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樹讀後感8篇 "恆久不變的愛情——《合歡樹》讀後感"

來源:巧巧簡歷站 6.28K

《合歡樹》是一部講述同性戀情感故事的小説,通過主人公林語堂和尹白之間的感情糾葛,探討了親情、友情、愛情的本質。小説以細膩的情感描寫和深刻的心理分析,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絃,成為了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合歡樹讀後感8篇

第1篇

人作為一種能思想的動物,真的太麻煩。至少不會像一棵樹那樣簡單。站在那兒,在春露冬霜裏,看盡了人世紛飛,走過了一年四季,其實,它只是“局外人”,或許它已超脱,又迴歸到最初的一棵簡簡單單的樹。

它的視野裏有一片花開正盛的白玉蘭,把這初春的嬌嫩襯托得恰到好處。那白玉蘭這枝葉繁盛,我愛極了看這些淡淡的綠,淺淺的白,我就那麼貪婪地盯着這初生的白玉蘭,看着它的'花,它的葉。就連它的梢頭已然枯黃的幾串果實也不肯從眼前放過。

這棵合歡樹許是看慣了這景,它須真的不是凡物?那散開的細碎的枝椏,還是冬日的枯褐色,不見一絲生機。然而,它腳下的草已開始綠了。於這初春,它已這樣的姿態,高高地站在土墩上,俯視着,順從着,等待着,不着急地應着屬於自己的季。

想來,人這一世,總在追逐自己的季,就像明明是春種秋收的種子,卻妄想在春天的時候,就得到果實。很多東西無法強求。

合歡,為什麼叫合歡呢?試問,天下幾人能得長聚。自古云:“無筵不散”。只是悟了吧。這世上,太多的不盡人意,看的這樹亦有些心灰意冷。如此,不如只給自己的一個安慰。聊表之,亦好,合歡,合歡,只願一切合歡。

合歡樹讀後感8篇

第2篇

史鐵生,一位特殊的作家,他以寫作為副業,只認生病為主業。但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作家,巨大的成就之後是母親默默無聞的付出。

史鐵生雙腿癱瘓後,他的母親四處求醫,無數次的醫治無果並沒有澆滅母親的希望。後來,史鐵生想去寫作,他的母親四處借書,帶着他看電影,無論頂着雨還是冒着雪,她總是抱着希望。一舉一動,無不透露出她細微的.愛。

生活中處處都有這樣細微的愛,每個人都感受到過這樣的愛,因為母親無處不在。回想以前,我總是沉溺在家人的細微的愛中,習以為常,卻從不去想為什麼。直到那一次,我才明白,原來我們總是任性地傷害母親,而母親往往也只會默默地承受着。

那個晚上,母親叫我到她的身邊。她問我學習是不是很辛苦,我點點頭。她隨即一把抓住了我的手,用一種真摯的眼神望着我,和我述説着。看着母親的眼睛,她的眼睛裏透出慈愛柔和的光,讓我感覺到了温暖。我頓時明白了,這並不是“空談”學習,而是真實的勸慰。我不明白,從前在母親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時,我都沒有這樣的感覺;如此細微的一個動作,卻讓我沉浸其中。那天晚上,我們聊了很多,她一直問我一些小事,我只答問。明明夜晚光線昏暗,我卻能夠清楚地看見她微紅的眼角,感受到了她細微的愛。我暗自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

母愛雖然細微,卻有強大的力量,就像《合歡樹》裏,母親的關愛與付出,使史鐵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標,重拾生活的信心,創造了屬於史鐵生的生命奇蹟。我也終於明白,母親細微的愛,隱藏在她的一言一語、一呼一吸之中,它在無時無刻不在陪伴、保護着我們。細微的愛,也有萬點星光。

第3篇

前幾天,讀完《合歡樹》這篇文章,我頗有感悟。《合歡樹》的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史鐵生。這篇文章雖然短小精悍,但卻十分地感人肺腑。

這篇文章中,作者回憶了自我與母親共同生活的一些往事,寫到了母親以往在小院中種的那棵合歡樹。史鐵生在20歲時,兩條腿不行殘廢。作為母親,她精心照料自我的兒子,想方設法為兒子治病,不辭辛苦幫忙兒子的寫作供給支持。最終,兒子在寫作上取得了一點成績,可她卻不幸離世,再也無法與兒子分享這份喜悦了。

