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方案5篇 協力打造教學資源共享計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W

本文將介紹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方案,旨在促進教育領域的資源共享與協作。該方案旨在搭建一個公共平台,教師和學生可以分享、交流各類教學資源,從而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通過共建共享,教師可以借鑑他人的優秀教學資源,同時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實現資源共贏、互利共贏。

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方案5篇 協力打造教學資源共享計劃

第1篇

為解決我校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資源的應用水平和效益,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學校軟實力均衡發展”為戰略目標,進一步優化我校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軟硬件環境,建立資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機制,調動教師運用信息資源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建設適合新課改需求的豐富的教學資源體系,並通過網絡信息平台讓共享優質教育信息資源,實現網絡資源交流共享與面對面師資培訓的優勢互補,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以及教育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益。

(一)加大我校教育教學資源網的應用培訓力度,提高本土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要把教師信息資源應用能力的培訓和提高納入校本培訓的內容,加強教育信息資源開發隊伍的培養。首先對全校一線教師開展全員培訓,使100%的教師熟練使用網絡平台,平均每天至少有1小時參與共建共享。

其次,加強教育學校行政對教育信息化的認同度,提高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意識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組織學校行政參加區教育信息化專題講座以及網絡信息資源搜索與利用的專項培訓。要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長、教學處每天登陸檢查督促本校教師共建共享教學資源。

2.發動一線教師積極參與資源的建設。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上傳原創的課件、素材、課堂教學錄像等多媒體教學資源不少於1件。

3.要求教學處每學期至少要錄製5節學校優秀課例,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領導嚴格把關,組織學科骨幹教師進行認真審核,尊重知識產權,質量並重,有計劃地上傳資源。

(三)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學校校園網的建設,不斷地更新、充實本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具體要求見學校校園網建設和維護方案)

(一)建立過程監督機制。制定詳細的年度推進計劃,各有關責任部門要按照進度表嚴格執行。建立月檢查評比制度,加強過程監督。定期將實施的情況進行總結反饋。

(二)建立獎懲激勵機制。每學年對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做出突出成績的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同時,把對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情況作為教師職稱評聘、名師評審、評優評先時的參考依據。

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方案5篇 協力打造教學資源共享計劃 第2張

第2篇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家實施的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政策措施,為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面向全國的教育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形成,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各級各類學校已不同程度地建有校園網並以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信息終端正逐步進入農村學校;數字教育資源不斷豐富,信息化教學的應用不斷拓展和深入;教育信息化對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創新教育模式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初步顯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xx-2020年)》,優質教育資源的建設和共享也被提上了日程。在《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xx年,基本建成以網絡資源為核心的教育資源與公共服務體系,為學習者可享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務”,同時還要“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

隨着“農遠工程”和“班班通”建設的全面實施,為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建設建立了良好的硬件基礎。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日益完備,“班班通”已經建成,以互聯網和校園網為主幹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也正在逐步建成,這些設施設備為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也為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當前,新課改深入推進,《重慶市義務教育“卓越課堂”五年行動計劃》的提出,要求“彰顯多元、開放、包容的課堂教學文化,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形成最優化的課堂形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在信息化技術支撐和卓越課堂的建設中,將會需要和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教學資源,如何更好的共建共享這些優質教學資源,顯得非常重要。

我校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保守自我經驗,不善自我反思和學習提高,也侷限了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更對教育教學質量的穩定提升有很大的障礙。此外,部分教師在使用班班通設備和網絡教學資源的教學工作中,

表現的較為積極踴躍,但是教師們還存在着各自為政,單兵作戰的問題,教學資源電子化形態相對較弱,對於教學數字資源的開發製作、收集整理、整合運用等,缺乏集體交流研討和共享共建,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提升教學質量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基於這些現狀,我們確定開展“教育信息化條件下農村學校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建設的研究”。

一是促進教育理念提升。隨着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教育由封閉走向開放已成為必然。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不僅能推進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貫徹實施,還能促進教師形成團隊合作、科學開放的學習合作意識,也能增進校際及區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二是促進制度創新。通過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的建立健全,能激發教師開發優質教學資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共建共享機制,並加以運用和推廣。

三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建立,能促使教師主動參與到教育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之中,有利於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技術水平,縮小教師之間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上的差距,讓優質資源能更便捷的為教育教學服務。同時,還能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建立教師學習共同體,提高教育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卓越課堂”,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是促進教育公平。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能縮小農村學校與城區學校的差距,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較為優質的教育資源,享受更先進的信息技術教育,促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

隨着網絡技術的成熟,包括印度在內的部分發展中國家陸續開展了網絡環境下的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研究,美、日、英等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已達到一定規模。

國內從20xx年以後開展了這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國家或省級教育行政、科研機構主導來進行的。例如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中國小優質教

學資源的缺乏,促進了教育發達地區到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但是由於傳輸方式單一,資源使用的不便,交互性不強,特別是近年來網絡資源的豐富,使得大量遠程教育資源浪費,且存在地區、學校差異,使用效率偏低的情況。

基於這些現狀,在中國知網進行全文檢索,第一次檢索關鍵字“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檢索結果有10596條,各種類型資源的共建共享都有大量的研究文獻做出了探究和實踐。第二次檢索關鍵字“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檢索結果6499條,其中上海遠程教育集團的《探索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省市級教育資源庫支持課程教材改革的創新實踐》提出了“為促進市域教育均衡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服務體系”,把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作為一個服務體系。第三次檢索關鍵字“信息化條件下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檢索結果940條。但單純針對農村國小的“信息化條件下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還是空白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與教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為重點,以培養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創新型人才為目的,加速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系統工程。

