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説課稿10篇 《跳躍的旋律:深入《小青蛙》的魅力與魔力》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7W

本文以《小青蛙》説課稿為主題,以簡潔的語言介紹了這篇説課稿的內容和特點。

《小青蛙》説課稿10篇 《跳躍的旋律:深入《小青蛙》的魅力與魔力》

第1篇

?小青蛙找新家》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小精靈》中的第一課,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於兒童情趣的歌曲。歌曲由四個樂段構成,2/4拍,歌詞淺顯,旋律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的可愛形象。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處於低段學習階段,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是他們的身心特點。學習小動物的形象,模仿他們的叫聲和動作,是學生十分喜愛的表現形式和內容,

學生通過演唱和表演來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1.通過聆聽來感受歌曲,通過模仿練習來學唱歌曲並表演。

2.通過體驗與感受的方法,親身參與演唱、表演等藝術實踐。

3、能在老師的啟發下自己編詞演唱,即興表演,展現創新能力。

2、認識響板,學會並探索其演奏方法,記住其音色特點,能按照歌曲中編配的樂器圖譜為歌曲伴奏。

在本課中,我遵循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一下幾種教學方法:

1 、興趣導入法: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徵,我在開始部分讓學生用節奏、歌聲這些音樂課上特有的方式進行互動教學。

2 、情景教學法:在新課教學部分,通過孩子最喜歡的謎語故事開始新課,將學習貫穿故事之中,環環相扣吸引學生。

3、啟發誘導:在歌曲處理和創造部分,教師引導學生,説説小青蛙尋找家和找到家的兩種心情,在演唱歌曲時用不同的感情處理歌曲,做到有感情帶表情地演唱;學生模仿其他小動物的叫聲為歌曲填詞,這大大地提高了他們編創歌曲的積極性。

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聆聽法,通過多次聆聽來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4、自主探究:音樂是聽覺藝術,響板是本課的一個新知識,我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再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其特點並探索演奏方法。

通過演唱發聲練習歌,打開學生的聲音,為下面的歌曲演唱做鋪墊

本環節通過觀看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下青蛙找到自己的家,突破第一個難點。

本環節通過學生聆聽錄音範唱讓學生初步接觸歌曲,感受音樂形象。通過學生熟悉歌曲,模仿小青蛙的叫聲,用聽唱法學習歌曲,教師用電子琴糾正唱不準的地方,慢慢學會演唱歌曲,通過啟發,用聲音和動作處理歌曲並能聲情並茂的唱歌。

讓學生自己觀察響板,探索其演奏方法,再根據圖片上的圖譜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加入伴奏。

這個環節體現本課的另外一個難點,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將孩子的思維再次打開,請他們通過模仿其他小動物的聲音填詞歌唱,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課堂氣氛更加的生動活潑。

先讓學生説説本節課的收穫,教師再做最後的總結,教育學生要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做動物的好朋友,滲透德育教育。最後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本課是一節一年級課,無論在導入,還是在整個課程環節中,我在充分領會新課標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擯棄舊觀念,舊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況下讓學生通過師生談話中瞭解歌曲內容,在遊戲節奏中掌握歌曲難點。然後創設情境,把有活力、有創意、求知慾望強、情感豐富的學生們到入到所創設的故事情節,激發了學生較強的參與藝術實踐的願望,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旦被激發,就能推動其自身發展。果真如此,模仿、兒歌、遊戲貫穿在特定的情節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語言,使學生樂此不比的跟着你的思路走,在這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大膽、自信地表現,積極、快樂地創造。學生的表現很出色,真讓我佩服他們的聰明。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和音樂的橋樑。現代教育強調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遊戲表演中,我一邊讀表演內容一邊以小青蛙的身份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遊戲,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師生互動,並且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教學中有小青蛙找不到家這一環節,通過引導,學生的心馬上為小青蛙擔憂起來,學生自己開始想辦法?怎麼幫?從而教育學生保護益蟲,保護小動物。最後總結遇到困難要膺任而上。當然,本課設計還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説教室的佈置應做到更加情境化,頭飾應做到人手一個,師生應該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後教學中應做到盡善盡美。

