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教案5篇 《地壇風華》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4W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份名為《我與地壇》的教案,該教案旨在通過學習地壇的歷史和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文化自信。教案內容包括地壇的背景知識、重要文物介紹以及參觀體驗等,旨在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認同。

《我與地壇》教案5篇 《地壇風華》

第1篇

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課本,“珍愛生命”專題中的《我與地壇》。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説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本文是專題“珍愛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塊下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作家史鐵生自傳性的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過程,充滿了其對於生命的哲思。教材節選了兩部分內容。一是我與地壇,二是我與母親。本課主要學習第一部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一種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對人物情感的理解和體驗。

本班共有學生58人。學生大多數對閲讀有一定的興趣,基本上能靜下心來讀一篇課文,並能簡單的表達自己的閲讀感受。

學生上課之前已經預習了課文,查詢了史鐵生的資料,抄錄了字詞,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從上述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學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領會地壇使“我”豁達地對待生死。

3、品味語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係。

1、以讀促悟:在教學中,通過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史鐵生情感的變化。

2、小組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從地壇景物的特點中體會史鐵生對於生命的思考。

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圍繞上述構想,我將本課設計為以下三大環節:

本環節是本課重點。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圍繞殘廢之初作者的心境,從地壇與作者的'相似之處中體會二者的同病相憐。重點解讀描寫地壇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壇“荒蕪並不衰敗”的特點,圍繞課文第五自然段中對地壇景物的描寫,小組探究這些景物的特點以及其中所藴含的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則是作者從為何生到怎樣活的一個過渡的思考,由兩個問題,即“生是什麼,死是什麼”進行過渡。最後簡單解讀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後地壇展現的新景象。

1、從“作者喜歡地壇嗎”這個問題入手,要求結合前文學習,讓學生概括地壇對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從而對整節課作一個總結。

?我與地壇》這堂課,是我們高一語文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磨課時那令人萬分尷尬的一灘死水的課堂。這個可能跟那個班級本身就不活躍有關,但我想,大部分問題還出在我自己。下課之後,季老師、錢老師還有小環等等,我們坐在一起,努力的糾結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總結了幾點就是,1、導入頭重腳輕,2、課堂小問題太多,主問題不清晰,3、對句子的分析浮在表面,沒有深入體會,4、語速過快等等。然後大家出謀劃策,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課。果然集體的智慧是強大的,第二次磨課,從各方面來説,都比第一次好,但還是存在問題,一是在分析地壇與史鐵生的相似之處那裏,問題設置的順序有點混亂。二是對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教師講的太多了,學生的感悟較少,三是最後六個譬如那裏,也是內容太多,教師的分析浮在表面。回去之後我又進行了修改。今天呈現的就是我們的成果了。通過對這節課的認真準備,我認識了備課組集體力量的強大,同時就個人而言,我瞭解了更多的教學手段,鍛鍊了自身素質,自我感覺在課堂教學上有了較大的進步。雖然因為經驗等等方面的原因,我還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相信以後我會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説課,希望各位老師多給我提意見。謝謝大家。

《我與地壇》教案5篇 《地壇風華》 第2張

第2篇

?我與地壇》(節選)選自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二第一個大專題“珍愛生命”下的第一個子專題“精神支柱”,它隸屬“文本研讀”的範疇,是高一年級的學生步入高一下半學期之後要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須教材打破以往以文體為依據組合單元教學的體式,着重凸顯文本中的精神價值對學生的影響,就《我與地壇》而言,它要求學生在整體把握“珍愛生命”這個大主題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藝術表現手法。

課文節選了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的前兩節,第一節寫地壇,寫自己在遭遇人生變故後在地壇中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寫直搗作者對生死的解讀;第二節寫母親,寫自己在地壇中對母親的追思與痛悔,作者用“我”與母親之間的細節及議論性語言放大了悲傷的力量,直擊學生的內心深處;而連接一、二兩節的則是藏在“我”與地壇背後的一隻眼睛,那就是母親的眼睛。

