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鹼的性質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8W

你一定也在教學工作中,遇到過要寫教案的情況吧,教案是日常教學工作開始前需要制定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酸和鹼的性質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6篇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應用“性質”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滲透“形式與實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談話.

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認識了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掌握了假分數與帶分數、

整數的互化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有關知識.

二、導入新課.

(一)教學例1.

出示例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並比較它們的大小.

1.分別出示每一個圓,讓學生説出表示陰影部分的分數.

(1)把這個圓看做單位1,陰影部分佔圓的幾分之幾?

(2)同樣大的圓,陰影部分佔圓的幾分之幾?

(3)同樣大的圓,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多少?

2.觀察比較陰影部分的大小:

(1)從4 幅圖上看,陰影部分的大小怎麼樣?(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把圖上陰影部分畫上等號)

3.分析、推導出表示陰影部分的分數的大小也相等:

(1)4幅圖中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麼,表示這4 幅圖的4個分數的大小怎麼樣呢?

(這4個分數的大小也相等)

(2)它們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把4個分數用等號連起來).

4.觀察、分析相等的分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1)觀察 轉化成 , 的分子、分母發生了什麼變化?

(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 的分子、分母都擴大了 2倍.)

(2)觀察

(二)教學例2.

出示例2:比較 的大小.

1.出示圖:我們在三條同樣的數軸上分別表示這三個分數.

2.觀察數軸上三個點的位置,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

從數軸上可以看出:

3.觀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個分數之間有什麼聯繫和變化規律.

(1)這三個分數從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們實質上又都相等.

(教師板書: )

(2)你們分析一下, 、 各用什麼樣的方法就都可以轉化成 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1.觀察前面兩道例題,你們從中發現了什麼變化規律?

“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板書)

2.為什麼要“零除外”?

3.教師小結: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分數的基本性質”

(板書:“基本性質”)

4.誰再説一遍什麼叫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師板書字母公式:

四、應用分數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1.請同學們回憶,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一個知識相類似?

(和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相類似.)

(1)商不變的性質是什麼?

(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商的大小不變.)

(2)應用商不變的性質可以進行除法簡便運算,可以解決小數除法的運算.

2.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

我們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目的是加深對分數的認識,更主要的是應用這一知識去解

決一些有關分數的問題.

3.教學例3.

例3 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板書:

教師提問:

(1) ?為什麼?依據什麼道理?

( ,因為分母2乘上6等於12,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

(2)這個“6”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樣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幾倍:12÷2=6,那麼分子1也擴大6倍)

(3) ?為什麼?依據的什麼道理?

( ,因為分母24除以2等於12,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

(4)這個“2”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樣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麼分子10也應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應是10÷2=5)

五、課堂練習.

1.把下面各分數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3.在( )裏填上適當的數.

4. 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增加幾?你是怎樣想的?

5.請同學們想出與 相等的分數.

規律:這個分數的值是 ,然後只要按自然數的順序説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為:4、8、12、16……無數個.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麼?這是學習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一定要掌握好.

七、課後作業.

1.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是相等的還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人教新課標四年級數學下冊減法的運算性質。

教學目標:

1、 理解並掌握減法的運算性質,並利用性質進行有關的簡算。

2、 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及綜合概括的能力。

3、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概括減法的運算性質。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李叔叔看一本書,昨天看到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有234頁,還剩多少頁?

學生彙報。

生每回答一個問題,師問:你是怎麼想的?

教師板書三種方法。

(1)234-66-34 (2)234-(66+34) (3)234-34-66

師:請你告訴我他們的結果。(只板書最後結果)

結果相等,那就是説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來表示?(等於號)板書。

2、請你觀察這三種方法,有什麼發現?

學生彙報,師總結。

(生如果説不出,可以引導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是不是所有的從一個數裏面連續減去兩個數,都等於從這個數裏減去這兩個減數的和呢?請大家試着在草稿紙上舉例驗證。

學生彙報。

師:像這樣的式子你能舉得完嗎?寫不完怎麼辦?

(生:用字母表示)

a-b-c=a-(b+c) a-b-c=a-c-b

引導學生總結出: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等於一個數減去這兩個減數的和。

一個數連續減兩個數,可以先減第二個減數,再減第一個減數。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減法的運算性質”

生齊讀。

3、這三種解法都是正確的,你喜歡哪種呢?為什麼?

生彙報,大部分人應該會選擇第二種和第三種。

師總結:湊整。(兩個減數能湊整)、去尾變整(被減數和一個減數有相同部分)

三、鞏固練習

1、請你説説哪個小朋友最會運用今天所學知識使計算變得簡單了呢?

