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加以分析,才能得出科學的方法取得勝利。)

(七)齊讀全文,進一步理解兩次比賽的不同結果。

(八)作業 。

1.完成課後思考、練習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附: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篇3

教學設計示例

1.所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瞭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一)觀察課文配圖

1.圖上都有什麼?(兒童、牛、大樹、蟬)

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童是什麼時候的人。是幹什麼的。(引導學生抓住兒童的衣着及牛和兒童手上的鞭子的聯繫,明白這個兒童是古時的一個放牛娃。)

3.圖上的兒童在幹什麼?(指導觀察兒童的表情,初步體會牧童看見樹上的蟬時的心情。)

(二)揭題,解題

1.解釋題意:牧童騎着牛,唱着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於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切給一個叫袁枚的詩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所見”,意思是説詩中寫的內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2.出示課題:“所見”,讀題。

3.介紹作者:袁枚,清代詩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讀詩歌,理解課文

(一)初讀課文

l.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卡:

(2)注意翹舌音,前鼻音:振蟬

3.教師範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説的是什麼意思。

5.指名讀得好的學生讀全詩。要求學生邊聽讀,邊看圖,思考:起初牧童在黃牛背幹什麼?後來呢?

(指名讓學生試着回答問題。牧童開始在黃牛背上唱歌,後從牛背上下來了,站在那兒想捉蟬。)

(二)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用自己的話説説前一個分句的意思。通過觀察圖使學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黃牛——牛的一種,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常用來耕地或拉車,肉可以吃,皮可以製革。

(2)讀整個詩句,查字典説説“振”“樾”的意思。

振——振動 樾——樹蔭

教師補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

(3)用自己的話説説後半句的意思。(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裏振盪。)

(4)讓學生讀詩句,然後用自己的話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齊讀第二句,並看圖,説説圖上的牧童在幹什麼,與第一句説的情景有什麼不同

(着重指導學生觀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個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説説“欲”“捕”在詩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話説説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鳴叫的知了。)

(3)讀全句,想一想:牧童聽到廣蟬的叫聲後,怎樣做的`呢?

“閉口”在這裏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從牛背上迅速跳下來,站在樹下。

理解“忽然”一詞在詩中的意思。(騎在牛背上唱歌時,忽然聽到蟬叫聲。)

(4)讀詩句,用自己的話説説整句詩的意思。

三、齊讀全詩

四、敍説詩意

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l.熟讀全詩。

2.説説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振 欲 捕 鳴 閉 口 立

二、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全詩,説出詩意。

1.看插圖,講圖意。

2.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詩的意思。

(夏天,一個牧童在樹林中騎着一頭黃牛高聲歌唱,知了在樹上叫着。牧童聽到了知了叫聲。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樹下,望着樹上的知了。)

三、指導朗讀,加深理解

1.指導讀第一句詩。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心情。

指導讀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2.指導讀第二句詩。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忽然閉口立”使我們想到了什麼?(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貫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動作,他踮起腳尖,身子向前傾,雙手輕輕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準備。想象牧童的內心活動,他不住盤算怎樣抓知了。讓學生彷彿身臨其境,產生“屏住呼吸,別驚動了知了,趕快捉住它”的感覺。)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四、背誦全詩

五、分析指導字形

1.比較字形。振——晨 蟬——彈 忽——物 閉——閒

2.重點分析、記憶字形。

欲:左邊是“谷”,第四筆“捺”改為“點”,右邊是“欠”,不是“文”。

所:左邊不要寫成“户”。

3.指導書寫。

六、.總結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3.學了這首詩,你覺得這個牧童怎麼樣?(活潑可愛,愉快、頑皮)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篇4

一、認識貓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感情,從而愛護小動物。

二、複習生字,理解本課生詞,要求掌握:古怪、無憂無慮、盡職、閉息凝視、變化多端、生氣勃勃,會用任憑、生氣勃勃造句。

三、懂得本課抓住貓的性格特點,有層次地敍述方法。

四、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

[課前準備]

投影幻燈機及課文配套的幻燈片。或用圖畫。

[課時準備]

第一課

一、導入(聯繫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對新課產生親切感)。

哪些小朋友家裏養過貓?你們仔細觀察過貓嗎?貓給你們什麼印象?

敍述: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老舍(板書),他非常喜歡貓,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課本上《貓》。

二、自學課文。

△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不懂的自己做上記號。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交通工具的發展史,體會“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含義。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駛、好夢成真、阻隔、邀請”這些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將‘走’得更快更遠”的含義。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早上你是怎麼來學校的?生彙報。

師:那麼你知道你的爸爸媽媽出門時乘坐了什麼交通工具嗎?生彙報。

哦,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對了,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人們遠行靠什麼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遠行靠什麼》。 2、“遠行”是什麼意思呢?

