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3篇 《攢錢小能手,輕鬆計算人生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1W

本文圍繞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概念及計算方法,增進對金錢的認識和理解,提高計算能力與應用能力。同時融入趣味性和實用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3篇 《攢錢小能手,輕鬆計算人生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第1篇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並能正確地計算。

3.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教學時,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能否正確地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每個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樂於與同伴合作交流。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在評價學生計算速度時,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在評價學生用乘法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時,要結合實際情境,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節課結合教材和本班學生特點,做了如下設計。

教學時,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先觀察情境圖,使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提出數學問題。為了激發學生提問題的意識,採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後提出問題,如: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道口算題,學生往往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各種算法的不同特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在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指導和幫助。

由於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教學時,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先利用教材“買泳圈”的情境,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用學到的乘法知識解決身邊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再結合班級的實際,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如每張課桌配有2把椅子,引導學生在這一情境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

我校是一所歷史悠久、師資隊伍強大、辦學條件優秀的現代化城鎮國小,我班學生大部分來自於本市,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視。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我們時刻以“成功從這裏開始”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主動學習的願望也增強了,他們在這裏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東興超市去看一看那裏都有什麼。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教學情境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這節課我們先解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的問題,其他問題先存入“問題銀行”。

學生先獨立列式計算12×3或3×12,再在小組裏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後彙報。

生2:如果每個泳圈是10元,3個泳圈是10×3=30(元)。每個泳圈少算了2元,3個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3個10再加上3個2,10×3=30,2×3=6,30+6=36(元)。

學生列式計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彙報。

生2:15×3就是3個10再加上3個5,10×3=30,5×3=15,30+15=45(元)。

學生根據圖意回答,並獨立解決問題,再在小組中交流,然後進行全班交流。

1.創設情境這個環節,旨在培養學生觀察圖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我原來認為學生可能會結合教材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可沒想到,在這一情境中學生提出的問題超出了自己的知識範圍,而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然後告訴大家可先存入“問題銀行”,在適當的時候探索解決。

2.在探索口算方法這一環節給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去交流和探討不同的算法,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環節,旨在貼近學生的生活,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這一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學生的活動面還不夠廣,可以進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在本案例中得到了很好體現。本案例能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能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經歷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3篇 《攢錢小能手,輕鬆計算人生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今天我和孩子們共同學習了《需要多少錢》,這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本節主要分兩個環節進行教學:先是創設情境,“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然後是通過練習鞏固新知。在教學中,我想不僅要關注學生能否正確地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每個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活動,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樂於與同學合作交流。

在探索口算方法這一環節,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道口算題,學生往往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探索12×3的口算方法時,我給學生留出了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去交流和探討不同的算法,我進行巡視,並對學困生加以指導和幫助,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不同見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能從乘法的意義想到可以是3個12的和,12+12+12=36。也有同學3×2=6,10×3=30,6+30=36。還有的孩子直接用乘法豎式計算。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很有説服力。之後,我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各種算法的不同特點,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然而,在練習時,我發現好多孩子乘法口訣背得不熟,特別容易出錯。所以在計算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邊算邊默唸計算過程,邊記錄下計算的得數,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計算準確率,也可以讓孩子使用草稿本。比如12×5,先算個位,2×5=10,再算5×10=50,10+50=60。

整個教學活動讓乘法口訣貫穿其中,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感覺到低年級教學一定要給學生創設情景,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3篇

週五為新教師執教了《需要多少錢》即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一課。本次公開課教學,雖是為新教師而上的,但實質上也是一次挑戰自己、豐富自己的很好機會

?需要多少錢》主要是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乘積在百以內的口算乘法。在本課教學中,直觀理解乘法的算法和算理是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改版後的教材首次引進了“點子圖”。而如何運用好“點子圖”,對我來説也是第一次接觸,也是一次很好的挑戰。通過教學,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在解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即“12×3=?”時,我並不急於讓學生得出結果,而是請孩子藉助自己已有經驗,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研究。由於有了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孩子們的方法可謂多樣,有的藉助數線圖用加法計算12+12+12=36;有的藉助人民幣模型得到3張10元是30元,3張2元是6元,30+6=36元;有的藉助老師提供的點子圖,把12點分成6和6,6×3=18元,6×3=18元,18+18=36元,還有的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還有的把12分成4個3,3×3=9,9×4=36元;

30+6=36元等來探索12×3的結果。這樣讓學生充分經歷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思考與交流的過程。孩子的表現非常精彩。

經過探索,孩子們的方法非常多樣,可我並不是僅停留在方法的多樣化上,而是讓孩子充分地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尋找各種方法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點子圖與表格有什麼共同點?你能把點子圖的方法用表格來表示嗎?能把表格的方法也用點子圖表示出來嗎?點子圖與表格及擺人民幣模型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這樣在一步步的比較中,讓孩子的思維逐步清晰,計算方法逐步浮出水面,從而較好地理解算理,並掌握算法。

20xx版課標非常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也很注重挖掘所隱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如轉化思想。在探索12×3=?時,學生所用方法雖不同,但有一共同點,將新知轉化為已經學過的加法或是表內乘法再進行計算。我適時地告訴孩子,轉化是我們學習上的好方法、好幫手,當遇到複雜的題或是遇到新知識時不妨可以把它轉化為簡單的或是舊的知識來解決,就會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數形結合、比較等思想方法,也在本節課得到很好的滲透和運用。

本課教學雖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但也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讓孩子充分進行操作後,再來充分地交流反饋,花費較多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佔用了鞏固練習的時間,因此如何做好時間安排上的把控,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