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教案推薦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2W

教案的調整可以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更精準的教學指導,準備好教案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化學課教案推薦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化學課教案推薦8篇

化學課教案篇1

一、教材

該部分內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乙醇”這一部分涉及的內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的化學性質、乙醇的結構。在教學時要注意從結構的角度適當深化學生對乙醇的認識,建立有機物“(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係,使學生了解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乙醇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樂於去探究物質的奧祕,因此本節課從科學探究和生活實際經驗入手,充分利用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與反應,再從結構角度深化認識。通過這樣的設置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探究精神。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烴的衍生物;認識到物質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能説出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寫出乙醇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

通過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學習,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樂趣,逐步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瞭如下的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乙醇的化學性質。

?難點】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

(過渡: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講授法

(過渡:好的教學方法應該在好的教學設計中應用,接下來我將重點説明我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以“乙醇汽油的利與弊”為話題,請學生談一談他們的想法,引發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警醒,培養學生的辯證意識。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乙醇是一種與我們的生活聯繫密切的有機物,引入對乙醇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這一環節中需要講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乙醇的物理性質

我會讓學生通過觀察乙醇的顏色、狀態、氣味,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結論。這一設計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在講解乙醇的化學性質之前,我會首先提問學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麼,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既然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是有所關聯的,那麼能否通過探究物質的性質推知物質的結構呢,從而進入接下來的學習。

2.乙醇的化學性質

教材涉及了兩個性質:與鈉的反應、氧化反應。

(1)乙醇與鈉的'反應

我會首先請學生觀看乙醇與鈉反應的視頻,並請學生根據這一實驗現象判斷產物是哪種氣體。接下來提出鈉與烴不能反應,請學生判斷乙醇分子中的氫的連接方式與烴分子中的氫的連接方式是否相同。接着讓學生根據乙醇的分子式寫出乙醇可能的結構簡式,並最終通過小組討論確定乙醇的結構簡式為。在這裏我會指出—oh即為羥基。

在此基礎上,我會讓學生對比乙醇和乙烷的結構簡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從中提出烴的衍生物的概念,並且説明之前學習的鹵代烴、硝基苯都屬於烴的衍生物,

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有着極其緊密的關聯,我會請學生思考為什麼乙醇和乙烷的化學性質不同,乙醇與鈉反應的本質是什麼,並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引出有關官能團的學習,由此建立有機物“結構—性質”的學習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應

首先請學生寫出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思考乙醇還能不能發生其他的氧化反應。接着請學生自主實驗3-3,觀察實驗現象,根據教材判斷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麼,銅絲的作用是什麼。並且通過分析銅絲先變黑後變紅的過程寫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在這裏我會詳細講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過程中,乙醇分子內的化學鍵是如何斷裂的,由此提出新的問題,如果醇經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應該具有怎樣的結構。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請學生閲讀教材瞭解其他的有關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轉化的信息。

環節三:鞏固提升

在這一環節我會請學生完成學案上有關乙醇的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環節四:小結作業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後,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穫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我也會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作業,比如將本節課的知識應用於生活生產中,或者讓學生蒐集相關資料。這一作業的設置也能夠體現出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無處不在。

七、板書設計

最後説一下我的板書,板書內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乙醇的化學性質有2個,我將其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裏,便於學生清楚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

化學課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化學實驗室安全規則。

2.瞭解常用儀器的名稱、使用範圍。

3.學會固體藥品和液體藥品的取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並學會一些實驗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教學重難點

重點固體、液體藥品的取用。

難點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學工具

鋅粒、食鹽、碳酸鈉粉末、稀鹽酸等藥品,教科書附錄i中的常用儀器及藥匙、鑷子、試管架等儀器(紙槽學生自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暢談廚房中的液體與固體物質、模仿感悟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倒黃油、取食鹽、取味精等動作。

讓學生回憶家中廚房食品櫃內生活品的擺放。

師: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實驗室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場所。因此要想學好化學,就必然先要了解化學實驗室。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化學實驗室。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室”相關圖片。