一、抓好常規工作,平時課堂的點點滴滴都要強化,規範。

三、多關注男同學,多鼓勵表揚進而激發其學習音樂的興趣。

《小青蛙》説課稿10篇 《跳躍的旋律:深入《小青蛙》的魅力與魔力》 第2張

第2篇

歌曲《小青蛙找家》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一年級教材第七課《小精靈》歌曲短小,節奏簡單,通過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組成的節奏模仿小青蛙的鳴叫,表現了小青蛙活潑可愛和憨態可拘的音樂形象,其中,以無音高説唱形式出現的每句尾的“呱”字的出現,更烘托了幾分俏皮的味道。

該年級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將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枯燥的音樂知識用與他們生活相關的運動聯繫起來,如能將四分音符念成走,八分音符念成跑跑,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能按照一定的節奏比較連貫地念一些節奏短句。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的把握我擬訂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讓學生積極參加遊戲活動。

2、能力目標:學生能大膽進行歌表演,在教師的指導下模仿節奏創編歌謠。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歌曲,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教材的目標我認為本課的重難點如下:

1、重點:在情景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歌曲,並能有表情地進行表現和二度創造。

難點一:引導學生用“走”和“跑跑”整齊地朗誦青蛙跳的節奏。

難點三:啟發學生通過模仿啟發動物的的叫聲以及行走節奏來為歌曲填詞。

我的教學設計理念: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藴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本課中,我遵循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興趣導入法,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徵,我在開課部分運用了帶着大家去交遊

2、情景引入法:在新課教學部分,通過孩子們最喜歡的故事開始新課,將學習貫穿與遊戲與故事之中,環環相扣吸引學生。

3、啟發誘導:在歌曲處理和創造部分,學生模仿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和行走節奏為歌曲填詞。

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聆聽法,通過多次聆聽來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在律動中教師帶着大家去交遊,通過荷塘裏聽見青蛙的鳴叫引入發聲練習。

本環節通過學生通過觀看flash,在教師的引導下幫助下青蛙找到自己的家,突破第一個難點。

本環節通過學生聆聽錄音範唱讓學生初步接觸歌曲,感受音樂形象。通過教師演唱,學生熟悉歌曲,模仿小青蛙的鳴叫,通過師生接龍,逐步學會演唱歌曲,通過啟發,用聲音和動作處理歌曲並能聲情並茂唱歌。

這個環節將體現本課的另外兩個難點:教師通過語言的啟發和身體動作的示範,試圖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用孩子們自己的身體分角色表現豐富的音樂形象與情感,將本課推向高潮。

在此基礎上,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將孩子們的思維再次打開,請他們通過模仿其他小動物的聲音和行走方式來填詞唱歌,使課堂更富有生氣。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第3篇

唱歌是人們表現情緒、情感的方式之一,想讓幼兒主動、積極、喜歡唱歌活動,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選擇合適的歌曲教材是至關重要的。

(一)教材內容分析: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活動內容的選擇應該"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小青蛙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和喜愛動物,此歌曲的歌詞簡單、句式短小,情緒活潑、輕快,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後面9-16小結,歌詞是小青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的叫聲,孩子特別喜歡,這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因此,我選擇了《小青蛙》作為歌唱活動來組織。

(二)幼兒現狀分析:中班幼兒在語言發展有了一定進步,基本上能夠完整的再現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較長歌曲中的某個片段,但在用速度、力度、音色的變化來表現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緒還是比較困難。

中班幼兒對"喜怒哀樂"已有一定的生活體驗,欲通過學習歌曲,可以讓幼兒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豐富幼兒的內心情感,滿足其情感表達的需要。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才唱歌的年齡和學習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滿足"四個要素"和 "三個維度"的活動目標。

目標一(知識與技能):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

目標二(過程與方法):能根據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現歌曲的不同情緒。

目標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歌唱活動中的不同唱法所帶來有趣、活潑、詼諧的氛圍,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中班的孩子基本上能夠完整的再現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較長歌曲中的某個片段,但在改變速度、力度、音色之後,在音準、節奏等方面會產生跑調、節奏不穩定的情況,因此,我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難點是能根據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現歌曲的不同情緒。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活動發展的,為了使活動呈現出有趣、活潑、詼諧、快樂的氛圍,並能夠體現活動的遊戲性、活動性的原則,我做了知識經驗、物質材料兩方面的準備:

(一)知識經驗能理解歌詞、熟唱歌曲;知道不同體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人,他們説話的音色和節奏是有區別的。

(二)物質材料:歌曲vcr,各種不同角色形象的青蛙頭飾若干,電子琴(或者歌曲伴奏)。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一體機音箱1個。

