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反思6篇 "探索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反思與啟示"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W

本文以"高中美術教學反思"為主題,探討了當前高中美術教學面臨的難題以及改進的方向。通過對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生需求等方面的反思,我們希望能夠為提升高中美術教學質量,培養更多藝術人才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議。

高中美術教學反思6篇

第1篇

摘 要: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素描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素描技巧,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增加學生的鑑賞機會,提高學生的品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促進個性發展,拓展他們的創新空間,從而推進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升級。關鍵詞:高中美術;素描;質量

美術是一門藝術性極強的學科,其與美學、建築學甚至醫學等有着密切的聯繫。高中階段的美術學習,主要以素描為主,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素描技巧,是高中美術教師關注的重點。尤其是一些藝術方面的學生,其為了順利地考取藝術院校更是要在素描方面下工夫,以促進自己美術成績的提升。鑑於此,本文主要就高中美術課程中的素描講解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通過筆者的努力找出適宜高中美術課程中素描講解的技巧,推進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升級。

素描作品帶有一定的寫實性,進行素描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描述的物體有一個細緻全面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完成素描作品。一幅合格的素描作品,不僅要求學生的筆法到位,同時構圖的合理以及光影的搭配等也十分的重要,而這些都是要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掌握的。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增加作品鑑賞的機會,通過帶領學生對素描作品進行賞析,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並且讓學生吸取更多的素描經驗。

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展示的作品較少,並且圖片過小也不能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作品的實際魅力。而帶領學生去美術館又受到了教學條件的限制,因此鑑賞課程很難展開。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現代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使得美術鑑賞課程得以良性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向學生展示世界知名的美術作品,通過細節上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素描知識。例如,在觀賞達·芬奇的畫作《最後的晚餐》時,高中美術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學習達·芬奇的構圖,鼓勵學生探尋畫作背後的故事,對當時的歷史文化有一個概念性的瞭解。通過這樣的賞析,可以充分地讓學生意識到素描不僅是對事物的呈現,同時其還包含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感情等多個方面的要素,為學生今後的創作打好基礎。

素描重在觀察,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付諸筆端,畫出理想的作品。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進行素描技巧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納入其中。通過向學生傳授觀察方法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素描對象進行觀察與分析,找出最優的繪畫角度,並通過紙筆給予合理的呈現。

高中美術教學反思6篇

第2篇

創新教育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舊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象。

師生角色互換,把課堂還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的錯覺。

教師可以走到學生當中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放鬆心情,帶着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覺,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活躍和創造才能的發揮。

高中美術教學主要包括教師解説、學生討論、問答等幾種類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進行不同授課方式的變幻,讓課堂活躍,讓智慧飛揚。

我國擁有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優秀的美學文化貫穿於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只要能夠認真觀察,便會發現生活處處是美術。

在講授課程之前,教師應該做好備課教案,把重難點進行區分,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節奏,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理解所講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昇華和醖釀,培養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才是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

美學能夠開發人的智慧,能夠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藝術真正的美在於眼睛對美的捕捉和對心靈的感悟,運用美學價值較高的美學作品來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欣賞美術,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娛樂中喜歡美術、熱愛美術。

營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可以多方面感覺美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春天裏盛開的鮮花,夏日裏低垂的楊柳,秋天裏的片片楓葉,冬日裏皚皚的白雪,一切自然美的東西,它們就在我們的眼下,當我們有一天嘗試去發現它們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原來生活真的很美,就會理解生活處處是美。

針對美術特長生,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學生表現出比較明顯的“重美輕文”。

針對這一傾向,我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發現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學生本身的原因:絕大多數美術特長生文化課基礎差,成績偏低,對專業學習表現出較為濃厚的興趣和自覺性。

但對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態度,比之藝術專業的學習勁頭就顯得鬆鬆垮垮,熱情偏淡。

他們具有形象思維活躍和動手能力強的特點,但缺乏邏輯思維能力。

部分美術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較大問題,比如學習無計劃或無法堅持,課前無預習,上課聽講精神不集中,容易走神,不會做筆記,因怕難不願完成作業或抄襲別人答案,平時不刻苦、臨考抱佛腳,學習主動性不強,專業與文化、休息與學習時間配置不當等。

