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的優化教學3篇 打造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2W

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閲讀、寫作、表達能力。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互動討論等手段,創造一個積極、互動的學習環境。同時,我們將介紹一些教學方法和技巧,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課堂的優化教學3篇 打造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

第1篇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學的重要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能提高教學內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促使學生在感情上和行為上都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優化課堂教學。近年來,隨着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我校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面談一談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探索。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強烈的求知慾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藝術魅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表現手段多樣化的特點,充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維持在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我們設計的cai課件,總是力圖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效果逼真的聲響,給學生以多種的感官刺激,激起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奮點”,達到“課伊始,趣亦生;課進行,趣漸濃;課結束,趣猶存”的境界。

例如《雷雨》一課,教師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製作了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體課件。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觀察到的雷雨的景象,接着讓學生欣賞多媒體課件中的雷雨的景象:烏雲壓下來,狂風吹得樹枝不斷搖晃,雨譁華地下起來,一道美麗的彩虹出現在天空……活動的畫面中夾雜着風聲、樹聲、雷聲、雨聲、蟬兒、青蛙的叫聲;在聲、光、色、像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對雷雨這一自然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課文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慾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地轉向於課文內容的學習。

又如:我校校本課程中的一節語文活動課《讀書的滋味》結束時,讓學生伴着悠揚的音樂,觀看一組極富動感的多媒體畫面:高速行駛的汽車、飛快敲打鍵盤的雙手、匆忙穿梭的人羣,飛向宇宙的航天飛機……這一組畫面給學生無盡的遐想和深思,讓他們感受高科技時代都市更具有特殊的意義。雖然課結束了,但相信學生讀書的興趣會更濃。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發展個性

“21世紀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真正成為主體的課堂。”21世紀的語文教學重要任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藝術地引導學生敢於參與,樂於參與,善於參與,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自主發展。教師可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現有課堂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大致界參與獲取知識過程與途徑的意識,發展學生個性。

如《雷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計算機中的圖像、聲音、動畫,從表現形式上喚起學生對語言的主動感悟,體會詞語運用的精妙。“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一句中“漸漸地”一詞,學生理解上有難度,教師讓學生先聽兩組聲音:一組雷聲由大慢慢變小,一組雷聲突然變小。學生馬上指出第二組聲音不對,可見學生主動領悟到雨的變化是從大到小,慢慢變化的。接着,教師出出示幾組圖像:花兒慢慢地開放,太陽從海上慢慢升起……學生馬上舉手用“漸漸”説話,不僅説了老師展示的畫面,而且聯繫生活實際説了很多漸漸變化的事物。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學生主動感悟詞語,積累詞語,表達思想,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又如,我校校本課程《讀書的滋味》一課,我們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交流讀書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品質。現代化技術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運用,創設了個性化學習的環境,營造了信息化教育環境,學生的個性得到一定發展。首先,多媒體創設情境,調節氣氛。課前,閃爍的人物面部表情和動感的節奏,為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做了充分準備。緊接着,學習小組在網上開展感受品讀活動。我校有育才國小校園網,老師和學生均可以上交流。這次活動主要是進入育才校園網五(3)主頁,在主頁內有大量文章或片段,以及相關的資料,音像,課上課下學生都可以上網瀏覽,大大擴充了學生閲讀量。小組活動時,學生自主交流互動,其樂無窮。學生時而在製作精美的網頁上伴着悠揚的音樂,瀏覽一篇篇美文佳段,時而和學習小組的夥伴交流讀書的感受,時而點擊網上豐富的資料庫,查閲有關背景資料……全班交流時,同學們紛紛點擊音像資料,或者伴着灕江秀麗的風光,朗誦“灕江的水真清啊……”,陶醉在祖國山河的壯麗之中;或者和孫道臨爺爺配合,吟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沉浸古人豪邁的激情中……。美妙的音樂,精緻的網頁,朗朗的書聲,鍵盤的敲擊聲,奏起了一曲和諧的樂章。課堂是如此充滿活力與個性,學生不僅感受到讀書有滋有味,更感受到現代技術的魅力。我們製作的網頁可以長久運用,而且有實效,經常補充和更換網頁內容。《讀書的滋味》這樣的課形成一個系列,長期堅持下去,我們培養的學生可以説真正是與時代接軌,是面向未來的了。

“活動的對象比靜止的對象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使學生感知。”國小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障礙主要是由於缺乏必要情境創設或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而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的,學生不常見的位直觀生動的具體形象,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把握,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

如《蝙蝠和雷達》一文,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瞭解蝙蝠和雷達飛行探路的複雜過程及其二者相互的關係,是有相當難度的,為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難點,教師設計以下動態的畫面:夜空中,一隻蝙蝠邊飛嘴裏邊發出聲音,用“﹚﹚﹚﹚﹚”代表聲音,“﹚﹚﹚﹚﹚”碰上一棵大樹,“﹙﹙﹙﹙﹙”反射回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開大樹,安全飛去。在此基礎上,變出第二幅畫面,蝙蝠變為飛機上的雷達,蝙蝠嘴變成天線,耳朵變成熒光屏,大樹變成一座高山,飛機依靠雷達安全飛行的畫面地展現在同學們眼前。這些生動的畫面不僅幫助學生了解了蝙蝠和雷達飛行探路的複雜過程,而且體會到雷達正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的。這一多媒體課件的設計使教學難點得到了有效的突破。

