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荷葉圓圓》説課稿5篇 輕旋綠葉,讀懂荷葉圓

來源:巧巧簡歷站 5.12K

本文是針對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荷葉圓圓》的説課稿。《荷葉圓圓》是一篇幼兒童話故事,通過描述主人公小荷葉的成長經歷,寓意着孩子們應當力圖成為善良、美麗的人。通過對課文的分析與解讀,希望能為教師們提供一些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美感與品德。

一年級下冊語文《荷葉圓圓》説課稿5篇 輕旋綠葉,讀懂荷葉圓

第1篇

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14課《荷葉圓圓》。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設計的理念、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作簡要的説明。

?荷葉圓圓》是一篇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讓他們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這是一篇從發展語言、發展思維入手的好課例。

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閲讀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給小朋友也帶來了歡樂。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當的,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特別是起始年級,就更要尊重兒童的思維方式、語言特徵和價值觀念,想兒童之所想,樂兒童之所樂,把學生視為平等的學習夥伴。在這一課時的教學中,我本着一個“成為孩子們學習時的夥伴,玩耍時的朋友”的指導思想,從教學程序的設計,到課堂用語和肢體動作的運用,都力求讓自己更兒童化。

“教與學”是課堂教學的兩個關鍵詞,怎樣讓如今的課堂成為充滿愛意的課堂,富有詩意的課堂,飽含情意的課堂,體現創意的課堂,更需要在“教與學”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通過創設情境,遊戲活動等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學的方面,我則更提倡個性化的學習,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夥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並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説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夏天是孩子們的,歡樂是孩子們的,夢想是孩子們的。孩子們對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夏天是炎熱的,知了在樹上唱歌;荷花展開了笑臉;小夥伴們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許多客觀事物,能説出他們的名字和一些現象,還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但是,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範的語言,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運用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

我所執教的班級的學生喜歡閲讀,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學生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簡單的問題。部分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心,能積極參加討論發表自己稚嫩的見解。個別學生則缺乏自信,較為膽怯,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夠,對意願的表達較為模糊。

根據我班學生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識水平,因此確定運用“自主嘗試讀——分角色讀——自我展示讀——創造性的讀——師生合作讀——分組合作讀——表演練習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熟讀能力、想像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意識。

玩的教育在課堂,語文課堂如何玩起來,更值得我們去嘗試。在這節課,為了讓課堂“活”起來,我的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都圍繞“玩”這個字來進行。

我的課前準備是玩,玩手工製作,我和學生都動手製作一片大荷葉,學生不會做的可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哥哥姐姐幫忙。

我的教學程序是:第一步簡練揭題,導入新課,在板書課題的同時複習“荷葉”二字。識字要寓於閲讀之中,閲讀的過程就是學生逐步掌握音形義的過程。我在這節課中,隨着每一個環節都會複習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接下來我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嗎?”我説這節課要好好的和小朋友們玩一下。然後請小朋友把自己做的大荷葉拿出來,戴在頭上。這時候説:“哇,小朋友們都像小魚兒一樣,把荷葉當成自己的涼傘了!大朋友也有涼傘呢,你們看!”並展示我自己做的大荷葉,先戴頭上,然後鋪在地上。在小朋友們驚歎的時候,我走上荷葉,聯繫課文內容邊演邊講“我是一顆小水珠,荷葉是我的大搖籃。我躺在荷葉上,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小朋友們看了之後都會説好玩,都想上台來表演,這時候就説:“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課文讀好,最好能夠記住課文中的句子。大朋友要仔細看你們的表情、聽你們的聲音,哪些小朋友表情好、讀得又好,大朋友就請他到台上來表演。好了,開始練習朗讀吧。“學生開始反覆讀課文,這就是學生在這節課的第一次讀——自主嘗試讀。

請學生停下之後我説:“小朋友們,課文裏向我們介紹了小水珠、小蜻蜓等好幾個小夥伴,你喜歡哪一個呢?”學生會爭先恐後的説我喜歡誰我又喜歡誰呀,我這時候就説:“你喜歡哪個小夥伴,就讀寫那個小夥伴的那一段課文。待會兒你就給大家介紹你喜歡的這個小夥伴。不過,別管讀哪一段,都要先讀讀課文的第一句話。開始吧。”學生開始分角色讀課文,這是第二次讀。