十五、六歲的學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節,關於生活和命運、苦難和坎坷、生和死,他們尚且處於一種似懂非懂自以為懂其實又不甚懂得的狀態;而在國中階段,他們已經學習過有關生命話題的文章,也積累了散文閲讀的一般知識和能力,基本能夠熟練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散文寫作特點,而關鍵在於“景為什麼能夠成為情的依憑所在?”,即就是説,學生在解讀《我與地壇》時,可能會對地壇為什麼能給予作者生命的啟示這裏形成閲讀障礙,由此導致學習難點,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視情況而定,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這堂課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動與感悟。

1、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由淺入深的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尤其加深對多音字的記憶;

(2)課文第一節,品味景物描寫的語言特點以及景物背後藴含的情感脈絡。

(3)課文第二節,體會作者對母親態度的變化,並在變化中感受作者與母親之間濃烈而複雜的愛。

2、教學重點:由於課文一、二兩節在語言特色和情感表達上各具特色,所以(1)第一節,重在析景——通過對景色的賞析,讓學生明白地壇能夠給作者帶來生命啟示的原因。

(2)第二節,重在內省——通過文本中母親的“眼睛”讀懂母親的苦難與偉大,並從作者與母親的故事中走出來,去反窺自己,對母親對生活內省於心。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後,我安排了兩課時來完成《我與地壇》的講解。第一課時,以地壇中景色描寫為線索;第二節,以母親的“看”為線索。下面我將重點談一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

我想通過“角色扮演”和“誦讀涵詠”的方法,讓學生在有聲的情感中身臨其境的去觀賞地壇中的景色,並從自身出發設身處地去理解作者對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體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首先,我用多媒體投射兩張史鐵生的照片,讓學生去看,去觀察照片中的時間、環境和史鐵生的姿態與表情。

之後,角色扮演——我是記者,學生們都是史鐵生,一部分學生是照片1中的史鐵生,另一部分學生是照片2中的史鐵生。然後開始模擬採訪,我會提出問題:“請問您此時的心情是什麼,您希望二十年後您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打破上課之處的沉悶與緊張;並且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視角去靠近史鐵生的人生,對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體會。如此不僅可以直接拉近他們與作者和文本的距離,而且很直觀的激發了學生對作者人生經歷的同情與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題;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隱喻了他們自身的幸運與幸福。

最後,由我總結,介紹作者生平,交代史鐵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後,在生活和思想上的變化,同時提出疑問:是誰讓這個終年與輪椅為伴,與疾病廝守的人笑得如此燦爛?或許我們可以從《我與地壇》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個教學環節。

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一、二兩節,標自然段、留意生字詞、並簡單概括一二節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的語言(平實而舒緩)和情感基調(壓抑悲慟)。

之後,我會和學生一起通字詞,特別強調多音字“剝、捋、雋、熨”。

再由學生自己概括課文兩節的主要內容(一:我與地壇;二:我與母親),我再簡單的點出:在我與地壇的後面有一隻眼睛,那是母親的眼睛。

這一步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認知,初步去感受課文平實而舒緩的語言所營造出的那種壓抑又略帶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調。在有了初步感知和整體把握後走第二步:

由學生自己自由的讀第一部分,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思考:我與地壇的關係。——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走進第一節,意在引導學生去關注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和宿命。

之後,全班齊讀第一段第一句話“我在好幾篇小説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緊接着我再讀這句話,我會重讀“好”、“小説”、“都”、“實際”,意在強調地壇對“我”的重要性,讓學生馬上關注作者對地壇的描寫。

接着由學生分組討論:我和地壇的緣分表現在哪?——通過這個所謂的“緣分”很自然的引出後面對地壇景色的描寫;同時在他們的討論中我能夠了解學生對這個緣分的理解,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和認識的生成。第三步:

首先,找同學有感情的大聲讀第三段,並説説第三段為我們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地壇。我會點出,在“剝蝕、淡褪、坍圮、散落”背後的“愈見蒼幽”和“茂盛”,意在引導學生意識到,與廢棄荒蕪同在的還有那“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

之後,再找同學讀第三段,沉澱我與地壇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確:家與地壇的近,讓這個曾經無比輝煌而此時荒蕪冷落的園子,迎來了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殘了雙腿的年輕人,可謂惺惺相惜。

同樣道理,先找同學讀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寫,我再讀一遍,爭取讀出一種輕快地節奏。再讓學生回答:這個時候,地壇是怎樣的,我又是怎樣的?