二是社會原因:由於近年大學聯考對藝術生的文化成績要求偏低,使不少學生家長、教師和學生本人錯誤地認為將來考藝術類高等院校,只要專業成績優秀就行了,在提高文化課成績上花那麼多力氣不值得。

如今藝術院校招生,文化課錄取分數呈逐年提高的趨勢,過分地強調專業而忽視文化課的學習,是不會有什麼發展的。

同時列舉學生身邊每年都有專業特別出色的學生只是因為文化課的原因被淘汰的實例,對學生進行説服教育,使他們轉變對文化課的認識,擺正專業課和文化課之間的關係。

2.跟學生一起分析,講明道理,使他們從理論上認識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

雖然文化課與專業課在思維方式、課程能力上要求側重不同,但是二者之間並不矛盾,文化課與專業課之間是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

學好文化課會對專業課的學習起着一定的促進作用,不注重文化課的學習,美術專業的提高和發展就會受到侷限。

教師應讓學生明白:要想將來真正步入藝術殿堂,必須是“專業+文化=成功”,藝術必須有一定的文化作基礎,只有具備了較好的文化底藴,才能讓自己的特長在藝術中放飛。

“光會畫畫只能是個畫匠,絕對不會成為傑出的藝術家。

”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好文化課的意識,增強學好文化課的信心,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帶動文化課成績的提高。

3.尋求專業課和文化課在教學方法上的統一,在專業教學中滲透文化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所帶的專業學生不但專業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而且文化課成績也都有了明顯進步。

美術教學首先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把握住大的方向,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

在美術教學中,不應光念書本,因為這樣課堂氣氛就會很死板。

我採取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美術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應,它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在畫寫生和記憶畫等課業中從選擇學習用具、玩具、水果等學生熟悉的物品入手;在創作畫課業中,圍繞校園生活、家庭生活及學生可能參與其中的社會生活來進行命題;在藝術設計課業中,開展實用物品的模擬設計與製作,讓學生從小就有意識地為方便生活、美化生活而動手動腦。

另外,在工藝製作的用材上儘可能生活化,除紙工、泥工等手工常用材料外,還引導學生開發生活中的廢棄物品,鍛鍊學生從平凡之中發現美的本領,從而達到因材施藝、變廢為寶的目的。

聯繫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審美力,將眼、腦、手協調配合與珍愛美、崇尚美的心靈相結合,舉一反三,使學生既能很快地理解美術的真諦,又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

從美術學習和創作中增強了審美、愛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第3篇

隨着新課程改革正在我省如火如荼的展開,高中新課程美術鑑賞模塊對課程目標新的調整,教學內容新的整合以及教學理念新的界定,這些變化終將通過課堂教學這一途徑得以體現,由此引發教學策略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變舊觀念,對傳統教學策略不斷傳承與創新,探究適應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策略。

同時,我們農村高中的美術鑑賞教學,正遭遇着一種非常無奈的尷尬的現狀。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缺少對教學策略的研究,致使美術教學課堂容量龐大,作品挖掘膚淺,課堂結構散亂,教學目標自然難於達成。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反映冷漠,在作品描述中,很多時候大部分學生只能是以“很美”或者“漂亮”等字眼來回答或評價美術作品。這種教師對美術鑑賞教學策略研究的不足,致使課堂師生互動的缺失和學生對作品分析的膚淺,使得美術的審美教育流於形式。以筆者的調查,這種現象在農村中學裏是普遍存在的。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的三維目標的達成,要求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有一定的深度理解和深刻情感體驗的過程。基於此,我們構思以“點、線、面”策略展開教學活動,探討如何立足於美術的學科本體,開展有效課堂教學,探索挖掘作品深層內涵,以提升教學層次,真正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點、線、面”教學策略是新課程理念下的對傳統教學策略的傳承和發展,要求在美術鑑賞課堂教學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要選擇並抓準一個“點”,使它貫穿教學始終,從而建構一條教學主“線”,並由此鋪開一個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主動生成符合學生個體智能優勢的知識“面”,有效改變高中美術傳統教學中教師唱“獨角戲”、“照本宣科”的尷尬現狀。

