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7篇 「探索數學世界,乘法初探」——針對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3W

本次教學設計以《乘法的初步認識》為主題,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運算方法,提高其計算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和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有關乘法的知識。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7篇 「探索數學世界,乘法初探」——針對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第1篇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4—50頁的內容。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於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後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乘法的初步認識”內容的編排,分兩個層次:第一,以學生活動情境提供同數相加的式題,進而引出乘法運算。第二,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係,説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教材結合具體活動情景,從讓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編排由學生活動中同數相加的計算引出乘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

重點:初步瞭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解決重難點的策略:讓學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傘和小棒,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來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

學生在已經學過多個數相加的基礎上,初步來學習乘法對學生來説並不困難。我班學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對於這幾個小朋友還需花時間來輔導幫助他們理解兩位數減法的算理。

1、使學生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2、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認識乘號。使學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5、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出示小朋友們擺小棒的情景。他們邊擺小棒邊進行對話:“我會用小棒擺小旗。”“我擺了五棵小樹。”“我也會擺。”“我也會。”??)

師:你們會用小棒擺這麼多的作品,那咱們也來做一個擺小棒的遊戲好嗎?(生:好!) 師:請你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案,老師幫你看着時間,看看你在規定的時間裏能擺出多少個相同的作品。

1、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擺出了這麼美麗的作品。那麼,請你觀察一下你擺了幾個作品?一個圖案用了幾根小棒?你擺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把算式寫在作業紙上。

3、師:小朋友們通過擺小棒列出了那麼多加法算式,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生:都是一樣的數。

4、師:對,每個算式中的加數都相同。小朋友們,以前我們學的加法頂多只有三個數相加,今天小朋友們列的加法算式有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們能列出這麼長的算式,真了不起。

如果老師給你足夠的小棒讓你繼續擺,你打算擺出多少個?你還能列出算式嗎?(生:能)如果你擺了100個作品,你還能列出加法算式嗎?(學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會怎麼樣啊?

5、師:是啊,看來這樣的算式寫起來還真麻煩。那你們能不能研究一種寫起來簡便的方法,讓很長的連加算式變得簡便點呢?例如黑板上同學列的這個10個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個辦法讓這個算式寫起來簡單些,或者發明一種新的表示方法來代替這個加法算式呢?

在學校進行的教研活動中,我講了二年級的《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課,這是國小生第一次接觸有關乘法的知識,在新課的導入時,我主要是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提問學生有關乘法你們瞭解哪些知識?學生從各個方面説,首先教師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做一個瞭解。其次為揭示“相同加數”和“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意義為新知識的學習作了鋪墊。巧妙設疑,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求知的慾望。 本節課教學中,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活動去探究生成。如新課階段,教師讓學生算一算每個圖形各用了幾根小棒,列出算式。這時,並不規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後通過對左右兩邊算式的觀察比較發現加數相同時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加數不同時不能直接改寫成乘法。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認識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一樣,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兩種算式的寫法與讀法不一樣。求幾個相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在寫法與讀法上。通過觀察、比較和概括,達到初步認識乘法的目的,並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思維能力。精心設計的練習,避免了集中練習對學生造成的疲勞感,特別是在課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的意義,將趣味性、創造性、思維性融為一體,豐富了學生對乘法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體

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由於給了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的情緒飽滿,參與面廣,思維活躍,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習效果非常好。

本節課主要的問題是我沒有掌握好學生自學的時間,這個環節放的有點時間多了,導致後面的練習時間緊,這説明教師還是對學生的能力不是太瞭解,就這一點也希望和其他老師們共同探討研究一下。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7篇 「探索數學世界,乘法初探」——針對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同數連加和乘法之間的聯繫。

2.在應用乘法解決現實問題過程中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3.感受乘法的在問題解決中的作用,激發學習乘法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加法和乘法之間關係的理解,準確讀、寫乘法算式。

同學們,前面課我們認識了乘法,你想用前面學習的乘法知識去解決身邊的問題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認識前面學習的乘法。

小結:第一個加法算式,每一個加數都是3,有4個這樣的3,所以可以寫成4×3或者3×4;第二個加法算式是2個5相加,相同加數是5,有2個,所以可以寫成2×5或5×2。

觀察這幅圖,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請將信息填在括號裏?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麪包?採用什麼方法?看第二種方法,你是怎麼得出乘法算式的?

