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篇 中華廚藝印象:舌尖探索中國饕餮盛宴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3W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是一部展現中國獨特美食文化的紀錄片。通過美食的鏡頭,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各地的特色美食,更能感受到中國人對食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本片以真實的生活故事為線索,引發觀眾的共鳴,讓人們更深入地瞭解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背後所藴含的價值觀與精神世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篇 中華廚藝印象:舌尖探索中國饕餮盛宴

第1篇

暌違一年,在萬千吃貨翹首以盼中,姍姍來遲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於與大家見面,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再次迅速躥紅。我雖未以吃貨自居,怎奈朋友圈已被“舌尖”刷了滿屏,終於還是沒有戰勝湊熱鬧的好奇心,開啟了“美食之旅”。

空靈的鏡頭,精緻的畫面,醇厚的旁白和吻合情境的背景音樂,讓我驚歎紀錄片竟有如製作精良的傳統文化電影!各種樸素低調的美食撲面而來,大有一番“大隱隱於平凡生活”的奇妙況味,讓人味覺神經條件反射般活躍的同時,不由多思考一點。

“不論我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第二季第一集《腳步》在最後充滿了哲學味道的旁白中劃上句號,讓人意猶未盡。

然而在鏡頭漸行漸遠之際,我卻有了別樣的`感受,《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系列名字取得太好,觀眾嘩嘩然追慕着“舌尖”而去,蜂擁徜徉在這美食的博覽會之中,卻發現原來講述的終究還是關於“中國”的故事,是這片熱土上的人民生活、生存、奮鬥的剪影,是個體在時代浪潮裏的無奈與妥協,是平凡人對未來的迷茫與希望。

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最甜美的酥油蜂蜜,更是兄弟之間的親情友愛,是對生命中原始渴望的追求,這樣的情感,樸素卻動人。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鹹豆花的鄉土味道,更是人生路上相互扶持的夫妻之愛,他們沒有玫瑰花與巧克力的浪漫形式,而那一幀令人莞爾的“君愛妻”恰是風雨生活一路同甘共苦、默契包容的最好詮釋,這樣堅實而温厚的愛,亙古而雋永。我們看見的不僅僅是令人垂涎的海味,更是父母徹夜顛簸在浪尖討生活的不易,是半世辛勞照拂子女安穩成長的良苦用心,無私奉獻的父母之愛,無言更偉大!

在這裏看見了令人動容的情感,也看見了時光迭代的辛酸無奈。寡居的鰥夫,在暮色火光之中獨自以美味慰勞自己,只是美味無人分享會不會也減了滋味,老有所依何時從願景化為現實?那個倚着窗子獨自流淚的苗族女孩,是留守兒童羣體的小小縮影,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是不是人生記憶的缺憾?何以送別,唯有家鄉味道與眼淚。她説:“我沒有辦法讓他們留下來。”道出的是所有留守兒童的矛盾與心酸。麥客的生存空間正在一點點被現代化收割機蠶食殆盡,這個曾經輝煌的職業已近日暮,那些回鄉的麥客的故事,讓人覺得不甚唏噓。後來看到媒體報道馬萬全的故事,丟下鐮刀的馬萬全説不割麥了,想去打工。看!他們從來沒有放棄,仍在為生活一路打拼!

在這裏,不僅僅是美食色香味,更是人生百態、悲歡離合和嘗不盡的酸甜苦辣。所以,我覺得將它定義為美食紀錄片實在太過草率,他們只是以美食的名義,説中國人的生存百態。因美食之名,行的是人文情懷的呈現,帶來的是觀者對祖國各地美食的追捧和對社會人生的思考的連鎖反應。

我雖未有相同經歷,卻時時因相同情感引發了共鳴,而潸然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篇 中華廚藝印象:舌尖探索中國饕餮盛宴 第2張

第2篇

最近這幾周在寢室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每一集看完後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這部紀錄片,記錄着美食以及每到菜品身後的故事。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都是些生活裏常見的美食,它彙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個個食物,實際上在表達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辛勤勞作的人們。每看一次,我就會有一種垂涎三尺的感覺,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東西來填飽肚子,都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美食對於人的誘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這些感受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所有觀看過這部美食紀錄片的人的感受,或許正因為這極大的誘惑,才會讓這部紀錄片火遍大江南北。

每一集都有着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有着幾個具體的故事來支撐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以一個家庭來進行描述的,首尾呼應,將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闡釋。在這每一集中,都會有幾個令人感到的故事,在這裏,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從雲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筍,從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麪條,從發酵的腐乳到醃製的臘肉,不得不説,這部美食片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般的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表達了對平凡老百姓的關注和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在端上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更記錄了中國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後的人情温暖。這一部紀錄片取代多部熱播電視劇,成為熱點話題。該劇被譽為“吃貨必追劇”最大原因,莫過於它在讓觀眾們“一解眼饞”的同時也隨着電視機的鏡頭走遍中國各地,踏上了尋找讓中國人為之幸福且引以為傲的美食之旅。這部紀錄片不僅在娛樂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現實意義。“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麼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

