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案7篇 《國小數學教師必備:北師大版教案全解析》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案是針對國小數學課程的一套全面教學資料。該教案含有大量活動、案例和練習,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教學中藉助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案7篇 《國小數學教師必備:北師大版教案全解析》

第1篇

1、地位、作用和特點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2節課(第18、19頁)。繼上一節課“有多少塊糖”對連加算式有了一定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實情境,提出並解決其中需要列連加算式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並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體會到乘法的簡便性。為後面有“有多少點子”的學習做準備。

2、教學目標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實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並掌握它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3)結合具體情境,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並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3、教學重、難點重點: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並能正確的讀寫乘號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難點:準確地讀寫乘法算式;正確説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國小二年級屬於國小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穩定,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懸念和小組討論的環節有助於激發學生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經過一年對新教材的接觸,學生已初步學會觀察生活、發現信息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可以在小組內有序合作、與人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以教師為主導,主要採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於創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繫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一、創設生活情境,體會乘法必要性;二、結合問題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三,聯繫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個環節:創設“排隊去兒童公園”的情境,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用加法解決“每排有5個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體會到連加這種方法的煩瑣。這時,我引導學生:象這樣每個加數都一樣的加法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第二個環節:結合“兒童樂園”的問題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的重點環節。我準備用以下四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把主題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大屏幕上。

1、請同學們自己在情境圖上尋找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進行問題交流,並進行彙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把學生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些問題,為後面抽象乘法算式做準備。可以請幾個同學在黑板上板演,並共同核對答案。

3、結合上述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個做例題,對學生進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稱的講解。如以2+2+2+2=8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寫做2×4=8,或者4×2=8,讀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間的叉號叫做乘號,這是一個乘法算式,2和4在這個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數。

4、請學生把其他幾個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四個步驟中,我還會提醒學生注意: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一個是相同加數(顯性的),一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隱性的),要讓學生明確它們的由來。經過第二個環節四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的意義及算式改寫及各部分的名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過度到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聯繫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個環節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小組內交流,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並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後,把本課引入的“排隊”的問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説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

相同加數的連加的算式和抽象出來的乘法算式對應着寫,這樣讓加法到乘法的轉化過程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案7篇 《國小數學教師必備:北師大版教案全解析》 第2張

第2篇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徵,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1)師:(板書課題)看一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麼?你見過四邊形嗎?你認為它是什麼樣的?

(1)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説説為什麼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師:同學們真能幹,經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麼多的四邊形,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説)

師:雖然這些都是四邊形,可它們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的,你們看,這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這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個是任意四邊形(在黑板上邊指邊説)。接下來請你們拿出練習紙,你能按一定的標準給這些特殊的四邊形分分類嗎?先想一想你打算怎麼分?需要什麼工具嗎?

根據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各組派代表發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説説分法,並説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2)按邊分: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4.小結:師:你們分的好極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麼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師:我們已經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麼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麼不同。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裏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麼,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課裏,你們認識了什麼?它是什麼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後再學。

第3篇

1.結合“擺碗筷”的具體情境,經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會學習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與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做家務”(2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以及乘法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呈現孩子“擺碗筷”的情境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緊密。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探索筷子的雙數與根數之間的對應,填表表示這一對應關係,再根據這個表,寫出乘法算式,編制2的乘法口訣。學生經歷這個過程,不僅學習了2的乘法口訣,而且體驗了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將對學習後繼的乘法口訣產生積極的遷移和影響。

本校為鄉鎮村辦中心國小,學生的學習條件、學校的教學條件有待於完善,如缺少多媒體教室,不能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主要還是以掛圖和準備好的小黑板以及教師自制的教具為主要教學手段。由於本地區屬於城鄉結合地帶,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家長大多都是以經營小生意為主,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檢查和輔導自己孩子的功課,以至於本班有部分學困生。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平時對這些同學總是耐心輔導,給予他們幫助,使得這些學生也都能順利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星期天,家裏來了好多客人,爸爸媽媽都忙着招待客人,燒菜、做飯,小明也過來幫着做家務活,你們看(老師指着掛圖,讓學生觀察)小明在做什麼呢?(生:幫着擺碗筷。)

師: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做家務(擺筷子)”這一情境來學習2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做家務)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擺碗筷這幅圖,從圖中你發現了什麼?