二、推進新課

師:當你走進化學實驗室時,首先要仔細閲讀實驗室規則,它們是安全實驗並獲得成功的保證。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驗室規則”圖片。

指導學生閲讀附錄i中的藥品取用規則,指導學生認識幾種化學實驗室藥品的一些圖標。

分類介紹藥品的取用規則。

1.固體藥品的取用

師:固體藥品通常保存在廣口瓶裏(展示廣口瓶),取用固體藥品一般用藥匙(展示藥匙),有些塊狀的藥品可用鑷子(展示鑷子)夾取。用過的藥匙或鑷子要立刻用乾淨的紙擦乾淨,以備下次使用。

(1)密度較大的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的取用

[分析]常用工具:鑷子。

取用方法: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2)粉末狀藥品的取用

[分析]常用工具:藥匙或自制的紙槽。

取用方法: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或自制的紙槽,小心送至試管底部,然後使試管豎立起來。

教師演示實驗1-6和實驗1-7後,讓學生分組操作。

[強調]固體藥品取用時,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2.液體藥品的取用

(1)[分析]液體藥品通常保存在細口瓶裏(展示細口瓶)。

演示:液體的傾倒。

[討論]①細口瓶的塞子為什麼要倒放在桌子上?

②傾倒液體時,瓶口為什麼要緊挨着試管口?應該快倒還是緩慢地倒?

③拿細口瓶倒液體時,為什麼細口瓶標籤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④倒完液體後,為什麼要立即蓋緊瓶塞,並把試劑瓶放回原處?

師生討論、交流後,教師做出具體解答:

①由於細口瓶塞子上沾有試劑,如果正放在桌面上,可能會腐蝕桌面。

②為了防止液體外灑或飛濺,試劑瓶口應緊挨着試管口,應該由慢到快地倒。

③為防止試劑順瓶口流出腐蝕標籤,所以有標籤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④有些試劑有揮發性,有些試劑吸水,還有些試劑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這些都將導致原試劑濃度發生變化或變質,因此倒完液體後應立即蓋緊瓶塞。

3.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藥品,常用量筒量出體積。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體。

注意事項:(1)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2)當接近刻度時,可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至刻度。

(3)取用液體,當不説明用量時,一般取1~2毫升。

[討論]量取液體時,如果讀數沒有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而是採用仰視或俯視的方法,將會對讀數產生什麼影響?

[結論]仰視將導致讀數偏小,俯視將導致讀數偏大。

(4)取用少量液體時還可以用滴管。

演示:滴管的使用

注意事項:

①取液後的滴管,應保持橡膠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橡膠帽。

②不要把滴管放在實驗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③滴管用過後要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滴瓶上的滴管除外),以備再用。

④嚴禁用未經清洗、潤濕的滴管吸取別的試劑。

化學課教案篇3

一、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選自最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課題二氧氣。本節教材選取了學生身邊最熟悉的物質氧氣作為學習素材,這些素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學生學起來親切,易於理解和接受。首先從氧氣的物理性質入手,通過木條燃燒歸納出氧氣的檢驗方法,進一步通過硫、木炭、鐵絲燃燒實驗介紹氧氣的化學性質,並根據文字表達式討論總結出氧化反應和化合反應的概念,最後教材還介紹了緩慢氧化。

(二)學情分析

本課題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物質,所以,要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認識物質的一般方法。學生對實驗探究還剛起步,需要在老師的不斷引導下,逐步增強、提高和掌握。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才剛剛開始,所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程序,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做到系統、準確,是需要老師引導的。

根據學生認識上的特點,本課題分兩個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以實驗為主,通過實驗探索和討論交流,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第二課時講述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講評練習。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

②觀察和描述硫、木炭、鐵絲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③通過對已知反應共性的歸納總結,初步建立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概念。並能對已學的典型反應進行分類。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來探討氧氣的化學性質,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語言表達能力;②觀察和分析演示實驗,初步學會描述實驗過程和現象的方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體會實驗中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研究氧氣的性質,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優良品質。

