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永存精神永在思政課觀後感5篇 永存精神思政課觀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9W

本文主題為“豐碑永存,精神永在——思政課觀後感”,思政課是現代高校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也是培養高素質、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門課。通過思政課學習,同學們能夠了解國家的方向、人民的需要、世界的趨勢,懂得如何為人民服務,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豐碑永存精神永在思政課觀後感5篇 永存精神思政課觀感

第1篇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因為林則徐硝煙引起了兩次戰爭把中國美麗的圓明園燒了。

林則徐硝的煙就是,大家都知道是毒品,人吸食了有害,聽説的人輕的流眼淚!淌鼻涕!重的用頭撞牆!在地上打滾!大家知道,當時傳進中國後有許多人吸食,大到京官小到貧民。幾乎是人人都吃!後來皇上知道會就命令林則徐以欽差大人的身份下地考察,嚴令禁煙,於是就開始了硝煙。雖然因為硝煙引起了兩次戰爭,但是如果不硝煙,中國的軍隊還有什麼抵抗力?還是一下子就被別人拿下了!

還有,如果不硝煙那麼這個煙就會很快傳播到各個地方。也可能傳播到京城,如果傳到皇宮,那麼皇上也可能,如果皇上一國之君也!那麼中國還有什麼能力呀?那時候再硝煙,誰敢呀你硝煙不是想讓皇上難過的嗎!到時候皇上給你來個滿門抄斬,誰幹呀!

所以因為林則徐的硝煙引起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是為中國人奪回面子的戰爭。這次戰爭雖然輸了,但是輸得有意義!有價值!

中國有怕死的也有不怕死的!但是想到國家的利益我想人人都不怕死。林則徐硝煙是值得人們驕傲的。那麼如果林則徐不硝煙那沒後果可想而知。

所以林則徐是我國近代歷史上傑出的民族英雄!他是人人敬仰英雄!

豐碑永存精神永在思政課觀後感5篇 永存精神思政課觀感 第2張

第2篇

我喜歡的愛國人物有很多,但最喜歡的還是民族英雄吉鴻昌。

吉鴻昌18歲加入馮玉祥的隊伍,開始戎馬生涯,他有勇有謀,作戰勇敢,在北伐戰爭中,其所率部隊被稱為國民革命第二集團的“鐵軍”。1931年,吉鴻昌因不願替蔣介石打內戰,被蔣介石解職並勒令出國“考察”,在歐美期間多次發表抗日演説,號召海外僑胞用熱血保護祖國,你看,他是多麼勇敢啊!

1934年他被捕時,殉難前,吉鴻昌從容走向刑場,以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詞,然後在刑場上慷慨陳詞:我為抗日而死,絕不能跪下挨搶,我死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我要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敵人説:“我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搶,你們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劊子手在他面前顫抖的舉起槍時,他凜然高呼“抗日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時年39歲。

每當我讀到這一段時,我就會感覺到吉鴻昌那不畏犧牲,慷慨就義的精神。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害怕,就畏手畏腳,不敢前行,我以後要學習吉鴻昌不畏犧牲的精神,學習他熱愛祖國的精神,這樣以後才能為國家立功勞,才對得起這些英雄為我們作出的貢獻。

第3篇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們中華民族是最偉大的民族之一。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一樣,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中國一樣,從古至今就有着一脈相傳的血統。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幾千年的大起大落、大風大浪後,依然雄居在世界的東方?為什麼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至今仍具有盎然的生機和強大的活力?這就是因為我們的中華民族有一種巨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這就是愛國主義,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不滅之魂。

“惟有民魂是寶貴的,惟有她發揚起來,中國才能真的進步”。愛國主義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她是千百年鞏固起來的,是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我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在歷史發展的長河裏,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在創造輝煌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培育、積累和形成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傳統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民族性格和民族氣概之中,成為我國各民族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她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不斷髮展壯大的精神動力,是民族文化的精華。

從憂國憂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到“外敵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從正氣浩然、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到振興中華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在他們身上都體現了彪炳千秋、光照日月、永垂青史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對任何一個民族來説都是永恆的主題,它是民族之母,民族之根,民族之力,民族之魂。愛國主義對任何人來説都是一種道德規範和行為的準則,它凝結着的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忠誠,就要忠誠自己的土壤;熱愛,就要熱愛自己的祖國。