生:桌上擺了9個碗,3雙筷子,可能吃飯的有9人,應該擺9雙筷子,已擺好了3雙,還要擺6雙……

師:請同學們看看小明是怎樣擺筷子的呢?(一雙一雙地擺)你們能幫助小明把其餘的筷子擺好嗎?

(1)請每位同學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想一想:共要擺幾次。(9次)要求邊擺邊説:一雙筷子有2根,2雙筷子有4根……

(3)彙報。你擺了幾雙筷子?共幾根?你是怎樣數的?

(有的學生一根一根地數:1,2,3,4,…,18根;有的學生兩根兩根跳着數:2,4,6,8,…,18根。)

先讓每個學生看着擺的小棒與同桌互相説,然後全班閉着眼睛説,小組內説,個別説。

(3)交流訂正。“你填的數是幾?為什麼填這個數?説説你的算法。”

生2:我是先數一雙2根,2雙就是在一雙的基礎上加2根,即用2連加的方法。

師:1雙筷子2根也就是幾個2?(1個2),那麼1個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們會嗎?

師:同學們很聰明,那你們能根據表格寫出3雙、4雙、5雙……9雙所對應的乘法算式嗎?

(學生同桌交流後,獨立填寫算式,再彙報;老師按順序板書乘法算式。)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學了5的乘法口訣。想一想,5的乘法口訣是怎麼編的呢?你們能根據這9個乘法算式編出對應的2的乘法口訣嗎?(能)

(3)交流訂正。可讓個別學生説説他們的想法,其他小組同學補充,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按順序寫出乘法口訣。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2的乘法口訣”;仔細觀察,同桌討論“2的乘法口訣”有什麼特點。

形式多樣:可以師生對口令,小組之間對口令。內容是:兩道乘法算式與一句口訣對。如,2×3,3×2,對口訣二三得六。

(把第15頁練習第2題寫在小黑板上展示)先理解題意,再獨立完成,然後反饋訂正。

提問:(指着小黑板上已填完的表)觀察這些圈起來的數,你發現了什麼?(雙數)沒有圈起來的數呢?(單數)

規則:每一個同學先獨立完成第15頁第3題,然後老師選兩組同學進行接力,其他同學當評委。接力同學每人只做一題,然後按順序傳給下一位同學,最先完成又全對的小組獲勝。讓同學説説比賽的感想。

出示15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反饋訂正。要求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第4篇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和作用.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國小生了.我們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遊戲.你們喜歡我們的學校嗎?

(我們的校園裏有操場,我們的學校裏有老師,我們的學校裏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字的話説一説你都看到了什麼嗎?

(我看到了1個老師,我看到了3座樓,我看到了一年級有7個班,有6個年級,有好多小朋友……)

教師:對了!你們説的真好!我們的校園裏還有許多的樹、許多的花、許多的教室和老師,我們要在校園裏共同生活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麼困難就來找我好嗎?

(點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作用,是課程標準中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由於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學校的瞭解還不多,通過學生們互相啟發,引起學生對學校生活的興趣,從而產生對學校生活的喜愛.)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想)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一數這些小動物都有幾隻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一數,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

(點評:由於學生剛剛接觸數學的學習,因此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教師從一開始帶領學生觀察畫面,到由學生獨立觀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地有意識有目的的指導.)

在動物王國的學校裏你還看到了什麼?能用帶有數量的話説説嗎?

教師:對!這是動物學校的三間教室,分別標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怎麼數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

教師:你還看到校園裏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量來表示?

(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參觀了動物王國的學校,我們參觀的時候是看到什麼説什麼,你們覺得是不是有點亂呢?

(3)教師:如果你是學校的小主人,你會怎樣帶領我們參觀呢?

(從門口開始往裏走、從上到下看、從左到右、按照數量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4)教師:我們就請你們這些小嚮導帶領我們進行參觀.

(點評: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對數感的建立、符號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在數學課上就要求教師在言談中幫助學生建立對數學的興趣.包括一句話,一個思考……)

第5篇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瞭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方法的數學思維。

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嗎?(記得)。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有)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師:如果我在0。3後面加上個“元”字,那麼這個大正方形表示什麼呢?(表示1元),0。3元又是多少錢呢?(3角)如果加上“米”字,這個大正方形雙表示什麼呢?