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是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種可被利用的條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錄像、論文、案例、習題、試題庫等,也包括教師資源、教具、基礎設施等。

機制: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係,泛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本課題中,着重將從機構和制度兩方面來對機制進行研究和探討。機構是隻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而制度是協調、制約各個組織或部分之間的規則,使系統更高效穩定的運行。在任何一個系統中,機制都起着基礎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狀態下,有了良好的機制,甚至可以使一個社會系統接近於一個自適應系統——在外部條件發生不確定變化時,能自動地迅速作出反應,調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實現優化目標。

1、加快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實施本課題,就是要促進教師落實新課程理念,樹立團隊合作與開放科學的教育理念,使教育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機整合,加快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提高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教育教學專業技能。同時,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信息意識,提高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水平,將信息技術整合到各個學科的學習應用當中,加快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整體推進步伐,縮小教育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

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工程主要通過建立教學資源信息中心在網上實現共享。我們將圍繞課題的研究,實現校園局域網絡的建立,隨時報道課題研究的動態。我們將把各級各類課堂實錄、優秀課件、音像資料、教研論文、案例、習題等在網上個共享展示,使其成為優秀教師教學成果的展示平台,教師教學參考的資料寶庫、交流溝通的教學園地。

本課題主要通過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以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技術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優質資源能更便捷的為教育教學服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卓越課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以校園網為核心,充分利用網絡上的優秀教學資源,積極與其他學校探討合作,跟蹤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前沿,藉助信息交流,加快學校發展,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發展,實現辦學水平的同步提高。

優質教學資源涵蓋的內容很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及他們上的示範課、觀摩課,各校教科研論文、課題、案例,各校自制的計算機軟件,自編的校本課程,自己積累並整理的試卷、習作等資源庫。

1、教育信息化條件下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管理機制的研究:首先成立校長為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管理機構,以“領導牽頭,鼓勵創新,制度保障,合力共建”為原則,以教導處為中心,德育處、年

級組、學科教研組、骨幹教師、計算機教師等互相配合支持,分工協作,全體教師共同積極參與,以組織領導機構的確立為課題研究的前提,以確保課題研究的陣地、人力、物資等及時落實到位。

其次,學校將加大硬件建設的財力投入,建設校園局域網絡,成立信息中心,開發學校網站,建立資源平台,建好班班通,遠程接收室,為課題實施提供有力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第三,學校將制定和完善制度體系,細化《優質教學資源庫建設管理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卓越課堂”考核制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骨幹教師評選獎勵制度》、《教師年度工作考核制度》、《績效工資分配製度》等制度,以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引領教師將資源庫中的各種優質資源使用到教學、科研、學生活動中去,確保本課題研究的順利實施。

2、教育信息化條件下優質教學資源共建機制的研究:

在課題的研究中注意人力資源的開發,全員培養精通信息技術的教師隊伍,極力爭取培養出一批有思想、懂技術、敢創新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我們將對教師實施五個層面的培訓:

⑵以示範學科和骨幹教師引領校本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第3篇

為了共同分享區內學校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攜手推進我校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國小信息化教學水平,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推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以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為目的,搭建了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平台。現制定本校實施方案,請遵照執行。

通過互動性的網上課堂教學、教育研究平台,進一步優化我校教育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條件,有效聚合我校教育教學資源,形成多層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提高我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實現我校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均衡化。

建立“琴溪國小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視頻直播(點播)平台”。主要欄目是:視頻直播(點播)、相關新聞、最新直播課程預告等。

校開展課堂直播、班隊活動、教研活動、遠程聽課評課等形式為主的活動。

向所有學校開放學科課堂教學常態課,進行現場直播或通過點播錄像課等形式,實現師生間遠程聽課觀摩交流。每天不少於4節課,其中

中學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

向所有學校開放以德育教育為主的班隊活動,進行現場直播或通過點播錄像課等形式,實現師生間遠程聽課觀摩交流。

開展全縣網絡協作教研活動。一是通過鏈頭學校帶動其他學校直接參與優質教學研究活動,二是從教師教學實踐共同問題出發,開展主題化網絡研修活動。

通過本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系統直接參與遠程聽課和評課活動。

(一)建立過程監督機制。制定詳細的月活動計劃,各相關責任部門要按照進度表嚴格執行。建立月檢查評比制度,加強過程監督。定期將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反饋。

(二)建立獎懲激勵機制。此項工作納入學校年度責任目標考核。

第4篇

1、為了增強學校、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讓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瞭解學校的管理與發展趨勢,瞭解課堂教學和課改動向,從而更好地配合學校,共同關注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長。

2、立足學校,放眼社會,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輻射作用,爭取社會各個方面對實現學校管理目標的大力支持,協調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進一步推進我校童心教育向縱深發展。

1、深入開展課堂教學高質高效研究,促進學科教師均衡發展。

第四項:四至六年級學生列隊進教室。一、二年級學生、家長依次參加跳短繩比賽(時間1分鐘)。三年級學生、家長在風雨操場候場。

第五項:一、二年級學生活動結束,退場。三年級學生開始跳長繩比賽。

第六項:四、五、六年級學生依次列隊入場,參加跳長繩比賽。

2、一、二年級學生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參加跳繩比賽。

3、家長離校前請將“活動反饋表”交校傳達室相關人員手中。

第5篇

為切實落實教學工作在學校工作的中心地位,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嚴格教學管理,嚴肅教學紀律,確保管理到位,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而制定本方案:

1、備課:按教學計劃沒門學科備課不少於13周備課量。語文學科含寫字備課。

語文:一課一練,一二年級要有相應的生字書寫作業,三四年級作文不少於5篇;一至四年級含寫字課本作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