學生讀完後我就問:“誰來介紹小水珠?”開始第三次讀——自我展示讀。學生在讀的時候,我不斷的指導,要求讀正確、流利,再要求學生帶上表情有感情的讀。接着請一個學生介紹小蜻蜓,在這一部分複習“翅膀”二字。這時候如果有小朋友會邊讀邊用雙手做展翅動作,就可以要求學生再自由讀一次課文,看看誰能來個創造性的朗讀。

學生再次讀之後,輪到介紹小青蛙的小朋友在讀完小青蛙那一段後會給加上幾聲“呱,呱,呱!”全班一定響起笑聲、掌聲。這時候鼓勵全班都來當一次大歌星,都來創造性的讀一讀課文。接着介紹小魚兒的小朋友會用翻動手掌再加上幾聲“譁,譁,譁。”來創造性的讀,我就指導他動作輕柔一些。回過頭來看小水珠,問學生該用什麼動作,這時候學生就想起了我要他們帶來的玻璃球,拿出來放在荷葉上,邊做動作邊讀,很有興趣地練習。這一部分就是第四次讀,是創造性的讀。

小朋友們會越來越感到課文的有趣,讀的越來越認真,這時候我就説:“小朋友們讀得非常認真。下面大朋友看看你們能不能記住這些內容。我説課文每句話的前面,你們往下接,不準看書。行嗎?”“不要忘了加上表情和動作哦!”開始第五次讀——師生合作讀,同時可以再複習幾個生字。

小朋友們把課文讀得很好了,動作、表情也不錯了,接着該上台表演了。我就拿出準備好的頭飾,再説要求:“表演時除了要有動作和表演,還要有台詞,但是不準看書。你們可以用書上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你認為怎麼好就怎麼説。”然後要求他們分組準備,想表演誰的就跟想表演誰的坐到一起,各組合作幹好兩件事:一、小組內表演比賽,選出一個表演最棒的上台表演;選好後大家都要幫助他出點子,讓他表演的更好,特別是要幫他記住生字。二、從課文中找到一些問題,準備向別的小組表演的小朋友提問,看誰問的最有水平,當一位善於提問的記者。學生再次讀課文,練台詞。這次是第六次讀——分組合作讀。

學生準備的差不多了,就上台表演了,我要求表演的的同學把自己的生字卡帶上,表演後,“記者們”要考考表演者的生字。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我注意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用上禮貌用語。這也可以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是最後的表演練習説部分。在這一部分不但可以複習第一課時學過的所有生字,以前學過的生字也能複習一些。

這節課的寫字教學我準備讓學生學寫“朵”、“機”“我”三個字,寫之前首先請學生觀察它們的筆畫結構和佔格特點。提問:“‘朵’字上邊是個‘幾’嗎?”學生會回答:“不是。沒有鈎。”接着請小朋友們再寫一個飛機的“機”字,要注意這個字的右邊可是個“幾”字,有鈎的!還要注意鈎的寫法。然後請小朋友們再寫一個“我”字。這個字很難寫,建議小朋友們先在書上描一遍,記住斜鈎是怎麼寫的,然後再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很多小朋友已經很熟悉課文了,這時候請小朋友們試背課文,再要求他們有感情的把課文齊背下來。學生很有興趣的充滿成就感的把課文背下來,最後會再可愛的舉起小手大喊一個“耶——!”這時候該下課了,小朋友們還想玩,我就佈置作業説:“回家還能玩,玩什麼呢,玩畫畫。畫一個大荷葉。怎麼玩呢?你想把荷葉當作自己的什麼,就把你想的寫到你畫的大荷葉上,然後再像水珠、蜻蜓等小夥伴一樣表演表演,好嗎?”

我在這節課的設計中一層進一層,一環扣一環,其宗旨都是為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體味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最後説説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能引導、發散學生創造性思維,也為背誦有困難的學生理清了思路。

由於本人蔘加工作才幾年,經驗不足,在本節課的設計中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一年級下冊語文《荷葉圓圓》説課稿5篇 輕旋綠葉,讀懂荷葉圓 第2張

第2篇

今天我給大家説課的內容是《荷葉圓圓》。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五個方面來談談本課的教學。

?荷葉圓圓》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3課。這是一首輕盈、活潑的散文詩,課文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魚兒的涼傘。文章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智慧,豐富他們的內心體驗,激發他們的想象。

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在第一課時教學7個生字和進行初步的閲讀之後,確定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以下3個:

(2)情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帶來了歡樂,給小朋友也帶來了歡樂。

(3)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是認識“珠、搖”等12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是使學生初步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情景美,培養學生初步的審美意識。