那0。25它表示什麼呢?你會用你手中的百格圖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動手試一試。

生: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師:恭喜你們,挑戰成功!但是要摘取數學王國的皇冠,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在探究新知識前,我要帶你們去個地方……

師: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説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決定給你們的優惠,你們發現文具的單價有了什麼變化?(生:以前的價錢都是整數,現在的價錢都是小數。)

師:現在買3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麼列式解答呀?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麼不同?

師:對,現在是小數乘整數。那麼,怎樣求出小數乘整數的結果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乘整數,也就是小數乘法(一)。(板書課題)

學生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自己算,然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轉化。0。3元看做3角,然後3角×3等於9角,9角等於0。9元。

(3)畫格子圖。學生先畫,然後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説一説是怎麼畫。

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塊橡皮的價錢,買3個就是3個0。3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就是0。9元。

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算單位轉化成整數來計算的、藉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麼方法,都算出結果是:買3塊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個0。3等於0。9。(師板書完整,補“0。9元”並寫答語)

師:下面我們來對上面各種方法作一個分析和比較,它們各有什麼特點?(生説想法)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課本p42“試一試”1、2題。獨立完成彙報結果,交流算法)

師:請每個同學獨立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生列式:0。03×3=0。09(米))你是怎麼算的?

如果學生説塗格子,就問:假如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米的話,0。03米該怎麼表示?0。03×3又表示什麼?

師:你能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嗎?(生動手塗色)投影學生作品並點評。

()×()=()+()+()+()2。(課本42頁的塗一塗、填一填)

小新爸爸去菜市場買菜,他買了三條魚,每條魚是3。5元,那麼他花了多少錢?

第6篇

1、通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張?你會畫線段圖嗎?畫一畫。

5、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呢?你會列方程解答嗎?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麼列方程?

第7篇

1.通過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麼樣的物體輕,什麼樣的物體重.

彈簧秤、皮筋、簡易天平、水槽和托盤、藍、綠、黃、紅四種顏色的盒子各九個(綠的和藍的為空盒子,綠的比藍的輕,黃和紅盒子中裝東西,輕重相近,比白藍盒子都重,四個盒子中綠的最大,藍的最小,黃的和紅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師介紹遊戲:遊戲叫“看誰扔的遠”.同學們每人拿一個球在同一條線後面往前扔,如果有兩個球讓你挑,為了扔的最遠,你會怎麼挑呢?

(二)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輕重不同的球,讓一個學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師雙手端平並同時遞給學生並給予協助,讓其他學生看到掂的過程.

看來物體是有輕重的,有的比較輕,有的比較重,而且有時候,分辨他們的輕重,是很重要的.並且用我們的兩隻小手,就能感受到它們的輕重,你們想不想都來感受感受?

(一)請你從你身邊選兩樣物品,用手仔細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誰輕誰重,並把你的感受告訴給你同組的同學聽,看誰選的物品和別人不一樣.

教師:哪個組已經掂完了,願意把你的感受説給大家聽一聽嗎?

教師:看來你們的感覺非常準.老師有幾樣物品,想借你們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斷一下他們的輕重,願意嗎?

教師:我看到想參加我們活動的同學,現在都已經坐好了,在等我把東西發給他.

要求:絕對不許動,只能看,觀察觀察 ,猜一猜這兩個盒子哪個比較輕,哪個比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會説給大家聽一聽.

2.你覺得他們兩個比,誰輕誰重?為什麼?(大的重)

教師:想玩的同學又已經做好準備了,眼睛都看着老師呢.

1.老師這裏還有一個黃色的盒子,還是不能動手,你再猜猜看.這3個盒子中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可以四個人小聲的商量商量,一會把你猜的道理説給同學聽聽.

3.到底誰猜的對呀?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動手試試吧!

4.教師提問:這個綠盒子怎麼一會兒輕,一會兒重?它到底是輕還是重?

6.小結:看來,並不是物體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體就一定輕.

教師:如果還想玩就請把綠、藍盒子輕輕放到位子裏,看哪個組的動作又快又輕!

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盒子,還是不能動,你能判斷出他們誰輕誰重嗎?只憑觀察,你們能判斷嗎?

2.怎麼這次有很多同學都不做判斷?怎麼不發表意見了,有什麼困難嗎?

3.同學們都認為,只憑觀察已經不能判斷它的輕重了,你們想怎麼辦?(動手掂一掂)

4.説説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嗎?換手再掂一掂.

(3)看來,在有的時候用我們的一雙小手也不能準確的判斷出物體的輕重了,那麼有沒有辦法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