在我們華夏兒女的信念中,“國”與“家”是密不可分的。愛國猶如愛家,愛國勝於愛家,“以天下為已任”的這種傳統感情,傳統信念,已經融化在炎黃子孫的血液裏。流在心裏的血,澎湃着中華的聲音,長江、長城、黃河、黃山在我們的心中重千斤。中華兒女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效國之行,是任何力量也動搖不了的。

愛國魂是最純潔的靈魂,愛國心是最美好的心靈,愛國情是最崇高的感情,愛國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最神聖的使命。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感情,也是一種神聖的職責;愛國是一種良好的習慣,更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實踐;愛國是一種昇華的思想,更是一種心甘情願的奉獻。

如果我們每一個學生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每一個農民都為祖國的繁榮而耕耘;每一個職員都為民族的振興而拼搏;每一個軍人都為國家的安寧而奉獻;每一個知識分子都為中華的富強而發光;每一個華夏兒女都為中國的騰飛而奮鬥!那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會指日可待!愛國主義的思想就一定會在我們的腦海裏深深紮根,愛國主義的情感就一定會在我們的血液裏滾滾流淌,愛國主義的旗幟就一定會在我們的上空高高飄揚,永遠飄揚!

第4篇

沿着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從《詩經》中“坎坎代擅”的江邊,到《史記》“金戈鐵馬”的楚河漢界;從酈道元的《水經注》,到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我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坡起伏的祖國;看煙花蒼茫,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羣峯騰躍,平原奔馳,長河揚鞭的祖國。在爬滿甲骨文的鐘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佈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想説又不願説,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餵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裏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

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裏,我們迎來了祖國59歲的生日,能與大家同祝國慶,我感到非常快樂。在這裏,我要自豪地對祖國母親説:我愛你,中國!

啊!黃河長江,奔騰萬里,你們哺育了一個多麼輝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飲譽四海的華夏文明,足以讓人歎為觀止。哦,祖國,涓涓流貫的河川是你飄逸的長髮,綿亙悠久長的山嶽是你硬朗的脊樑。你有滿山遍野的寶藏,你有秀麗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輝煌的故宮,你有蜿蜓伸展的萬里長城,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你還有很多很多。在你遼闊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也曾幾經滄桑、幾經痛苦,我們的祖國母親也曾倍受欺凌與污辱。

從金黃的季節走來,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那沉甸甸的豐收歌唱:從那鐮刀斧頭光芒指引的大道上走來,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那紅火火的事業歌唱。那南湖遊船、井岡翠竹、皚皚雪山、光輝延安在我們的夢鄉中越來越近,幾回回,那北國飄香的麥穗、南國早春的鶯花、東部城鄉的日夜繁忙、西部沃土的甦醒,燃燒起我們所有的激情和快樂。

第5篇

愛國,這個詞似乎離我們十分遙遠,其實,仔細想來,它近在咫尺。

作為一個學生,愛國就是好好學習,遵紀守法。實際上,我們哪裏又只是一個學生?我們還是一個個小公民,一個個可以愛國的小公民。那麼,小公民又該如何愛國呢?

作為一名國中生,我們不僅可以通過好好學習,遵紀守法來報效祖國,還可以做很多事。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汶川告急,北川告急,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開了我們,無數原本幸福的家庭分崩瓦解,災區人民流離失所。事發後,社會各界都毫不猶豫的向受災人民伸出了熱情的援手。湧現出了一件件感人事蹟。作為一個小公民,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我們同樣也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把自己的零用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把我們的文具捐給那些因為受災而失去雙親的小夥伴,貢獻一片愛心,難道這就不是一種愛國的表現嗎?

是的,我們小,不能去危險的地方做志願者,但是我們可以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義務植樹、宣傳甲型流感的預防方法、宣傳環保知識……我們還小,雖然不能遠赴災區,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熱忱來愛國!

大事我們做不來,小事我們可絕不含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到尊老愛幼、不亂扔垃圾、不説髒話、在公共場時所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由我們繼承並得以發揚光大,這更是我們愛國的行為!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誰説我們小,我們不能愛國?我們會盡我們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給你們看!我們小,我們也能愛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