① 354-74-26

=354-(74+26)

=354-100

=254

② 154-54-79

=154-(54+79)

=154-133

=21

③ 472-54-72

=472-72-54

=400-54

=346

④ 158-63-58

=158-(63+58)

=158-121

=37

師小結:我們在遇到連減的時候,要根據這幾個數值的特點來正確選擇運算性質。 2、在 裏和橫線上填寫相應的運算符號和數

868-52 -48

=868- (52+48 )

1500-28-272= 1500-(28 272)

475-26-75=

286-37-42-21=286-( 37+42+21)

684-(584+37)=684-584-37

3、我來當法官

427-73-127 144-56+12

=427-(127+73) =144-(56+12)

=427-200 =144-58

=227 ( ) =88 ( )

427-73-127 144-56+12

=427-(127+73) =144-(56+12)

=427-200 =144-58

=227 ( ) =88 ( )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篇3

內容:p15、16例1、2 ,練習四第1-3題。

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分數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2.過程與方法: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重點:正確理解與分析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

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大聖”分桃:

話説大聖從王母娘娘處偷來的蟠桃分給眾猴。猴兒們好生歡喜。幾日之後,所剩不多了,只見大聖那兒留着一個特大的蟠 桃準備獨自享用。不料,它最寵愛的一隻小猴還饞着要分享。大聖説:好吧,咱倆平分各一半。小猴小嘴一厥,不好不好,太少了!大聖把桃切大小一樣的四塊:“給,2塊!”“不好不好還是太小了”,小猴還是不滿意。“真難纏,還嫌少啊?”於是大聖把桃切成了大小一樣的8塊,扔給小猴4塊:“再嫌少,本大王就不給了”小猴一看,4塊,比1塊多了3塊!好極了!嘻嘻,謝大王!小猴歡天喜地地走了。同學們你們説,小猴真的比第一次多拿了嗎?

二、師生共研、發現規律。

師生共同揭祕“分桃”內幕。

人分桃的全過程,我們可將“齊天大聖”的分桃祕招公著如下:

1÷2=1/2=2/4=4/8

從上面這三個分數的相等關係,你發現了什麼?

從左往右看:

1/2 = 1×2 / 2×2 = 2/4

從右往左看:

2/4 = 2÷2 / 4÷2 = 1/2

1/2的分子、分母同乘2,分數大小不變;2/4的分子、分母同除以2,分數大小不變。

觀察分子、分母的變化,同時歸納小結。

學生試,驗證自己提出的觀點是否正確。

小結: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三、數學小報,再次驗證。

1.指導閲讀,並參照課本進行摺紙(按小組活動)注意4張報紙要大小相同。

2.將折得的小報中數學趣題版用陰影顯示出來。

3.將四張的摺疊結果重疊,得出數學趣題版面大小。

4.針對式子進行口頭表述。

四、理解性質、簡單運用。

例2的教學

(1)出示例2:把3/4、15/24化成分母都是8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請同學們理清題意,然後進行轉化。

(2)反饋。

(3)質疑

讓學生通過討論,深化對分數大小不變的要求的理解。

(4)議一議

由於分數與除法的密切關係,所以分數的基本性質與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是一致的。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用。

五、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1.課堂活動

2.提取第一題的結果,進行深入思考:

當我們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都除以一個非零的楨數時,大小是不是變了,分數單位呢?

結論:大小不變,分數單位要變。

六、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人們又發現了分數的什麼奧祕?用自己的話説給同桌聽聽,還有什麼要和老師及同學們説的?有問題嗎?

七、作業:

練習四第1-3題。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篇4

知識目標

通過鐵廣泛的用途,認識鐵與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關係緊密;

瞭解純鐵的物理性質,知道鐵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鐵的性質;

掌握鐵的化學性質(與氧氣、與鹽酸、稀硫酸、硫酸銅溶液),能理解金屬活動性的差異,並能應用於對置換反應做簡單的判斷;

瞭解鏽蝕的條件及防止生鏽的簡單方法,認識鐵資源保護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總結、歸納比較的能力;

通過新舊知識的聯繫,培養學生知識遷移、擴展的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查閲資料、分析歸納和研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鍊鐵史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通過性質決定用途,激發學生活用知識為社會造福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建議

關於課前探究的教學建議

本節教材主要內容是鐵的性質。教材在章前言中,從鋼鐵的簡史和用途出發,在本節以設問方式提出了鐵的有哪些性質的問題。這部分的教學建議在課前佈置探究課題:“鐵的發現和存在、用途和冶煉簡史”。這樣學生認識會更深刻,對鐵性質問題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關於鐵生鏽的教學建議

