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4篇 "助力教育教學: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4W

本文收集了多篇幼兒園小班實用教案範文,內容包括語言、數學、科學等多個學科,旨在為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提高幼兒園小班教學質量。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4篇

第1篇

“大”和“小”是通過比較得來得一組相對概念。幼兒不僅要在學習中獲得這些相對的概念,還要讓“大”和“小”的概念應用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本設計以系列遊戲的活動,使幼兒在“大”和“小”的驚喜探索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並初步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的方法。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於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乾、水果、青菜、木耳乾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後,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裏。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裏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遊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裏,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麼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香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牀、摺疊牀、扇子、被子、雨傘。)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藉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乾、水果、青菜、火腿、幹木耳、麪粉等食物。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乾、浸泡、油煎。)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合集4篇

第2篇

2、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肢體,感受洗澡後的快感。

3、逐步積累幼兒洗澡的經驗,產生喜歡洗澡的願望。重點:熟悉身體部位,樂於用身體的各部位隨音樂舞蹈。

難點:嘗試創編出有節奏的搓身體各部位的舞蹈動作。

經驗準備:幼兒思想裏儲備的對洗澡日常習慣的`認識。

5、洗個澡涼快涼快吧!教師扮媽媽,給寶寶洗澡:嘩啦啦,嘩啦啦……水龍頭快活地唱起歌。媽媽説:寶寶,該洗澡了!” 媽媽把寶寶放進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滿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腳,亮晶晶的泡泡滿屋飛。“撲騰撲騰!”寶寶樂得玩起水來了。

1、寶寶是怎樣洗澡呀?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

3、幼兒跟音樂做洗澡,教師觀察幼兒肢體動作,及時給予肯定。

4、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並用引導語帶動幼兒。

5、引導幼兒注意洗澡時保護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讓髒水進入。

1、和幼兒一起交流洗澡時用到了什麼?我們洗澡的時候會用到哪些東西?

2、問問幼兒的感受,剛剛洗好澡感覺怎麼樣?表演結束,教師給幼兒“抹爽身粉”,並聞一聞幼兒,欣喜告訴幼兒“香極了”。

3、選幾個動作協調好的,能跟着音樂節奏做律動的幼兒到前面做示範,跟着音樂“再洗一次澡”。

指導要點: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並用引導語帶動幼兒。

第3篇

3、關注植物的生長,願意連續觀察與記錄植物生長變化。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1、引導幼兒觀察並認識常見瓜教師出示瓜的圖片,“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是什麼瓜?你吃過嗎?”

幼兒自由討論自己吃瓜的感受,相互交流瓜的味道。(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等)

2、幼兒共同回憶栽種草莓的經驗,觀察並初步嘗試種瓜活動。

(2)栽瓜過程:先用鏟將土挖一個坑,然後將瓜秧輕輕地放進去,再在四周圍圍上細碎的土。

“瓜秧栽到土裏還要做什麼?”教師組織幼兒開展澆水活動。

教師利用早晨入園、中午散步等時間引導幼兒進行連續的觀察與照料、記錄瓜秧的生長變化過程。

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範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遊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鍊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瞭解孩子的內心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第4篇

3、願意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感受,能欣賞同伴的作品。

2、各色紙漿(加入顏料和糨糊)、西卡紙、小勺子、紙漿畫範例、抹布。

1、教師出示紙漿畫範例,引起幼兒觀察、思考:這幅畫和平時的畫有什麼不同?是怎麼畫出來的?

2、和幼兒一起閲讀參與幼兒用書第20—21頁的內容,瞭解紙漿畫的製作方法。

⑴教師邊念兒歌邊用勺子盛喜歡的`顏色的紙漿倒在紙上,用小棒子把紙漿塗抹在紙上,直到全部塗完。("小勺子,盛紙漿,倒在紙上變小山。小勺子,幫幫忙,紙上鋪出大馬路。")

⑵幼兒做鋪路遊戲。(小朋友也來鋪條路,可以是一種顏色的馬路,也可以是彩色的馬路。)

⑴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在紙漿上造型。("小手指,來走路,走彎路,走直路,再拐彎……變出一個××來。")

⑷教師總結:鋪路時紙漿要鋪滿,小手指在走路時要用點力氣。

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紙漿進行自由造型活動,教師指導幼兒選擇多種顏色的紙漿塗抹造型。教師肯定幼兒的創意,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幼兒的自信。

1、大家一起來看用紙漿變出了什麼,最喜歡哪一個。

2、教師對幼兒在交流中出現的貶斥他人作品的現象要及時正確引導,既要學會尊重、寬容別人的創作,又要對他人的優秀創意表示讚賞。

3、再請幼兒現在用手摸一摸紙漿,和剛才的感覺一樣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