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本班有45個小孩子,大部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活潑好動。所以本人定本課的教法為“創設遊戲情境,進行識字教學,採用情感導讀,體會快樂心情。”。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文文質優美和教學要求的特點,確定運用“自主,合作,讀,説,想,練”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的熟讀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

根據這節課的教學特點,下面我為我的教學過程進行較為細緻的説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所以我出一個謎語讓孩子們猜:一把大傘綠又圓,夏天站在水裏邊是什麼?再讓他們看優美的畫面,讓學生説説荷葉的樣子,然後相機板出課題:13《荷葉圓圓》,這樣,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產生樂學的情緒。

在學生興趣調動起來後,我出示課件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同時提出邊聽邊想的要求:荷葉有哪些好朋友?學生帶着問題在聽中尋找答案,目的明確,培養了學生理解課文的能力。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小孩子生性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我教生字時,出示生字課件,我就讓小孩子上講台當小老師,看誰認識的生字多,讓會認生字的小朋友講講,自己是怎麼認識這些字的?把他認識的生字教給小朋友們,既給這些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也能幫助其他小朋友來識字。另外我還做一個遊戲“加動作識字”。例如我出示生字搖,蹲,學生就做出搖、蹲的動作。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手、口、腦、耳等多種感官,加深對生字意思的理解。用簡單有趣的遊戲,符合兒童心理特徵,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感受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學了生字後,就分析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小孩子對課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讀,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情境。所以教學時我採用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品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教學中,我穿插了一個扮演角色的遊戲,讓學生帶頭飾,扮演小蜻蜓、小青蛙、小水珠、小魚兒去朗讀課文,學生讀出了意境、讀出了韻味,讀出來對荷葉、對夏天的喜愛之情。

做了遊戲,小朋友們該做作業了。課件出示作業,作業量適中,能有效地檢查學習效果,小小練習,由課件展出,既能吸引學生,又能及時地訂正答案,拓展學生的思維。

完成作業後,我就總結全文,邊總結課文,邊板書。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整潔、美觀,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不僅能幫助學生理清課文層次,也有助於學生的背誦。

第3篇

?荷葉圓圓》是統編版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夏天”這一主題下編排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瞭解詞語的意思”,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夏天的美景,積累豐富的語言,拓寬視野,在反覆朗讀中能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等閲讀要求。

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其中《荷葉圓圓》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本文語言優美,想象豐富。文中“圓圓的、綠綠的荷葉”成了“小水珠的搖籃”“小蜻蜓的停機坪”“小青蛙的歌台”“小魚兒的涼傘”。課文字裏行間都充滿了童真童趣,而這一切對於一年級國小生來講又是新奇而有趣的。相信學完課文,一定能把學生帶入夏天這個美妙的世界。

統編教材要求孩子們加大閲讀量,一年級以“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拓展了很多閲讀課文。而課文中的內容,學生可能已經在課外閲讀中接觸過,所以,教學時不必太過強調課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應把重點放在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上,在閲讀中“聯繫生活實際瞭解詞語的意思”,為以後的自主閲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1.會認“珠、搖”等12個生字和身字旁;會寫“亮、機”等7個字。

2.能借助插圖、聯繫生活實際瞭解“停機坪、搖籃、透明”等詞語的意思;通過做動作知道“躺、展開”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荷葉圓圓》這篇課文是散文詩,就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內容非常富有兒童情趣,但是,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不足,對有些詞語還不能徹底理解,特別是北方孩子,對荷花池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在教學時,就要利用多媒體視頻的播放,來幫助孩子們加深對這方面的瞭解。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夏天的美好作為教學的重點,把結合圖片聯繫生活實際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作為教學的難點。

1.先説教法。實際上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認為在某些領域,教師應該與學生一塊學習。因此,本課以採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撥為主的教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多方位、多視角地讓學生去認知、去朗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和藉助課文句式相近、段落反覆的結構特點進行語言積累,進而達到全文背誦的目標。

2.再説學法。學法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讀中悟,以朗讀為突破口,這體現了新教材的要求。具體操作步驟為初讀課文,整體把握;細讀品味,突破難點;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這屬於啟發思維階段,從“創設情境,體會夏天之美”這個主題入手,導入“荷花池”,從而把學生帶入課文。