關於鐵的化學性質是本節的重點,教材中分三點來講述(鐵與氧氣、與酸、與鹽溶液)。關於鐵與氧氣的反應,可在複習第一章中學過的氧氣與鐵的反應的基礎上,討論鐵生鏽的原理和防鏽的方法,關於鐵生鏽的條件實驗可做為家庭探究活動,在一週前安排給學生。並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推理。此處的推理過程和方法與第一章中的關於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推理相似,所以從分析問題的方法上,學生一般不會覺得太困難。最終得出結論,鐵生鏽是由於鐵和氧氣、還有水等物質作用發生的複雜的化學反應。 關於鐵與酸反應的教學建議

鐵與酸的反應可通過複習氫氣的製法原理,引出幾種不同的金屬和酸的反應,如鋅、鎂、鐵與稀硫酸(稀鹽酸)反應,可加入銅與酸的反應做對比。加深對鐵是一種中等活潑的金屬的認識。也要提醒學生注意鐵與稀硫酸(稀鹽酸)反應時生成+2價鐵,當與強氧化性的酸反應時,生成+3價的鐵。

關於鐵與鹽溶液反應的教學建議

與鹽溶液的反應,可通過實驗觀察,提問反應類型(置換反應)。並引出問題,為什麼銅不能把鐵從溶液中置換出來?從而在氫氣製法原理基礎上初步接觸金屬活動性有差異後,進一步引出金屬活動性有強弱順序,為以後酸鹼鹽的學習做好準備。在這部分教學中不宜做太多的擴展。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留在講酸的性質時再介紹。關於鐵的變價的教學建議

在鐵與氧氣反應的教學中,教師也可進一步將教學深化,指出鐵與氧氣反應的產物是四氧化三鐵(+

2、+3),而鐵鏽是三氧化二鐵(+3),為什麼會表現這樣的不同。在這兒可結合在第二章中有關元素化學性質與核外電子排布的密切關係入手,鐵為26號,最外層有2個電子,處於不穩定結構,易鐵電子,當與弱氧化劑作用時,失去最外層的2個電子,顯+2價;當與強氧化劑作用時,還要失去次外層的1個電子,顯+3價。

教學設計方案課題:鐵的性質重點:鐵的化學性質難點:對鐵鏽蝕條件及其防護措施的初步探究;對鐵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理解。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探究:

1. 查閲資料開展“鐵的發現、存在和冶煉簡史”、“鐵的用途”的課題研究。並思考鐵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用途。

2.查閲資料、社會調查等形式開展關於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的課題研究。

3.通過一組鐵生鏽的家庭實驗:分析鐵在什麼條件下最容易生鏽,及防止鋼鐵生鏽的措施。(可以把書上的演示實驗改進,如加熱試管可改為在密閉容器中加入造量乾燥劑。也可只做一個生鏽的實驗,並讓學生思考“一個有一半浸在水中的鐵釘,哪一部分鏽斑最明顯,為什麼?)從而引導學生在以前研究滅火原理的基礎上,運用相似的思維方法,總結分析出鐵生鏽的原理及防鏽的方法。

4.通過觀察、做社會調查等形式總結出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中用於防鏽的方法。課上教學:

彙報、展示課題1的結果。

並思考:鐵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用途?為什麼我們用的菜刀、錘子等是用鐵製的,而不是用鋁製的?看下面的圖,討論。

(菜刀、錘子都應是由硬度大的物質做成,從表中可見,鐵的硬度遠遠大於鋁,所以,鐵用有以上用途是因其硬度較大。學生也可能進一步提出問題:為什麼不用鉻呢?這裏要講解,在考慮物質的用途時,性質不是唯一決定因素,還需考慮價格、資源、美觀、使用是否便利及是否易於回收和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同理,鐵的其它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鐵的性質決定。

那麼鐵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性質呢?

板書:

一、 鐵的物理性質

鐵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它具有一些多數金屬共有的物理性質,比如:能導電,導熱,常温下是固體等。此外,鐵還有其自己的特性。

生活中見到的鐵多不是純鐵,展示純鐵圖片:

純鐵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質軟,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密度是7.86克/釐米3,熔點是1535℃,沸點2750℃。鐵是電和熱的導體。

鐵的用途不僅與物理性質有關,還和化學性質有關。比如鐵為什麼會生鏽?為什麼鐵製的器皿不能盛裝酸溶液?

板書:

二、 鐵的化學性質

觀看錄象:(鐵生鏽:1分29秒)

討論課前鐵生鏽的實驗:

展示: 一週前開始做的三個鐵生鏽對比實驗結果。

分析思考:

1、三個實驗的條件有什麼不同?

2、三個實驗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3、這説明鐵在什麼條件下最容易生鏽?

4、如何防止鐵生鏽?

5、舉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鐵生鏽的例子,它們的原理是什麼?

