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鐸《貓》教學反思範文3篇 教學反思:從鄭振鐸的《貓》中汲取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8W

本文是關於鄭振鐸教授《貓》教學反思的範文。該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對於該課程中教授方式和內容的質疑與建議,並對教師的職業素養進行了探討和展望。闡述了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互動的重要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教學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鄭振鐸《貓》教學反思範文3篇 教學反思:從鄭振鐸的《貓》中汲取啟示

第1篇

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鄭振鐸的《貓》,教完之後,感覺師生配合默契,學習效果不錯,現將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在上課之前,我認真地讀了課文至少三遍,包括課前的閲讀提示和課後的思考練習題,又多次翻閲教學用書和教材詳解,透徹的瞭解、理解教材,把握文章主旨和重難點。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又上網查閲了若干幻燈片,結合我自己的備課和學生情況重新制作,精心備課做到有備無患。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以學生為主,引領學生學習課文,藉助文本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我是這樣來安排本節課的各個環節:

將若干個動態的小貓組合在一張圖片上,省去一張張圖片的時間。這一張圖片上形態各異的小貓馬上攫住了學生的眼睛,學生不由自主地發出了驚歎驚喜聲:“哇,好可愛”。我順勢引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這些活潑可愛的小貓有關的文章,出示幻燈片二,鄭振鐸的《貓》。師板書,生齊讀課題。

2、出示教學目標(幻燈片三),學生自由看,明確目標,明確本節課的學習方向。

①檢查學生對作者的瞭解情況,先讓學生自由談,互相補充,老師及時激勵加☆,出示幻燈片四,作者簡介,學生齊讀。

②檢查字詞讀音,出示幻燈片五,學生排火車讀,教師及時糾正不準確的讀音,其中懲為二聲而不是三聲,然後出示正確讀音,學生齊讀加以鞏固。

4、學習新課:本環節我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環節讓學生從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作者的感情等幾個方面來填三隻貓的表格,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然後小組內交流討論,完成表格,在班上展示,老師相機指導。出示幻燈片六,然後引入第二環節,這三隻貓,作者最不喜歡第三隻,但卻是第三隻給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終生難忘,為什麼呢?出示幻燈片七八,因為芙蓉鳥事件,這第二環節,我讓學生採用搶答的形式來完成,人人爭當小法官,案發現場?犯罪嫌疑人?犯罪證據?案發前嫌疑表現?案發後嫌疑表現?懲戒方式?案件定性?(冤案)知道真相後作者的心情?這一系列問題不是很難,採用搶答的形式,既節約了課堂時間,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第五環節,明確課文主旨。出示幻燈片11,學習本文,你讀懂了什麼?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學生暢所欲言,説的很到位,能夠理解明確本文主旨。

5、拓展延伸:即課後第三題。(出示幻燈片十二)在生活中錯怪別人或被別人誤解的事?大膽説出來,老師激勵考察你的口頭表達能力的時刻到了。每人加5☆。李帥、王繼文、李楊、李政等同學説的都很好。這算學以致用,將文中學到的.道理運用到生活中,這算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吧。

6、考考你(出示幻燈片13),圖上你看懂了嗎?你想説什麼?

師生齊讀: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視,讓我們關愛弱小,寬容仁愛!

以上是我這節課的教學環節,總結本節課,我覺得亮點之處在於:

①關注學生,儘量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不同層次的收穫,我盡力做好自己引導者的角色。

②注重朗讀,朗讀是情感的再現,語文課堂就是學生聽説讀寫能力的訓練,書讀好了,讀透了,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侃侃而談。

④寓情感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永遠銘記教會學生做人比教會學生學習更重要

⑥適時激勵,包括語言激勵和加☆激勵,讓學生時刻保持主動性和積極性。

當然,學無止境,教學亦是。今後,我亦要用心去對待每一節課,與學生真正做到情感交融,如此我心快樂,學生亦是,相信這樣的課堂才是和諧的課堂!與學生共進步,齊分享是我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鄭振鐸《貓》教學反思範文3篇 教學反思:從鄭振鐸的《貓》中汲取啟示 第2張