三、重點難點

重點:①氧氣的化學性質

②化合反應,氧化反應概念的建立。

難點:①依據實驗結果,通過比較和分析,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

②氧化反應的理解。

疑點:實驗現象不同的原因。

四、實驗材料

器材: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坩堝鉗等。

藥品:木炭、硫磺、細鐵絲、水等。

其他:火柴、木條等。

五、教學方法

探究、歸納為主的啟發式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及其用途。

引入新課:既然氧氣對我們如此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氧氣的一些性質。[板書]課題2氧氣

講述:我們研究物質的順序,一般先介紹它的物理性質再介紹它的化學性質,而對於氣體的物理性質我們一般主要從顏色、氣味、狀態、密度與空氣大小比較、溶解性等方面來學習。

[板書]一、物理性質

活動一出示一瓶氧氣,問:這是一瓶氧氣,誰來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質呢?提問:魚兒能在水中存活説明水中溶有氧氣嗎?

?板書】: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於水過渡:接下來我們介紹化學性質

[板書]二、化學性質

演示實驗: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

提問:木條放入瓶中與瓶外的現象有什麼不同

[板書]檢驗氧氣的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演示實驗:硫在空氣中、氧氣中的燃燒

提問:硫在空氣中、氧氣中的燃燒現象有什麼不同呢?

?板書】硫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硫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藍紫色,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文字表達式:硫+氧氣——二氧化硫

講述:二氧化硫(化學式為so2)是污染空氣的主要氣體之一,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二氧化硫,這就是為什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原因。

[演示實驗]木炭在空氣中、純氧中燃燒實驗

提問:碳在空氣中、氧氣中的燃燒現象有什麼

?板書】碳在空氣中只能發紅、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

文字表達式:碳+氧氣———二氧化碳

討論: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裏燃燒的現象不同,這説明了什麼?

?講解】1、物質燃燒主要是與氧氣反應

2、燃燒反應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演示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展示鐵絲並設問:你見過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嗎?鐵絲在氧氣中也能燃燒嗎?[板書]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只能發紅,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文字表達式: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提問:1、集氣瓶中為什麼要放少量的水呢?

2、如果實驗觀察不到火星四射,你認為可能是什麼原因呢?

總結:1、為了防止燃燒過程中濺落下來的熔融物把集氣瓶炸裂。

2、可能原因有:氧氣不純、鐵絲生鏽、沒有等到火柴快燃盡就伸入

提問:通過帶火星木條、硫、鐵在氧氣中的燃燒,我們可總結出氧氣有哪些性質呢

[板書]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較活潑的氣體,它可支持燃燒,氧氣含量越高,燃燒越劇烈。氧氣在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劑

討論:前面幾種物質的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

小結:1、生成物只有一種2、反應物都有氧氣參加

?板書】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

講解:化合反應是多變一,可用a+b=ab表示,氧化反應分為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燃燒屬於劇烈氧化,緩慢氧化是不易被人察覺的,如鐵生鏽、食物腐爛、動植物的呼吸等。劇烈氧化和緩慢氧化的共同點是都屬與氧化反應、都會放熱。提問:氧化反應一定屬於化合反應嗎?

講解:氧化反應不一定屬於化合反應,如蠟燭燃燒是氧化反應卻不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屬於基本反應類型而氧化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

練習:課本56頁第一、三題

作業:56頁第二題

化學課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使學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組成、性質及鑑別方法,瞭解蔗糖的用途;初步學習蔗糖水解反應的`實驗方法及基本操作;理解低聚糖、二糖的定義,瞭解麥芽糖的性質。

能力培養: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學實驗方法的訓練。

科學思想:

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對實驗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結論,並引導學生總結實驗成敗的關鍵,培養學生對化學現象與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及認真細緻、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

通過讓學生在小組內分工協作進行實驗、共同分析、討論實驗結果,從而學習新知識這一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感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科學方法:

通過對砂糖、冰糖等蔗糖水溶液的還原性實驗的現象進行對比與分析,引導學生通過表面現象分析問題的本質,學習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蔗糖的水解反應及對水解產物的還原性進行檢驗,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學實驗方法的訓練。

重點、難點

蔗糖的非還原性;蔗糖的水解反應;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的培養;實驗方法及實驗能力的培養。

化學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一些常用的儀器和藥品。

2.練習藥品的取用、給物質加熱、連接儀器裝置、洗滌玻璃儀器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3.通過幾個簡單的化學實驗,加深對已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有關物質性質的認識。 4.知道嚴謹的態度、規範的操作是實驗的基本保障,能遵守實驗室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一些常用的儀器和藥品。

2.練習藥品的取用、給物質加熱、連接儀器裝置、洗滌玻璃儀器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教學難點

練習藥品的取用、給物質加熱、連接儀器裝置、洗滌玻璃儀器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教科書內容,課餘時間分組參觀實驗室、儀器室、藥品室,瞭解實驗室實驗規則、儀器的名稱和用途、藥品的貯存。

教師:準備實驗所用儀器、藥品及多媒體課件。

附實驗儀器及藥品:試管、鑷子、藥匙、量筒、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刷、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硝酸銀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師備課系統──多媒體教案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科學探究,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所以學習化學就必須要走進化學實驗室。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實驗室,首先去認識一些常用儀器吧!

二、新課教學

常用儀器的分類。

常用儀器(可直接受熱的):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等。常用儀器(能間接受熱的):燒杯、燒瓶(加熱時,需加石棉網)。常用儀器(存放藥品的):廣口瓶(固體)、細口瓶(液體)、滴瓶(少量液體)、集氣瓶(氣體)。

加熱儀器:酒精燈。

計量儀器:托盤天平(稱量)、量筒(量體積)。分離儀器:漏斗。

取用儀器:藥匙(粉末或小晶粒狀)、鑷子(塊狀或較大顆粒)、膠頭滴管。夾持儀器:試管夾、鐵架台(帶鐵夾、鐵圈)、坩堝鉗。其他儀器:長頸漏斗、石棉網、玻璃棒、試管刷、水槽。幾種常用儀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項:1.試管

(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熱時,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溶解少量固體。③收集少量氣體。

(2)注意事項:①加熱時外壁必須乾燥,不能驟熱驟冷,一般要先均勻受熱,然後才能集中受熱,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②加熱時,試管要先用鐵夾夾持固定在鐵架台上(短時間加熱也可用試管夾夾持)。③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④加熱液體時,盛液量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防止液體受熱溢出),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的角度(增大受熱面積,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對着自己或別人(防止液體噴出傷人)。

2.試管夾

(1)用途:夾持試管。

(2)注意事項:①從底部往上套,夾在距管口1/3處(防止雜質落入試管)。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

3.燒杯(燒瓶、錐形瓶)

(1)用途:用於溶解或配製溶液和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2)注意事項:①受熱時外壁要乾燥,並放在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防止受熱不均使燒杯炸裂)。②加液量一般不超過容積的1/3(防止加熱沸騰使液體外溢)。

2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

4.酒精燈

(1)用途: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

(2)注意事項(一查二看三禁止):①使用前檢查並調整燈芯(保證燃燒,火焰保持較高的温度)。②燈體內的酒精不可超過燈容積的3/4,也不應少於1/4(酒精過多,在加熱或移動時易溢出;太少,加熱酒精蒸汽易引起爆炸)。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④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酒精燈(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⑤禁止用嘴吹熄酒精燈,必須用燈帽蓋滅(防止氣流將火焰壓入燈內)。⑥若有酒精灑到桌面並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布撲蓋或撒沙土撲滅(不能用水衝,以免火勢蔓延)。

