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的讀後感範文3篇 《老師的智慧,我不再困惑》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1W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是一本由教育界知名作家所撰寫的教育心得書籍。該書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了現代教育中老師面臨的各種困惑,並提供瞭解決方法和實用建議。本文將就這本書的主要觀點進行介紹和分析,幫助老師們更好地應對教育工作中的挑戰。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的讀後感範文3篇 《老師的智慧,我不再困惑》

第1篇

在教育的路上行走,時間越久,你就越會覺得它就是一場修行。還記得當初的“唯成績論”,以成績的好壞去判定一位老師教學質量的高低,以成績的高低去衡量自己教學的得失,卻忽略教育的主題——學生,對學生心靈的關注少之又少,對於他們點滴中的成長忽略不計。就這樣走着走着,時不時,我會感覺困惑、倦怠,因為眼前有太多讓我們困擾的事情牽絆。

讀王維審老師的《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給予我更多沉靜和理性的思考,這本書沒有宏大的理論探討,而是在娓娓道來中消解了一線教師普遍存在的困惑,無論從引領成長的“內功”上,還是從文章可讀性的“外在”上來説,都是一本難得的教師心靈讀本;它很少長篇大論、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更多的是用“接地氣”的案例解讀和教育敍事的筆法解答了教師羣體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惑和疑慮,解讀從新教師到傑出教師的成長曆程。

一個教學中的意外,一名獨特的學生,一堂有缺憾的課以及相悖於教育路上漸行漸遠的步伐……它不僅僅是個插曲,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去理解它?如何去面對它?以怎樣的心態去解決它?

依稀記得剛上班時自己宏大的理想:做一名學生喜歡,受人尊敬、愛戴的好老師,自己也象王老師書中第一章——成為好老師的第一步中提到的“有一顆願意成長的心”,“從教育敍事開始”“做一個會反思的教師”,從反思中思量“我們該有怎樣的師生關係”,怎樣“做一個從容的教師”,並“堅守住心中的美好”,朝着“最重要的是方向”努力着,並記錄下自己一路走來的痕跡,可不知什麼時候,自己卻把原來的夢想丟棄了,各樣各樣的事情,疲於應付,就變成了敷衍,打開“百度”東拼西湊,面對使出渾身解數卻無動於衷、原地不動的學生,我們糾結、苦惱,卻不願“承認差生的存在”,“選擇一種有境界的捨棄”,擁有“抬高一釐米的權利”,“做一個簡單的教師”,“不做鏈條上的那一環”,“給愛一個適當的位置”。

再次思量“分數”,它真的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嗎?不盡然,“分數能夠説明什麼”,它只是檢測學生一個階段的學習,一個知識段的掌握程度,不能説明一個人的能力。其實,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學到知識有多少,認識的有多少,在實際中會運用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王維審老師説的“及格還是出色”“沒有理由放棄對人的關注”,“讓教育多一份詩性與美好”,“放下,才能走得更遠”。

而在這條道路上,沒有亙古不變之法,只能借鑑前人經驗,不斷地增加智慧才能培養好每一個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前提,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以學生學到了多少知識來衡量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給“孩子一個完整的體驗”,事必躬親,循循善誘,集思廣益,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永不放棄對教育智慧的修煉,終身學習,潛心為學,“給心靈一個柔軟的着陸點”,給自己一個修復靈魂的機會,不忘記成長。

教育是一場修行,“路漫漫其修遠兮”,需要我們“迴歸,教育的另一種力量”,知道“愛,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在窗外”,“你若尋找,便能得到”。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的讀後感範文3篇 《老師的智慧,我不再困惑》 第2張

第2篇

打開王維審老師的第二本書《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扉頁,我寫着的日期是20xx年3月17日,記得當時是學校裏發的,收到書時我很是欣喜,可惜的是我拿回家囫圇吞棗地瀏覽了一遍之後,就再也找不着了,這件事可以借用書名裏的一個詞,就是我很“困惑”。一直困惑到今年春天,搬家的時候才發現了這本書。

時隔三年多之後,藉着教體局“師訓科”掀起的“讀書活動”,我們學校裏暑假讀書活動,我再次領到了同樣的一本書,感覺是再遇老友,也感覺很幸運。新書送人,讀的是老的一本。

今天,輪到我交本書的讀後感,我覺得自己的感受是從來沒有的獨特。

本書共有七章,第一章是“成為好老師的第一步”,就是老師要讀書和寫作。

我想起了我當初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喜歡的學校圖書室裏初次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厚厚的書,抽出來翻看了一下,隨即放回去,為什麼呢?感覺如看天書,啥也不懂,更沒有興趣,主要是對這本書很陌生。而現在呢?我家裏光教育專著就有70本多,僅僅一個多月前的“6.18”噹噹搞活動,我就一次性的買到20本書,李鎮西的一套就10本,還有家風系列,尹建莉的,雖然擁有的不是全部讀透,但是,大部分讀完,而對比讀書前後的感受,就是讀教育專著越多,越感覺到自己對教育理解的淺薄;讀得越多,不是懂得多了,而是覺得自己懂得太少,越需要多讀。