依據課程標準的精神,今後作文教學的重難點是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我們的校園網絡適應了作文教學發展需要。學生可以在網上閲讀自己喜歡的信息,使小小教室與大千世界緊密相連,學生雖然不出門,也能知道天下事,大大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表達的願望。

如我校校本課程中有一篇描寫校園一景的習作,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將學生課前在校園拍攝的相片,觀察的筆錄及課外閲讀的關於校園的精彩文章片段進行整理、歸類,製作成教學課件,成立班級網頁。將校園主要景點的圖片資料、文字資料及錄像資料以菜單形式呈現在電腦的同一界面上,供學生進行習作前的搜索、查閲,教學環境的優化,培養了學生蒐集、獲取、選取信息的能力,高效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在感受信息時代的同時,學生饒有興致地進行着習作的實踐。“情動而辭發”,自然能寫出好的文章。作文評講時,教師利用網絡大屏幕上直接修改,增強了直觀性和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情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文章不是無情物。”尤其語文教學更應當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達到情感共鳴,增強學生情感體驗。現代技術的使用為學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樑。

如《豐碑》一課意境深遠,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講述了一位將軍在雲中山行軍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位因未穿禦寒衣服被凍死的戰士,而這位戰士竟是負責發放給養被服的軍需處長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淚下。但是,現在的國小生對過去的年代,特定的環境瞭解甚少,為了激發學生對這為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瞭如下激情教學。

為了幫助學生走進課文特定的場景,開課時,設計了一個“大雪紛飛、狂風呼嘯的大雪山上,一支隊伍艱難地行進着”的畫面,教師配上一段動情的導語:同學們,讓我們把紛飛的思緒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你們看,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的雲中山上,一支裝很差的隊伍,正艱難地行進着,等待着他們的是……“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生動的畫面,立即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學生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似乎和這支紅軍隊伍一起到了大雪山上。

果戈裏曾經説:“像樣朗讀一篇作文,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滿心靈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靈去感受它的每一個詞。”聲情並茂的朗讀能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豐碑》一課第7自然段對軍需處長的描寫是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時,多媒體課件由小到大逐步演示出軍需處長倚靠樹幹的形象,軍需處長的形象在學生心中,逐漸清晰,逐漸高大起來,配上深沉的音樂,學生們深情地朗誦起來,飽含着對捨己為人、勇於獻身的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課文學到最後,教師請一個同學朗讀第7自然段和最後三個自然段,同學們邊聽邊看一組畫面: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在光禿禿的樹幹上;慢慢地,樹幹變成大雪覆蓋的雲中山,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透明的豐碑矗立在雲中山上;不一會兒又變成了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同時,伴隨着激動人心的音樂。這畫面,這聲音,強有力地震撼着學生的心靈。這時,學生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上升到了對紅軍隊伍,對無數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學生的認識,學生的感情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昇華。

實踐證明,把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國小語文教學,確實優化了語文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課堂上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學生通人機對話,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卓有成效地進行讀寫訓練。通過網上教學,實現資源共享。如何使現代教育更好地輔助語文教學,今後我們將作進一探討。

語文課堂的優化教學3篇 打造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 第2張

第2篇

隨着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教學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顯示出獨有的內在魅力,促進了教學行式的多樣、教學過程的優化 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運用現代 教學技術能激發學生內心的 情感。情感是學生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激發學生內心的感情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尤其語文教學更應當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達到感情共鳴,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優化語文課堂效果。下面小議幾點收穫:

例如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學生對地球在羣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及人類給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種種行為難以理解。利用cai的優勢,運用計算機多形態呈現信息,將教學中的不同信息形態分解組合,順序呈現,直接刺激於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含量較高的課文,其難點是蝙蝠在飛行過程中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為此,自制一組動畫幻燈片,課堂中,在學生默讀課文後,指名一位學生説一説,教師邊根據所述內容逐一顯示動畫,電腦屏幕便會逐一有序地顯示:蝙蝠、嘴、發出、超聲波

同時配上各種聲樂效果,如此聲像同步,動靜兼具的動畫,學生一看就懂,一聽就會,一説就通,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過去,老師在閲讀教學完成後,利用課堂練習檢查教學效果時,常常浪費了課堂上許多寶貴時間,有了電腦,教師可事先把題目及答案存盤,做練習時,先顯示題目,學生做完後,電腦直接檢查正確與否。對了,電腦報以一陣熱烈的掌聲;錯了,電腦便顯示答案並閃爍一次,伴以爆炸聲。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還爭取做到課堂上能解決的問題,儘量解決,不讓一個學生把疑問帶回家過夜,大大地簡化了教師在課堂上機械的、重複性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實踐證明,把現代教育技術引入國小語文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

