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氯的教案精選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5W

作為教師應該都會有寫教案的好習慣吧,教案的書寫不僅要根據學生的進步,還要根據教學目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高一氯的教案精選6篇,感謝您的參閲。

高一氯的教案精選6篇

高一氯的教案篇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城市形態與地理環境的關係

2.結合實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區的形成及區位特徵

3.培養學生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和把獲得的有用信息、結論加以表達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讀圖分析、討論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增強學生對城市發展的參與意識

二、教學重點

城市的地域形態;城市地域結構特點;經濟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中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城市地域形態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經濟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中的作用。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掛圖、自制圖表等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城市是人類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隨着世界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規模在不斷地擴大,新的城市在不斷湧現,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們一起來探討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書:第一節城市的內部空間結構

城市形態

師:請同學們閲讀教材18頁圖2.1,注意觀察比較三幅圖中城市的形態,想想城市外部形態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看圖)

總結:成都是團塊狀是因為在平原上;蘭州沿着黃河谷地延伸呈條帶狀;重慶地處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匯處,又是丘陵地區,地形崎嶇不平,呈分散狀。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城市形態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線路的影響。

過渡:城市的形態差異不僅表現在外部形態的不同,在城市的內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區,從而形成不同城市內部不同的空間結構。

板書: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指導學生閲讀教材18-21頁的內容,採取自學—指導的教學方法,思考並回答下列問題)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工業用地、政府機關用地、交通用地和農業用地等不同類型)

2.閲讀教材圖2.2,觀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區?分別是怎樣形成?不同功能區有明確界線嗎?

(主要有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無明確的界線)

3.什麼是集聚效應?

4.城市分佈最廣泛的功能區是那種?(住宅區)

5.隨着城市的發展,住宅區出現怎樣的分化?不同等級的住宅區有什麼差異?

6.商業區一般分佈在城市的什麼位置?為什麼?(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務區有什麼特點?它和一般的商業區有什麼不同?

8.讀圖2.5,説説常州市的工業分佈特點。為什麼有這樣的特點?(沿着鐵路和公路分佈,這樣分佈可以方便運輸,降低運輸費用)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瞭解了由於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城市形態的差異。城市不僅有一定的形態,其內部還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

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一、城市地域結構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佈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稱為城市地域結構

2、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模式(瞭解)

(若時間允許,本部分可以採取學生課上閲讀的形式進行)

模式

形成

形狀

同心圓模式

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

同心圓

扇形模式

在小汽車等交通工具的影響下,城市各功能區出現沿着交通線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擴展的趨勢

扇形或楔形

多核心模式

隨着城市不斷向外擴展,範圍越來越大,原有市中心區由於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使得遠離中心的郊區也出現了新的核心,城市圍繞不同的點,發展形成

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結構特點—即城市內部各功能區的空間組合不同。

2、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因素——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經濟因素——主要因素。

對城市來講——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經濟活動才可能得到相應的地段。而不同的經濟活動類型其付租能力(或願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個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來説,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價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如下面表格及相應的座標圖示)

(本部分採取學生分析教材圖2.8,完成相應問題,教師進行總結歸納的方式進行)

商業用地

住宅用地

工業用地

用地要求

佔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費羣體

佔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購物

工業生產佔地較大,地租佔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離的影響

最大。因而位於距市中心最近的a區,在a區商業支付的租金最高

較小。因而位於距市中心較近的b區,介於商業區和住宅區之間

較小。在距市中心最遠c區只有工業出的租金最高

過渡:在實際生活中,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並非完全按照這一經濟規律呈現,而是更具複雜性。這説明除了經濟因素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請大家結合你的認識、圖2.9和案例1:紐約市的少數民族區談談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級別住宅區的常見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貴租金和選擇最佳居住環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級住宅區。

ii.知名度——城市內某些地區在歷史、文化或經濟方面具有很高的聲譽,這往往會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場建在該處,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種族聚居區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區域內,如果某個種族或宗教團體佔優勢,就可能形成種族聚居區。如紐約市的唐人街、哈林區、小意大利區等。

iv歷史因素——城市的建築物和街道設計可以維持久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對日後的功能分區有着深遠的影響。

