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班科學教案集錦4篇 大班科學教案優秀案例彙集:助力幼兒科學探索之路

來源:巧巧簡歷站 3.3W

本文介紹了一份大班科學教案集錦,內含豐富的科學知識和教學策略,適用於大班學生的科學教學。通過這份集錦,教師能夠更好地設計科學課程,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幫助學生探究科學世界的奧祕。

關於大班科學教案集錦4篇 大班科學教案優秀案例彙集:助力幼兒科學探索之路

第1篇

東海縣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西行第一縣,聞名中外的“水晶之鄉”,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水晶棺就是由東海水晶精製而成,為此東海人民無比的自豪與驕傲。幼兒作為一個東海縣的小公民,也目睹了水晶的神奇與美麗。為了豐富幼兒對“水晶”的認識,加深對水晶的進一步瞭解,更好萌發愛家鄉的情感,為此,我設計了大班“美麗的水晶”社會活動。

1.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水晶的各種原料、製品及水晶的`有關圖片、資料等,佈置出展台、圖片展板。

2、介紹水晶及東海其他特產的vcd錄像(介紹東海水晶的產量、加工規模、工藝品種類等。)

1、教師:“這是老師和小朋友們收集來的水晶展覽,請小朋友看看大家都收集了

水晶的哪些資料,小聲地向你的小夥伴講一講哪些東西是你收集的”。

教師:“水晶的原石是從那裏來的?有什麼顏色?形狀是什麼樣的?”

4、教師小結:水晶的原石是從地下挖出來的,東海的地下水晶藏量非常大,產量佔全國的1/4,東海的水晶原石也比較堅硬,水晶製品很豐富,如:項鍊、手鐲、戒指、耳環、眼鏡、景石、工藝雕刻品、按摩靠墊等,不僅有可以作為裝飾、美化生活,還有許多保健作用。

1、教師:“請小朋友看介紹東海水晶的vcd錄像,跟小朋友説的有什麼不同呢?”

2、教師小結:東海的水晶文明世界,有“中國東海水晶之鄉”之稱,毛主席的水晶棺材就是我們東海縣房山鎮出土的水晶做成的,這是我們東海縣的驕傲。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知道了美麗、神奇是水晶,東海縣還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或有名的地方呢?講給大家聽一聽吧。”

2、教師小結:好吃的有平明的大米、山左口的板栗、黃川的草莓、石良河的葡萄、桃林的燒雞等,好玩的地方有羽山風景區、西雙湖、李埝狩獵場等,有名的有亞洲第一井、安峯山烈士陵園等,希望小朋友們從國小好本領,長大把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美麗。

1、幼兒繼續收集水晶原石及製品,充實自然角,使幼兒更多、更全面地瞭解美麗的水晶。

2、在美工區提供水晶珠、線等,穿制水晶項鍊和手鍊等。

關於大班科學教案集錦4篇 大班科學教案優秀案例彙集:助力幼兒科學探索之路 第2張

第2篇

2.願意參與活動,大膽嘗試,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玩具不倒翁,各種圓底的材料,橡皮泥,“不倒翁”的歌曲錄音,圖式。

1.提問: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到我們這兒來表演,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小結:原來它不會倒下。推它倒下,它又會站起來,停下來是直直的。

通過觀察得出不倒翁的底部是圓的;通過猜測和驗證得出不倒翁的身體裏是有物品的。結合圖式講解。

(2)幼兒介紹成功的經驗,以及比較成功的不倒翁與沒有成功的不倒翁之間的區別。

貼上圖式,得出結論:橡皮泥要固定,並且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

通過觀察,發現不倒翁大小是不一樣的`,它們需要的橡皮泥也是不一樣的。

教師藉助網絡圖對不倒翁的特徵進行總結:一個成功的不倒翁的底部是圓圓的、滑滑的,裏面還要有物品,物品要固定在不倒翁的底部,物品的多少根據不倒翁的大小來選擇。

第3篇

1、嘗試運用身高尺測量身高,初步瞭解正確的測量身高的方法。

身高尺、鉛筆、記錄好身高的表格與空表格各一張、幼兒測量身高的錄像片段、記錄紙。

(一) 比較剛進幼兒園時的身高與現在的身高的不同,體會自己長高了

2、 現在你長高了多少?誰長得最快?(充分利用課前幼兒的記錄表)

小結:每個小朋友在進園的時候都是小小的個子,小朋友是最高的,小朋友是最矮的。現在每個人都長高了,説明我們都長大了。

2、 和老師給你們測量的.結果會一樣嗎?(比較與正確數據間的差距)

3、 為什麼測量的結果會不一樣呢?(觀看錄像,幫助幼兒體會正確的測量方法)

小結:測量的方法不對,測量的結果會不正確。人是否站直、尺是否放平、穿鞋與否、女孩辮子的高度等都會影響測量的結果。(幼兒互相測量,再次體會正確的測量方法)

1、 你長高了嗎?長高了多少?為什麼有的人長得快,有的人長得慢?

