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教學反思2篇 當我教小壁虎的時候,我學到了什麼?——一個文輯的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6W

“小壁虎教學反思”是一篇深入分析教育教學問題的文章。作者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探討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為改善教師教育素質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小壁虎教學反思2篇 當我教小壁虎的時候,我學到了什麼?——一個文輯的反思

第1篇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因為他們各自尾巴都有用處所以沒有借到。通過這個故事,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作用,瞭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課文淺顯易懂,線索明瞭,其中三四五自然段結構相似,人物對話角色鮮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最佳範例。

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文中沒有注音,上學期學生接觸過這樣的文章,另外學生在《比尾巴》一課又初步瞭解了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所以教師可指導學生藉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和閲讀,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

1、會認“壁、虎”等9個字,會寫“和、姐”等6個字。

2、運用猜讀等方法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猜謎語。出示謎語:活動地盤在牆壁,專門收拾飛蚊蟲,尾斷無礙會再生,醫學名稱是守宮。

2、複習導入。你還記得《比尾巴》這篇課文嗎?指名拍手背誦。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動物尾巴的童話故事。

自學(學生自己想辦法掃除字音障礙,利於培養自主閲讀的能力)

1、課文沒有注音,怎樣才能讀懂這個故事呢?學生聯繫以前的經驗自己想辦法。(看圖、查生字表、猜讀或請教別人)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重點看字音是否讀準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識字(有創意的識字方式,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讀得準的詞語,並提醒大家應注意的地方:蛇是翹舌音。虎的聲母是“h”,不是“f”.

(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和成功體驗中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為今後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讀文(舉一反三,讓學生感悟對話的不同語氣,提高朗讀水平)

1、圖文對照讀課文,思考: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2、重點指導第三自然段,讀好小壁虎和小魚對話的語氣。

通過比較朗讀,學生體會出小壁虎説話很有禮貌,語氣略帶請求。

(2)小魚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學生做動作理解“撥水”,體會小魚的心情。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對話。

3、方法遷移,學生練習分角色讀好小壁虎和黃牛、燕子的對話。

評價(自評和互評結合,培養學生閲讀欣賞和評價能力)

學生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對話,先自評然後請大家評價。

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導入,後講解壁虎的相關知識,後出示“尾巴”這個詞語,引導學生複習上個學期學過的課文《比尾巴》,學生在舊知識的啟發下能很快地進入情景,在播放錄音之前,我給學生一些學習要求:一、標上小節號;二、將課後的生字在課文中標出來。課文的動畫課件學生看起來特別的感興趣,所以對於文章所講的內容記憶也就特別深刻,而在第二次播放錄音的時候,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想一想在這篇課文中小壁虎先後向哪幾種小動物借用了尾巴?都是怎麼借的?結果怎樣?學生有了明確的目的,自然在聽課文的時候便能注意到這些問題。

回憶: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為什麼沒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説説,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裏很難過,只好爬回家裏找媽媽,結果怎麼樣?為什麼?

2、指導朗讀:小壁虎這時的心情可高興了,它的話該怎麼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評讀、齊讀)

表演(童話表演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還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創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動作練習排練。)

(評議標準:表演的連貫性;角色的表情語氣是否恰當。)

拓展(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激發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

2、小壁虎還會向誰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説法結合查找的資料,再續説一兩個自然段。

學寫“變、條”兩個字,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如果不滿意可重新申請。

一年級學生排演課本劇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求不要太高,必要時可示範引導。另外,教師可在學生蒐集動物尾巴資料的基礎上,開展“動物尾巴介紹會”。

首先,我先複習了上節課的內容,用板書示圖來表示小壁虎的借尾過程,並讓學生根據示圖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種簡易的示圖可以幫助學生記憶課文的內容,也可是讓學生髮揮充分的想象力,鍛鍊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在指導朗讀方面,我讓學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隻小壁虎,當自己的心情高興時是怎樣的語氣,當自己的心情悲傷時又該是怎樣的語氣,這樣學生會感同身受,讀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

小壁虎教學反思2篇 當我教小壁虎的時候,我學到了什麼?——一個文輯的反思 第2張

第2篇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課文用擬人的手法,給小動物們安排不同的身份,運用對話,使文章生動形象。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瞭如下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看圖。通過看圖瞭解“小壁虎、牆角、蚊子、蛇”等詞語;“沒有尾巴多難看哪!”等句子。

2、做動作。本課有不少講尾巴怎麼動的詞,如“搖、撥水、甩、趕蠅子”等,通過引導學生做示意動作來理解。並通過做動作幫助學生掌握詞語的區別,如“搖”用手做搖擺的動作,“甩”通過甩一根繩子(頭上拴些東西)來理解。

3、聯繫生活實際。如讀到燕子尾巴時,讓學生聯繫方向盤來理解“擺、掌握方向”。

4、朗讀。本文對話多,感情色彩濃,朗讀時我很注重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如,文中反覆出現的問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不僅應讀出小壁虎難過、焦急的心情,還要注意小壁虎説話的禮貌,重音放在“借給我”三字上,然後稍停頓一下,再讀“行嗎”。讀小魚、牛、燕子的話時,要把“撥水”“趕蠅子”“掌握方向”讀重一點,以表達它們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們各自尾巴的作用。讀老牛的話時,聲音應比小魚、小壁虎等的聲音低沉一些。

在朗讀中,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動的,學生互相啟發,提高了認識,教師也以學習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習中。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課堂上老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必須善於駕馭學生的主動性,並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