3、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城市發展的初期

城市發展的中後期

城市的地域範圍

狹小

擴大

各類功能用地的關係

混雜佈置,無明確功能分異

分異明顯

工業發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業的自然團聚

市區的工廠企業紛紛外遷

原因分析

以市場、交通等優勢吸引引起

為降低成本、保護環境

三、城市的合理規劃

關鍵:處理好居住區和工業區之間的關係。

居住區和其他工作地點之間應有:

1、便捷的交通聯繫(為了方便職工的上下班)

2、排放廢氣和廢水的工廠應佈置在居住區的下風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帶的遠郊區

3、衞生防護帶

課堂總結:略

高一氯的教案篇2

一、教材

在上節內容中,我們已經對宇宙中的地球進行了初步學習,為學習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奠定了基礎。“萬物生長靠太陽”,在本節內容中,我們要學習與地球以及人類生存、生活密切相關的恆星——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由此,我們才能繼續學習下面幾節與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有關的內容。所以,本節內容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學情

1.在國中對區域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太陽輻射的分佈已經略有了解,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從原理上理解影響太陽輻射強弱的因素,並總結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對於太陽活動的認識,學生剛剛接觸,因此比較陌生,所以學生需要一個認識學習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2.結合太陽外部結構説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以及特徵。

3.簡述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並能用實例加以分析和説明。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圖片、資料和生活體驗提出問題,認真思考,與同學共同探究,尋求結論。培養分析問題、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閲讀課本中出現的地理空間分佈圖,掌握讀圖分析並總結地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養成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從生活中發生的地理現象去學習、分析的習慣。

2.通過探究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樹立事物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觀點。

3.正確認識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樹立科學的宇宙觀和發展觀。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2.通過讀圖,分析太陽輻射的緯度分佈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3.瞭解太陽的外部大氣結構與太陽活動的類型,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難點】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五、説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圖法、對比分析法。

高一氯的教案篇3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學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徵的基礎上,本節課主要介紹信息技術的歷史,以及發展趨勢,並分析信息技術對社會的發展,科技進步以及個人生活學習的影響。

二、教學對象分析

信息技術基礎(必修)課程面對的是高一年級的新生,該年級的學生至少國中三年都接觸過信息技術課,大多學生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有獨立的思維能力,接受知識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的學習,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信息技術的定義、發展歷程及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身邊的信息技術的發掘和對信息技術的歷史的探索,讓學生能夠了解信息技術的內容、應用和發展,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習慣。

四、教學重點

1、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

2、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

五、教學難點

1、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2、各種信息技術之間的關係。

六、教學方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提問法、引導法,師生一起小結等等。

七、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信息的四個特徵?

新課導入

教師活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這一節。首先,請大家用2分鐘的時間閲讀本節課開頭的一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説明了什麼?

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在遊客生命處於危機的時刻,他們利用什麼工具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得到救助?

學生1:手機。

學生2:利用手機的微弱信號,發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脱險。

師生一起總結:這段材料説明信息及其信息技術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

教師活動:

it(informationtechnology)

信息技術:一切與信息的獲取、加工、表達、交流、管理和評價等有關的技術都可以稱為信息技術。可以説有了人類就有了信息技術,在人類歷發生過了五次的信息技術革命:

教師活動:給學生3分鐘看書第6頁,要求儘可能記住“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語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創造

第三次:印刷術的發明

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

第五次: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

二、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只選擇兩點來講解,其餘的在下節課通

過因特網、學生間互助、探究來學習)

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

教師活動: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實際上是從操作系統這個成面上來講的。講解dos和windows的區別。(簡單介紹)

dos實際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盤操作系統)的簡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基於磁盤管理的操作系統。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輸入命令來進行人機對話,並通過命令的形式把指令傳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實現操作的。因此,作為用户的我們要記憶大量繁鎖的命令,那樣才能用好計算機。

windows:用的是gui——鼠標/圖形用户界面

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户界面設計,以可視化的圖形方式來呈現交互。

舉例子:查找並運行。

windows如何實現(指定學生演示通過鼠標/圖形界面操作)

dos下如何實現(教師演示)

c:回車c:>dirc:>cdprogramfilesc:>programfiles>dirc:>programfiles>cdtencentc:>tencent

c:>tencent>dirc:>tencent>

通過講解、分析,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從dos到windows是越來越好的人機界面。

(1)虛擬現實技術

應用:建築領域、外科醫生、軍事領域

(2)語音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

應用:語音輸入法、無人值守電話服務、專用語音直接翻譯機。

(3)智能代理技術

office助手

可通過網絡進一步瞭解相關概念

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

個性化手機個性化的電視節目選擇

學生活動:看書上第九頁資料1—3

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

教師活動: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教師活動:請同學注意觀察教材第十頁的表1-3。

學生活動:認真看書上的表

教師活動:從本張表你看出了什麼問題?

