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33K

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在寫教案的時候,如果過於馬虎,教學能力是很難得到提升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組合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閲。

組合教案5篇

組合教案篇1

一、説教材

8的分解是《新編學前班兒童用書——數學》學習課程上冊第30頁的內容。掌握8的分解是進行8的減法運算的基礎。教材根據幼兒的年齡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了用貼絨教具,使幼兒能直觀地、快速地掌握8的分解,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培養幼兒對數學的情感。也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科學教育目標: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二、説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活動掌握8的分解,知道把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分法,學會按序分。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運用操作與同學合作的能力。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三、説重難點重點

通過活動掌握8的分解。

難點:將數學8按序分。

四、説教法

本節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節課我十分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讓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掌握數學知識,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五、説學法(學情)

1、幼兒好動愛玩、注意集中時間短,表現欲強是幼兒的顯着特點。數學課堂需要教師有效地調動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使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2、在前面已經學習了2-7的分解,所以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學習新知應比較輕鬆。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黑板出示數字“8”,提問:小朋友,這是數字幾呀?你們認識嗎?(幼兒迴應)今天,我們就來學“8的分解”。——板書課題《8的分解》

(二)、學習8的.分解。

猜豆遊戲:複習2-7的分解

(1)教師出示8個蘋果教具,讓幼兒説出名稱和數量,然後在旁邊貼數字卡8。

(2)教師請幼兒想一想,將8個蘋果分為兩個人吃怎麼分,有幾種分法?並請幼兒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3)教師分別用數字卡貼在7種分法分出的數量旁邊。

(4)教師拿掉所有的蘋果,留下數字卡,讓幼兒知道數字8可以分為7組不同的數字。認讀:讀8的分解式。(8可以分成1和7、)(通過認讀,加強孩子對8的分解的印象和理解。)讀後,數一數8的分解有幾種?

(5)教師引導幼兒用計算袋中的石頭和數字卡自行學習8的7種分法。

(通過這一環節的練習,強化幼兒對“8”的分解的理解,為下一個環節“8”的加減法準備。)

(三)、認識一個數分出的兩個部分的數的增減規律。引導幼兒觀察上面8的分解的排列,分出的兩邊的數各有什麼變化?(左邊的數一個一個地減少,右邊的數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沒有改變。)

(四)、小結。一個數可以分成兩個較小的數,一個數一個一個地減小,另一個就會一個一個地增加,合起來的總數不變。

(五)、請幼兒自由創編8的分解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請個別幼兒把自己編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並找出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故事作為我們大家的8的分解故事。

教學反思

1、這節課活動目標很明確難度適中,大部分幼兒能聽懂,學會自己操作,幼兒動手能力也比教強,學習興趣濃厚

2不足:教師講課不夠幼兒化。上課時間太長。已後要多鍛鍊自己,不斷提高上課的奇巧。

組合教案篇2

活動設計: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4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最近我們學了《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為小動物分房子,學習5的分解組成。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組成,掌握5的4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學習並記錄5的4種分法。

2、難點:總結歸納5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大掛圖一張(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5的分解式)、5只貓卡片、記號筆、記錄紙。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圖(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5的分式)、每人5只動物卡片、鉛筆、橡皮、1-5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問:都有誰收到了樹媽媽的信?(引導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

問: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麼?(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裏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2、出示大掛圖引出"5的分解組成"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隻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隻)出示"5"的數字卡。

師:只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説一説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幫助自己的小動物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自己的學具,説説自己分是什麼小動物,點數小動物的數量(5只)

(2)幼兒將5只小動物分在兩座房子裏,每分一次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幼兒分別到前面説一説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記錄紙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3、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5"的4種分法。

4、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5"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5只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裏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幼兒觀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5、幼兒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嘗試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遊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挑選一個數字卡(1-4)戴上,伴隨找朋友的音樂找到和自己的數。

和在一起是"5"的幼兒做朋友。

教學反思:

活動圍繞着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每個幼兒都分到5只小動物,小動物各不相同,有的是5只小狗、有的是5只小貓、還有的是5之犀牛、5只大象、6只獅子等。每個幼兒還一張畫有兩座房子的圖。形象可愛的教具,再加上幼兒樂於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並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四種分法,在展示幼兒芬芳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4"的五種分法,還有的分出了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5,這是孩子們的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教師並演示給5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裏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引導學習有序進行"5"的分解組成,幼兒觀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5"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遊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做優化的結合。