新課程美術鑑賞模塊內容打破了傳統美術欣賞課程以美術類別或美術史為線索的編排方式,每一課都按照一個主題來進行概括,整合了更多的美術現象,更加貼近了生活,擴大了視野。作品類型涵蓋了中國畫、油畫、版畫以及建築、雕塑、工藝、民間美術、電腦美術等。教材內容的這種變化,使美術教學的課堂容量變的更加龐大,我們不可能在每一節課中都對教材的內容以及相關的知識一一羅列,要求我們有所選擇。正如德國教育家根舍因的範例教學論所描述:在現代知識量無限膨脹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學”,應該注意學生的心智特點,選擇一種具有共性,而且能激發學生興趣,能起到“以點帶面”作用的一種個案作為範例,使學生從典型範例中發現所屬知識的規律,獲得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尹少淳教授也認為國中美術是“走馬觀花”,而高中美術教學則是有選擇的“下馬賞花”,是一個由博返約的過程,是學生興趣相對集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有有所選擇並較深入的進入個別典型範例知識的學習,才會對這一類型的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有更深的審美認識和情感體驗,才會關注與之相關的作品、風格以及藝術家,因而也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於學科本體的深入和教育功能的拓展。

那麼,選擇多少?選擇什麼?我們認為:只要選擇一個最具典型意義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切入點,並對此展開深入的挖掘和理解。這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就是我們所界定的“點”。這個“點”可以是一件美術作品,也可以是一位畫家,可以是一句美術評論,可以是一種美術現象等等。當然,我們要讓學生掌握的不僅是該“點”本身,更重要的是挖掘該“點”的背後隱藏着的規律與本質。而這個規律與本質恰是我們教學要達成的目標,要突破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所以,我們選擇的“點”不僅是切入點,也要是教學的重難點的外在形式,對這個“點”的挖掘能直指教學目標並是突出重點和解決難點的關鍵。

建構主義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知識既不是客觀的,也不是主觀的,而是個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建構的結果。相應的,認識既不起源於主體,也不起源於客體,而是起源於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學習是在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平衡過程中,調節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引起認知結構的一種新建構的過程。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他強調:“教一個人某門學科,不是要使他把一些結果記下來,而是要教他參與把知識建立起來的過程。”因此,在高中美術鑑賞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應當關注這種知識的建構過程,在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平衡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鑑賞藝術美的能力,使得美術鑑賞活動成為是一個有深度的藝術行為。

在課堂教學中,從“點”切入,到展開,到深入,再提升,環環緊扣,層層挖掘,步步深入,從而達到對“點”問題本身的認識和對包藏在“點”其中的規律與本質的掌握的知識建構的過程與方法,這就是我們所界定的“線”。既是課堂教學活動鋪開的“教學鏈”,又是達成教學目標和解決教學重難點的一般思維,是體現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的一個互動的過程,是從“點”到“面”的一個具體行為。由於涉及到教師素質、學生基礎以及授課內容的不同,構建“線”的方式也隨教學的具體情境產生變化。所以,構建“線”是新課程美術鑑賞教學實施過程最為關鍵之所在,是最具不確定因素和創造性的過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於1983在《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智能至少包括:語言智能、音樂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等七種智能,它們同時並存,相互補充,統合運作。每一個正常人都具有上述的七種智能,但由於遺傳與環境因素的差異,每個人在各種智能領域的發展程度上有所不同,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在一、二種智能上表現出優越的能力,而且也會以不同的方法來統合其它智能。教育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智能特點,從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優勢智能的充分展示,促進學生優勢智能向其他智能領域的遷移。

多元智能理論是新課程改革借鑑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美術鑑賞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關注學生的這種差異性。這就要求我們積極的創設一種情境,要使學生能基於自己的智能優勢特點,從自身體驗出發,有選擇的開展對不同美術現象或作品的比較、分析、評論,生成符合自己智能優勢的美術知識系統,促進個性發展。所以,“面”的生成應當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其一是教師基於對學生學情的分析,實施教學而進行的預設,即針對教學目標的達成的知識“面”。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由於學生的個體智能優勢的差異,對知識構建的方式不禁相同,即生成符合個體智能優勢的知識“面”。這是我們界定的“面”的另一層含義。所以,“面”不僅是對關注全體性與基礎性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更是關注符合學生個體智能優勢的差異性的知識體系的生成。“面”的生成是最終目的,是達到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本課屬人教版《中國古代花鳥畫》的教學內容,教材通過對不同時代的花鳥畫的分析,闡述傳統花鳥畫以寫生為基礎,以借物抒情,託物言志為目的的獨特傳統,進而理解中國古代的繪畫審美觀。