學生1:……

學生2:……

學生3:……

師生小結:

年份越近的,性能越來越來好,價格越來越來低。

教師活動:由於書中列舉的是20xx年以前的普通家用計算機的主要性能參數和價格,可以為學生列舉近幾年的配置讓學生了解。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學生活動:辯論《信息技術的利與弊》

學生1:……

學生2:……

學生3:……

教師活動:面對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要客觀認識、揚長避短、合理而充分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

網絡犯罪形式:

1)通過互聯網末經許可便進入他人的計算機設施,破解他人密碼,使用他人的計算機資源;

2)通過網絡向他人計算機系統散佈計算機病毒;進行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國家機密信息;

3)進行商業間諜活動,竊取、篡改或者刪除企事業單位存儲的商業祕密和計算機程序;

4)非法轉移資金;盜竊銀行中他人存款,進行各種金融犯罪等。

5)利用網絡傳播有害信息,對他人進行誹謗、謾罵、恐嚇,製造謠言,傳播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傳播淫穢、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褻瀆宗教,破壞民族團結;進行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滲透活動等。

教師活動:一起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內容

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認識了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主要是五次革命)和趨勢(人性化和大眾化),也掌握瞭如何合理、科學和健康的使用信息技術。

板書設計

1.2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

1、信息技術的概念

2、信息技術的悠久歷史

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

(1)語言的使用

(2)文字的創造

(3)印刷術的發明

(4)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和發明和普及

(5)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

3、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1)越來越友好的人機界面

(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

(3)越來越高的性價比

4、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避免沉迷於網絡和遊戲

五、課後任務:

教師活動:請同學課後準備下面的材料以備下節課用

1、利用因特網查找“中學生上網的利與弊”有關資料。

2、利用因特網,查找有關“虛擬現實技術”、“語音技術”、“智能代理技術”等的相關資料,並進行隨堂提問,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高一氯的教案篇4

1.瞭解收入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對消費的影響。

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費量就越大,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成正比。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過去和未來收入水平的影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關係。

商品價格高低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物價上漲,人們的購買力會普遍降低;物價下跌,則購買力會普遍提高。一般説來,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於奢侈品。

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等,甚至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後維修與保養情況等都會影響人們的消費。

2.瞭解不同的消費類型。

按產品類型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按交易方式可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按消費目的可分為: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3.理解消費結構的含義、消費結構的變化與恩格爾係數。

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為恩格爾係數。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4.理解不同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消費是否應該從眾,要做具體分析。盲目從眾是不可取的。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人們的個性展示,有時是藉助消費活動體現的。與眾不同、展示個性,成為一些人的消費行為。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有些商品,人們擁有它的目的不在於它本身的實用價值和它所帶來的樂趣,而在於“向上看齊”“人無我有”的誇耀性心理。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者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往往要考慮很多因素:價格是否便宜,質量好不好,服務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齊全,操作是否簡單,等等。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5.理解消費觀念的變化。

生活方式的變化推動着人們消費觀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不同消費觀念之間的激烈碰撞。

6.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

我們做理性的消費者,就要踐行正確的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高一氯的教案篇5

包身工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萬彥萍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徵和結構方式,培養閲讀報告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掌握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三方面的內容,並學會據此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3.情感態度的價值觀

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培養對於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理清兩條線索、區分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

2.本文選材上點面結合的特點。

三、    教學過程(二課時)

預習:

1)生字注音

蠕動(rú)    拎着(līng)    弄堂(lòng)    遊説(shuì)

賺(zhuàn)    抹(mā)    嘈(cáo)    執拗(niù)

簿子(bù)    秈米(xiān)    萵苣(wō jù)    揩地板(kāi)

搽粉(chá)    蹣跚(pán shān)    皮輥(gǔn)    諂媚(chǎn)

骷髏(kū lóu)    噩夢(è)    怔住(zhèng)    錠子(dìng)