自由讀課文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課文講了什麼,請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這樣,對於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這一教學環節是為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四種小動物與荷葉的關係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理解並不一定到位。例如,小蜻蜓説:“荷葉是我的停機坪。”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説,都很熟悉“蜻蜓與飛機”,它們長得很像,這也好理解。但我敢説,停機坪對孩子就比較陌生,包括我們成年人,如果沒見到這個實物,在認知上都會產生模糊的概念。這是一個難點,我把停機坪的圖示展示給孩子看,讓他們有切身的感受,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配合幻燈片的演示,再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增強了趣味性,突破了課文難點。

低年段的課文教學應該強調多讀少講。“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因此,這一環節我有意安排了自由讀、彙報讀、競賽讀和齊讀等環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法,每個學生都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朗讀的激勵中,讓學生享受閲讀的興趣和喜悦。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發揮了學生的不同個性。

語文學習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第1自然段:“荷葉圓圓的,綠綠的。”這種句式既符合孩子的語言習慣,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句式表達的多樣性。其實指導給孩子,這句是從形狀和顏色兩方面來描繪事物的;然後再舉例,比如蘋果怎麼樣,太陽怎麼樣。如此舉一反三,孩子自然就明白了。這種仿寫,既有對語感的培養,又有對課文的拓展延伸。

本課教學通過多種教法和學法相輔相成的結合,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走進美麗的夏天,走進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觀察生活,體驗情感,享受大自然,實現了尊重兒童,發掘童心、童趣的教學價值。

第4篇

?荷葉圓圓》是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夏天”主題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語句優美,想象豐富。本文在表達上也很有特點。第1自然段中“荷葉圓圓的、綠綠的。”一句既符合孩子的語言習慣,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句式表達的多樣性。課文第2——5自然段結構相似,句式相同,都是先通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的話語“荷葉是我的_______________。”這樣的比喻句,讓我們瞭解荷葉的樣子和作用,然後再寫小動物們在荷葉上做什麼 ,讓我們看到荷葉上生動的畫面,語言表達也富有節奏感。課文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不僅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更有利於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獲得情感體驗,從而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語文主題學習”是一種“雙主題整合教學”理念,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原則,旨在強調不能因為語文本身有人文性,因而育人性強的特點,而忽略語文教學的本體功能———發展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雙主題整合下“1+x單元授課教學”,是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高效能”的教學模式,它主張從減少教材和教學過程的重複中求得教學的速度,從加快教學速度中求得知識的廣度,從擴大知識廣度求得知識的深度。在教學中,老師要教得紮實,學生要學得透徹,提倡“一課一得”。對於“一課一得”包括三個層面:一課一得,課課有得,螺旋發展。“一課”指的是一篇課文;“課課”指的是每節語文課;“發展”包括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發展,學生情感的陶冶,習慣的養成等等。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一得”的多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會提高,學生的人格修養就會形成。

針對教材特點、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根據形旁表義的方法學習“珠”“搖”“停”“荷”“膀”“蹲”“唱”。

4.拓展閲讀主題閲讀叢書54頁《鄉野夏趣》,用“_______是_______”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本課的設計理念凸現閲讀的自主性體現低年級閲讀教學的三個層次:感悟、積累、運用。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以一個夥伴的身份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説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學生通過:

2、自主探究——展開想象,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合作學習──通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來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熟讀成誦。

猜謎語是學生的愛好,上課伊始,採用讓學生猜謎語的方式引入課。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更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

1.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閲讀、敢於閲讀、樂於閲讀的願望,自主閲讀,整體感知這一環節就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所以我先讓學生藉助拼音聽讀課文,引導學生理清文章內容,學會回答問題。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讀,在讀中理解內容,在讀中積累語言,領悟情境。課上着重練習孩子的有感情朗讀,想讓孩子們讀出感情就得讓他們走進文本,理解文意,喜歡文中的角色。預設採用做動作、表演、想象等方法,讓學生更加親近文本,留心生活,愛上語文。

出示句子:“荷葉是我的搖籃。荷葉是我的停機坪。荷葉是我的歌台。荷葉是我的涼傘。”,先引導學生髮現這四個句子的句式相同,把荷葉想象成搖籃......;接着看圖,引導學生髮揮想象用“荷葉是____________。”仿説句子;最後引出這篇課文的語用主題 “________是__________。”説句子。讓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循序漸進,層層遞進,形成螺旋上升式發展。