“點”的選擇:以齊白石的名句“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作為教學的“點”。

“線”的建構:以作品的對比探究:要不要“似”?什麼是“似與不似之間”?為什麼説“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三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問題,理解中國傳統花鳥畫緣物寄情的特徵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審美理念。

“面”的生成:對中國傳統花鳥繪畫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並使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審美觀能衍射到對其他作品的認識。

本課於20xx年10月9日獲温州市美術學科新課程優秀課堂教學實錄評比一等獎。

2、公開課《追尋美術家的視線——美術家表現世界的獨特方式》

教材通過四組作品的比較,要求:理解美術家獨特的審美眼光和表達方式;認識文化背景、藝術個性等因素在美術創作中的作用以及對美術家創作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看待世界和事物,並運用適當的手段,把自己對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達出來。

“點”的選擇:以校園裏樹的照片與具象(希施金《松樹林》)、意象(倪瓚《六君子圖》)、抽象(蒙德里安《開花的蘋果樹》)組圖進行對比。

“線”的建構:以自然的樹與藝術作品的樹比較描述:美術作品是美術家尋求適合“我”的方式來表現“物”的結果,欣賞的關鍵是追尋包藏在美術作品中的“我”;可以通過探究畫家表現的不同方式來追尋包藏在其中的“我”。

“面”的生成:不同文化背景、藝術個性等因素使美術家具有了獨特的審美眼光和不同表達方式。我們也應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出發,用自己的方式欣賞作品。

本課於20xx年12月8日在泰順開展的温州市第三屆高中美術學科青年骨幹教師研修班學員送教下鄉活動中執教。

3、公開課《地域的永恆魅力——地域風貌與藝術流派的關係》

教材通過對不同的地域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流派和風格;氣候、地形、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對建築的影響等幾方面內容的分析,要求: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環境等因素對繪畫流派和建築風格產生的重要影響;瞭解在繪畫、建築等領域由於地域因素而產生的一些流派和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點”的選擇:與江南水鄉的建築接觸的機會多,相對比較熟悉,而且比較有感情,因此選擇江南水鄉民居建築為教學的“點”。

“線”的建構:以建築佈局、建築造型、建築材料、建築環境、建築色彩等不同側重點的問題,由學生討論並思考,教師由地域環境對建築的影響這一角度對學生髮散性思維的進行集中並引領挖掘。

“面”的生成:對江南水鄉民居建築能有比較深刻的情感體驗,()認識和理解地域文化、地理環境對建築風格的影響,並能從相應的角度,思考地域環境對徽州建築(地理環境)、天壇建築等(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現,培養對不同地域文化的尊重和增強對不同地域文化的保護意識。

本課於20xx年12月23日在瑞安市六中開展的瑞安市送教下鄉活動中執教。

4、課例説課《構建 “點、線、面”模式的美術鑑賞教學策略》

以《託物寄情》一課為例,簡單描述為什麼進行“點、線、面”模式進行美術鑑賞教學和如何進行“點”的選擇、“線”的建構和“面”的生成的策略。本課例於20xx年3月7日在温州市美術學科新課程高一(下)課前培訓活動中做公開交流。

1、這種“點、線、面”模式的教學策略,對於理清教師的教學思路,構建課堂結構,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對解決現行美術教學中教師教學設計的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鍛鍊,以及教學實施過程中解決師生互動的缺失和對作品分析的膚淺等尷尬局面,挖掘作品深層次涵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需要知識與經驗的積累。如課例對朱耷與《荷花水禽圖》的探究過程,對荷葉出淤泥而不染聯想到畫家不與統治階級的合作態度,從荷葉的倒掛聯想到畫家的垂頭喪氣;學生通過肢體語言模仿兩隻水鳥的動態來揣摩畫家的情緒等都是在以往教學過程中受學生的啟發而帶來的靈感,恐怕在任何資料中,都沒有描述象學生這樣富有情感和創造力的審美表達方式。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知識經驗。如《地域的永恆魅力》一課,學生從地理、歷史、哲學、語文等相關學科知識進行作品分析時,我們怎樣進行引領,也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更多的知識儲備。