組合教案篇3

一、複習內容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運算法則

二、複習重點

向量的概念及運算法則的運用及其用向量知識,實現幾何與代數之間的等價轉化。

三、具體教學過程

1.學生準備課前預習回家做作業。其具體步驟是:相應知識的系統梳理;典型例題的摘錄;蒐集平時作業,測驗作業中存在的典型錯誤;提出針性訓練的練習題;準備思考題,以及家庭作業。學生的準備可以從中選擇一項,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多選。

2.學生可以分為出題組、答題組和歸納組(每組3~4人),三個小組又可構成一個大的探究組,各小組的角色在其過程中可以互換;教師從旁引導,控制教學節奏,並有機、適時地對有爭議的問題或引起認知衝突的部分作相應的釋疑,最後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和表達最完整的歸納展示給學生。

出題組:在教師的引導下,確立出題意圖後,可以自編或在課本、資料中尋找適當的例題。

答題組:迅速給出題目答案或解題思路步驟(由學生自己講解),同時確立該題所考察的知識點和方法,並互相討論解題過程中的易錯點和容易忽視的問題。

歸納組:對照相應的問題,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和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項。並以書面的形式給出,可充分利用投影的方式展示給學生。

3.教學中教師按上述環節順序,讓每一環節準備相同內容,學生自己選擇一人擔任主講,其餘同學組成評議組,主講講解完後,由評議組補充、完善或評價、矯正……。

4.教師控制教學節奏,並有機、適時地對有爭議的問題或引起認知衝突的部分作相應的釋疑。

5.在學生自己完成這一複習環節後,師生共同完成教師的精選題例題的講解,同樣採用啟發討論式,儘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完成問題的解答。

6.課尾教師進行點評、歸納、小結(由學生自己完成),並評選本課“主講明星”與“評議”。

四、案例分析及其反思

1.讓學生走上講台,既為學生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滿足其表現欲,嘗試成功感,又讓學生親歷知識掌握的構建過程。

2.由於要自己完成課前的準備作業和講解內容,迫使學生進行章節的全面複習,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這一複習環節,卻真正達到了學生自覺地學習,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組織這樣的課堂教學流程,培養了學生口才、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促使學生的個性達到良性的發展。

4.由於改變了課堂的傳統座位排法,學生得到了互相幫助的機會,學習較差的學生能直接得到學有餘力的同學的幫助和指導,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調動興趣,提高了學習能力。互幫互學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打破教師出題,學生解答的單調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己變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對一類問題有根本性地掌握,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通過以組題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聯想,探索習題之間的內在聯繫,明確問題產生的背景,領會問題的實質,進而找到相應的解題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進一步完善、深化學生的認知結構。

5.教學模式恰當,引人入勝

“探究討論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然而,本課探索“向量的應用”卻頗有難度,尤其是幾何與代數之間的問題轉化。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首先複習舊知識,預備鋪墊,接着設計簡單的幾何圖形中的代數求值問題。教師在思想方法上的點拔,思維層次上的遞進,讓學生分享自己成果的樂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與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整個教學設計,思路清楚,層次轉換自然,點撥及時,自然流暢,引人入勝。

6.體現先進理念,合作探索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一種主動的學習,一種知識的重組或重新建構的過程。因此,學習方式的轉變,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也是二期課改成敗的要害。本課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者適時點撥,發現問題,培養探索精神。從輕易混淆的性質入手,讓學生髮現問題,出現迷惑,接着,對向量平行充要條件的研究,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通過概念的辨析,使學生對向量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時推出綜合應用題,過渡自然,符合認知規律。同學探究,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昇華,攻克難點,培養了合作精神。通過展示研究成果,讓學生感到愛好盎然而佈滿探索求知的願望,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體驗成功的喜悦,分享快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熟知,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句話好説難做。如何落在實處,本課做了有益的嘗試。案例的設計,具有時代氣息,以問題為先導,直接引導學生進入思考的境界。教案的設計説明,體現了教者“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這就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實踐,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即變單一的傳授方式為學生自主體驗、探究等學習方式。

複習課上都有一個突出的矛盾,那就是時間太緊,既要處理足量的題目,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二者似乎是很難兼顧。教師可採用“焦點訪談”法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如:例2和例2的變式1的探究,因題目是“入口寬,上手易”,但在連續探究的過程中,在兩種方法會得出兩個相反的答案這一點上擱淺受阻(這一點被稱為“焦點”,其餘的則被稱為“外圍”)。這裏教師不必在外圍處花精力去進行淺表性的啟發誘導,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而要在焦點處發動學生探尋突破口,通過交流“訪談”,集中學生的智慧,讓學生的思維在關鍵處閃光,能力在要害處增長,弱點在隱蔽處暴露,意志在細微處磨礪。

