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集合8篇 "創意無限,童心開啟:精選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集"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1W

本文為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集合,旨在為幼兒園教師提供一系列科學活動的教案。通過有趣的實驗和活動,幼兒能夠在玩耍中學習科學知識,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教案中包含了詳細的活動步驟和所需材料,幫助教師們輕鬆開展有趣而有效的科學教學。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集合8篇

第1篇

2、嘗試自己動手做實驗,能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新的變化,使幼兒體驗創作的快樂。

2、紅黃藍三原色的棒棒彩、白紙若干;彩色透明膠片若干;裝有顏料的礦泉水瓶若干。

師:我的手有神奇的魔法,會變魔術,想不想看看,我會變什麼呢?小眼睛可要仔細看咯。(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呀,我變出來了什麼呀?是xx嗎?我們用放大鏡來看看。(白板1)是什麼呀?它是什麼顏色的?

原來這是一個灰色的點點,這個灰點點感覺有點孤單,想找一些好朋友出來,它的好朋友是彩色的,你們喜歡什麼顏色呢?

那灰點點的好朋友是什麼顏色的、在哪裏呢?我們用放大鏡再來找找看吧。有嗎?原來,只要我用我的小手輕輕地點一下它,它的好朋友就會變出來了,讓我先來變一變哦。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手指點灰點,變出白板2)哇,變出來沒有啊?這麼多的點點看起來像什麼?

哦~不過灰點的好朋友好像有一點害羞,他説只要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輕輕地點一下他,他的好朋友就會出來了。誰來試試?(變出白板3)

你會跟灰點點説什麼呀?(我變、我變、我變變變。)哇~這次怎麼樣?你覺得這麼多的點點像什麼?你們覺得呢?不過灰點説:我的好朋友還有好多呢,還差了一點,只要你們的掌聲熱烈一點,我的好朋友就會出來咯。(變出白板4)

哇~~~這次灰點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想邀請所有的小朋友跟他們一起變魔術,想不想變一變?

灰點點説:只要所有的小朋友伸出你們的魔法棒,一起來變一次,就會發生很奇妙的事情。不過,等會變的時候千萬別眨眼睛哦。

準備好了嗎?伸出你們的魔法棒,我們一起來説。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2、感受3原色,與生活中的色彩相結合。哇,天啊,你們變出了什麼呀?(白板5)

我們一起來看看(用聚光燈)這是?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黃色的呢?這是?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呢?這是?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藍色的呢?3、顏色變變變。

你們喜歡這些顏色嗎?這些顏色的點點也會變魔術呢,看。

如果我用我的手指蘸點兒藍色,然後,再摸摸右邊這個黃色的點點,你們猜,會發生什麼事情?

好,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看哦,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白板6)哇,黃色的點點變成?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綠色的?

看!這裏有什麼顏色的點點?(白板8)右邊呢?如果蘸一點紅色,然後摸摸右邊的藍色,會變成什麼樣的呢?猜猜看?誰上來試一試?

咦?他的小手也有魔法呀,變成什麼顏色啦?(紫色)我們生活中有什麼東西是紫色的?

1、好神奇啊,把一種顏色蘸在另一種顏色的上面,會變成其他的顏色,好玩嗎?還想不想玩啊?那在後面的桌子上呀,給小朋友準備了三種材料。

第一種材料的框裏有三種顏色的棒棒彩和紙,請小朋友將兩種顏色的輕輕地塗在一起,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第二種材料有什麼?這是?(滴管),這是(裝有顏料的杯子)?這是(一次性盤子),等會請小朋友試試,用滴管將顏料滴到一次性盤子裏,再把另一種顏料滴在盤子的旁邊,搖一搖,看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

第三種材料是?有顏色的礦泉水瓶,在籃子裏有3種顏色的蓋子,小朋友挑一個和礦泉水瓶顏色不一樣的蓋子蓋在一起,搖一搖,看看,瓶子裏的水會發生什麼變化。

小小魔術師們,等會變魔術的時候可要記清楚你是用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一起,最後變成什麼顏色的哦,等會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們把材料放回到桌子上,悄悄回到位置跟小朋友一起來分享,好嗎?