3、只是一種策略和一種嘗試,並不適合所有課題和所有教師。如何更大程度的優化高中美術鑑賞課堂教學,仍然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思考與實踐。電腦美術教學反思國中美術教學反思美術教學反思

第4篇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明確表述: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因此,普通中國小美術學習絕不僅只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被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獻。

“高中藝術教學內容以欣賞為主線,強調學生的“心到”、“眼到”,藝術教師在鑽研教材、備課,設計教學模式,尋求教學方法時可能花了不少功夫,到了課堂上,有的學生對這部分內容感興趣,有的對那部分感興趣,如:中國古代繪畫,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外國近代繪畫,學生對這些內容喜好不同,在精力分配上懸殊很大,而女同學喜歡服裝的多一些,到教學“現代服飾藝術”這部分內容時可能比較專注,“心”到是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心”到與不到,全由教師組織調度;整齊與否,決定最終的教學效果。

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多種美術教學方式和手段的合理運用是很重要的適當設置並提出一些能引學生思考和探究興趣的問題最不可少,激勵學生的想象,激活學生的各種感官,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儘可能地在美術學習活動中獲得愉快和積極的體驗。

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主動發展,教師還應讓學生認識到不論是繪畫還是工藝,不論是具體還是抽象都是美術家精心的構思並結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感受,按照自己和時代審美理想創造出來的,同時,美術家創作一件美術作品除了通過完美的外在形式提示某一特定的主題之外,往往還有更深層的內涵和更隱敝的意藴是一種文化精神層面要求和體現美術作品的最高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社會、民族精神的寫照,如青銅器和秦俑所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古希臘藝術所體現崇高理想與科學的精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品中的人文主義理想,中國山水畫中的意境和神宗意識等,使學生對作品產生深刻理解,達到審美情感的昇華。

藝術課原本是最讓人心動的.藝術課尤其是美術,單一的欣賞內容,教師力求“活”而有趣,但千變萬化始終是一個欣賞,過分的知識化、理性化,學生的熱情不會堅持很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心”不到位了,“眼神”也走了,對於藝術課他們也就開始走過場,或者浮躁,再不然就是:你們上課,我行我素。

於是,一堂藝術課就成了有板有眼的自習課或休閒課。

高中教學不同於國小和國中,又説又表演的教學方式不太適合,“表演”課自然是不會出現的,偶爾的“故事會”也不能多用,“快樂的大本營”到了超級大班,擁擠的空間會讓你窒悶得喘不過氣來。

到了這個時候,學生不用意志來控制自己,藝術課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藝術課同樣需要學生的`意志介入和意志投入。

從現階段來看,高中藝術課,尤其是美術教材缺少讓學生“手動”的教學內容,實地考察參觀應當另論。

但在欣賞內容的基礎上,多一部分實際操作的練習,教學內容活而豐富,更能滿足多數同學的學習需求,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國小、國中有了動手實踐的內容,大學裏也有相關部分知識,而在高中階段卻出現“斷層”現象。

教育普及既然是面向全體學生,這部分內容就不能空缺。

因為真正的知識,它的本身內涵是豐富的,也是全面的。

大綱鼓勵教師靈活機動,但這當中還得有一個“約定”尺度和綱要,否則又容易走形成“專業”課了。

當前,藝術課正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不過它仍然是“調味”課,缺少不行,又不能將它提升到一定高度,教師在很多時候充當的是類似“變臉”一樣的角色。

許多教師認為,反正學校也不重視,評職最後,待遇最低,上藝術課沒人會看得起,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創新意識不強。

前幾年,地理、生物課也非應試科目,教學景況和藝術課相差無幾,但自從加盟理科綜合考試科目起,成績上去了,地理、生物教師一下也搖身變成升學考試舉足輕重的顯赫人物了。

藝術課呢,還是那樣……更多時候只能服從教學需要,為主課讓路,在主課與主課的磨合中客串“潤滑劑”、點綴物。

最終主課豐收了,藝術課也未能實現“叢中笑”的初衷。

顯而易見,藝術教師在這當中的“色調”關係非常微妙。

第5篇

1 、本課程探索性較強,探索研究版畫的外延,以及版畫語言形式。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理論講授、作品賞析、藝術實踐與藝術創作、藝術展覽的相結合,形成了成熟的教學流程體系。