小結:鐵生鏽是由於鐵和氧氣、還有水等物質作用發生的複雜的化學反應。

如果鐵鏽不除去,大家還會看到鐵生鏽的速度加快。這是因為鐵鏽很疏鬆,易吸水而加快生鏽。

如何防鏽?總結常見防鏽方法。(視頻)

啟發: 鐵鏽的主要成份是什麼?

是氧化鐵( )。在氧氣的化學性質學習中我們知道鐵在氧氣中點燃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生成產物是四氧化三鐵。在這兩種產物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不同的,三氧化二鐵中顯+3,四氧化三鐵中鐵顯+

2、+3價。為什麼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質中會顯示不同的化合價,即有這種變價現象呢?

在排外電子排布知識學習中,我們知道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排布關係密切。我們來看鐵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鐵是26號元素:

最外層有兩個電子,處於不穩定狀態,所以它易與氧化劑作用失去電子,當與弱氧化劑作用時,它只失去最外層2個電子,顯+2;當與強氧化劑作用時,它還要失去次外層的1個電子,顯+3。

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如何去理解?

板書:1.鐵與氧氣的反應

由氧氣的性質知,氧氣可以與金屬反應。如與鎂、與鐵。這兩種金屬與氧氣反應有什麼不同呢?仔細觀察反應的現象,描述其反應現象。(觀看鎂在空氣中燃燒、鐵在氧氣中燃燒的視頻)

小結:鎂與氧氣更容易反應。

回憶以前學過的知識,金屬除了可以和氧氣反應外,還可與什麼物質反應?(實驗室制氫氣的原理)

2.鐵與酸反應

做鐵與酸反應的實驗,請學生描述實驗現象。(生成物顏色、狀態)並據實驗現象寫出反應方程式。

在氫氣的製法中,我們知道某些金屬與酸反應放出氫氣。我們來做一組對比實驗。

金屬與酸的反應的實驗:鋅、鎂、鐵、銅與稀硫酸(稀鹽酸)反應。(操作注意:加酸順序從銅-鐵-鋅-鎂)

提示學生要注意觀察反應進行情況及放氫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通分的意義,

2、掌握通分的方法。能熟練的把異分母分數化成與它們相等的同分母分數。

3、能靈活的運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難點:

運用通分的方法進行分數大小比較

教學準備:分數卡片

一、回顧

1、什麼是通分?怎樣通分?

2、我們可以在什麼時候應用通分?

3、互動:相互出題練習相互交流(3分鐘)

二、教學例5

出示例題: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樣的故事書。

學生提出問題。

分析解答。

師:誰看的頁數多?

這個問題實質是什麼?

生: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師:小組研究,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

方法一:畫圖比較

方法二:通分比較

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

方法三:化成小數再比較

學生彙報,分類領悟比較的方法。

注意方法的規範。

你還有什麼別的比較方法嗎?

:通分的方法在比較分數大小中的運用

三、鞏固練習

1.先通分,再比較下面各組分數的大小66頁練一練

2、練習十二第五題

先明確題目的要求有兩個。

4、自由練習

分小組編擬交換練習

四、全課

五、課堂作業:

第7題,第8題

酸和鹼的性質教案篇6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37--38頁,例4、例5、例6。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比較、歸納等活動,理解並掌握小數的性質,會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2.經歷從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

3.在經歷變與不變的過程中挖掘數學內涵,感悟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性質,並能應用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感悟小數性質中不變與變化的數學辯證思想,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創設數學王國中數字“0”去做客的情景,發現數字“0”引起整數的變化。

二、自主探究。

1.以數字“0”前往小數家中做客的情景,引出問題:0.4是不是等於0.40.

2.在獨立驗證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為什麼0.4=0.40?

3.藉助:0.4=0.40=0.400,引導學生逐步概括出小數的性質。

4.深入研究小數的性質:

(1)從小數末尾添上“0”的情況去推斷與思考去掉“0”的情況。

(2)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但是小數的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讓學生先討論,在交流舉例。

(3)質疑:為什麼在整數的末尾每添上一個“0”,整數就要擴大10倍,而在小數的末尾添上若干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

5.添上兩筆,讓4、40、400三個數相等。

6.探討:從0.4到0.04,小數的大小有沒有發生變化?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小數的末尾”這一關鍵詞眼。

三、練習應用。

1.出示超市裏某些食品的價格表,上面哪些小數裏的“0”可以去掉?為什麼?

總結:根據小數的性質,通常可以去掉小數末尾的“0”,把小數化簡。

質疑:為什麼有些小數能化簡,但是價格表中仍然寫成兩位小數?

2.把下面物品的價格寫成用“元”作單位的兩位小數。

總結:利用小數的性質,可以把小數或者整數改寫成指定位數的小數。

3.初步感知小數改寫的作用。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新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