第2篇

?貓》是鄭振鐸小説的名篇,作者用樸實的言辭將三次養貓的故事娓娓道來,意境深遠、含蓄、沉鬱。其文筆樸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摯,有很高的人文價值。本文篇幅較長,用一課時講完,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認為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積累生活的習慣,教給學生客觀公正、寬容仁愛、關愛弱小的待人處事原則和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旨意所在。

教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是基礎,品味文章深情是重點,激發學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難點,這也正是文學作品教學的重要價值所在。所以,此課教學我設計了三大板塊:

試圖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同時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敍述的表達能力。課堂上學生認真積極,實現了這一目標。

在這一環節的最後,我出示了説明文《貓》,通過比較學生很快明白了説明文與散文的不同,導出散文寫物是為寫人、寫人的感情,自然的引出第二個板塊。

二、找表達感情的句子,品味文章深情:

這一環節是重點,而品味作者對第三隻貓的感情是重中之重。所以用時最多。因為七年級學生年齡小閲歷淺為幫助他們理解體會,所以我設計了“假設你的小貓死了……”“假設你的小貓被抱走了……”以及教師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來引導學生理解品味。這一設計聯繫實際使學生有話可説,課上學生“罵死他”這樣的回答的確是真情流露。

在這一環節中文我注意了詳略的安排:前兩隻小貓略,第三隻小貓詳。這樣為感悟文章的道理做好鋪墊。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從而引出散文的終極目的是讓人明理。

這一環節學生髮言的人數多,説出了自己的認識,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最後聯繫學生的作文,讓他們明白了:通順的敍事+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道理,是同學們努力的方向。

以上這三個板塊由淺入深,逐塊推遞,讓學生自由説話、至而理清作品、品味感情、領會深意、感悟人生、學會做人。

課上完了,目標也實現了,教材挖掘得也夠深了。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主動。回顧這堂課,自己並不十分滿意,覺得最大的遺憾是:

學生自由説話了,學生主動説話了,但學生説的還是少,老師講的還是多。

1、因為課前聽説我上課的班是整個年級最差的一個班,所以,一上課我就信心不足,老是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學生一不發言我就説。

2、學生預習情況比我估計的要差。學生一説慢了或説錯了我就着急。

3、傳統的'教學觀念的“餘毒”還影響着我,有問題就急着要答案。

當然在學生活動中,教師的“介入”肯定是需要的,他需要通過藝術的“介入”來調控活動方向,來增強活動的厚度。可是,教師的這種“介入”應該控制在怎樣的一個“度”上,才不至於喧賓奪主,不至於越俎代庖?這將是我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要注意探索的問題。

另外我還有一大收穫,那就是要相信學生,相信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施展的才能就有多大。”今後我會把課堂變成學生的最大的舞台。

第3篇

?貓》是鄭振鐸先生的名篇,講述了家裏三次養貓的經過,故事性比較強。因為打算用這節課錄課,所以準備的很充分。差不多用了一星期的.時間。但即便如此,講起來還是有一定問題。

三班是第一節課,可能是因為有人在錄像的緣故,有些緊張,以至於講得太快,將本來差不多兩節課的內容用一節課就講完了。講完之後發現學生們很迷茫,雖然看似他們很積極,但實際沒學到什麼,對知識點並沒有完全理解,效果很不好。講完後指導教師也説,太快了,語速也有點快,把節奏放慢,別緊張。痛定思痛,我重新把課文內容看了一遍,吸取教訓,劃分沒部分大概用多長時間,這樣在四班講得時候明顯好很多,內容講透徹了,節奏也把握對了。第二課時時,由於在三班講得太快,基本沒剩下什麼東西,所以只能多説,也讓學生多説,比如拓展訓練是“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被誤解?怎樣才能減少被誤解的機率?”我讓同學們想一下,然後暢所欲言,發現大家的積極性很高,也能從自己的故事中更好的體會文章主旨,這算“因禍得福”了吧。但在四班講的時候,因為停電,多媒體不能用了,只能迴歸原始,因為怕大家不能理解,所以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寫,結果發現時間不夠用了,拓展訓練沒有時間做了。後來指導教師説在黑板上寫太多了,太浪費時間,只寫重點或學生們不認識的字就行,沒必要寫那麼多。

雖然講解這篇課文時狀況百出,但通過這些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以後要注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