誰來分享一下你剛才變的魔術(白板9)(鼓勵孩子用完整的話説,我用什麼顏色的什麼和什麼變成了什麼?)

小小魔術師們,真厲害,能夠將紅色、黃色抱在一起,變成橙色;黃色、藍色抱在一起,變成綠色;紅色、藍色抱在一起,變成了紫色。

好神奇啊,這些好玩的遊戲就藏在這本書裏,這本書的名字叫《變變變》(白板11),等會回到教室後,喜歡的小朋友可以再來看一看這本書,好嗎?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集合8篇

第2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我採用了遊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説的:遊戲就象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嚥的“苦藥”吞嚥下去。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主動積極、自願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的主體地位。整節課以遊戲活動貫穿,進一步讓幼兒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我還採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感知上、中、下的空間方位,會用完整語言表述,並會用1-10的數字對應計數。

玩具櫃,各種玩具,數字卡,九宮格,數物匹配數字及圖片

小熊的玩具店馬上要開張了,可是店裏亂七八糟的,好幾個玩具櫃沒有收拾,希望小朋友幫忙收拾一下!

1、這幾個就是小熊的玩具櫃,先看看這個小櫃子(有上、下兩層的櫃子)

提問:xx放在櫃子的那裏?(引導幼兒説中間這個詞)

小結:這是櫃子的上面,這是櫃子的下面,這是櫃子的中間(師指着櫃子説,讓幼兒區分上、中、下)

把xx放在櫃子的上面、下面、中間,讓幼兒操作放玩具,整理玩具。

小熊的最後一個櫃子空空的,需要小朋友幫忙給上面放玩具,這是櫃子的上面、下面、中間。(師邊指櫃子邊説)

提問:櫃子的上面、中間、下面放什麼玩具(引導幼兒看標誌放玩具)

按上中下的方位是放積木,插片,交通工具的!那放多少呢?放在那裏?讓幼兒觀察,自己動手擺放玩具,師最後總結,並讓幼兒完整講述。

小熊的玩具櫃整理好了,它非常高興,想和小朋友玩一個九宮格的遊戲,這個格子也分上、中、下三層,小朋友聽清楚遊戲規則,找自己喜歡的格子站好,看看格子裏有什麼?再找出相對應的數字,回到格子裏,蹲好。

遊戲以小熊的玩具店引入,讓幼兒幫忙整理玩具櫃,從簡到難,從上、下再到上、中、下,再加入新的元素,數字對應計數。幼兒很感興趣,參與性極高!可以完整的用語言表述,很棒!但到了對應計數的環節,師有點着急,沒有完整的説清楚要求,導致幼兒也是稀裏糊塗的完成目標,下次需要改進!

第3篇

1、瞭解我們生存的世界有些東西是有生命的,有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

活動重點:瞭解有生命體和無生命體的東西。

你們還知道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那些東西是無生命的?

由小到大,逐漸成長,最後死亡的東西,它們是有生命的(動物、植物),而工具、用品,它們雖然能動、會叫、會壞,但它們是沒有生命的。

第4篇

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於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並使他們感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教師應成為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時刻關注幼兒的行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抓住教育的契機,為幼兒的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創造寬鬆的探究環境。

給花兒澆水是小朋友很喜歡做的一件事情。這天,我發現一個小朋友在給花兒澆水時澆了一遍又一遍,我連忙過去制止他:“澆這麼多水,花兒會死的”。可他卻説:“我一倒下去,水就不見了,我怕花兒沒喝夠,所以多澆一點”。孩子的想法是多麼天真、可愛

呀!他這一句“水不見了”引發了我的思考,“水為什麼會不見呢?”這不正是一個引導幼兒去探索、去發現的切入點嗎?