——學生對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以此為基礎,我希望能夠讓他們自己去悟我與地壇的相識之緣——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自己去體會景色中飽含的生命跡象,聆聽生命競相生長而發出的聲響。我再點出,第五段,作者實際是放大了對微小生物的描寫,用地壇中不常被人關注,但依舊鮮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勵自己,讓自己努力做到殘疾但不頹廢。

最後一景兒——第七段六個譬如,我先讀,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放空一切,去聽去想,聽過之後説説自己的感覺。之後,我點出:“默坐”、“呆想”之後,耳邊的嘈雜、紛亂的思緒儘可拋諸腦後,所有的風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艱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種強大的釋放,是生命重歸零度的返璞。

再讓全班齊讀,用齊讀的力度帶起學生們內心的悸動和震撼,讓學生儘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種來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風雨中若有若無的彩虹。在分別賞析了三處景色之後,進行第四步:

再把第一節從頭到尾讀一遍,出聲的讀,將地壇中三處景色描寫串起來,我會提醒學生,讓他們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話“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以此明確,作者用大量筆墨寫地壇中的景色,實則是在寫自己那時那刻無處釋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壇中的所觀來訴説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對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於其間。

最後,反問學生,作者何以在地壇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這個問題是在迴應初讀第一節的那個思考“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是什麼?”,在瞭解了景色和思想的變化之後,沿着作者在地壇中走過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時,學生已經可以自己概括出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距離的相近和精神的趨同,給我與地壇的相遇、相識、相知增添了一種緣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這兒,文本研讀這個環節就進行的差不多了,對於地壇中景色的變化及其中所飽含的作者的心路歷程,學生已經能夠了然於心了。在此基礎上,就要讓他們從文本中走出來,低頭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

再次投射史鐵生的兩張照片,讓學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帶着學生回到上課之處的那場採訪中,提出最有一個問題: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們願意做史鐵生嗎?

我希望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沉澱這一節課所講過的,關於文本的語言,關於地壇的景色,關於作者的感悟等等,繼而再一次引發一種深度的,關於疾病與苦難,關於生命與生存的思考和討論,由學生們各抒己見,我也會説出自己的想法。

通過第一課時,我想告訴他們:當我們抱怨生活不如張三李四的時候,要想到,就命運而言修道公平;當我們因各種無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難的時候,要明白,正是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悲壯凝重的色彩;當我們心中的苦悶與痛楚無處安放的時候,要看到,愛我們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們身邊,為我們遮擋窗外更大的風雨。

4、作業:你在地壇中無意的碰到了史鐵生,你想對他説?

這個作業可大可小,意在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們在課下繼續沉澱,繼續讀,深化他們對課文第一節的理解,並且能夠自由的説自由的寫。下面是我的板書:

從作者靠近地壇,與它相遇;到走進地壇,與它相識,深入地壇也深入自己,這一待就是十五年;再到走過地壇,走過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與它相知。這其實是與文本研讀中的景色分析相對應,直觀的體現了作者借地壇景色變化而抒發的情感變化。

第3篇

1、理解地壇、母親對“我”的影響,即三者間的關係。

2、情感薰陶,深入體會作者關於生死、親情等複雜難言的感受。

緊扣教材,以分析景物描寫和母親的人物形象為主線,以情感薰陶為載體,積極調動學生生活中的情感積累和感性認識,引領學生進入作者的心靈世界。

1、地壇裏的景物給作者生存的啟發(該怎樣活下去?)

