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反思3篇 陳涉世家: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來源:巧巧簡歷站 8.63K

《陳涉世家》是一部中國古代歷史文獻,記載了陳勝、吳廣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活動。該書不僅記錄了反抗暴政的歷史事件,更深刻反思了人民對權力的渴望與對社會公正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歷史價值與啟示意義。

陳涉世家反思3篇 陳涉世家: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第1篇

教學該課之前,感覺比較恐怖,相對於學生以前學過的文言文來説,文章實在是太長了。本身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就有一種畏懼心理,這樣的一篇文言文又何從入手呢?於是,花了半個午自修的時間讓學生先給文章中的生字詞注音,然後讀順課文,因為學生回家後根本不會主動去讀一篇文章的。

接下來的第一課時,在整體感知的時候,學生多多少少能談出點自己的理解,這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初步基礎。在過程中結合學生體驗,引起了學生相當的興趣,很多學生都急於更深地瞭解與文章所述事件的有關歷史。當此之時,我想,如果歷史教材的編排能與語文相配合,那學習的效果將會好得多,兩門課程的學習將是相互促進的。其實再難的文言文,只要認真讀了,肯定多少會有一點理解;而學生現在非常欠缺的就是自主學習精神,學習方面非常被動。而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否需要自國小以來各門課程老師的共同努力?

?陳涉世家》一文篇幅長,知識點多。這一課的講授從文學常識到重點實、虛詞,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再到文章的思想內涵都作了全面的梳理,以便於學生更好的掌握。

不足之處:本課前後共用了四課時,費時較多,教師的講述也過多。一些難度不大的問題完全應交給學生自己解決。

另外,通過本課的學習還提醒我們:要引導學生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並時常加以檢測,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陳涉世家反思3篇 陳涉世家: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第2張

第2篇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的文言文均選自歷史著作。文中涉及到不少中國古地名。在教《陳涉世家》時,由於沒有認真查閲有關資料,我差點犯了一個大錯誤。

陳勝率領義軍攻下大澤鄉,以後的戰爭勢如破竹。文中有這樣幾句: 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及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郅、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及入據陳。我帶領同學們逐句疏通文意,……於是命令符離人葛嬰帶兵攻佔蘄以東的地區。攻打郅、苦、譙……都攻下了……於是進兵駐紮在陳。説到這裏,突然一名學生舉手提問了:

老師,怎麼這次起義彷彿是葛嬰的主角,起義軍到了陳,怎麼還沒説到陳涉作戰的事?這篇課文明明是寫陳涉的呀?

教了多遍《陳涉世家》,冷不丁頭一回遇到這個疑問,並且我也一下子就發現了其中定有問題。

我不敢怠慢,立即停下來,掩飾內心的驚慌,説:問得好!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段文字,找找答案好嗎?趁大家看書討論時,我趕緊看 蘄、郅、苦、陳等地名是今天的何處,發現蘄是現在安徽宿州南部,而苦、柘和陳都在河南,它們根本不是蘄以東,而是蘄的西南部。於是我又立即查閲教學參考書,四分鐘後,終於明白了,原來,攻郅……一句省略了主語陳涉,按當時實情是葛嬰與陳涉兵分兩路,陳涉率主力一直攻打到陳。

於是,我立即表揚了提問者的細心,再略加分析,讓學生明白了。並以剛才老師是特意看看有沒有人會發現這個問題為由,給自已一個台階下了。

有了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歷,我再也不敢隨便處理與古地名有關的文句了。從此,我也常備了一套《中國歷史地圖冊》和《中國地理地圖冊》,當作語文教學參考書。

第3篇

?陳涉世家》教學中我就摒棄了字字落實的串講,讓學生讀、譯、議、評。特別是在後兩個環節中,學生的表現讓我着實感到興奮和激動。比如在討論陳涉的性格特徵的教學中,學生先是從人物語言入手進行分析,瞭解了這些個性化的語言對錶現人物的意義。討論中, 一個學生説"他目光短淺,這也預示着他日後的失敗。"我很驚奇,便讓他説説理由。他回答説"‘苟富貴,無相忘’,説明陳涉一心只想着個人的榮華富貴,並沒有什麼大的志向,一旦目標達到,他就會沉迷下去,終究會無所作為的。"他還結合陳涉最後的失敗加以印證,令大家極為信服,我也給予了肯定與讚賞。

文中涉及到不少中國古地名,由於沒有認真查閲有關資料,我差點犯了一個大錯誤。陳勝率領義軍攻下大澤鄉,以後的戰爭勢如破竹。文中有這樣幾句:“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及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郅、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及入據陳。”我帶領同學們逐句疏通文意,“……於是命令符離人葛嬰帶兵攻佔蘄以東的地區。攻打郅、苦、譙……都攻下了……於是進兵駐紮在陳。 ”説到這裏,突然一名學生舉手提問了:“老師,怎麼這次起義彷彿是葛嬰的主角,起義軍到了陳,怎麼還沒説到陳涉作戰的事?這篇課文明明是寫陳涉的呀?”我不敢怠慢,立即停下來,掩飾內心的驚慌,説:“問得好!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段文字,找找答案好嗎?”趁大家看書討論時,我趕緊看“蘄、郅、苦、陳”等地名是今天的何處,發現“蘄”是現在安徽宿州南部,而“苦”、“柘”和“陳”都在河南,它們根本不是“蘄”以東,而是“蘄”的西南部。

於是我又立即查閲教學參考書,四分鐘後,終於明白了,原來,“攻郅……”一句省略了主語“陳涉”,按當時實情是葛嬰與陳涉兵分兩路,陳涉率主力一直攻打到“陳”。我再也不敢隨便處理與古地名有關的文句了。從此,我也常備了一套《中國歷史地圖冊》和《中國地理地圖冊》,當作語文教學參考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