(一)説教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經常"老師唱一句,幼兒跟一句",或者乾脆用跟唱的方法學習歌曲,只將幼兒是否能夠完整地把歌詞唱出來為教學目的,活動沒到幾分鐘,孩子們就膩歪了,在本活動中,主要採用了遊戲互動法,情境表演法,示範演示法。

互動遊戲法:指的是在活動中運用遊戲的方式與幼兒進行互動,從而進行教學,這種方法可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還可以增進師幼之間、同伴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中獲得發展。遊戲是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也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本活動的四個活動環節,我設計了《快樂的小青蛙》、《我是一隻青蛙》、《百變歌王》和《青蛙王國合唱團》四個遊戲,從始至終都是採用遊戲互動的教學方法。

情境表演法:情境表演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本活動我主要是設計了多媒體情境的創設,通過動畫、圖片、音樂等多媒體手段,形象生動直觀地給予了幼兒強烈的視覺、聽覺衝擊,使其更好地學會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顯變化較完整、連貫、準確地演唱歌曲,並表現歌曲的不同情緒。

示範講解法:示範講解法是指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所做的教學表演,為幼兒提供具體模仿的範例,便於幼兒理解和掌握。在本活動中,孩子在改變音色、節奏演唱時,要保持原有歌曲的流暢、完整、準確上會有所困難,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示範講解,以幫助幼兒解決音色、節奏、音準和表現歌曲情緒上的困難和糾正錯誤,從而達到演唱歌曲時保持其流暢、完整、準確。

新《綱要》的頒佈就是要轉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幼兒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幼兒,鼓勵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已經成為長年累月一成不變的模式。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大多會等待老師或教授與幫助,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在以往的活動中,本活動幼兒主要的學習方法有:遊戲法、情境體驗法、模仿練習法等等。

根據活動過程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我一共設計了四個環節,即:激發興趣、引出課題,複習歌曲,練習發聲,學習新唱法、拓展與延伸。

(一)激發興趣。主要是讓幼兒邊唱邊表演,表現出小青蛙活潑、快樂的而情緒,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二)發聲練習。在這個環節中,把本活動的難點前置,利用對唱的練聲環節來突破難點。師幼以對唱的遊戲方式,模仿唱出不同青蛙形象(小青蛙、老青蛙、奧特曼青蛙、青蛙公主、青蛙國王)、不同情緒(正常青蛙、餓、着急、哭、累、吃辣椒的青蛙)的叫聲及情緒。

(三)演唱歌曲。是本活動活動的重點環節,學習用不同的音色或者節奏流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並嘗試能表現歌曲不同的情緒。

(四)拓展延伸。教師扮演國王,幼兒可根據提供的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歌唱,體驗一首歌曲多種情緒的樂趣。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接下來,我講給大家試講我的活動。謝謝大家!

?綱要》中曾指出“兒童是在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具有個性特點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和表現方式。”在日常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對於節奏的把握有時比較模糊。這讓我想到,其實音樂教學活動不僅僅侷限於歌曲的教唱、律動表現、樂器演奏等等內容,節奏在音樂教育中同樣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中班幼兒來説,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符號,一方面幫助幼兒解決自身的音樂表現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他們更進一步的欣賞感受音樂作好基礎。於是,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次以節奏為基礎,滲透簡單的音樂常識的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圍繞感知休止符到實踐體驗運用休止符這兩個重點內容展開,通過幾個不同的環節,層層遞進,幫助孩子們感受休止。

第4篇

?小青蛙》是部編版國小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識字中的第三課。這是一首兒歌形式的字族文識字,讀起來節奏明快,音樂和諧。兒歌講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領,號召大家要愛護小青蛙。課文中的“清、晴、情、請”都是由共同的母體字“青”做聲旁的形聲字,充分展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構字規律,同時體現了漢字的趣味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課文將字族文識字寓於兒歌之中,通過讀文識字,能有效避免學習形聲字的枯燥。將字與文融合在一起,不斷鞏固青子族中各字的音行義,既有利於讀文識字,也有利於學生語言的發展。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一年級識字教學的要求,我把本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2、通過聯繫課文,老師範寫,學生跟寫來學習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小青蛙做了不少好事情,我們要愛護小青蛙。

這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會寫“青、清、晴、情、請”5個生字。教學難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小青蛙做了不少好事情,我們要愛護小青蛙。

針對以上學情,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圍繞本節課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藴,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只有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反覆讀,才能體會課文中包含的複雜感情。