3、印發講義:人生就是與困境周旋(《讀者》2001年第21期)

創設氛圍,多媒體播放《命運》交響曲(cd、vcd、磁帶均可)。由“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引出同樣與厄運抗爭併成為生活強者的本文作者——史鐵生。

生平、作品及餘秋雨的評價(我必須仰望史鐵生這樣的作家,還有那些真正在沙漠中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探索的旅行者。)

(一)、作者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連在一起的,這就是地壇(板書)。分析開頭關於地壇的景物描寫部分。明確特點:荒蕪冷落(板書),抓住“剝蝕”、“淡褪”、“坍圮”、“散落”等特殊語序在朗讀中品味語言。繼而把握作者此時的精神狀態:失魂落魄(板書)。

(二)、作者為什麼“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裏”?對園子有了新的認識即意外的收穫,找關鍵句。朗讀、分析第五節的景物描寫,其中的小動物及露水草木雖然生命卑微,但仍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這充滿生機(板書)的環境給作者啟示:要活下去,要珍愛生命(板書)。

(三)、生存還是毀滅,作者“終於弄明白了”(朗讀:一個人,……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那怎樣活,地壇繼續充當着作者的精神導師。分析第七節的景物描寫,落日、雨燕等給作者的啟示:熱烈勇敢有希望的活下去。

(一)、史鐵生在地壇作了長期的呆想,最終參悟了人生的意義,完成了思想上的涅磐。然而,這結果,可不是他一個人完成的`,作者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他母親(板書)的伴行。

圍繞理解兒子(毫不張揚的愛)、不幸(艱難的命運)、堅強(堅忍的意志)等幾方面分析。

(二)、寫母親為表達感激懺悔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讀懂了母親對苦難人生(板書)的態度:勇於承擔(板書)。母親面對人生苦難的這種活法給作者(板書)的影響和啟發至關重要:生命航標(板書)

(三)、明確母親、地壇與我的關係。作者成功時,母親卻去世了。有感情地誦讀第七節,四個“又是”表達了物是人非的至痛。

圍繞生命或母愛談自己的認識感受,文體不限,700字左右。

第4篇

2、增強學生直面挫折、戰勝挫折的能力,體驗探究式學習的樂趣

今天同學們穿的衣服好漂亮,請穿紅衣服的女同學談談,今天為什麼穿這樣的衣服?(以衣服的選擇和心情的關係,讓學生思考史鐵生與地壇)

明確:史鐵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殘廢了雙腿”---生命荒蕪

地壇的特點: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

史鐵生選擇地壇是因為他們相似,還因為地壇“是一個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明確:“蜂兒”、“螞蟻”、“瓢蟲”、“露珠”的活動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的響動.(處處有生命的律動)

2、我與地壇有着怎樣的聯繫?(第2節寫我與地壇的緣分——“這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園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園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並給他以生命的啟示,可以説,自他殘疾以後再來到這裏,古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3、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四百多年裏,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那時,太陽循着亙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

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裏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 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看到時間、認識自己。古圓就像一個智者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並給他以生命的啟迪。

(2)“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

這段描寫細緻而深刻,寫了園中的幾中小昆蟲,如蜂兒、螞蟻、瓢蟲、蟬等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當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園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恆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儘管十五年來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是石門中的落日,還是一羣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 ‘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壇上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身影。地壇上不斷上演着季節的 離去與來,處處洋溢着生命的律動。

三處景物描寫襯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變化、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對生命的感悟。

4、作者從荒蕪的地壇得到了生命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麼?能説説你的看法嗎?