在那裏,合歡樹無疑是母親的象徵,而小院中那個整日盯着合歡樹的孩子,也變成了作者的化身。母親剛栽種合歡樹幼苗時,雖然幼苗沒有發芽,可母親還是沒有放棄。最終,在母親的呵護與照料下,合歡樹最終成活,並在十幾年後開花結果。這就像是母親照顧兒子,是母親的愛,讓兒子獲得了新生。整篇文章,更是包含了作者對母親無限的思念和緬懷之情。

我的`母親亦是如此,整日為我辛苦,日夜操勞。母親雖還健在,可歲月的痕跡,卻早已爬滿了她的臉龐。

國中時,天還不亮,母親就早早起來,為我準備早飯,準備我中午在學校吃的飯、喝的水。或許每個母親都是這樣。母親每一天都是送我出家門,看我離開後她才回家,四年如一日,不辭辛苦。我卻只顧和小夥伴説笑,未曾想起身後的母親。此刻想來,不禁感到羞愧。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遊子吟》,飽含了母親對孩子的愛,至今傳誦千年。是啊,母愛其實就是這樣,平平淡淡卻無時不在……

第4篇

最近,我讀了史鐵生寫的一篇文章《合歡樹》,這篇文章讓我很感動,也我讓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無私。

文章主要回憶了史鐵生和母親之間發生的事,其中有一件事讓我很感動:當醫生確診史鐵生的身體已經無法治療時,史鐵生已經不抱希望了,但他的母親仍會去各種地方替他打聽各種偏方,會花昂貴的費用去買有各種功效的藥,也會嘗試各種方式來給史鐵生治病。儘管史鐵生勸她放棄,她卻一心只想着能讓他的病好起來。由此可見,母親非常希望史鐵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活下去,她的愛是多麼的偉大無私啊。

其實,每個母親都是這樣偉大無私的',這讓我想起了一件事。在三年級時,我生了一次病,躺在牀上一直不想動,感覺臉上很難受。母親幫我把一種藥塗在臉上,我覺得更難受了,不斷地動來動去,把被子、枕頭沾了個遍。我眼裏冒出淚花,看見母親的臉通紅,似乎比我還委屈,但又一邊用手控制住我,輕聲細語地和我説,讓我忍一忍,一下就過去了。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安靜地躺着,母親讓我乖乖的,説她會陪着我,讓我張嘴説好。她把我抱在懷裏,我雖然覺得悶,臉上依然很癢,卻不想動了。母親的懷抱就是最好的藥,它給了我心靈上的安慰。

生活中,我們總能感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當我們患病時,母親總是會盡全力幫助我們,像史鐵生的母親一樣,每一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兒的。所以全天下的母親都是慈祥的,偉大的,無私的,讓人敬佩的。不要只會接受卻不懂回報,我們應該學會把心中的愛意傳達給母親,因為愛是相互的。

第5篇

閒暇時,偶然翻看了史鐵生的散文《合歡樹》,因他母親的所作所為而感動。

史鐵生二十歲時,雙腿殘疾。母親為了給他治病,總是懷抱着希望到處去求藥方,卻遭來了兒子的埋怨。後來為了讓兒子寫好小説,四處借書,冒雨頂雪地拉他去看電影。當初,她種下一棵小小的合歡樹,滿懷美好的期待,當這棵樹長大,兒子的小説也發表時,她卻已經不在人世多年。

“多麼偉大的母愛,為了兒子,不顧惜自己的`身體,為了兒子開心,自己什麼都可以付出。”我常常這麼歎息着,為她感到憐惜。合歡樹的花早已開滿枝頭,可那個曾經照料它的母親卻不在了。所謂的合與歡,迎來的竟是離與悲,好不痛惜。

回想自己的母親,小時候我生病,母親貼心地照顧,勸我喝藥;雨天撐傘,穩穩地傾着,讓自己淋得透濕,我卻沒沾上一滴水;飢了渴了,熱心為我準備食物和水……她為我做的,我總疏忽了,以為是她該做的,該忙的,微不足道又理所當然。想想那時的自己是多麼不懂事?!如今我母親漸漸老去,我也漸漸長大,那麼還要不懂到什麼時候才罷呢?