2)詞語解釋

?拎着】提着。

?弄堂】方言,衚衕,小巷。

?襤褸】 衣服破爛。

?遊説】文中指四處活動,用謊言勸説別人。

?執拗】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揩地板】擦地板。

?蹣跚】因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諂媚】用卑賤的態度向人討好。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説話做事迅速。

瞭解時代背景

在20世紀30年代,也就是    1932年“一二八”事變以後到抗日戰爭以前這一個時期。這個時候的中國:國民黨統治黑暗,民不聊生;軍閥混戰,黑天暗地;列強的經濟入侵,日益加劇。中國的農村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日益破產,加上地主的剝削,和天災的影響,農民生活極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蘇北地區的農村,每年有大批無法生活的農村女孩淪為了包身工。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日本資本家為了避免罷工的威脅,就更大量的僱用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

作者介紹

包身工的痛苦遭遇和悲慘命運被揭露,不得不提到一個作家,一個進步作家,他從事過工會工作,後來又曾經長期居住在工人區,因為經常和工人打交道,從工人的口中得知了包身工的事情。這位作家,做了一個作家該做的事情。本着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經過長期艱苦的調查研究和實際考察,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闢的分析和評論,把這些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於世,這位令人尊敬的作家就是夏衍。

夏衍,本名沈端先,1900生,浙江杭州人,現代劇作家,曾經留學日本,回國後從事文藝工作,是左翼作家聯盟的發起人之一。解放後曾擔任過文化部副部長,他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有傑出貢獻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他的代表作品有話劇劇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改編魯迅的小説《祝福》和茅盾的小説《林家鋪子》為電影劇本。他一生著述頗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夏衍選集》

關於報告文學

夏衍當時得到一些有關包身工的材料,正好有一位同仁叫做沈西苓同志要寫一個以上海女工為題材的.電影劇本,夏衍就把包身工的有關材料給他。夏衍認為這件事,用電影的方式來揭露效果要比文章的方式好,更能引起觀眾“靈魂的震動”,後來明星電影公司,把這個故事拍成一部電影叫《女性的吶喊》。可是這部電影因為當時環境的限制和官方的刪剪,效果並不好。夏衍對這部作品不滿意,決定自己動手,非把這個人間地獄揭發出來不可。於是,作家又經過幾個月的補充偵察,掌握了更詳實的材料,他本來是想寫一部小説的,可是作者最後把他所瞭解的都寫在了我們手中的這篇文章裏卻並不是小説,而是報告文學。

什麼是報告文學?報告文學是採取文學手段及時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種新聞文體。具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特點。作者為什麼用報告文學這種體裁而不用小説。因為作家覺得小説具有虛構的特點和經常運用誇張的手法,所謂小説家言,不足為信。作者怕人們覺得這種事是作家杜撰的,在生活中不會發生。而用報告文學這種形式就會顯得更真實,更有震憾力,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更能引起人們“靈魂的震動”。

報告文學:新聞性   文學性

研讀文本 :

第一課時

導語:

包身工在舊社會處在社會最底層,受盡剝削,壓榨,喪失了自由,喪失做人的尊嚴,你同意嗎能具體説明嗎?除了同情,更需要了解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下衍曾冒着危險深入她們工廠主動,在她們上下班時觀察了兩個多月,才較全面地瞭解了她們的情況,時隔70年,我們仍能感受到深深的震撼,這是為什麼?

一:瞭解包身工的悲慘生活

1:請同學們快速閲讀1-3段。

明確:起牀時間:四點一刻(早)。

居住壞境:擠、差、髒、亂。

接下來是

早餐。請同學們快速閲讀12-13段。

問題:總結一下這兩段中的信息。

明確:

飲食質量差、數量少,環境差。

大家快速閲讀25-27段和32段。同學們只從紗廠內的自然環境和人為懲罰兩方面來分析。

問題:包身工在工廠內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和會受到哪些懲罰。

明確:

自然環境:三大威脅音響、塵埃和濕氣。

人為懲罰:1]、工廠: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

2]、帶工老闆:毆打、餓飯、吊起、關黑房間。這些可以歸納為“惡劣的工作環境”。

(板書):起牀     惡劣的居住條件

早餐     惡劣的飲食條件

上工     惡劣的工作環境

工人狀態:人為懲罰,  精神麻木。

總結

通過起牀、早餐和上工三個場景,我們粗略瞭解了她們一天的生活,他們的苦難遭遇和悲慘命運。他們就是在惡劣的居住條件,惡劣的欽食條件以及惡劣的工作環境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着這種非人的生活,我不知道同學是什麼樣的感受。在保護人權的口號響徹全球,人道主義旗幟插遍世界的今天,每當我説起他們的故事,對他們悲慘命運的同情,對他們苦難遭遇的不平,對這種野蠻剝削制度的憤慨之情油然而生。