2 、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積極瞭解當代藝術發展規律,引導學生勇於實踐,強調學生創作思維能力的培養。

3、 本課程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帶動教學,注重實踐、注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在20××年全國普通高中美術模塊教學研討會上作為展示課,受到同行的充分肯定,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1、相關設備配置不夠齊全,版畫工作室未能配備版畫機機器及絲網版畫等相關設備,提供給學生的學習種類不夠豐富,創作作品時可以選擇的題材受到限制。

2、今後要進一步加強課程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使教學與實踐更多地融入地域文化的元素。

任何藝術都是有侷限的,沒有完美的藝術,只有真誠的藝術,是藝術家情感的真誠。黑白木刻從最早、最原始的形態,作為文學作品的附屬品,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成為許許多多藝術家表達思想情感和藝術理念的理想方式,從丟勒、多雷到珂勒惠支、麥綏萊勒、肯特、瓦洛東、黑克爾、彼負施泰因以及蒙克、畢加索等等,都曾拿起過木刻刀。大師們的創作,為黑白木刻藝術語言的發展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他們的創作成為黑白木刻藝術畫廊中的經典。他們中的有些人也許不能算作職業的版畫家,但他們首先是藝術家。黑白木刻對於以藝術養心的人,是一時抒發性情、傳達觀念的又一種語言方式。就如小説家也有詩興大發的時候,也會有逸情散文、小品或詩歌名作,作品甚或成為經典。黑白木刻是人類文化藝術資源的組成部分,伴隨着人類文化前進的潮流同時完善和發展着自身語言。各個時期的文化藝術思潮不斷在影響着黑白木刻的形式與風格。為了黑白木刻藝術語言的突破與拓展,在當代藝術語境與文化大背景中,對黑白木刻藝術本質意義的思考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教學上,除了讓學生掌握黑白木刻,還要知道種種知識,知道它的來源,知道它的藝術價值等,所以在每次上課,我都會跟學生講講關於黑白木刻的一些知識,以增加學生的見識,我覺得這對於學生的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第6篇

當今我國的教育正處在一個巨大的歷史轉折期,學生經歷着空前的觀念撞擊和文化震盪。新課程改革是中國教育發展史上一次偉大的革新,這對於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説,即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美術欣賞成為普通高中的一門必修課,在我國也僅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但它是中國美術教育教學方面的一項重大決策。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先行者,我們必將肩負起對美術新課程改革進行探究與踐行的義務。在長期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我曾經有過諸多迷茫和困惑,也有過太多慰籍與欣喜。以下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高中美術欣賞教學的幾點膚淺見解。

現階段,美術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主要來源於師範院校的培養。多年來,我國的高等美術院校一直以培養畫家、書法家、雕塑家、工藝美術家……等技術型人才為目的,更注重專業技能訓練,忽視美術理論的學習。所以大多的高中美術教師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共性問題:缺乏對美術史、美學、藝術概論、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等基礎理論的系統學習、知識結構不合理。我們的美術院校是在培養傑出的技術人才的同時,卻忽視了藝術人才的培養。

高中的美術欣賞課不僅需要教師對美術實踐有親身的體會,更需要教師具備全面的文化素養修養,他們應對美學、美術理論、中外美術史乃至文學、歷史、地理、哲學等人文學科有深厚的認識和了解,還應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有一定的修養。可見美術教師除了要具備較高的美術技能外,更應具有廣博的美術知識和較高的美術理論、教育學、心理學修養,這樣才能出色地完成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國家規定高中美術欣賞課應由專職的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擔任,而目前從大部分高中學校美術的師資配備來看,都遠遠不能符合標準。故而,教師的配備就成了制約高中美術欣賞課發展的“瓶頸”。

當前,我國中國小生課業負擔十分沉重,而高中教育由於受當前我國考試製度、升學制度的影響和制約,學生的課業負擔更是到了不堪其負的程度。我們可以看到,在國中美術學習中,多數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尚有着較濃厚的學習興趣的。相對體育、音樂學科來説,美術要求學生的天賦沒有那麼的高,只要有興趣,胡亂塗鴉兩筆都可以是作品。而在國小和國中階段他們都有豐富的課餘時間來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到了高中階段則不然,目標只有一個,“擠過獨木橋,走進象牙塔。”為了應對大學聯考,他們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來滿足興趣了。沉重的課業壓力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棄學的心理。故而,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使其樂學、愛學是高中美術教師首要之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嚮導,一旦學生對某事有興趣,心理上就會處在一種亢奮狀態,學習起來便感到其樂無窮。要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首先要使所選擇的美術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學生,並在情感上打動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