於是教師緊緊抓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引導幼兒通過實驗、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見了”的原因。在活動中教師除了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外,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變魔術的情景,通過一個神奇的寶瓶,不僅吸引住了幼兒的注意力,更激發了幼兒的探究慾望。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幼兒探究和學習的原動力和內驅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認知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知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幼兒在強烈探究慾望的趨使下,主動地去探索“水不見了”的原因,並將獲得的經驗遷移到生活中,通過實驗、操作來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活動中幼兒不僅充分體驗到了發現的樂趣,而且使幼兒形成了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樂於探索現象原因的探究精神。

1、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於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3、材料的準備: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裏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裏面有毛巾)和一個杯子;每組一盆水;實物投影儀一台;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餐巾紙、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第5篇

陀螺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和喜愛的一種玩具。看看我們的活動區角落,常有孩子三五成羣地聚集在一起,為那小小的轉動的陀螺而驚歎、沮喪、興奮、不服氣。轉動的陀螺裏藏着好多祕密,我們的孩子對於祕密的探索慾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會發現,裝飾了漂亮花紋的陀螺轉動起來特別炫目。其實,旋轉的陀螺裏.這些花紋與轉動還有着好多聯繫和奧祕呢!基於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嘗試給孩子搭建平台,讓孩子在活動中大膽探索,理解生活中“處處是科學”。

1、嘗試用點和線裝飾陀螺,探索並發現點、線的排列方式不同,陀螺旋轉時點、線的變化就不相同。

2、運用觀察、比較、預測、驗證等方法探索陀螺旋轉的祕密,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願意參與探索活動,體驗遊戲中探索發現的樂趣,培養合作和競爭意識。

1、重點:畫畫轉轉,嘗試用點和線設計出能轉許多圓圈的陀螺,積極探索,大膽表現。

2、難點:探索、感知旋轉時陀螺上面線條變化與線條排列方式的關係。

2、物質準備:“花兒”陀螺(圖一);各種陀螺(成品、半成品)若干(圖二);示範圖三張(陀螺展示欄、總記錄表、陀螺“領獎台”)(圖三);投影儀、筆、記錄表、籃子、獎品陀螺等。

1、出示“花兒”陀螺,初步感知旋轉的陀螺上“圖案變圓”的現象。

2、指導語:小朋友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漂亮的花兒旋轉起來變成陀螺會是什麼樣子呢?

3、幼兒挑選喜歡的“花兒”陀螺,自由玩轉,教師個別指導,如“你的陀螺上是什麼圖案,轉起來之後你看到了什麼”等。

孩子們先玩一玩、看一看,發現陀螺的特別之處,激發興趣,有效導入。

4、畫畫轉轉。嘗試用點和線設計出能轉許多圓圈的陀螺。

(1)出示面上有點、線標記的陀螺,交代任務:在兩分鐘內,嘗試用點、線裝飾陀螺,讓它轉出許多圓圈。

評析:任務由簡入手,清晰明確的要求讓孩子躍躍欲試。

(2)幼兒人手一陀螺面進行裝飾,完成後用火柴棒自制陀螺並旋轉。

簡單的兩個步驟,讓孩子體驗到親身參與的成功感,激發了探索的興趣。

(3)幼兒展示設計好的陀螺,教師任挑三個請個別幼兒旋轉,集體檢查驗證,如果都成功,任務就算完成。

評析:重點從旋轉流暢度方面進行集體講評,既是檢查又是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

5、猜猜試試,探索旋轉時陀螺上面線條變化與線條排列方式的關係。

(1)討論:是不是陀螺上線條越多,旋轉出來的圓圈就越多。

①出示畫有一個點和一根線條的陀螺,引發幼兒猜想能轉出幾個圓圈,並驗證。

先猜想,後驗證,吸引孩子更投入地探索、驗證自己的想法。

②出示畫有5種不同排列方式的陀螺記錄表,幼兒猜想,教師記錄。

指導語:如果陀螺上不是一條線,而是兩條線、三條線或者更多,旋轉的時候會轉出一個圓圈還是轉出幾個圓圈呢?