第3篇

摘要:中職學校除了要培養學生紮實的專業技能,做好學生的語文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語文教學對於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很大幫助,同時還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閲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這都是以後工作和學習中必備的素質。中職學校招生門檻不是很高,而且近幾年還在不斷擴招,導致生源質量不高,另一方面,學校教師數量有限,教育資源缺乏,這些都對中職語文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有效緩解這些問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引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讓中職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顯著提高教學的質量。筆者結合自身在實際教育中積累的經驗和心得,就如何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從我自身對中職語文教學的觀察來看,很多學生語文功底薄弱,詞句積累不夠,閲讀理解能力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抱着混時間的心態隨便應付語文課程。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在於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並讓學生明白,良好的語文能力對於他們以後的求職也是至關重要的。現在,很多中職學校都已普及了多媒體設備,通過多媒體設備連接網絡,可以獲取海量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可以接觸各種形式的學習內容,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內容更加豐富,教師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來合理佈置語文課堂,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和學習氛圍。所以,在中職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學會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的效率,真正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讓他們在將來的求職道路上更具優勢。

在傳統的中職語文課堂中,一般是採取板書結合課文的形式來展開教學,授課形式比較單一,不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上課容易走神和分心。而且,中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在學習上自我約束力不足,學習能力較弱,再加上課程內容比較枯燥,導致學生都在玩自己的,教學沒有效果。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養難以提升,甚至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這無疑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因此,為了解決中職語文教學的這種困境,教師需要及時變換教學方法。

選擇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前提,每堂課前教師要備好教案,列出重要的教學內容,並充分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以視頻、音樂、圖片為載體,讓學生從多方面感受語文的魅力。有了多媒體設備,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語文學習的內容,對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徹,接受文化的薰陶,不但提升自己的內涵。例如,在講解《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時,該文通篇對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多,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由於學生普遍對文言文感到比較生疏,自然不容易理解文章表達的內容,學起來也會感到枯燥無味。此時,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滕王閣序相關的資料片,讓學生對文章所描繪的風景有一定的瞭解,進而再去理解作者抒發的個人情懷。這時學生對文章內容已不陌生,再去講點其中涉及到的典故歷史,學生必然更容易理解,最終完成本篇文言文的學習。

中職學校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所以語文課時不是很多,再加上課本上內容有限,拓展不夠,很多文章都是節選,單純依靠課本,學生的知識面就太狹窄了。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時,除了課文內容本身,還要交代作者的寫作時代背景、幫助學生糾正讀音等。如果單靠教師一個人講,要把所有的知識內容講清楚,讓學生弄明白,不僅在時間上不夠,對於教師本人來説壓力也很大。而現在有了多媒體設備,能有效拓展課本中的知識,給學生呈現更加全面的內容,在相同的時間內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

中職語文教材有一章節是專門介紹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小説、戲劇,但都是截取其中特定的章節和部分場面,只能管中窺豹,學生不能瞭解其全貌。但由於中職學生除了要學習語文課程,還要學習專業課,鍛鍊自身的專業技能,因此,讓他們花費大精力去讀原著也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影音設備,在課堂上播放由原著改編的電影,通過電影學生可以用較少的時間來了解原著的全貌,讓學生對所學的節選篇章有更加深入的瞭解,能顯著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如在學習老舍的《茶館》(節選)一課時,教師在課前把由《茶館》劇本改編成的電影錄像讓學生觀看,通過觀看電影中的每個人物角色,品味那個年代和背景下,每個人物命運的沉浮和內心的心理活動,這樣學生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原著的思想內涵。以電影資料片的形式展示課本中節選的小説和戲劇,既節約了學生閲讀原著的時間,還能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學起來也更加容易理解。

我們鼓勵和倡導教師在中職語文課堂中要善於利用多媒體,但是,還是要注意分寸,合理利用。所謂合理應用,就是要在合適的教學場景使用多媒體,不是每一堂課都需用到多媒體,而是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來決定的,不然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正常的教學進行。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老師認為,多媒體作為一種實用的教學輔助設備,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很有幫助,隨之產生了濫用多媒體設備的行為。於是在授課中使用許多不必要的課件,學生的注意力反而放在多媒體上,對於教學內容沒有去認真理解和學習,導致本末倒置,沒有發揮多媒體本來的作用。因此,在中職語文課堂中使用多媒體,一定要視具體的教學內容而定,而且多媒體是輔助,教師要發揮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由教師引領課程的節奏,並和學生時常互動,以期實現理想的效果。

多媒體能把現代網絡技術引入中職語文課堂,讓語文教學有了更多呈現的形式,為課堂注入了活力。但是,我們仍要清醒的認識到,教師仍是教學的主體,課本內容才是教學的核心,只有合理利用多媒體,才能最大程度發揮其效用。

[1]孟偉英.構建中職語文多媒體教學新模式[j].現代職業教育,20xx(2):144-144.

[2]格桑玉吉.淺論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xx(3).

[3]王瑾.多媒體技術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xx(2):34-35.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