例如欣賞《米羅維納斯》時我是這樣導入課題的:“在西洋美術史上有三雙最美麗的手,請同學們猜猜是哪三雙手?”這設疑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般大家都“騷動”起來了。緊抓住同學們迫切想了解的答案心理,屏幕上分別展示三幅作品中手的局部放大圖,“下面請同學們猜猜,這三雙手分別是誰的呢?”——“聖母瑪麗亞、蒙娜麗莎、米羅維納斯”。“再請同學們想想,為什麼這三雙手被譽稱為西方美術史中最美麗的手呢?”——這三雙手性質不同,感受也迥然有異。聖母瑪麗亞的手,是一般的手,代表天下母性的手,具有着神聖、慈愛的共性;蒙娜麗莎的手,是個別的手,只屬於達芬奇筆下十六世紀意大利貴婦人的手,有着“豐滿”、“優雅”、“柔美”的個性;米羅維納斯的手,則是想象的手,是肉眼看不到的,只有用心靈去想象。雖然維納斯沒有視覺的手,但我們相信,會在每一位站在她面前的觀眾的心目中,為她創造出一雙最美麗的手……。

?米羅維納斯》是許多學生都熟悉的一尊世界聞名的塑像,這從古代殘跡中留下的藝術精品雖不完整,但在藝術上卻又被看成是完美的典範,維納斯究竟美在什麼地方?這些知識學生似懂非懂。因此,面對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神,學生從審美上會產生一種迫切想了解的“衝動”。為了引起學生對作品的關注,課堂講解中可適當穿插一些與作品或作者有關的趣聞軼事。如:從19世紀以來,各國選美的標準均為據米羅維納斯的尺寸。故而有人戲言,維納斯是人類選美最早的“世界小姐”;維納斯失去的兩隻手臂的原來姿勢究竟是怎樣的呢?“右手拿着蘋果呢?還是拿着別的東西?”“左手舉多高,伸多遠?彎曲到什麼程度?”“眼睛和手的關係如何?”“她的手在幹什麼?”這麼多的復原圖中到底哪個復原方案是正確的呢?還是覺得無論哪個方案都沒有現在的斷臂維納斯更美、更動人,更接近藝術本質。因為她是藝術家與大自然和時間共同創造的絕無僅有的傑作。

有的美術作品畫面是情節性的,教師如果僅從構圖、色彩、線條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學生是不太願聽的。此時教師可從美術作品的“情節”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一旦被帶入情節,情節過程會引起他們的關注,被情節中衝突所吸引,並佔有整個心靈,情節外的思維活動被抑制。

?最後的晚餐》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芬奇的名作,學生大多知道猶大出賣耶酥的故事,壁畫中13個神態各異的形象吸引了學生,誰是叛徒猶大?這是學生最關切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的各個人物,以“找出叛徒”為任務來進行展開。向學生説明作品畫面緊緊地抓住了原來傳説中耶穌對門徒説的一句話:“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當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了”,來刻劃十二個門徒聽了這話後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徵。作品中猶大的面孔整個是黑暗的,由於驚慌失措,猶大身不由主地向後傾,同時死死地抓住他的錢袋。與猶大恰成鮮明對比的是坐在中央的耶穌,態度安詳,從他背後窗户中射進來的夕陽光輝,是他的形象更加突出。耶穌和猶大,一個崇高,一個卑鄙,對比十分鮮明。在欣賞地過程中如果教師再輔以介紹藝術家創作過程有趣的情節,定會吸引學生,激起他們欣賞的極大興趣。

應該説每一幅美術作品、每一位藝術家的後面都有許多情節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中應懂得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多媒體手段或問題的設置創設各種有利於教學的情境,以各種新奇的手法去激發學生學習美術欣賞的興趣。