探索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有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興趣濃厚,用層層鋪墊將難點巧妙轉化,孩子更容易接受。

③幼兒四人一組,互相合作玩陀螺,探索、發現並及時記錄結果。(圖四)

指導語:老師給每一桌都準備了這五種陀螺和一張記錄表,四個人一組互相合作去試一試,然後把結果記錄下來。

合作玩一玩,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④小結:大家記錄的結果都一樣,l號、2號、3號和4號陀螺轉起來後只能看到一個圓圈。看來並不是陀螺上的線條越多,轉出來的圓圈就越多。圓圈的多少是和線條的排列方式有關係。

(2)遊戲“陀螺挑戰賽”,探索用直線裝飾陀螺,旋轉時卻看不到圓圈的方法。

指導語:咦?5號陀螺上也有線條,它轉起來怎麼就看不到圓圈呢?

②幼兒自由猜測後,進行“陀螺挑戰賽”,要求:用直線裝飾,設計出旋轉後卻看不到圓圈的陀螺,注意裝飾方法要和5號陀螺不一樣。本次比賽設冠軍三名,亞軍五名,其餘為季軍。製作成功的陀螺將展示在“領獎台”上。

“領獎台”的適時出示,激發孩子的好勝心,吸引孩子更主動參與。

④小結:原來,用經過圓心或者從圓心出發的直線裝飾陀螺,旋轉之後是看不到圓圈的。

⑤頒發獎品,激發幼兒對陀螺再探索的慾望,活動結束

指導語:其實,陀螺裏的祕密還有很多很多,就藏在你們的獎品裏。我們一起出去玩一玩、找一找吧。

⑥孩子通過動手動腦,獲得了獎勵,他們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開放性的結束語則鼓勵孩子:科學探索永無止境。

(1)科學探索區提供材料,鼓勵有興趣的孩子繼續探索。

第6篇

1、通過探究紙的力量,體驗發現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的樂趣。

2、能對問題做出假設,並通過“紙能支撐物體”的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3、探索通過改變紙的形狀,增加紙的支撐力,明白只有嘗試才能有新發現的科學道理。

1、師幼共同收集廢舊的a4紙、同樣大小的書本、廢報紙做的高蹺。

(1)教師提出問題:如果不用手扶、不用任何輔助材料,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紙張站起來?

教師出示紙和書本,提出問題:用一張站起來的紙支撐書本,你覺得有可能嗎?

提問:你的挑戰成功了嗎?你是用的什麼方法?

小結:折、卷的方法都可以支撐起書,但是先要讓紙自己能站穩,再小心地輕放書本。

提問:你有什麼辦法讓這張薄薄的廢紙支撐起更多的書本嗎?

(3)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捲起來的方法放的書本最多。

4、看廢報紙做的高蹺,知道紙的支撐力還可以服務生活。

第7篇

瓶子、米粒、豆子、圖案貼紙(用於裝飾瓶子)、背景音樂《白龍馬》、樂器幻燈片

一、童話故事導入。聖誕節到了,小企鵝和金絲猴收到了聖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小企鵝受到了一盒巧克力,金絲猴也收到了一個包裝很漂亮的禮物,高興地打開看,原來裏面裝着一個普通的瓶子,他有點太失望了。聖誕老人笑呵呵地説:“金絲猴,你可別小看這個瓶子,它叫“鈴鐺樂器”,他很神奇呢!接着,聖誕老人唱起歌來,還不停地搖動瓶子伴奏。金絲猴一看,原來這是用瓶子製作的“鈴鐺樂器”啊,金絲猴開心地笑了起來。小朋友我們也來做一個吧!