5.玻璃棒

(1)用途:攪拌(加快溶解速度)、過濾時引流、蘸取少量液體、轉移固體。

(2)注意事項:①攪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後及時擦洗乾淨。

6.膠頭滴管

用途:膠頭滴管用於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注意事項(垂直懸空四不能):①使用滴管時應垂直懸空在容器正上方,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內,也不能接觸容器內壁。②取液後的滴管應保持橡膠膠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放。③用過的滴管不能隨意丟棄在實驗台上,要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滴瓶上的滴管與瓶配套使用,滴液後應立即插入原瓶內,不得弄髒,不用沖洗)。

7.量筒

(1)用途:量取液體的體積。

(2)注意事項:①量筒必須放平穩,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麪的最底處相平。②量筒底無“0”刻度。③不能加熱。④不能做反應器、不能溶解、稀釋溶液。

8.集氣瓶(瓶口上邊緣磨砂,無塞)

(1)用途:①用於收集或短時間貯存少量氣體。②用作物質在氣體中燃燒的反應容器。

(2)注意事項:①不能加熱。②收集或貯存氣體時,要配以毛玻璃片遮蓋。③在瓶內作物質燃燒反應時,若固體生成,瓶底應加少量水或鋪少量細沙。

9.蒸發皿

(1)用途:用於蒸發液體或濃縮溶液。

(2)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能超過2/3,防止加熱時液體沸騰外濺。②均勻加熱,不可驟冷(防止破裂)。③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

三、課堂小結

國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項同學們一定要掌握,這是我們今後做實驗的基礎。

第2課時

3教師備課系統──多媒體教案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上節課認識了一些常用儀器,瞭解了它們的用途和注意事項。今天,讓我們走進實驗室,瞭解一些化學藥品,掌握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

二、新課教學

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化學實驗室圖片(也可以帶領學生到實驗室去),認識常用藥品,瞭解實驗室守則,學習一些簡單實驗,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1.固體藥品的取用

實驗1-3(1)用鑷子夾取少量顆粒狀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試管中,並將試管放在試管架上備用。

(2)取少量碳酸鈉粉末放入另一支試管中,並將試管放在試管架上備用。

讓學生觀看實驗,然後提出問題:

①要將大理石放入試管內而不打破試管底,應如何操作?應用什麼儀器取用?②如何將碳酸鈉粉末放入試管內而不沾在試管壁上?應使用什麼儀器?

注意指導學生,注重培養學生實驗操作的規範性,讓學生互教互學,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實驗,學會分析實驗成敗的原因。

學生閲讀教科書第18~19頁,通過交流、討論,得出正確的操作方法。

①把密度較大的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玻璃容器時,應該先把容器橫放,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往試管裏裝入固體粉末時,為避免藥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或用小紙條摺疊成的紙槽)小心地送至試管底部,然後使試管直立起來。

2.液體藥品的取用

提出問題:①回憶日常生活中,我們怎樣將一種飲料從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灑?②如何將稀鹽酸倒入試管內?

聯想與啟示:回憶日常生活經驗,交流與討論,結合教科書第19頁液體的傾倒,得出液體取用的方法。

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科書圖1-25,思考、探討下列問題:(1)細口瓶的塞子為什麼要倒放在桌子上?

(2)傾倒液體時,瓶口為什麼要緊挨着試管口?應快速地倒還是緩慢地倒?(3)拿細口瓶傾倒時,為什麼細口瓶貼標籤的一面要朝向手心處?(4)倒完液體後,為什麼要立即蓋緊瓶塞,並把試劑瓶放回原處?學生思考後教師明晰:

(1)細口瓶的塞子倒放在桌面上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瓶塞被污染後再污染試劑瓶中的溶液。 4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

(2)傾倒液體時,瓶口緊挨着試管口且緩慢地倒的目的是避免試劑流到試管外。(3)手拿細口瓶傾倒時,貼標籤的一面朝向手心是為了防止不慎流出的液體腐蝕標籤。

(4)倒完液體後立即蓋緊瓶塞是為了防止某些藥品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或與空氣中的某些成分反應或揮發到空氣中,同時打開多個試劑瓶後還容易蓋錯瓶塞。放回原處的目的是為了以後使用時便於尋找。

3.量筒的使用

提出問題:①回憶八年級物理學過的知識,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②量筒量取液體時,為什麼要使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採用仰視或俯視,將會對讀數產生什麼影響?