2.對比學習法:將課文中的'由共同的母體字“青”做聲旁的形聲字“清、晴、情、請”放到一節課來對比學習,激發學習興趣,並讓學生掌握對比學習法的學習方法。

出示謎面,通過猜謎語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學生自讀,聽錄音範讀,跟老師讀課文,通過多種方式讀課文,反覆讀課文,知道小青蛙它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我們要愛護小青蛙。這樣能讓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閲讀感悟的習慣。

1、出示生字“青”,引導學生觀察“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便於規範學生的書寫。

通過對這四個形近字的練習,掌握這五個字的寫法,以及它的運用。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五個生字,一個是青,另外四個是:清、晴、情、請。我們還知道小青蛙保護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我們要愛護小青蛙。

第5篇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各種動作的發展日趨完善。但是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縱跳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時屈膝緩衝過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現象。蛙跳是一種能夠有效地鍛鍊幼兒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的運動項目,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些現象,使起跳、落地動作更流暢,跳躍的距離更遠,跳起的高度更高,從而提高幼兒的跳躍能力。所以我設計了“小青蛙,捉蟲子”這一體育活動,讓孩子們變身小青蛙,在自由、寬鬆、愉快的環境中體驗蛙跳的樂趣。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基本動作的發展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情感目標:懂得遵守遊戲規則,培養團隊精神。

(3)知識目標:通過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嘗試用雙腳用力蹬地進行蛙跳。

根據活動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原有經驗,我將本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學習小青蛙雙腳用力蹬地向前跳;難點定位於:動作協調靈活地向前跳。

1、物質準備:紙板做成的綠色荷葉若干,綠色、紅色的紙蟲子若干,綠色、紅色的青蛙頭貼紙每人一個。紙板做成的荷葉和紙蟲子是體育遊戲活動的主要材料,它便於捉蟲遊戲環節的進行,青蛙頭貼紙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經驗準備:首先幼兒要認識青蛙,對青蛙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慣有大概的瞭解,其次,幼兒具備簡單的跳躍能力。幼兒已有的一些跳躍動作經驗和對青蛙的瞭解,有助於教師遷移新的動作經驗,也有利於幼兒更快地學習蛙跳。

1、提問法:在體育活動中採用提問法可以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思考,啟發他們積極大膽地想象並模仿青蛙跳。活動開始時通過提問青蛙是如何跳的,鞏固了幼兒對青蛙跳的認識,從而解決了練習蹲跳的過程中,部分能力較弱的幼兒不容易學會的問題。

2、情境創設法:活動的主體環節創設了小青蛙比賽捉蟲子的情境。這使整個體育活動變得更加有趣味,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其積極熱情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此外我還採用了自主探索法、示範法、重複練習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快的經驗。

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三個大環節,包括:1、開始部分:進場,活動身體2、基本部分:由探索蛙跳方法,用遊戲形式鞏固動作經驗3、結束部分:放鬆活動

教師將幼兒帶到户外,引導幼兒模仿池塘裏的小魚,小鴨子,小青蛙等小動物的'的運動方式活動身體。愛模仿是幼兒的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點,在這一環節的設置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兒的這一個特點,來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還可達到活動前的熱身效果。

(二)基本部分:由探索蛙跳方法,用遊戲形式鞏固動作經驗

在這一個環節中通過提問,啟發幼兒有意識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此時,儘量啟發鼓勵幼兒自主探索並模仿青蛙跳的方法,我重點觀察,提取幼兒説出的青蛙跳比較關鍵的方法。同時關注幼兒的動作情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2、我用兒歌《我是一隻小青蛙》形象生動的總結蛙跳的方法

3、念過兒歌后,我請幼兒再一次互相模仿青蛙跳,並請跳的遠的幼兒和我一起進行示範,此時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

在這兩個環節,我重點關注幼兒的動作是否協調靈活,着重提示幼兒模仿青蛙蹲跳時要注意哪些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

這一環節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鞏固練習蛙跳的動作。在開始遊戲前我雖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幼兒往往會記不住,所以就需要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指導。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的現象。我會及時提醒幼兒糾正錯誤動作,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在此主要還是採用提問法。

本次活動給幼兒提供了自由探索、相互學習的機會,充分發揮每個幼兒的潛能,能較好地“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和“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全面發展”。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小青蛙為主線,突出“玩”字,並一次又一次地啟發、引導,同時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創設相應的教育環境,因此每個孩子都把自己充分融入到小青蛙這一角色中,從把自己變成小青蛙到探索小青蛙跳躍方法從而提高了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實現了全面發展。但同時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孩子過度的融入了小青蛙這一角色,不能認真傾聽我做出的引導。作為新教師經驗不太豐富,在捉住孩子興趣點上浪費了一些時間,這方面經驗有待提高。