第3篇

與傳統的美食節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在地域上採取了大範圍的跳動,並且不以菜系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一位家在湖北、現居北京的音樂人説,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國》跟“吃”就完全沒有關係,“我對吃本來就不感興趣,平時主吃素。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如何體現‘食物’這個宏大的主題,濃縮在幾集的紀錄片裏。”而這種食物和人的緊密相連,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國》,講到寧波年糕,聽到裏面傳出的.陣陣鄉音,很想家。”

吃是一種情懷,而看《舌尖上的中國》即是尋找情懷,寄託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從20xx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歷時13個月拍攝完成,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耗時之長令我們咂舌,我們可以在每一集裏都讀到美食背後影藏的人的故事,每一個人物的深度挖掘,都是製作組用時間與汗水挖掘出來的,這也增加了美食的“重量”。

?舌尖上的中國》在鏡頭的運用上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在這部紀錄片裏可以經常看到特寫鏡頭的運用,在展現每一鍾食物時,敍述某一個動作時,都較多的運用了特寫。並且在拍攝人時,鏡頭的放低,都體現了對自然與人的敬畏。上山下海,只要是人能夠到達、美食存在的地方,絕不吝嗇對鏡頭的使用,也不得不讓我們感歎製作組的用心,屏幕背後付出的努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個小小的鏡頭可能拍攝了幾遍甚至幾十遍,例如拍攝採蜜人上樹採蜜那一場景,真真可以是用艱辛來形容了,大山深處,安全措施也不到位,要經過多大的心理鬥爭才可以克服自己恐懼呢。

解説詞和背景音樂的使用也恰到好處,隨着人心情的跌宕起伏,時而歡快,大多是在美食上桌的時候,時而沉重,很多都是在跋山涉水時,需要經歷很多困難才能得到美味時。而解説詞,一字一句,清晰明瞭。

?舌尖上的中國》的問世,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反映出中國人由懵懂到清晰的文化主體性意識,這是一種由味覺記憶驅動的集體的文化認同。美食即文化,製作美食是創造文化的過程,而展現美食就是傳播文化,《舌尖上的中國》讓更多人看到了真正的美食以及被忽略的美食,使美食成了文化的美食,相信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能得到很多人關注的原因。

第4篇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看得時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淚光。晚上躺在牀上,翻來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淚。

復活節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沒有回家過過清明瞭,今年媽媽使盡渾身解數,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給我過了一遍。

鮮竹筍蒜苗紅燒肉;刀魚用筷子去腸,筍尖葱姜滾水魚下鍋,吃剩的魚骨油炸;剛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燒賣;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飯;剛長出來的新葱做成的燒餅;蘆蒿炒臭幹;新蒜和新香菜用來下面;路邊生機勃勃的各種野菜——黃花菜,菊花秧,採來蒸,煮,配肉配魚,怎麼都好吃……

臨走時媽媽説,你以後,清明假期都回來吧,春天真好啊。於是,第二集裏那句“中國人用食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淚點。 因為現在的我,住在一個都市裏,一年四季超市賣的菜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覺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從故土扯開。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戀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與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媽媽去逛菜市場。人們挑選,購買,討論食物,熱火朝天。總是能在菜市場上遇到各種熟人,寒暄以後總是要介紹一番今天要做些什麼菜。似乎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戀着這些熱鬧的場景,貪婪地尋找,觀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我永遠停留在這個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卻有另外一個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寬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桃花源。可是,當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種採摘果實,鄭重為家人制作食物,品嚐味道而滿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淚。這不就是我的故土嗎?這些踏踏實實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戀的故土嗎?這些從來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放學回來,外婆説,今天包餃子。記憶裏的廚房便是一片永遠也散不去的霧氣;端午,外婆和媽媽會坐在廚房的門後,包粽子。大高壓鍋裏是用醬油醃製好帶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裏照例是肥瘦得宜的豬肉。那年大學聯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個粽子;夏天,外婆煮黃豆,發酵。在盛夏時節滿院子的'醬缸;蟹肥時節,女人們圍坐在家裏的八仙桌前,把一隻一隻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數九寒天放在院子裏就可以做凍豆腐,火鍋或是燉肉,都是無上的美味;……

我也會是片中所説,那些過年過節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將會成為一個飄泊的,永遠的異鄉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卻已經成為我的烙印,他們促使我自己學做飯,尋找我自己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我願,我的後代,不要再與故土分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