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結合教科書第19頁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液體藥品通常盛放在細口瓶裏,常用傾倒法取用。

取用一定量的液體藥品,常用量筒量出體積。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否則,讀數不準確。

4.滴管的使用

教師引導學生閲讀教科書第20頁內容,然後思考、討論下列問題:①取少量的液體應使用什麼儀器?②使用膠頭滴管應注意什麼事項?

學生歸納、總結:

①取用少量液體時還可用滴管。②取液後的滴管,應保持橡膠膠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橡膠膠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實驗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用過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乾淨,以備再用。嚴禁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試劑。

實驗1-4(1)在試管中加入適量澄清石灰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溶液變為紅色)

(2)用10 ml量筒量取2 ml稀鹽酸,加入實驗1-3中盛有碳酸鈉粉末(或石灰石)的試管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有大量氣體產生)

三、課堂小結

本節學習了化學藥品的使用和量筒、滴管的使用,並做了兩個相關實驗。希望同學們認真複習,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5教師備課系統──多媒體教案

第3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上節學習了化學藥品的使用,知道了怎樣取用固體和液體藥品,也知道了怎樣使用量筒和滴管。今天,我們就學習對物質的加熱。

二、新課教學

加熱是最常見的反應條件,這一實驗主要使用什麼儀器呢?

酒精燈的使用方法

(1)提出問題

①正確使用酒精燈應注意的事項是什麼?

②酒精燈的火焰各部分顏色為什麼不同?

③怎樣熄滅酒精燈?

(2)思考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閲讀教科書第20~21頁相關內容,觀察圖1-28、圖1-29,回答問題。

(3)歸納總結

①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絕對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燈裏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絕對禁止用一個酒精燈引燃另一個酒精燈;不要碰倒酒精燈,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不要驚慌,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

②酒精燈火焰的各層温度不一樣,最外層温度最高,呈現白色。由實驗1-5可知:處在外焰層的火焰最先炭化,説明外焰温度最高,加熱時該用外焰。

③用完酒精燈後,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

探究:取三支試管,各加入3ml的水,分別放在酒精燈火焰上方3cm、燈芯、外焰上加熱,記錄加熱的水沸騰分別所需的時間。

通過實驗,結合圖1-30,瞭解給物質加熱的方法。

在學生總結給物質加熱的方法後,教師引導學生閲讀教科書第21頁,瞭解用酒精燈加熱試管裏的液體時要注意的事項。

(1)試管外壁應該乾燥,試管裏的液體不應超過試管容積的1/3;

(2)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由試管底部套上、取下;

(3)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然後用酒精燈的外焰固定加熱;

(4)試管口不要對着自己或他人;

(5)加熱後的試管,不能立即接觸冷水或用冷水沖洗。

實驗1-6教師指導學生實驗1-6,填寫表格。

實驗內容

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

現象

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6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

加熱上述反應後生成的物質

藍色物質逐漸變黑

注意:進行給液體加熱的訓練時,建議用紙板等在距離試管口10 cm左右位置遮擋,以防液體噴出傷人。

三、課堂小結

本節我們學習了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和給物質加熱兩部分內容。希望同學們認真複習,然後預習下節內容。

第4課時

一、導入新課

複習上節內容,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連接儀器裝置

正確連接儀器裝置是進行化學實驗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閲讀教科書第22頁內容,讓學生了解連接儀器裝置的步驟,然後歸納。

(1)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膠塞。(2)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膠塞。(4)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實驗1-7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按照上述方法進行連接,並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在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時,要用手緊握試管,觀察水中的導管口有沒有氣泡冒出。如果有氣泡冒出,説明裝置不漏氣;如果沒有氣泡冒出。要仔細檢查,尋找原因,直至不漏氣後才能進行實驗。