第6篇

歌曲《小青蛙找家》選自人民音樂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七課的內容。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於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這首歌曲,語言淺顯,旋律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的可愛形象。全曲共有四個樂句。第一樂句是一個點疑句,彷彿人們聽見小青蛙急切要回家的呼喊聲。第二、三句歌中“跳跳”“呱呱”的唸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表現小青蛙焦急不安的神情。最後樂句旋律比較平穩,表現小青蛙歷經艱辛,終於找到家的歡快心情。

本班二年級學生共13人,屬中度智力障礙兒童,他們中間有自閉的、多動的孩子,但活潑、好動還是他們的天性,所以還是樂於參與歌表演等音樂活動,但有意注意時間短。所以根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採用歌、舞、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階段目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通過模仿小青蛙的動作和邊唱邊拍手的方式,準確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使學生鞏固掌握四二拍的節拍特點。

2、能力目標:能在音樂表演中當好一個角色,邊唱邊表演,自信地表現自己。

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想辦法解決,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1、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興致盎然的學習歌曲,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並能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進行演唱。

2、通過創設故事情境,運用感受體驗法表現小青蛙找到家前後的不同情緒。

策略:能在音樂伴奏中正確地按照歌曲速度進行唸白,並能在遊戲中流暢地與老師合作拍打節奏。

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藴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快樂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本課中,我遵循二年級中度智力障礙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激勵導入法,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徵,我在開課部分運用了帶大家去參加森林音樂會,聽各種不同動物的叫聲,激勵學生模仿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和行走節奏,為突破本堂課的教學難點作鋪墊。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2、情景引入法:在新課教學部分,通過孩子們最喜歡的故事開始新課,將學習貫穿與遊戲與故事之中,環環相扣吸引學生。

3、啟發誘導法:學唱歌曲和歌曲處理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首先先利用多媒體進行引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來模仿小青蛙進行律動,讓學生感受歌曲、學會歌曲,緊接着通過引導,幫助學生一步步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心情,並讓學生帶着力度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由於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聆聽法,通過多次聆聽來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級智力障礙兒童年齡小,注意方式、思維方式、學習興趣與高年級不同。因此,我在課堂上結合本節教材的特點,主要採用情境教學和遊戲相融合的方法,展開生動的情境啟發誘導,音樂遊戲的靈活運用,創新的整合,從而創設生動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愉快地接收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實現審美。

設計一個簡短、有吸引力的導課,是一節課成功的開始。開課伊始,通過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森林王國要進行音樂會,邀請大家一起開火車去參加,接着聽着小動物歡快的叫聲,請學生一起來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和聲音,跟着老師打節奏,為教學難點作個鋪墊。接着請學生跟着音樂一起來跳舞,使學生儘快的融入到音樂學習中。

設計理念:學生是在聆聽中感受音樂的,因此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活潑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放鬆性的模仿動物,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走進音樂世界。

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在故事中學習歌曲演唱。此環節分以下幾步:

1、“天色漸漸晚了,精彩的音樂會結束了,小動物們都回到了温暖的家。可這時,遠處傳來了小青蛙的哭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2、常識教育。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如果是你迷了路,會怎麼辦?(打電話,向警察叔叔求救等等)

3、烏龜告訴小青蛙,只要沿着荷葉的順序,一個一個的跳回去,就可以找到家。

a、老師和學生邊唱邊表演,能聽音樂準確地開始和結束。

b、選四名學生戴青蛙頭飾,隨音樂分組跳回家遊戲表演。

設計理念:遊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也使學生在遊戲中學會了合作與分享。

(1)電腦課件播放歌曲,讓學生聆聽並初步感受音樂情緒。

a、小青蛙找不到家,心情很着急、害怕。(學生模仿着急、害怕、會哭等聲音與表情)

b、小青蛙很焦急,連蹦帶跳的跳回家。(學生模仿興奮、激動等聲音與表情)

c、小青蛙歷盡艱辛,終於回到家的心情。(學生模仿高興、自豪等聲音與表情)

(4)老師教唱,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學生邊接唱“呱”,邊配上動作。

設計理念:學唱歌曲是本堂的重點,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畫面,通過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來模仿小青蛙進行律動,活躍了整個課堂氣氛,豐富了課堂效果,也有利於學生更快的學會歌曲和感受歌曲。