(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辯論的問題……)生不該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人活着應順從自然。我雖殘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極地想到死,應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死亡,從而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

地壇這座歷經400年滄桑的古園,饋贈作者的是如此豐厚,使他從不幸中走了出來,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去尋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作者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激:“哦,地壇,我的古園,你是我的精神家園。”地壇——精神家園。

5、怎樣面對殘酷的不公平的命運,這個問題的解答,也不是史鐵生一個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親的伴行,是母親的愛和理解幫他解決了怎樣活的問題。

(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是什麼樣的難題呢?(指名朗讀第3節開頭一段文字)明確:兒子殘疾,又沉默寡言,獨自上地壇,情緒變化無常,使本已痛苦的母親更增了悲傷和恐懼,卻又不知道為兒子做些什麼。

(2)母親對“我”的關愛有什麼特點?(默默的愛,痛苦忍耐)

範讀第8節(多媒體顯示答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強、羞澀)

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待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所以母親是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4、為什麼寫母親寫得這麼感人?設想母親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語句形象的.突出了母親的焦慮、空虛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因此,“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慮也許是對的”,這樣沉痛的文字,敍議結合,自然滲透深沉的感情,寫得既飽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對母親的最深切的理解。

2、聯繫課文、歌詞,談談自己對母親的理解,對母愛的認識。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裏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脣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作家劉墉告誡中學生説,中學時期是孝順父母的最好時期,等你功成名就再來孝順父母時,已經來不及了。

?我與地壇》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地壇——精神家園,第二部分寫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母親——生命的航標。母親與地壇合二為一。因此,題目只能是“我與地壇”。

讓我們在史鐵生對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們的辛勤努力,碰撞開一條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讓我們的母親都為我們感到驕傲。(下課)

教後感: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一課時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慮兩點:一,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會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二,營造一種感受親情的氣氛,讓學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從母愛與愛母的層面上引導學生體會生存的意義。這樣設計容易操作,從教學實踐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想的目標。

第5篇

1、通過品味本文幾處景物描寫理解作者對生死的感悟。

2、通過學習,培養正確的生死觀及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體味生命的崇高和莊嚴美。

(一) 導入:幻燈片(1)懸崖雪松圖片,圖片上顯示文字:選取“加拿大雪松頑強存活於懸崖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導入。

(這一設計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眼睛有所停留,圖片材料又能對學生寫作起素材積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紹:圖片1:健康年輕的作者。圖片2:雙腿癱瘓的作者。

提出疑問:作為普通人,我們會想,面對21歲就殘廢雙腿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過的?(聯繫到地壇)

(三)關於地壇:圖片,提問從圖中感受到的地壇特點。

1、錄音朗讀1—5自然段,提回3個思考問題:(提示:用課文裏的句子或者詞語回答)

(明確)“四百年裏……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明確)因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裏……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2、重點分析:第5段,園子裏小生命活動對作者關於“如何看待死”疑問的啟示。

“露珠轟然墜地”“草木窸窸窣窣”—對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關於“死”的問題思考所得:“一個人出生了……必然的節日”?

4、指導學生用1分鐘的'時間閲讀課文第一部分最後一段

(師問)作者在最後一段第一句説“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那到底要怎麼樣活呢?請同學們用3分鐘時間討論: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生答)奧斯特洛夫斯基疾病纏身,仍堅持創作;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師應變)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段關於生命的精彩論述?要求生齊背。

(得知生沒學過,師應變,師背,指導學生課後查閲。

(補充)晉江一中學女生跳樓自殺事件;《今日説法》欄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之一的劉煥榮。

(明確)自殺對生命的輕率,意志力的薄弱。(提及學生週記)“正如凱煜在週記中説到為什麼人有勇氣自殺卻沒有勇氣去面對所以活着才是最真實的。”在有人輕易地結束自已生命的同時,也有這樣一些人物,在遭遇生活中的意外時,勇敢地面對,改變了自已的人生,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我想起了中央一套《今日説法》欄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之一的“網絡媽媽”劉煥榮。一場大火使她失去了健全的身體和美麗的外表,但她卻利用網絡同許多有着心理疾病的青年交談,為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她的網絡點擊力達到三千萬次。劉煥榮活出了自身的價值。

(師)現在為同學們介紹這幾句名言,希望對同學們在思考生命這一問題上有所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