初步感受:兩個因數,其中一個為1,另一個因數為5,最後的積是5。

有多少個盤子?每個盤子裏有幾個蘋果?所以是幾個幾?一共有多少個蘋果?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第1幅圖中,是幾個幾相加?可以怎樣列式?為什麼?第2幅圖中,可以填幾個幾呢?怎麼列式呢?(4×6或6×4)為什麼用乘法算式呢?

4個6相加,你用什麼方法計算?和是多少?為什麼可以用乘法計算?

2×3=()+()+()=()+()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第一個加法算式,有幾個相同的加數?(3個)所以2×3可以看成幾個幾相加;第二個加法算式,有幾個相同的加數?(2個)所以可以看成幾個幾相加。

仔細讀題,説説題目是什麼意思?你覺得什麼樣的算式才是朋友?

交流:小兔子3×4的朋友有哪些?一共有幾個朋友?熊貓呢?……

從圖上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小組內討論一下。

學生獨立解決這些問題,再集體交流:為什麼這兩個問題都可以用乘法來解決?

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邊?下面每個圖形中有多少個三角形?一共有幾條邊?

一個三角形有幾條邊?(3條)。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每一個圖形中有幾個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條邊?

(1)第一個圖形有3個三角形,一共有3+3+3=9條邊,因為是3個3,所以可以寫成乘法算式3×3=9;

(2)第二個圖形有4個三角形,包含了4個3,一共有4×3=12條邊。

(3)第三個圖形有5個三角形,包含了5個3,一共有3×5=15條邊。

第3篇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三冊第19-20頁的例1以及練習五中的第1—3題。

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會讀寫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義。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1、在這次”手拉手獻愛心”捐款活動中。第一小組的倩文捐2元,青青捐2元,蘇晴捐2元,請算出她們三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2、第二小組有4個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這4個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組有6個人,每人都是捐5元。請算出這6個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同學們,剛才在解答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有一種方法”比較簡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學們想不想學?這種方法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1)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擺紅花,每次擺2朵,擺3次。

(2)讓學生看圖,説説是怎麼擺的?擺了幾個2朵?(師板書:3個2)

(3)要求一共有幾朵紅花?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

(4)讓學生觀察這題的三個加數有什麼特點?有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從而引出還可以用乘法算。

寫乘法算式時,先看相同加數是幾?(相同加數是2,先寫相同加數2,再寫“x”。

再數有幾個相同加數相加?(有3個2相加),在乘號後面寫3。強調:這個"3"是怎麼來的?

(7)指導讀乘法算式,並説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請同學們聽老師講要求,獨立擺方塊,每排擺3個,擺4排。(師巡視)

(1)看圖説説怎麼擺?擺了幾個3?(師板書:4個3)

(2)要求一共擺了多少個方塊,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 (3)這道算式中的加數相同嗎?能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試着寫,並按學習小組交流你是怎麼寫的?

師出示一組圓形圖,讓學生認真看圖,同桌互説圖意,並用兩種方法解答。

4、指導看書第109~110頁,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表示什麼?並把課本pll0填空完整。

5、師引導學生看一看三個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點,比一比,哪一種算法簡便,讓學生説一説乘法的含義。

7、用學到的乘法知識,來解決新課前的三道複習題。

4、説一説下面兩個算式有什麼不同?然後做“找朋友”遊戲。

第4篇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初步瞭解乘法的含義,瞭解乘法與加法之間的聯繫。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通過多媒體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

2.學生在經歷觀察、比較、歸納等學習過程中,逐步對乘法有初步的認識,體會乘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3.通過學生熟悉喜歡的情境和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係;感受乘法的應用價值。

幫助學生通過觀察概括出每道題是幾個幾相加,並能改寫成乘法算式。

師:同學們喜歡去遊樂場玩嗎?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去遊樂場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朋友在玩哪些遊樂項目?

師:從小朋友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玩得可高興了。咱們先來看看小飛機裏有多少人?

師:請你觀察上面的這些加法算式,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結:在一個加法算式中,如果每個加數都相同,我們就稱這些加數為“相同加數”。這些算式就是在“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師:説説每個算式的相同加數是幾?是在求幾個幾相加?

