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教學反思2篇 《探尋謎題中的教育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9.73K

本文以某高校一位教師在《謎》教學中的反思為切入點,探討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組織學習活動,促進學生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現代教育中,如何將教學理念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謎》教學反思2篇 《探尋謎題中的教育啟示》

第1篇

一年級的國小生,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不會太長,最多15分鐘,其餘的時間,要麼走神,要麼扣東西,就好像手無處着落一樣。

在今天學習《猜字謎》,最早出示謎語,學生的興趣很高,一次性就猜出來了。他們猜對了以後,很興奮,還躍躍欲試。當畫面一轉到認識生字時,興趣就沒了,泄氣了,手開始無意識的摸書本;眼睛開始亂瞄;我讀他們聽,帶着他們讀,感覺他們都是有氣無力的,有的連嘴都不張;當畫面再轉至課文時,我問誰來猜?只有一個夏卓涵一個人舉手,他回答正確。我又問了一句,“你是怎麼猜出來的?”他把這個字謎一句一句的分析給我和其他學生聽,我的當時都驚呆了,真真的出乎我的意料。説的.其他學生更是一臉懵。當即我就表揚他,然後我又引導其他學生,一句一句,一點一點的分析,一步一步地把“秋”猜出來。

第二首字謎有點難,學習前兩句,學生都沒反應,因為不知道沒往哪裏使;到第三句的時候,我提示他們:太陽、沒有云彩、天氣很好,想象偏旁等,他們猜到了“晴”,第四局立馬就猜出“清”回答得又快又好。再回到第二句和第一句,猜到“情”“請”。最後的謎底是“青”。我讓他們自己在把課文讀一讀,帶着他們利用課件又演示了一遍,字謎怎樣猜,怎麼找重點,他們看得很認真,又到了學習要寫的生字,他們又感覺無聊了,我讓書空,有的學生連手都不願意伸,懶洋洋的,像貓一樣。剛好下課了,我就把生字留在下節再講。

《謎》教學反思2篇 《探尋謎題中的教育啟示》 第2張

第2篇

國小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尤其是網上教學更容易走神。如何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這考驗着老師的智慧。學習生字本身很枯燥,如果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去教,往往事半功倍。今天《猜字謎》一課,學生積極發言,踴躍舉手,可以通過這堂課引起對生字的學習興趣,並且能夠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回答問題。

這節課主要設計思路是:設計了四個關卡,難度逐步遞增,每一關由不同類型的字謎組成,通過自主猜測,傳授猜謎方法,讓孩子藉助不同的方法猜測漢字,從而實現輕鬆學字,感受祖國文化的魅力。第一關,與 “趣味語文”中的猜測方法類似,孩子們輕鬆猜出了謎底,但到了第二關卻被難倒了,主要原因是孩子們不能很好的從句子中發現共同點,思路比較狹窄,引導後逐漸找到了感覺,並習得“合成法”這一方法。之後的兩關也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最終猜出了謎底。整堂課孩子們的思路比較活躍,尤其是平日裏不太愛舉手的孩子,能從這類課堂中展示自我,讓人另眼相看。

由於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教學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於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再者,我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注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另外學生邊説筆畫名稱邊書空,增加學生對生字的記憶力,然後我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後讓學生描紅、臨寫。

在指導書寫漢字時,更多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達到一個標準,但孩子的個體差異較大,所以,在等待能力弱的學生時,讓更多的學生產生了消極等待!浪費了良好的學習時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