第三個環節:歌曲處理,用拍手的方式邊打伴奏邊唱曲,增情添趣(4分鐘)

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編一個拍手歌讓學生自由練習,從而鞏固對節奏的掌握,加深對節奏的認識和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加入拍手歌,使歌曲更豐富,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並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這一課的設計,我們突出情趣教學原則,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出發,從重難點入手,各環節設計和及時評價都自然融在故事情境中。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開開心心的學習音樂,不知不覺地提高音樂技能,情不自禁的愛上音樂課。

第7篇

徐卓雅教授説,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説,音樂教育不只是教音樂的教育,而是讓孩子通過音樂活動得到發展,最終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中班幼兒處於傾聽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利用音樂遊戲來培養幼兒的傾聽意識以及習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幼兒對音樂與遊戲有天然的興趣,音樂遊戲在培養幼兒傾聽習慣方面存在固定的機制作用。

歌曲《小小青蛙》節奏輕快,適合中班年齡特點,小青蛙的形象對孩子來説親切可愛,也是小朋友所熟知的。

情感目標:喜歡與同伴分組輪奏的演奏方式,勇於接受遊戲難度挑戰,體驗遊戲挑戰成功的樂趣。

能力目標:嘗試分組輪奏,遊戲中注意力集中、仔細聆聽。

知識目標:複習穩定拍,在故事和遊戲的情景中掌握xx xx|xx x的節奏型。

提出有效問題促進幼兒思考,評價幼兒觀察效果以及推動幼兒實現預期目標的控制手段。

活動中採用情境性、挑戰性、互動性的遊戲儘可能最大程度地全方位地激發幼兒的潛在合理需要,激發個體的追求,成長快樂。

活動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用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到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喚起他們的求知慾。

本活動通過遊戲化的音樂教學讓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情景及遊戲層級挑戰中不斷積極主動的思考、學習,讓幼兒在遊戲中輕鬆掌握分組輪奏並在聽音辨位遊戲中推動幼兒的傾聽能力、注意力、自控力等學習品質的自我發展。在自由、歡樂的氣氛中感受到打擊樂音樂活動的樂趣與魅力。

觀察模仿學習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因為這種學習能夠幫助幼兒積累大量的.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既是更高級的觀察模仿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也是探究一創造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

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給時間與空間讓幼兒自我發現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

1、故事導入歌曲《小小青蛙》請小朋友帶問題傾聽與觀察。

媽媽怎樣找小青蛙?小青蛙又是怎樣回答?通過提問讓幼兒有目的進行觀察、學習,發現節奏型。

2、隨樂練習(幼兒創編小青蛙在身上不同部位跳,複習穩定拍)

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學習,熟悉歌曲旋律與xx xx|xx x的節奏型。

這一環節融合了奧爾夫的節奏教學法的基本流程。通過語言——動作——聲勢——樂器遷移。

第一次遊戲:語言加動作青蛙媽媽: xx xx|小青蛙:xx x

第二次遊戲:語言加聲勢練習,加上身體的聲音(拍手、拍腿等)。

第三次遊戲:聲勢問答。請小朋友把聲音吞到肚子裏,以拍手拍腿等身體不同發生部位進行聲勢問答,變換問答形式和角色。例如(1)老師幼兒互換(2)請個別幼兒做青蛙媽媽(起榜樣作用學,也是孩子間的觀察學習與自查)(3)幼兒分組嘗試。

幼兒通過好玩的問答遊戲從簡單的語言模仿問答一步一步遷移樂器的演奏,能輕鬆的學習掌握節奏型,並嘗試輪奏。過程中注意多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學習品質。

遊戲:聽一聽小青蛙在哪裏?這是一個聽聲辨位的層級挑戰遊戲。

挑戰1:老師做青蛙媽媽在音樂前半部分走在幼兒身後,問答部分站到其中一個幼兒身後敲xx xx幼兒仔細聽聲辯位,發現聲音落在自己身後便用碰鈴回答xx x部分。

挑戰2:請幼兒做青蛙媽媽。當小朋友初次做青蛙媽媽時是有難度的,這時我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或主動尋求幫助。“需要我幫忙嗎?”