師:剛才寫了這麼多個2,算式很長,寫起來比較麻煩,有什麼好辦法嗎?

我們今天學習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乘法。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

師:這是一個新的運算符號“×”,它叫乘號,讀作:乘。

小結: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乘法計算。列乘法算式時,先看相同加數是幾,再數有幾個相同加數,然後把這兩個數相乘。

1.師:今天咱們學習了一種新的運算“乘法”,認識了“乘號”,咱們就來看看“乘號的由來”。

第5篇

本課基於《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培養學生“符號意識”的目標要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符號產生的必要性,進而通過再創造的數學活動引出乘法運算,在理解與運用符號的學習過程中感悟符號的簡潔性、抽象性與統一性,瞭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p1-3。

“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內容在編排上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以具體情境為背景,生成相同加數相加的式子,從而引出乘法運算;其次是溝通同數相加與乘法的關係,説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教材預設的學習路徑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產生學習的動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特點,整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沿着“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的教學程序展開教學。

1、通過再創造的學習過程,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繫及區別,理解乘法的意義。

2、經歷觀察、分類、嘗試、抽象等數學活動,培養符號意識,感悟符號化思想。

3、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1.算式分類:讓學生將算式按照加數是否相同進行分類。

?設計意圖:以明快而簡潔的節奏點明學習任務,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通過分類得出加數相同的算式,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

出示情境:怎樣準確而快速地表示出“20個3相加”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看誰的辦法好。

1.方法比較:引導學生對生成的各種方法進行比較與評價。

2.符號統一:通過觀察與比較讓學生明白數學符號統一的必要性。

3.強化抽象:讓寫出“20×3”的學生闡述“是怎麼想的”。

4.揭示課題:在解決加數相同的加法計算時,咱們可以用乘法表示。(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課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再創造,努力讓學生經歷“×”這一符號產生的過程,體驗符號的意義與價值,感悟符號表達的簡潔性與統一性,進而發展符號意識。】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在“生活情境——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數學模型”之間穿梭與轉換,從而建構整體化、系統化的知識圖式與結構。】

1.總結:今天這節課咱們只是初步地認識了“乘法”這個新朋友,希望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真正和它成為親密的好朋友。

6+6=12 2×6=12 2個6相加8+8+8+8=32 4×8=32 4個8相加 ??×3=60 20個3相加 20

在課標20xx年版倡導“數學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本課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起點,首先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驅動學生學習乘法的需求。而後“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教學中不斷地向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認識乘法的產生的必要性,進而在具體情境中,嘗試解釋與應用生活中的乘法問題。

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學生認知水平,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情狀況,才能溝通教與學的聯繫,明白教師要教什麼,學生需要學什麼。

我們看到不同版本教材教學情境圖雖不同,但設計意圖一致: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中挖掘學習新知的動力。這就説明本課學習情境的創設應立足於這一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就如新課標所倡導的“數學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設計貼近他們熟悉的現實生活,為低年級的學生架設生活與乘法學習的橋樑,進而認識乘法。

一位教育專家説過:教師認為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掌握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正如課標中指出的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不是“拍板者”。應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情境,在逐步地分析、調整中幫助其完成正確的認識。

提出“基本活動經驗”是《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最大的創新之一。數學活動經驗是學習主體通過親身經歷數學活動過程所獲得的具有個性特徵的經驗。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所説的“活動”必須有明確的數學內涵和數學目的,體現數學本質的“數學活動”。本課的教學中,師生一起經歷了“看圖列算式”“創造算式”“看算式寫算式”“看

算式想像生活情境”等數學味十足的活動,引領學生在“生活情境”——“數學模型”——“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之間穿梭與轉換,從而建構更整體化系統化的知識圖式與結構,同時在豐富的數學活動中學生不斷積累着各樣的“經驗”,有活動當時的經驗,還有延時反思的經驗,有學生自己摸索出的經驗,也有受別 人啟發得出的經驗。這些經驗不斷地轉化和建構為屬於學生本人的東西,從中獲得並積累可貴的數學活動經驗。

?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認為數學課程固然應該教會學生許多必要的數學知識,但是絕不僅僅以教會數學知識為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思想。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提到了更為重要的地位。據此,提出了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其中,使學生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轉化數學模型,初步感悟數學建模的思想;在解決生活問題時引導學生將加數相同的算式轉化為乘法算式,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抽象思想。而貫穿本課始終的是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形與式的對應、比較與分類,“以形助數”!讓學生對乘法學習達到理解的目標層次。

“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撐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德語)。也許每一位數學教師對“一堂數學課對於學生的數學發展有多大的力量起多大的作用”都不應當忽視,因為,不就是這一堂又一堂的數學課匯成學生整體的數學教育的嗎?