組合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磁鐵,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以及磁化現象。

2.探索磁鐵吸起非鐵製品的多種方法。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長條形、馬蹄形磁鐵各一塊;回形針、小鐵片、鐵釘、鞋釦、鐵夾子等小型鐵製品;積木、塑料插片等小型非鐵製品;鐵絲、毛線繩等輔助材料。

2.每組兩個盤子。其中一個將鐵製品和非鐵製品混合放在一起。

活動過程:

1.認識磁鐵,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

(1)出示磁鐵,請幼兒説一説它的名字,有什麼本領。

(2)請幼兒操作磁鐵,看看磁鐵能吸起盤子裏哪些材料,重新把材料分成能吸和不能吸兩個種類,分別放進兩個盤子裏。

(3)請幼兒用磁鐵在活動室操作,看看磁鐵還能吸起室內哪些物品。

小結:磁鐵有磁性,可以吸住鐵製品。

2.再次操作,請幼兒探索如何用磁鐵吸住非鐵製品。

(1)請幼兒想辦法用磁鐵把剛才吸不起來的東西重新吸起來,如用曲別針別住紙張,紙就能被附帶吸起來。

(2)相互交流好的做法。

3.用磁鐵吸鐵釘,看誰吸的多,感受磁化現象。

(1)請幼兒比一比,用磁鐵一個連一個吸住鐵釘,看能吸住多少個,比一比誰吸的最多。

(2)用磁鐵吸回形針,一個一個連續吸,看能吸住多少。

(3)用不同大小的磁鐵試一試,看吸起來的鐵釘和回形針的數量有沒有變化。

4.請幼兒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看看會怎樣,感知磁鐵正負極相吸相斥的現象。

5.引導幼兒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應用。

組合教案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建立數字5的分合概念,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2、初步學習運用數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主動快樂地參加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指偶數字5、範例圖示、數字9個、人手一份蘋果特徵圖、鉛筆、人手一份1--4的數字卡。區域操作材料(每個區域材料有25個左右):有分合式的花朵、有分合式的小樹、沒有顏色的蝴蝶、四種水果(桃子草莓蘋果西瓜)區域標記圖人手一把鑰匙獎勵粘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指偶數字5,引起興趣。

每個幼兒説一句完整的話表示歡迎數字寶寶5,如:我願意送數字寶寶5個玩具……(請幼兒不要多説或少説數字)

2、看圖找特徵幼兒探索5的分合觀察圖片找出不同的地方,知道用標記來表示。

幼兒自己用數字表示出不同特徵的蘋果,找出數字間的規律:有整體關係,順數和倒數關係讀出數字5的四種不同的分法

3、玩牌遊戲原來5有四種分法,數字寶寶要和我們來玩牌遊戲了。如:教師説:我出1,幼兒找到自己的數字卡4説:我出4,1和4組成5(兩個數字碰一碰)…..請幼兒上來出牌其他幼兒找到相應的數字卡。

幼兒兩個兩個做玩牌遊戲。

4、區域操作:

一會兒數字寶寶5還要帶我們去玩遊樂園呢,不過要請小朋友先聽清遊樂園的玩法,教師逐一介紹區域材料和玩法:

花朵區(插花瓣):有各種顏色的花朵,先找找花朵上的分合式,想出少了幾片花瓣,然後找到顏色相同的花瓣插上。

蝴蝶區(塗色):先找出蝴蝶上的分合式,根據顏色標記和數字給蝴蝶塗相應的顏色。

小樹苗(插樹葉):找到樹上的分合式,想出少了幾片樹葉,然後找到相應顏色的樹葉插上。

水果區(看特徵填數字):先找出不同水果的不同特徵,在標記圖前填數字。

在每個區域裏每個孩子必須至少完成一個操作任務,有興趣或時間允許可以多玩幾個,把完成的操作材料放到自己的籃子裏。

5、領金鑰匙遊樂園裏操作完成後拿着籃子來老師這裏領金鑰匙,如發現沒有完成的請繼續完成後再來領金鑰匙。

6、幼兒自選獎品粘紙領到金鑰匙的幼兒可以自己選一個喜歡的獎品貼在額頭。

7、評價幼兒操作,和數字寶寶5説再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