2.洗滌玻璃儀器

提出問題:做過實驗的儀器為什麼要洗滌?如何洗滌試管?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教科書第22~23頁相關內容,然後交流、總結。

實驗探究:將實驗中所用的試管、量筒等洗乾淨,並整理實驗桌和實驗室。

三、課堂小結

學完本節你應該知道:

1、化學實驗室是進行化學實驗的重要場所,要遵守實驗室規則,特別要注意安全。

2、學習了一些最基本的實驗操作方法,如化學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連接儀器裝置、洗滌儀器等。正確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保證。

化學課教案篇6

目的:

1. 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

2. 使學生認識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

3. 使學生初步瞭解空氣污染的後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義。

4. 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查閲蒐集資料的技能;表達與交流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和才幹的機會

重點:增強環保意識。

課時:1課時

準備:

1. 蒐集資料

在本課前2~3周動員學生多方面蒐集有關空氣的素材,包括課外讀物、科普書籍、雜誌、報紙、照片、錄像、漫畫、實物等。例如:

課外讀物:環境知識讀本、關於空氣的知識、大氣污染方面的文章

照片:風景地的藍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氣、學生外出旅遊、交通堵塞、工廠煙囱冒煙

雜誌(或照片):酸雨、太空、臭氧層空洞、水災等照片

漫 畫:大氣污染的嚴重後果

剪 報:某一期的《大氣質量週報》或《大氣質量日報》、大氣污染報道等

錄 像:空氣、酸雨、保護臭氧層、温室效應

2. 課外預習和調查

結合蒐集的素材,閲讀課文,查閲有關資料,為在課堂上介紹有關知識做準備。

3. 課前活動(見學生頁)

(1)〔觀察〕煙氣觀測活動。

(2) [小實驗] 哪兒的塵土多?

(3)〔調查活動〕交通流量與空氣質量的關係。

4. 佈置教學環境 組織學生編寫環境牆報、圖片、漫畫、小論文等,佈置教室。

教學過程:

1. 引??

教師用簡明的語言説明本節課的意義及教學活動的方法。

2. 觀看錄像《空氣》

3. 課堂展示

學生按自選專題,根據課前的準備發言、討論(一人中心發言,其他人補充)。

4. 討論(選擇以下部分題目討論)

● 你願意在樹林裏還是願意在室內活動?

● 吸煙會不會污染空氣?

● 焚燒樹葉、莊稼秸稈會不會污染空氣?

● 有哪些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 家庭最主要的空氣污染來自哪些活動?

● 每天開窗通風換氣有什麼好處?

● 新裝修的居室有沒有刺激性氣味?

● 你能為保護空氣質量做哪些事?

5. 專題討論“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

6. 課堂小結 教師對學生髮言及討論作必要的補充,鼓勵、表揚學生認真自學,積極探索,獨立思考、勤於實踐態度和方法。 實驗的結果和結論並不重要,不要求有統一的結論,重要的是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及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發。

7. 佈置作業 指導舉辦關於大氣的環境專刊、演講比賽,組織野外活動、參觀等。

學生活動1:

煙氣觀測活動

在你居住地或學校附近有沒有高大的煙囱?這些煙囱每天冒煙嗎?冒幾次?什麼時間冒?冒出什麼顏色的煙?是鍋爐房的煙囱還是工廠的煙囱?如果是工廠的煙囱,這個工廠生產什麼產品?記錄煙囱冒煙的時間,煙的顏色等。如果能把煙囱冒煙的景象拍攝下來,則更能説明問題。

高大煙囱排煙的地點、時間、顏色、煙塵的濃度、所屬工廠等記錄在表1中。

化學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比較,瞭解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過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利用設計的裝置製取二氧化碳。

3.通過比較,歸納實驗室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4.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型:新授課(學生實驗探究活動課)