挑戰4終極挑戰:其他幼兒帶上眼罩,青蛙媽媽和小青蛙進行問答遊戲後,其他小青蛙要猜出是哪隻小青蛙回答了青蛙媽媽。

以上是以一個遊戲的層級挑戰設計讓幼兒在遊戲中注意力集中、仔細聆聽,勇於接受遊戲難度挑戰,通過遊戲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節奏型,練習輪奏。老師也能檢驗幼兒對輪奏的掌握並在遊戲中推動幼兒的傾聽能力與專注力的自我發展。

此環節會鋼琴輕聲伴奏,有助於排除聲音的干擾,給孩子有彈性的遊戲時間。

在日常的活動中可與小朋友玩這個聽音變為的遊戲,可更換節奏型、不同的樂器,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學習情況選擇不同的情境與難度。成為日常孩子喜歡,發展自我傾聽能力與專注裏的遊戲。

第8篇

2、能夠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老師要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既有音樂,又有小動物的奇妙樂園。進入這個樂園是需要通關密碼的,密碼是什麼呢?只要大家猜對了謎語就能進去了。(放映ppt)

小朋友真聰明,這麼快就答出來了。對小青蛙就是我們的主角。

現在大家閉上眼睛,跟着老師來到“動物王國”這裏有好多的小動物呀(ppt)有小雞,小狗,小貓,小樣,小豬···可是怎麼不見了我們的主角小青蛙呢?(ppt)彆着急讓荷葉姐姐來告訴你吧。(ppt)

原來是小青蛙迷路了呀,荷葉姐姐告訴他要如何回家呢?(踩着荷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小青蛙到底能不能回到家。

看來小青蛙和我們的小朋友一樣的聰明,這麼快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小青蛙到底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呢?(ppt)

剛剛在聽音樂的時候,是不是聽到了小青蛙走路的聲音還有小青蛙説話唱歌的聲音呀?那小青蛙是怎樣走路的(跳)那又是怎樣唱歌的呢?(呱)對了,小青蛙一邊走路一邊唱歌,跳跳,呱呱,跳跳,呱呱(ppt)

(帶着大家讀一遍,提出要求:跳字要輕巧,有節排感,富有彈性;呱字聲音要清脆,乾淨,短暫表達出喜悦的感情)

(ppt)小青蛙已經走完了一半,心裏別提有都高興了,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於是便加快了步伐,由原來的走路變成了跑步

跟着老師一起把回家的最後一段路,一起走一遍。(要求不變)

(ppt)這就是小青蛙回家的路線,讓我們跟着小青蛙一起走一遍好不好?老師唱旋律,小朋友們跟着青蛙回家去。

小朋友真棒,這一次老師需要同學們做動作進入小青蛙的.家,當遇到“呱”的時候小朋友們拍腿,“跳”的時候拍手,能不能做到?(放音樂ppt)

真棒,在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們都能找到小青蛙的家了,那現在老師要讓同學們自己到小青蛙家裏做客,看看聰明的小朋友能不能順利完成做客任務呢。將大家分成兩組,一組同學唱,一組同學做動作,旋律部分一起唱。(ppt音樂)

接下來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們分組做遊戲,現場模擬小青蛙找家。先進行分組,第一組5個人,扮演迷路的小青蛙;第二組7個人,扮演小青蛙的家人;第三組20人負責扮演池塘中的荷葉(選人)。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了大家按照大屏幕來站好自己的位置吧!(ppt,老師指導)

大家有了自己的角色那麼也有相應的任務,每一組同學都有一小句歌詞,在相應的時候要進行演唱。

小青蛙在回家的時候要和路邊的荷葉有互動,回到家後需要和家人們互動。看老師給大家做一遍示範。

小黃狗看到小朋友們幫青蛙找到家了,也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小黃狗要如何回到家呢?(ppt)

誰能告訴老師,小黃狗是怎麼叫的呢?又是怎麼走路的呢?知道了這些我們是不是能幫小黃狗找到家了呢?(ppt)

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動物都想讓小朋友們找家了,那麼發揮你們聰明的才智幫助他們吧,現在分成三組,每一組想一個小動物來進行表演,就像剛剛小青蛙找家一樣。好了開始討論吧

小動物們都很高興找到了自己的家,小青蛙呢為了謝謝大家特意創作了一首歌曲獻給大家。

有了小朋友的幫助,小青蛙在池塘裏面快快樂樂的生活着。其他的小動物也很快樂,明天再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快樂的生活的吧!