2、 怎樣才能快快地長高、長大?(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營養、加強運動、保證睡眠可以幫助我們快快地長高長大。

我們小朋友為什麼有的長得高,有的長的矮?怎樣才能讓自己快快長高呢?

小結:影響長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強營養、多運動,保證足夠的睡眠都可以幫助我們快快長高。

在區角活動中讓幼兒繼續用正確的方式測量他人的身高,佈置“成長快樂”的宣傳畫,請幼兒到中班和小班進行健康宣傳。

數學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與生活聯繫。設計與幼兒密切聯繫的事件,讓幼兒將自己生活中的知識帶到活動中,使幼兒感到無比的親切。“體驗數學”是現代數學課堂教學所倡導的,體驗是指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經驗,是一種有認知、情感和行為參與的學習活動。體驗對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指尖上,整節活動幼兒動手操作,合作互動;通過形式多樣的遊戲鞏固新知,形成能力,達到了教學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百科:女孩比男孩身高發育的早,在12-13歲為快速增長時期,到19-23歲開始停止增長,而男孩身高發育的晚,在15-16歲為快速增長時期,到20-24歲停止增長,四肢長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長了。

第4篇

1.積極參與小車製作,體驗製作完成小車後的成就感。

2.大膽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積極參與想辦法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製作車輪會轉的小車,探索車輪與車軸連接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物質準備:一輛會跑的玩具小汽車,在不同位置鑽孔的牙膏盒和沒有鑽孔的紙盒,鑽好孔的瓶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片,各種圓形積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雙面膠,透明膠,音樂《雪之夢》。

(2)小結:小車由車身和車輪構成。(該部分略作詳細觀察車輪與車軸之間的關係,車輪與車身的高度)2.幼兒思考怎樣做一輛會跑的小車。

出示準備的材料,讓幼兒説一説,各種材料適合做什麼,打算怎麼做。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想請你們親手做一輛會跑的小車,請你們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邊的朋友他説一説,你打算用哪些材料來做什麼?怎麼做?

3.幼兒動手製作會跑的小車。(第一次操作)教師按半成品車、部分零件已組裝配套、單一的材料分為幾組擺放,幼兒自願選擇小組,嘗試製作會跑的小車。

指導語:你們的小汽車都做好了嗎?説一説你是怎樣做的。(各小組在自己組內介紹自己做的車)

指導語:請同伴相互檢查,你做的小車能跑起來嗎?看看能跑的小車和不能跑的小車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在相互檢查和比較中,讓幼兒發現車輪和車身位置、車輪之間距離的關係。

(3)小結:車輪要安在車身合適的位置上,車輪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小車才能跑起來。

5.幼兒改造自己的小車。(第二次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修理小車,讓跑不動的小車都跑起來。

(1)先讓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兒説一説,他是怎樣改造自己的小車的。

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瞭解力的一些知識,推和拉能夠產了力,推力和拉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為了讓學生研究我讓學生準備了科學材料袋,裏面有《小車的運動》這節課需要的零件。我怕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上課開始,我讓學生把零件都放進桌洞裏。一開始,我讓他們效仿的課本上的一位同學拉蹲在地上的另一位同學。感受一下他用力的大小與方向。做完這個試驗後有位同學説:他都把我拉跑了,也沒把我拉起來。另一位同學説他的力氣太小了根本就拉不動我。這就讓他們知道了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然後我讓學生把坐小車的零件拿出來,按照説明書上的要求先把小車拼裝好,拼裝小車的時候有某些動手能力差的同學犯難了,這怎麼安啊?這個細線怎麼繫上啊?這些曲別針怎麼才能掛到線上呢?我對其一一進行了指導。在要探究力在大小對小車速度的影響時,課堂就不好控制了,三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心也強。我還沒説完學生就開始動起來了,全體同學就等着做這個實驗了。我讓他們仔細看了看實驗説明的步驟,看着步驟做實驗,同學們都樂此不彼的做了起來,“呀,我的小車跑的好快啊,掛一顆曲別針車子直往前動一點,掛到六顆的時候車子一下子就跑到了桌子邊上了”。最後我又提了一個問題,李帥同學把他的水杯放到了小車上,車子不僅沒動,反而被壓的車輪都掉了。但是後來他重新組裝好之後,又在曲別針的上面加了一塊橡皮,重新拉他的水杯,終於拉動了。

最後,孩子們輕鬆地得出了結論:多加一塊橡皮力可以使載着水杯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地越快。課後,我興奮不已,我為學生的聰明和善於思考而興奮。我茅塞頓開,我應該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設計活動方案,讓他們在沒有現成的活動器材的條件下如何尋找替代品而不影響活動效果,這樣,我不但輕鬆了,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這才是科學課的最終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