美術教育之所以為其它學科無法替代,就在於發展了人的形象思維。藝術家創造的美術作品,

都是靠形象來感染人,打動人的。因而欣賞教學必須緊緊圍繞形象展開活動。光憑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是很難組織好高質量的美術活動的。雖然我們看到了一些老師能依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教學,但課與課的差異僅僅是教學重點及內容上的差異,而不是教學風格與教學方法上的差異。教學方法的單一及缺少個人風格。

有些教師在授課時,是在背教材和教案,嚴格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程序照本宣科地進行“授惑”。碰到各種“突發”事件時就顯得措手無策,沒有充分地利用好各種契機。比如在欣賞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蒙娜麗莎”的那永恆、神祕的微笑,我特意把《蒙娜麗莎》放大投射到屏幕上,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讓學生默視一分鐘,用眼睛和心靈去感受她那迷人的微笑……。此時,忽然有個聲音從教室的一角傳來,“我覺得一點也不美”。這種想法完全在意料之外,是該假裝沒聽到糊弄過去呢,還是要正面應對學生的“異議”呢?!此時,腦海中靈光一閃,這不是一個對作品進行深入展開辨析的方法嗎?所以,我決定先放下作品,暫不作分析,而是首先從對那個時代的介紹入手,讓學生感受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瞭解作者是以怎樣的膽識和勇氣衝破籠罩歐洲中世紀所形成的宗教的牢籠,以一個普通的婦女形象代替以往的一成不變的以宗教為題材的作品藝術形象。同時可以把這一作品與文藝復興以前的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提倡和對人類生命的歌頌、對人的本身價值的肯定。然後再讓學生重新欣賞這一作品,此時,學生就不會再有開始時認識的偏差,而是帶着新的認識、從新的審美角度來欣賞這幅作品。他們的感受也會因此更強烈、更深入、更持久了,對作品的感受也就更充分了。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任何一件優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欣賞,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正是美術欣賞的魅力之所在。事實上,美術課本中大部分文字欣賞的敍述部分只能代表一家之辭,不是唯一的標準。美術欣賞教學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能搞教師一言堂或者照本宣科,它不象數學、物理那樣只有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應該有差異性的,要能容忍和接受學生的各種見解和感想。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滲透使現代美術課堂的教學形式也趨以多樣化與多元化。多媒體信息,特別是圖像、動畫、影像、聲音使教材更為生動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昇華為動態美,即將教材中藴含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時刺激學生的生理感觀,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調動審美主體的心理功能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因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愛學、樂學。

例如欣賞南宋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我首先播放一段《寒鴨戲水》樂曲,請學生觀看作品,談談感受?逐漸引導學生進入畫境,由此產生豐富聯想和無窮想象。然後組織他們討論,發表各自的看法。學生總結出有寒冷、空曠、孤獨、荒涼、寂寞……等諸多感受。此時進一步分析技法特點,大面積空白表示什麼呢?請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雪、霧、雨、水、天、雲煙……。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出來後,聯想與想象是極為豐富的。畫中因為天“寒”,才顯得江中人“獨”(孤寂);也因為人的“獨”(孤寂),才感到江面更“寒”……。畫中“計白當黑”的手法給人予無限的遐想空間。繼而深入剖析繪畫意境的創設,使學生對作品內涵理解進一步昇華。這時在典雅的古箏樂曲的伴隨下,屏幕上作品上方的空白處徐徐出現柳宗元的詩句《江雪》,師生一同詠起古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簔立翁,獨釣寒江雪……。”此集課美術、音樂、文學、詩歌為一體,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學科整合的特點,師生對於作品的理解也達到共鳴狀態。此課打破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的引入,使教學演示直觀、生動、形象,圖形、文字、聲音相結合,學生易於接受、樂於接受,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誠然,現代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受到美術教師們的青眯是應該的,但也不能過於迷戀於此。因為我們從現有的課例來看,媒體的操縱者主要還是教師,這樣過多使用此種媒體,仍舊沒有走出“教師中心”的老路,學生的感受依然沒有被重視,學生的主動性依然沒有得到發展。

總之,美術教學不是要把我們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未來的藝術家,而是一種藝術普及活動;是要提高我們每一位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使其能兼顧全面而發展。做為高中美術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張畫,一件工藝品,而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的去認識美,有選擇的接受新的觀念,讓每位學生在藝術欣賞的“旅程”中拾得學習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