教學方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過程

我們前面探究了氧氣的實驗室製法,今天我們來探究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請同學們把昨天發的探究方案拿出來。

同學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參考信息。

1.探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探究方案”中各組實驗操作時具體的裝置:(可用自薦儀器,也可選用桌上給定的某些儀器。注:學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給定有哪些具體儀器。)

每組桌上均有的儀器:玻璃導管、橡皮管、集氣瓶、玻璃片、水槽

每組桌上提供的不同儀器分別為:

第一組:燒杯、過濾漏斗

第二組:燒杯、破試管、銅絲、單孔橡皮塞

第三組:u型管、單孔橡皮塞、鐵架台(帶鐵夾)、橡皮塞

第四組:平底燒瓶、單孔橡皮塞

第五組:錐形瓶、雙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組:試管,單口橡皮賽、鐵架台(帶鐵夾)

第七組:錐形瓶、雙孔橡皮塞、長頸漏斗

第八組:錐形瓶.單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組:帶支管的燒瓶、橡皮塞

第十組:錐形瓶、單孔橡皮塞

3.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實踐操作──製備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驗證氣體是二氧化碳。

同學交流展示本組實驗裝置,討論實驗成敗原因,並總結歸納實驗最佳裝置。

比較實驗室製取氧氣和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歸納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同學與小組評價自己所設計和開展實驗的情況,與同學合作進一步完善所設計的試驗。寫出實驗探究報告。

化學課教案篇8

“讓一讓,學堂變課堂”捧着這樣的宗旨,對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歸納,總結出酸的三點通性。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並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由個別到一般的科學的認識事物方法的教育,並引導學生利用酸的性質來解析一些與生活、生產實踐相關的現象,最終達到知識轉化成能力的目的。整節課,知識的內容面廣、量多,如果教不得法,學生常感它易學難記、易懂難用,學生的思維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因而激發不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探究與直觀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了情感的滲透,努力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具體操作與特點如下:

一、結合教材,創設情景,培養思維。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學生也不只是被動的接受體,在教學設計時,我更注重學生學習的中間過程,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設一些與生活、生產實踐相關的教學情景。例如:在講敍酸與活潑金屬、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這兩個知識點時,我設計出一個“免費加工金銀首飾”的情景故事,根據情景故事提出了①如何清潔首飾?②如何回收銀?這些問題的提出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發生了轉變,由“要我學”轉變“我要學”。把握契機,適當給予啟迪,例:從溶液中提取銀,是否可結合“濕法鍊銅”來思考呢?教師的啟迪有助於學生提出正確假設,避免了學生盲目地思維。然後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式,從理論或實踐是驗證假設,最終達到化矛盾為共識形成正確結論。從以上步驟不難看出,這創設情景-引導設疑--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的教學流程,符合了學生認識發現事物的思維過程,這樣的課堂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多媒體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其理論的建立大多是通過實驗,從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或者實驗、假設再實驗論證的過程。是學生學習理論,掌握技能,培養探索精神必不可少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加入了蛋殼成份的檢驗;fe和cu金屬性驗證等學生實驗。這些實驗以其真實性、直觀性,給學生以較強的感性認識,有助於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掌握實驗操作技能。 多媒體教學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輔助手段。在選擇多媒體時,我認為應越簡單越好,只要能夠説明問題就行。因此,我只把情景故事和碳酸根離子的檢驗實驗分別製成了動畫和錄像,這樣,既保證了教學的直觀性,實驗的真實性,又利於學生實驗觀察,同時提高了課堂密度,還避免了選擇媒體過多過雜,使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三、注重情感滲透,營造寬鬆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採用情景激趣,設問質疑,師生討論這種嘗試探討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變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活動,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引路人”,並對他們的成功給予及時的評價。這樣就有利於消除教學中“一言堂”的場面。有利於縮短師生之間的感情距離,在這個氛圍裏,學生就勇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的創新意識也自然而然的得以培養。

當然,在實施課堂教學的創新嘗試中,難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望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