2:研讀作品,分析作者對這幾個實例如何再現

蘆柴棒的故事

小福子的故事(27-32段)

透過一幅幅悲慘的畫面 ,一個個典型事件,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瞭解。

寫法特點:點面結合。

二: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

閲讀(8-11段)(15-22段)(34段)進一步瞭解包身工制度的產生,發展與龐大

1)包身工制度的產生

問題1:包身工這種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2)包身工制度的發展

問題2:這些東洋廠為什麼會僱傭包身工?

3)東洋廠飛躍的龐大(34段)

明確資本家的利潤,都是依靠殘酷剝削工人得來的。包身工制度是帝國主義國家對生產落後國家一種最殘酷、最野蠻的剝削。

三:同學明確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

1:新聞背景,是指事件的歷史背景、周圍環境及與其他方面的聯繫等。

它對於新聞事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説明新聞事件的起因;

顯示或幫助讀者理解新聞事件的重要性;

突出新聞稿件的新聞價值;

表明記者的觀點;

襯托、深化主題。

2:本文是如何處理這些材料的?有什麼好處?

明確:

課文在每一段敍事之後,總要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比如第一個場景中對於包身工來源的介紹、帶工老闆“手面”和財產的介紹;第二個場景中對於社會背景的介紹,以及對於東洋廠對包身工需求增大的原因的分析;第三個場景中對於出入廠憑證的來歷的介紹,以及東洋廠“飛躍地龐大”起來的許多具體數字等。這樣的穿插,使得文章既展現生活現象,又揭示社會本質。讀者透過一幅幅悲慘的畫面,能夠發現,包身工制度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温牀上,受到國民黨政府“特殊優惠”的保護,伴隨中國農村經濟衰敗生長出來的一顆毒瘤。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題,也增強了文章的批判力度

總結

通過蘆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通過對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們也瞭解了包身工產生、發展到龐大的過程。主副交互,點面結合,精確的數字。對於這樣一顆毒瘤,作者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他是怎樣詛咒這種罪惡制度的,包身工最後的命運會怎麼樣?咱們慢慢道來。

第二課時

導語

上節課,我們通過蘆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瞭解。通過對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們也瞭解了包身工產生、發展到龐大的過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温牀上,受到國民黨政府“特殊優惠”的保護,伴隨中國農村經濟衰敗生長出來的一顆毒瘤。從35段到最後,是文章的總結,對於這樣一顆毒瘤,作者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他是怎樣詛咒這種罪惡制度的,包身工最後的命運會怎麼樣?

一:體會作者強烈的感情:

1:同學們認為那一段最集中地表達作者的愛憎:

1)分析文章35段

“兩粥一飯”指:(惡劣的飲食)“十二小時工作”指:(長時間的勞動)“勞動強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闆家庭的義務服役”指:(超經濟剝削)“豬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條件惡劣)“泥土一般地被踐踏”指:(受壓迫的慘重)

這段話,作者先從六個方面總結了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接着,連用兩個“還是”指出她們不能不做工;通過反覆、排比等修辭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況,形象地説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勞動,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罪惡制度的憤慨和對包身工寄予的關切與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裏行間。

2)分析文章48段

“看着這種飼養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户養墨鴨捕魚的事了。”──“飼養”一詞沒有用錯。它的本義是餵養動物,這裏運用了比擬的修辭手法,説明資本家根本不把工人當人看待,而是像餵養動物一樣飼養小姑娘,並從中謀利。所以作者就聯想到“船户養墨鴨捕魚”的事來,這樣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蠻殘酷。通過聯想把包身工和墨鴨比較,指出墨鴨養活船户,包身工養活帶工老闆,但船户對墨鴨沒有怎麼虐待,帶工老闆卻殘酷壓迫包身工,連一點施與的温情也沒有,強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壓迫的慘重,人不如禽的命運。

3)分析文章最後兩段

倒數第二段運用排比句“六個沒有”強調黑暗深重,表達作者對包身工制度的極大憎恨。後一句中,“20世紀的爛熟了的技術、機械、體制”代表了人類技術文明的進步,這同“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形成巨大反差,兩種事物結合在包身工身上,揭露了包身工遭受的壓迫之深。