2、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聽聽人類交通工具發展史呢?

二、播放課件,聽課文的錄音

三、讀課文

聽了這篇文章後,你都聽懂了什麼?(生彙報)同學們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呢?

四、默讀課文

可以默讀課文,也可以大聲自由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將自己不認識的或不熟悉的詞做上記號,多讀幾遍,並且用心記一記。生彙報字詞的學習情況。可以講識字方法,也可以給生字組詞。

五、再讀課文

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六、作業

1、把你認為重要的詞語抄寫兩遍。

2、課下蒐集有關交通工具發展史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邊聽錄音,一邊觀看圖片。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遠行靠什麼》這篇文章。這節課我們接着來學習。你們想不想聽聽別人朗讀這篇課文?好吧,那就認真聽!請同學們告訴我,我們在聽朗讀時該注意些什麼。

2、播放光盤上的錄音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二、結合錄音朗讀的內容,對照課文,自主合作完成表格。

1、師:這錄音上的朗讀讀得這麼好,你們知道她為什麼讀得這麼好聽嗎?(引導學生讀課文要正確流利有感情,把心放到課文中去讀。)還等什麼!趕快拿起你的書,大聲地讀吧!不過,老師這裏有一個任務,就是用筆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畫上橫線。記住,一定是先讀完一遍,再劃。

2、生彙報表示時間的詞語,師板書,畫出表格。

3、師:哦,同學們看這是一張不完整的表格,你們願不願意幫老師把它填完整呢?

4、四人小組合作,將表格填完整,師及時板書。

5、一邊輪流派小組代表彙報,一邊引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下列句子的朗讀,注意“天涯海角、川流不息、好夢成真”這幾個詞語的教學。

①火車滿載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馳,輪船把人們送到天涯海角。

②汽車在公路上川流不息,軍艦在大海上巡邏,快艇疾駛而過。

③千百年來,人們幻想着像鳥兒一樣飛上天空。飛機使人好夢成真,人們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飛到世界各地。

6、齊讀第七自然段,思考:你讀懂了什麼?人們還會發明什麼樣的交通工具?

三、小結並討論:人類遠行靠的是什麼?

1、討論:人類遠行靠的是什麼?

2、小結:這節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交通工具發展史,從課文中我們知道正是因為科學家們的努力探索,所以我們人類才會走得越來越遠,希望同學們從國小科學,愛科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四、作業(課件出示)

1、師:同學們,一堂課的學習多麼緊張啊!那我們來做個識字遊戲,怎麼樣?

播放教學光盤上的課件,玩識字拼圖的遊戲。

國小語文通用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字7個,寫字8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井岡山特有的美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點

從重點句段入手,理解“井岡山,英雄的山,美麗的山。”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井岡山的資料。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你瞭解井岡山嗎?能給大家説説嗎?(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

3.閲讀“信息窗”。

4.練寫“岡”字。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請想辦法解決。

2.小老師上台教生字。

3.教師重點提示:

峽:指導記憶字形讀準字音,並與“夾”區分開來。

碑:注意讀準音,理解字意。

醉:聲母是平舌音,讀準字音。

4.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讀通。

5.指名分段接龍讀課文,評議並正音。

三、再讀感知。

1.默讀全文。

2.説一説從讀文中知道了什麼。

四、練習寫字。

抄寫詞語:

如:井岡山革命白茫茫銀蛇

戰旗挑糧英雄

第二課時

一、複習本課的生字詞。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思考:為什麼説井岡山是“英雄的山,美麗的山”?要求邊讀邊畫記重點句段。

2.彙報,指導朗讀理解。

①學生彙報。(重點段:第3、4、5自然段)

②相機理解重點詞句。

如:山勢巍峨峯巒峻拔雲霧彌矇

驚濤拍岸鬱鬱葱葱逶迤前行

第3自然段中的幾個比喻句。

引入《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毛澤東詩詞)

③通過理解詞句指導朗讀,讀出氣魄。

3.練讀第3、4自然段。

4.賽讀。

5.質疑。

如:為什麼説“井岡山是英雄的山?”

①結合課文和所找的資料在組內展開討論。

②全班交流。

6.想一想,試一試,第5自然段該怎樣讀。

7.齊讀第5自然段。

三、積累背誦。

1.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好詞好句。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如:英雄革命白茫茫

戰旗銀蛇挑糧

二、檢查讀背課文的情況。

三、拓展延伸。

1.説一説:你喜歡這篇文章嗎?為什麼?

2.鼓勵學生學習本文的寫法,介紹一處有紀念意義的地方。(片段練習)

四、指導完成課堂練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