在課堂上,運用1+x的主題教學,引領學生閲讀《主題叢書》中的文章,實現舉一反三,反三歸一。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説到“把知識看成學生應該保存在頭腦裏的存貨,一旦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就應當拿出來給他看。 ”本着這樣的理念,我設計詞語式板書:

第5篇

?荷葉圓圓》是一篇散文詩。詩中描寫了圓圓的、綠綠的荷葉。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內容雖然淺顯易懂,但卻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想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

針對這一要求以及教材的特點,我把本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4、展開想像,學會“( )説:‘荷葉是我的( )’。”的句式表達。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學段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讓學生充分地認識本課生字,熟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搖籃”、“停機坪”等詞語的意思。

教法:由於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快樂識字、合作學習、快樂朗讀”的教學方法。

學法: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識水平,確定運用“自主嘗試讀——帶問題去讀——自我展示讀——猜一猜”的學習方法。

1、教學前,我先讓學生欣賞美麗的荷花圖,接着問:“你們瞧,這是什麼?”(荷葉)“那你們能説説荷葉長得怎麼樣?”根據學生的回答切換到課件上出示:“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緊接着出示課題並板書:14荷葉圓圓

2、認讀課題中的“荷”字並書寫“葉”字。認識“荷”字注意引導學生識記的方法,書寫“葉”字要強調“口”字要偏上,而且要寫小。

這樣一開始就吸引住了學生們的眼球,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創設了樂學的氛圍,讓學生一開始就有了一個較好的學習狀態,從而自然的導入了新課。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是低年級學段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學中要做到巧識字、巧讀文,以讀文為載體,識字為目的,處理好識字與閲讀的關係,巧妙地達到以讀促識、以識促讀、讀識互補、文悉字熟的目的,則是低年級閲讀課的關鍵。

識字讀文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理解“搖籃”、“停機坪”詞語的意思是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了“分層次讀文,隨文識字析詞”的方法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主要通過“三讀”來完成。

第一次讀——自主嘗試讀。我先出示自讀課文的要求,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生字,達到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畫上波浪線。接着四人為小組認讀生字,最後老師抽讀生字。這樣讓學生自主嘗試讀課文,使學生有目的的去學習。

第二次讀——帶問題去讀。我先出示畫面讓學生觀察:説説荷葉真美啊,它吸引了哪些小夥伴?(在這裏貼圖板書:小水珠……)接着提出問題:荷葉的小夥伴們會説些什麼?這樣讓學生帶着問題再次去讀課文。最後依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小水珠説:“荷葉是我的搖籃。”

在本次讀課文的過程中,識字教學的重點不是在於拼讀字音了,學習的重點應放在識字方法的交流和語言的積累上了,識字要寓於閲讀之中。

比如在這裏利用“搖籃圖片”引導學生明白以前的“搖籃”是用竹子來做,所以“籃”字是竹字頭,以前的搖籃啊,要爸爸媽媽用手不停地搖,躺在裏面的小寶寶才睡得香,所以這個“搖”是提手旁的,這樣幫助學生記住了“搖和籃”的字形,又讓學生理解了“搖籃”的意思,利用圖片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停機坪”的意思,引導學生利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來記住“珠、停、坪”等生字,同時指導學生書寫“機”字。最後讓學生連讀四個句子。通過這樣引導學生進行“識字”與“讀文”的學習,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了識字理解,有效地協調處理識字與閲讀的關係,巧妙地達到以讀促識、以識促讀、讀識互補的目的,使學生對生字的識記也得到了鞏固。

?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閲讀。”本次朗讀,是在學生前兩次將課文完整自由讀兩遍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一讀,接着有齊讀,指名讀,比賽讀,師生共讀等,讀後要評價,讀的形式豐富多樣,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逐步培養起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通過這三層次的朗讀,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閲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

?新課標》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藉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安排了拓展內容:荷葉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都帶來了快樂,荷葉還會給誰帶來快樂?利用課件出示畫面,引導學生想像,以“()説:‘荷葉是我的()。’”的句式來説説。為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説話能力。

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就是“認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課結束前又進行了一次生字鞏固,通過帶拼音讀生字,去掉拼音再讀詞組,猜字謎等,通過多種形式地反覆訓練,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對生字的識記得到了鞏固。

我的板書主要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對於本課的教學,作為教師把重點放在了引領學生熟悉課文,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走進課文,體味文字的美妙。所以,我在設計板書時採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眼前一目瞭然,不過整體下來,感覺學生的課文朗讀把控的不夠好,有些顧此失彼,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把朗讀的層次考慮周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