二、認識材料:瓶子、漏斗、米粒、豆子、圖案貼紙。

1、先把瓶蓋擰開,然後藉助漏斗把大米倒進瓶子,然後擰上瓶蓋。聽聽聲音。

2、再取一個瓶子打開瓶蓋,藉助漏斗把豆子倒進去,擰上瓶蓋。搖動幾下,聽聽聲音。

四、伴奏《白龍馬》:組織小朋友用今天做好的鈴鐺樂器邊演奏,邊聆聽聲音的變化。

五、播放樂器幻燈片讓孩子認識一下:鋼琴、古箏、小提琴、架子鼓。

實驗材料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延伸:更換瓶中的不同顆粒物,聆聽聲音的變化。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第8篇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小鳥,也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但是對鳥的種類和習性知道的甚少。本活動力圖讓幼兒“飛”進鳥的世界,瞭解各種各樣鳥的不同特點。學會關心、照顧小鳥,建立與小鳥的親密關係,產生喜愛和保護小鳥的情感。

1、初步瞭解各種鳥的名稱和生活習性,學習有序觀察鳥的外形特徵。

2、能大膽説出自己對鳥的瞭解,體驗交流分享的快樂。

3、知道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樹立愛鳥、保護鳥的意識。

1、收集各種有關鳥與人類關係的信息,與家長交流關於鳥的知識。

2、收集各種鳥類的圖片,佈置鳥的家族圖片展,如啄木鳥、喜鵲與樹林,珍珠鳥、畫眉與遊人,鴿子與信件,鵪鶉與蛋。

3、麻雀、喜鵲、大雁、鴕鳥、孔雀、蜂鳥、鸚鵡的圖片。

4、製作鳥的生活習性的課件,錄音機、小鳥叫的磁帶。

(播放錄音)讓幼兒聆聽清脆悦耳的鳥鳴聲。請幼兒傾聽這是什麼聲音?小鳥是怎樣唱歌的?引導幼兒學學小鳥的叫聲。

二、觀察鳥類圖片,幼兒觀察比較鳥的外形特徵,感知鳥的種類是多種多樣

1、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説一説自己最喜歡的小鳥,把對它的瞭解介紹給大家。如:你最喜歡什麼小鳥?它長得什麼樣子?你在哪裏見過它?

2、教師出示麻雀、喜鵲等各種鳥的圖片,請幼兒有序觀察並比較鳥的外形特徵的異同。引導幼兒按照從頭、身、尾、四肢的順序來觀察。説出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小結:鳥的身上長滿了羽毛,大多都有圓圓的頭,硬硬的嘴,有兩隻翅膀,都沒有牙齒、

引導幼兒從鳥的毛色、形狀、體態、大小等方面細緻地觀察和比較這些小鳥哪些地方長得不同?

小結:不同的鳥兒會有不同的毛色,有的羽毛鮮豔,有尾巴很長,有的體型很胖,有的體態小巧玲瓏,有的嘴巴長、有嘴巴短。

請幼兒説一説:小鳥喜歡生活在哪裏?它們喜歡吃什麼?

小結:大多數鳥是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很多鳥都生活在樹上,也有的生活在水邊,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

請幼兒觀察圖片中鳥、請幼兒觀察它們的特徵,並討論誰是最大的鳥、最小的鳥、最長壽的鳥、飛得最高的鳥、嘴巴最長的鳥、飛得最快的鳥?

小結:最大的鳥是鴕鳥,最小的鳥是蜂鳥,最長壽的鳥是信天翁、飛得最高的鳥是大天鵝和禿鷲、嘴巴最長的鳥是歐洲鵜鶘、游水最快的鳥是企鵝。

1、出示課件,瞭解鳥的益處。引導幼兒説説鳥對人類有哪些幫助?

2、討論愛護鳥的方法。請幼兒自由討論如果鳥受傷了怎麼辦?沒有家了怎麼辦?激發幼兒愛護鳥,保護鳥的積極願望。

小結:每年四月的最後一週為“愛鳥周”,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有愛護小鳥、保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