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都是講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如何去看待教育的現狀和學生,是運用“你有抬高一釐米的權力”,是“用什麼樣的眼睛看學生”,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愛學生”?“教育不僅僅是拯救”,“教育還有另一種力量”。

最後第七章是“從教書匠到教育家”。用動畫片《傑克與仙豆》收尾,給了教育工作一個詩意的詮釋。

關於寫作,我想起新教育創始人朱永新老師在2002年發過的“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的帖子,如果哪位老師加持寫作,所見,所聞,所讀,所思無不可入文,,每天1000字,堅持十年,不能成為名師,可以向他索賠鉅額保險金。

的確,作為老師,誰的工作不遇到很多奇葩的學生和更奇葩的家長呢?下了課的辦公室裏哪位老師沒有吐槽和抱怨呢?更有老師遇到棘手的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籌莫展,非常難堪,那麼,去努力,從讀書和寫作開始,從記錄和反思開始,如果選擇這麼做,你不但成為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還可能走上了從教書匠教育家的幸福之路。

第3篇

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願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當然陪伴也是一個很平常的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最後陪伴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像夫妻之間的陪伴,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而在敍事者,這是另一種精神陪伴。

王維審老師説從人治到經驗管理,再到人性的迴歸,他的成長路徑就是源於忘我的閲讀、堅持不懈的寫作以及直抵靈魂的反思與追問。他説:“讀書,讓教育不斷豐盈。”從進入敍事者一路走來,我最深的感受是讀書還可以照亮生命。可以讓身心俱疲的我們找一隅安放心靈的故鄉。而教師寫作的意義,王維審老師在《做一個不再困惑的教師》中是這麼歸納的:一是可以去掉教師身上的匠氣、俗氣,二是可以讓教師的心靈變得澄明清澈,三是可以讓教師對自我有一種靜謐的梳理與關照,四是可以讓教師靈魂深處最豐饒的部分得以深度開墾。

如果説閲讀可以照亮生命,寫作使心靈變得澄明、清澈,那麼反思無疑是對靈魂的一種追問。這種追問,“是一種自覺的尋找,向更深處漫溯的尋找。”通過不斷的反思和追問,“不斷進行闡釋性思考和批叛性反思,讓教育教學時刻充滿活力和激情。”如何讀,寫什麼,怎樣思?王維審老師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眾多一線教師的困惑,在《做一個不再困惑的教師》中一一作了詳細的闡述。面對“教育之道”,雖然每個教師有不同的經歷和個性,教不同的學科和學段,針對不同的學生和問題,每個人選擇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也會不大相同,但最終都將歸向教育之道。有些“道”雖不可照搬照抄,卻可以給我們一些智慧的啟迪。

王維審老師在《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中,從成為好老師的第一步開始,親切自然地娓娓道來,教我們如何讀,怎樣寫,怎樣堅守自己成長的方向,告訴我們“無法與體制對抗,也沒有時間等待體制的完善,但我們完全可以在體制下加入一些自己的東西,用為師的智慧、專業和勇氣,抵擋那些紛沓而來的傾軋,為那些純真的孩子贏得一個緩衝地帶,讓他們有可能觸碰到教育的柔軟。”而我們可以“有抬高一釐米的權力”,做一個簡單的老師。在本書的第三章:用什麼樣的眼晴看學生,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時教育需要轉個彎,看似山窮水盡疑無路處,又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比如在《蹲成蘑菇》一文中,一個年輕班主任説他遇到了一個説什麼道理都“油鹽不進”的學生,問王老師該如何處理,王老師就很認真地在qq上給那個年輕班主任講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有一個精神病人把自己當成一隻蘑菇,整天撐把傘蹲在牆角,不吃也不喝。心理醫生卻想了一個辦法,和那個精神病人一樣撐把傘蹲在他旁邊。病人奇怪地問:你是誰呀?醫生説他也是一隻蘑菇,之後醫生站起來在房間走動,吃漢堡,並告訴精神病人蘑菇可以動,也可以吃東西,幾星期後,雖然那個精神病人還覺得自己是蘑菇,但他卻能正常生活了。王老師舉這個事例就是要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最先要做的就是改變你自己:遇到蘑菇就蹲成蘑菇,遇到白楊就站成白楊,這才是為師之道。

王老師説我們教育培養的是社會人,我們不可能讓學生一輩子生活在教師的影子裏,我們給予學生的最適合的教育就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信,具有極強的社會適應性,時時都能夠信任自己的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不是拯救人,而是發展人;教育不是推動人,而是引領人。教育其實還有另一種力量:迴歸的課堂,安靜的閲讀,親情的温暖,這些質樸的東西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勇氣,回到寧靜,心無旁騖,開始最本真的教育,到那時,我們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觸,一定能夠更清晰地看待自己,並找到從教書匠走向教育家的道路。

從教書匠到教育家,我不敢奢望。但兩者之間要跨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我們可以走走,至少這段征程中會有不一樣的迷人風景,是我們以前未曾涉足過的。畢竟做為一個教師,我們不僅要有贈人玫瑰的能力,還要有感受手留餘香的能力,這也是教師幸福的本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