最後一段,詛咒中外反動派對勞動人民肆行壓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將到來,表現了作者要摧毀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強烈的願望。同時,向肆無忌憚地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帝國主義者和一切反動統治者發出了警告:當心呻吟着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就使這篇側重於揭露黑暗的報告文學,顯出了一點亮色。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預言黎明必將到來

請同學總結本文為何強烈地震撼這我們

生動的語言。生動的人物描寫和人物對話、形象的比喻、發人深思的警句。(文學性)

精確的數字。(真實性)

主副交互 }行文特點

點面結合 }表現手法

記敍議論抒情 }多種表達方式

結束語

銘記歷史,永不遺忘。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是可以從我們歷史上最羞恥的一頁中學到很多東西。往事不堪回首,歷史的車輪緩慢向前行,人性的覺醒、文明的進步有一個緩慢的過程,在越來越重視人權和人道主義的今天,我們回顧歷史,討論現實,是為了歷史的慘劇不再發生,是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板書設計

從清晨到晚上              從現象到本質                   從歷史到未來

面        點

起牀   蘆柴棒    惡劣的居住條件                  揭示包身工制度形成

早餐                惡劣的飲食條件                  揭示包身工制度的發展

上工   小福子    惡劣的勞動條件                  説明東洋廠龐大的原因

總結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預言黎明必將到來

新聞事實(主線)                              新聞背景(副線)

高一氯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在複習化合價的基礎上,使學生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認識、理解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

2.學會用化合價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3.掌握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教學重點】

1.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及其判斷。

2.用雙線橋法和單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教學難點】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的表示法

【教學方法】啟發討論

【教學設計】

[複習引入]

1.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2.寫出鈉、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析其得失電子的情況,推出鈉、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學生活動〗

學生交流討論,得出如下結果:

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

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

[問題情境]標出2kbr+cl2=br2+2kcl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並分析哪種元素失電子,哪種元素得電子,電子從哪種元素轉移到哪種元素?

〖學生活動〗

學生探索、討論、交流,從而得出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的概念。

〖教師活動〗

在氯氣與溴化鉀的反應中,溴離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結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價由-1升高到0;同時氯氣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離子給出的1個電子形成氯離子,氯元素的化合價由0降低到-1。

在反應過程中,溴離子與氯原子之間發生了電子轉移,導致了溴元素與氯元素的化合價發生改變。

[強調提醒]

a.“e-”表示電子

b.用雙線橋法表示時箭頭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箭頭起止為同一種元素,應標出“得”與“失”及得失電子的總數。

〖學生活動〗

由學生歸納概括總結:

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轉移的反應

[問題情境]

判斷下列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的請指出氧化劑和還原劑。

(1)2fe+3cl2=2fecl3(2)cao+h2o=ca(oh)2

(3)cl2+h2o=hcl+hclo(4)fe+cuso4=feso4+cu

(4)naoh+hcl=nacl+h2

上述反應各屬於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哪一種?四種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有何關係?

〖學生活動〗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如下:

〖教師活動〗[拓展視野]

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表現出氧化性,還原劑表現出還原性。一般情況下,得到電子的能力趆強,物質的氧化性就趆強;失去電子的能力趆強,物質的還原性就趆強。例如:

氟、氯、溴、碘的單質的氧化性強弱順序為:f2>cl2>br2>i2

離子的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br->cl->f-

〖學生活動〗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交流,並由學生總結歸納如下規律:

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總數=化合價降低總數

元素失電子總數=元素得電子總數

〖教師活動〗歸納、概括、小結本課知識要點。

〖鞏固練習〗《化學1(蘇教版)》p45中的[問題解決]:

請指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分析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並指出氧化劑、還原劑。

(學生當堂練習,並交流反饋答題結果。教師進行點評。)

〖佈置作業〗《化學1(蘇教版)》p47~48:1、2、3

〖板書設計〗

一、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1.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轉移的反應

二、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

1.雙線橋法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注意:a.“e-”表示電子。

b.雙線橋法表示時箭頭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箭頭起止為同一種元素,

應標出“得”與“失”及得失電子的總數。

2.單線橋法

三、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係

四、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高總數=化合價降低總數

元素失電子總數=元素得電子總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