第6篇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學習了百以內的加減法和幾個數連加之後安排的。本節課從生活出發,從生活問題引入,讓學生觀察實際情景,並且其中暗示着一組組數量相同的數,可以用相同的數相加來解決。相同數相加中的加數是幾和幾個相同的加數是認識乘法的基礎,即算式表示幾個幾,通過幾個幾的橋樑作用,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材第46頁的一幅主題圖,呈現了小火車、小飛機等情境圖。圖中藴含着許多“相同加數”的因素,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並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加深了印象,這就為引入乘法做了準備。例1是通過學生計算主題圖中各項娛樂設施裏面的人數,引出了加法計算,為引出乘法的意義做了鋪墊。通過觀察加法算式,使學生明白像這樣的加數,加數必須相同,積累了同數相加的感性認識。教材中“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來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礎,滲透了乘法的含義。在學生理解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認識乘法,瞭解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學生親自動手把其它相同加數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並讀一讀,使學生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3、學生初步學會根據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能夠讀寫乘法算式。

能夠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夥伴們正在一起玩耍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出示主題圖)

那麼我們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你能從中發現什麼樣的數學信息,能根據圖中信息提一些數學問題嗎?小組討論交流一下。

師:那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加法算式,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師:像上面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一種簡便方法,也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乘法

創設情景,藉助學生們喜歡的遊樂設施,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幾個幾相加”是學習乘法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一數,在算式中比一比,學生對“幾個幾相加”有了初步的認識,為學習乘法做鋪墊。

師:大家觀察這幾個加法算式有什麼特點?相同加數是幾?幾個幾連加?

(這幾個算式裏的加數都是相同的,每個算式都表示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的和)

師:像這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外,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紹: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做乘號,乘號的寫法是“×”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兩個數叫做乘數,兩個數相乘的結果叫做積。

3×5表示5個3連加,5個3得15,因此算式是3×5=15,讀作3乘5等於15。或者也可以寫成5×3=15,讀作5乘3等於15。你們能把另外兩個加法寫成乘法算式嗎?誰可以讀一讀?

乘法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是學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比較中進行感受和獲得的,同時使學生形成對乘法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師: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幾,可以寫成怎樣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第一題,讓學生在習題中鞏固課堂學習內容,由幾個幾,引出加法,再變為乘法。

師:你學會了哪些知識?生:1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乘法計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2乘法算式中,相乘的兩個數叫做乘數,兩個數相乘的結果叫做積。

第7篇

1、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認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發現什麼?(如:4個2相加和有2個4相加是一樣的;6個3相加和3個6相加是一樣的。)

3、如果我説5個2相加的和是多少?你會想到哪個算式?

3、老師報算式你能算一算嗎?並説説你是怎樣算的?(如:10個5相加;20個2相加等。)

①你自學到了什麼知識?(乘號、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2、請將黑板上的一些連加算式改寫乘乘法算式並説一説:

②體會像上面一樣由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及“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a×b或b×a)

以所擺的小傘、三角形和五角星為例進一步認識乘法,體會乘法的基本意義。

①試着用乘法算式3×6=18或6×3=18算一算所擺的三角形用了多少小棒。

②讀出所列乘法算式,並説一説它所表示的意義及:6個3相加等於18、

③用乘法算式10×3=30或3×10=10算一算所擺五角星用了多少小棒。

④在小組內説一説所列乘法算式的意義:3個10相加等於30、

這樣寫下去些到什麼時候啊?有沒有其他的方法計算呢?揭示用乘法。

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引導認識乘號,學習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瞭解乘法的基本意義。

引導學生用乘法算式算出所擺三角形和五角星用的小棒,進一步體會乘法的基本意義。

1、用最簡便的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同學?(見課件)

同學們,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你在這節課中舉了幾次手?在今後的學習中你準備怎樣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