第9篇

身體平衡運動,對小年齡幼兒來説有一定困難。每個幼兒在這方面的發展進程不一樣。所以教師要根據每位幼兒的實際活動水平,設計和安排難度不一的活動,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可從徒手走逐步過渡到持物走、加速走和在間隔物體上走。

1、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走平衡木,掌握雙腳跳下的'動作。

活動腳腕:伸出一隻小腳,小腳尖點地小腳轉一轉,換另一隻腳腳尖點地小腳轉一轉。

熱身時可以讓幼兒模仿青蛙跳,既練習了雙腳跳的動作,也與活動題目相吻合。

今天我們和小青蛙一起做遊戲,青蛙跳跳跳,小朋友要小眼睛認真看、小耳朵仔細聽。

①練習原地雙腳跳。小朋友原地站好,小腳要並齊,膝蓋微微彎曲。雙臂伸起來前後擺一擺,小眼睛往前看,雙腳並齊在原地跳一跳,一、二、三、跳!小朋友來比賽,我看看誰跳得最高、誰跳得最好。 ②練習走平衡木。先要站在平衡木上,小腳並齊,雙臂要伸平,眼睛往前看,一腳前一腳後一步一步往前走,到終點了雙腳要並齊,跳到地面上。跳下來時雙腳並齊腿彎一下,手臂在身體兩邊前後擺一擺,跳時要注意安全。

2、幼兒練習走平衡木,教師指導:走的時候要一腳前一腳後,眼睛往前看,身體歪了手臂要擺一擺,保持身體平衡。到終點了小腳要並齊,一、二、三、跳!鼓勵膽小的幼兒走平衡木,從而掌握走平衡木的動作要令。

教師為幼兒準備搖鈴、小球、沙包等,鼓勵幼兒根據器具特點創造各種

動作,如:頭頂沙包走、抱球走、手持搖鈴走,讓幼兒自由選擇着喜歡的物品走平衡木。

我們做了小青蛙跳跳跳的遊戲,這個遊戲好玩吧,老師覺得今天小朋友都特別勇敢,以後小朋友也要多鍛鍊身體,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小青蛙跳跳跳的遊戲。

課程目標制定合理,符合本班幼兒水平。課上幼兒能夠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基本完成課上目標。課上注意做好熱身活動。活動過程中注意常規培養,指導幼兒自覺排成一隊有秩序的參與遊戲活動。輔助小年齡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對能力強的幼兒適當增加難度。

第10篇

1、通過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連續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姿勢。

2、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活動重點: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通過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連續跳。

老師帶領幼兒扮演小蝌蚪隨歡快的音樂在場地上模仿游泳的姿勢四散跑動。

老師發出信號"小蝌蚪游到水下面了",幼兒身體半蹲游泳;"小蝌蚪游到水上面了",幼兒起身游泳;問幼兒:小蝌蚪出來玩得高興嗎?

教師:現在小蝌蚪變成小青蛙了,我們一起來做做青蛙操。第1個8拍:青蛙五指張開手臂伸縮,同時兩腿下蹲。

第2個8拍:五指張開在耳側,半蹲同時上身轉向左右觀看。

小青蛙們生活在池塘裏,他們喜歡在荷葉上跳來跳去。看,我們身後的池塘裏邊有那麼多的荷葉,小青蛙們怎樣跳才能不落到水裏去呢?請你們去試一試。

(1)幼兒排兩隊一個接一個的到荷葉上試跳,教師注意觀察。

1)教師:剛才你們都在荷葉上跳了跳,你們是怎樣跳的呢?

現在來跟着老師來跳跳,雙腳併攏,落地的'時候雙腿微微的彎曲,向前跳。我們用這種方法來跳荷葉吧!

2)要求:排好隊一個一個的跳,等前面的小朋友跳過了池塘,下一個小朋友才開始,跳完的小朋友從兩邊回去。

3)把荷葉排成兩排,讓幼兒在荷葉上連續跳躍過池塘。

本次活動以運動為載體,通過創設簡單的遊戲情景、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運動的快樂。活動一開始,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走成一個大圓模仿小動物走、跳等動作,在引導幼兒進行隊形隊列練習,接着引導幼兒隨音樂做小青蛙操。活動的基本部分,我設計了模仿小青蛙動作、學習蹲撐跳為主要環節。在活動的結束部分,引到幼兒跟着老師進行簡單的放鬆活動。整個活動力求在師幼間的積極互動中讓孩子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學習蹲跳,並學習雙腳併攏地朝前跳,訓練肌肉的耐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