回想每次自己犯錯時,母親偶爾也會批評我,我常常是煩不勝煩。可她又虧欠着我什麼呢?不過只是希望我能好好的,走上正確的路,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心中悶悶時,不禁想起那棵見證作者悲歡離合經歷的合歡樹,在我的心中,那合歡樹仍舊在生長着,指引着我更深刻地感受着天下母親無私的愛。

第6篇

上週末,我讀了史鐵生先生寫的一篇文章——《合歡樹》。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史鐵生在與病痛的抗爭中開始寫作,盡力忘掉自己的腿,母親也到處借書,推他去看電影,讓他對生活抱有希望。過了幾年,他的小説僥倖獲獎,登門採訪的記者數不勝數。看完這篇文章,我的內心深有感觸:作者雖然命運坎坷,但他的心態逐漸由絕望變得樂觀,並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最終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可見,樂觀與積極有多麼重要。

史鐵生樂觀向上、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它們不顧外界的冷嘲熱諷,不在意命運的苦難與不公,在陽光下盡顯自己的美麗,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就像《秋天的懷念》裏的菊花。

“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在萬物凋零、毫無生機的秋天,菊花依舊保持樂觀積極的'姿態,盡顯自己的獨特色彩!樂觀積極的又何止菊花呢?蘇軾曾寫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曹操曾吟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樂觀積極,或許是古往今來很多人的最愛吧!

人生難免會遇到坎坷,不要一下子就被踩在困難的腳下,不要一下子就被困難所打敗。我們要做的不是絕望,也不是沒有任何實際行動就只想着悲傷,而是要挺起胸膛,立直腰板,向着成功進發。跨過一道道門檻,穿過一個個關卡,躍過一處處泥地,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去走好每一步,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天,那麼,你就已經成功!

人生很短暫,但是人生的狀態和結果完全取決於自己,誰不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快樂的呢?

第7篇

史鐵生是一位將寫作當作副業的作家,他的一生充滿了苦難。不幸如道道寒冷的冰向他砸來,可即使被如此黑暗的人生籠罩着,他的生命依舊透出了光亮。而寫作與母親,便是他文字背後的光源。《合歡樹》寫於母親去世之後,看似寫合歡樹,背後卻有着更深的意味。

?合歡樹》中,史鐵生的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着他,在他雙腿癱瘓後四處打聽偏方,找治療方法,不放棄一絲希望。不小心把史鐵生的腿燙傷後,她又一直在責怪自己:怎麼會燙傷呢?當母親知道史鐵生喜歡上寫作後,又四處幫他去借書,還推他去看電影……這些事都能看出母親對史鐵生的在意和無微不至的照顧,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事上,這不僅是關心,更是一種無私與偉大。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的時候,連續兩三天都一直在家裏,還要定時打針,媽媽卻事無鉅細地照顧着我。那段時間,媽媽中午一下班就趕着回家給我打針,做霧化,照顧我吃藥,還定時跟醫生反饋我的狀況。平時的中午應該是她休息的時間,可是那幾天,除了工作外,她的精力幾乎全都花在了我的身上。另外,她每天下班後都要先去學校幫我拿當天的作業,因此還開玩笑説:“這幾天花在車上的油錢都多了不少呢!”我又感動又開心。所以,沒有一位母親不把自己的孩子當寶,母愛的無私與偉大,總是藴含在樁樁件件的她為你做的小事當中。

母愛是無法用物質衡量的,世上任何一位母親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史鐵生的母親也一樣。當母親還能分辨出是非之時,記得跟她説一聲:母親,您辛苦了!母愛如海,深不可測;母愛如山,高不可量。

第8篇

剛學過史鐵生的作品《合歡樹》,為他所流露出的感情所吸引。

第一個鏡頭是:10歲時,“我”作文獲獎,母親很高興,説自己當年的作文寫得還要好。“我”不服氣,故意氣她。年幼的“我”想來是還沒讀懂一位母親對自己的良好稟賦能傳給兒子的那份喜悦與自豪的。最後兩句話“但是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體現出“我”重新回首這件事時,內心充滿對母親的敬意與眷戀。

第二個鏡頭是:20歲時,“我”兩腿殘廢後,母親為了讓“我”重新站起來,不辭勞苦,“全副心思放在給我治病上”。當時,醫院放下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親從不肯放下。這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文中説到“我的胯上被薰成燙傷”,醫院的大夫説“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着我,一換藥就説:‘怎樣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她非瘋了不可。”人生在世,能為自己瘋,為自己痛的人有幾個?

最後,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説發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親是偉大的,她們總是默默地為兒女無私的付出。“我”懷念母親,遙想母親,靜靜地在樹林裏遙問上帝,“風正在樹林裏吹過”,母親似乎曾回來過。也許母親從未離開過,她活在兒子的`心靈裏,陪伴他一生。

合歡樹是母親親手栽下的,是母親親自料理過的,它的身上有着母親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愛。母親雖已逝去,而合歡樹仍在健康生長。

看完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親那種無私的愛,史鐵生應對困境頑強的精神鼓勵着我,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