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縣級經濟發展建議參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1W

  推動縣級經濟發展建議參考

疫情期間,推行靈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實現企業間快速高效的人力資源互補,分擔公司成本,增加就業容量,緩解臨時性供需矛盾。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級經濟發展建議參考資料,歡迎參閲。

推動縣級經濟發展建議參考

篇一

一、進一步穩定就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2020年初以來,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運行造成巨大沖擊,也為中小企業經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更直接威脅到就業市場的穩定。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國家發改委公佈的一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82.0,較上季度大幅下降10.7,創指數發佈十年來季度最低值。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

為此,中央及地方圍繞“穩就業保就業”和助企紓困,密集出台大量政策舉措,以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但隨着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加速蔓延,國內外因素疊加使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需求下降,一些中小企業由“復工復產難”到“找訂單難”,甚至出現“復工復產即破產倒閉”的情況。因此,繼續加強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用工及融資成本,成為“穩就業保就業”的重要手段。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如下建議:

1、進一步降低公積金和社保繳納比例,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復甦,面臨的最大困難就在於“入不敷出”,成本特別是人力成本高企,收入減少。因此,建議一方面適當下調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由最低繳納5%降至3%,切實減輕企業用工壓力。另一方面,建議進一步降低社保繳納比例,如養老保險參照廈門、深圳等地做法,全國範圍內企業繳納比例統一調整為12%或13%。降低比例的同時,積極拓展社保基金其他收入來源。

2、積極推動靈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擔企業用工成本

疫情期間,推行靈活用工和共享用工模式,可實現企業間快速高效的人力資源互補,分擔公司成本,增加就業容量,緩解臨時性供需矛盾。為此,一方面,建議政府以定向補貼等方式,鼓勵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搭建靈活用工和共享用工平台。同時加強宣傳引導,吸引更多有需求的企業通過平台發佈信息,促進供需信息精準對接。另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出台社保繳納指導性政策,如社保繳納部分可由雙方用工企業共同繳納,並約定分攤比例。

3、引導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平台合作,解決企業融資需求

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經營與信用風險進一步增大,且分散於百業百態,情況各異,金融機構風控難度較高,因此其融貸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眾所周知,大量中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平台與用户達成交易,在線上沉澱了海量數據,因此建議在政府指導下,金融機構與擁有大數據資源的互聯網平台深度合作,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深度分析其生產經營信息,從而生成企業風險報告,計算出可貸款額度,確保安全高效地提供融貸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二、進一步做好線上職業技能培訓

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職業技能培訓已成為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擴大就業規模的重要舉措。2020年伊始,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職業技能培訓幾乎陷於停滯,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日漸凸顯:此舉既是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徑,更為探索“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提供了機遇。

基於此,人社部、財政部等部委及各地政府在上半年密集推出各項政策,如“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行動”等,積極推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開展。據人社部2020年第一季度新聞發佈會介紹,目前線上平台實名註冊總人次數達590萬,包括農民工、城市藍領等城鄉各類勞動者。但相比龐大的農民工等就業羣體,目前線上職業技能培訓仍存在着企業從事培訓服務的積極性不高,接受培訓勞動者偏少,培訓資源供需不均等問題。從長遠看,推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不僅是疫期“戰時”舉措,更是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未來方向。為進一步做好線上職業技能培訓,我提出以下建議:

1、 強化政策激勵,支持企業搭建線上職業教育平台

作為用人主體,企業對於人才技能的標準及要求最為了解,建議政府大力支持企業搭建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平台,該平台可優先納入各地“兩目錄一系統”,享受國家相應補貼,同時針對部分在培訓內容、技術、師資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全國性項目,各地政府可將其引入本地,與當地培訓機構合作共建,帶動本地職業培訓發展。其次建議政府加大資金籌集和支持力度,將更大比例的保障就業補助資金、地方人才經費和行業產業發展經費用於線上職業技能培訓。針對部分中小企業申請補貼流程複雜、耗時較長等問題,政府可直接將補貼發予培訓平台,促使其更好服務中小企業。

2、加大組織引導,鼓勵勞動者積極參與線上培訓

針對勞動者參與線上培訓積極性不高,參與人數少等問題,建議有關部門設立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電子檔案,做到“一人一檔”,逐步實現數據統計、過程監督、效果評價、資金撥付等功能一體化,並以此為基礎明確補貼標準及對象。對參加線上培訓的建檔立卡貧困人羣、殘疾人求職者、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等羣體,在培訓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此外,建議通過市場調研等方式集中推薦最緊缺崗位及相關培訓課程,便於勞動者進行選擇學習,並鼓勵“訂單式培訓”,實現“招、培、就”環節無縫銜接。

3、提升服務質量,為構建靈活、有序市場體系打好基礎

建議政府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鼓勵行業協會、企業、職業院校等多方主體共同籌辦線上職業技能平台,並給予一定職業資質認證權限,為其招生打開窗口。同時,需將補貼標準與市場培訓成本掛鈎,各地應避免補貼數額“一刀切”;在申領補貼流程方面,可進一步簡化手續,縮短審批時長,為線上職業培訓平台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務。

三、以信息化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縣域涵蓋城鎮與鄉村,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縣域經濟亦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普及,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建設體系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的作用愈發凸顯。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發佈的《2019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指出:全國77.7%的縣(市、區)設立了農業農村信息化管理服務機構,並向鄉村延伸建立益農信息社。但該報告還指出:“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超過 60%的縣(市、區)僅佔3.9%,低於30%的縣(市、區)佔比達到39.6%。”由此來看,縣域信息化水平總體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地區發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設相對滯後,難以適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挖掘信息化建設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潛力,我建議:

1、 搭建本地互聯網信息平台,進一步服務民眾

建議以縣為單位搭建本地信息平台,引入生活服務相關功能。縣級政府可以聯合社會企業,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搭建符合當地縣情的本土化、特色化信息平台,採用政府引領、企業運營、居民互動的模式,在發佈政府公告、政策和便民信息的基礎上,引入互聯網平台上的電商服務、求職招聘、水電繳納、公交出行等功能,進一步服務好當地居民。

2、 建設基層信息化人才隊伍,加快普及互聯網應用技能

一是建議政府積極選拔各類人才參與信息化工作,打造信息化人才隊伍:以提高福利待遇和職稱評定等政策引導、吸納返鄉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等熟悉互聯網,對網絡技能有一定認知的人羣,組建人才隊伍,按需分配到縣、鄉基層工作崗位,從事信息平台的建設和推廣普及;二是加強基層人員的互聯網應用技能培訓。鼓勵線上職業教育平台免費向基層開放部分課程,同時縣級政府可組建培訓師資隊伍,在縣、鄉開展專項培訓,讓基層公務人員和廣大民眾學會使用互聯網工具工作生活,提升當地居民網絡技能和信息素養。

3、以數字經濟驅動本地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疫情期間,直播帶貨、雲旅遊、線上問診等新業態逐漸成熟,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被廣泛運用。縣域經濟亟需抓住數字轉型的戰略機遇,以信息化為引擎,實現升級躍遷。建議各地將本地特色工業、農業產業以及服務業,與信息化手段充分結合,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對特色產業鏈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篇二

信息化建設

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xx%的縣(市、區)設立了農業農村信息化管理服務機構,並向鄉村延伸建立益農信息社。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超過xx%的縣(市、區)僅佔xx%,低於xx%的縣(市、區)佔比xx%,縣域信息化水平總體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地區發展不平衡,信息化人才建設相對滯後,難以適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挖掘信息化建設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潛力。

為此,姚勁波提出了“以信息化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建議。一是搭建本地互聯網信息平台,進一步服務民眾。姚勁波建議,以縣為單位搭建本地信息平台,採用政府引領、企業運營、居民互動的模式,在發佈政府公告、政策和便民信息的基礎上,引入互聯網平台上的電商服務、求職招聘、水電繳納、公交出行等功能,構建符合當地本土化、特色化信息平台,進一步服務好當地居民。

二是建設基層信息化人才隊伍,加快普及互聯網應用技能。姚勁波認為,應當積極選拔各類人才參與信息化工作,打造信息化人才隊伍。通過提高福利待遇和職稱評定等政策,引導、吸納返鄉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等熟悉互聯網的人羣,組建人才隊伍,從事信息平台的建設和推廣普及。此外,還應加強基層人員的互聯網應用技能培訓,鼓勵線上職業教育平台免費向基層開放部分課程。同時,組建培訓師資隊伍在縣、鄉開展專項培訓,讓基層公務人員和廣大民眾學會使用互聯網工具工作生活,提升當地居民網絡技能和信息素養。

三是以數字經濟驅動本地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姚勁波認為,特殊時期,直播帶貨、雲旅遊、線上問診等新業態逐漸成熟,5G、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被廣泛運用。他建議,將本地特色工業、農業產業、服務業,與信息化手段充分結合,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對特色產業鏈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篇三

與發達省份相比,縣域經濟不強仍然是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縣域經濟發展不夠,全域高質量發展就缺乏塊狀集羣和點面支撐。着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要打破思維定勢,超越傳統路徑,能優先集聚的優先集聚,能率先發展的率先發展,通過發現“空白點”、找到突破口,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隨州1至7月出口農產品位居全省第一。除香菇外,茶葉出口作出了貢獻。隨州不是茶葉主產區,但能成為我省茶葉出口大市,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改善經營模式、開發新型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等基礎上,利用香菇出口形成的理念、經驗和機制,帶動了茶葉出口,從而突破了“吃資源飯”的老路,蹚出了打開市場的新路。要因地制宜引進培育更多有終端產品的頭部企業,帶動資源要素聚集發展,打造優勢特色產業,拉長產業鏈、價值鏈,促進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通過再造提升產品功能、龍頭企業輻射帶動功能、流通功能、服務功能等,推動一家企業、一個產業、一方經濟獲得競爭新優勢。

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不能為區位決定論、條件制約論所困,而要敢於、善於“無中生有”“有中生優”。全國一些看起來“零資源”的縣域做起來的大產業,靠的就是強烈的市場意識,不斷適應、主動求變,在“夾縫”中撬開大市場,形成大產業。思考和謀劃縣域經濟、塊狀經濟,必須跳出縣域看縣域,在全球、全國和區域發展的大視野中捕捉市場需求、尋覓發展機遇,探索優勢互補和差異化合作,提高一縣一品、一城一品、一地一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才是一條符合實際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縣域好,全省才能好;縣域強,全省才能強。要在“無中生有”“有中生優”中發掘潛力、開拓空間,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精益求精,不斷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和塊狀經濟,推動湖北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鏈接,為我省全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篇四

1.補“體制機制”和“制度供給”短板

更好促進縣域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抓手,沒有體制機制的改革突破,沒有新的創新型政策供給,就很難有縣域經濟的突破性發展。需要以促進鄉村振興和縣域繁榮為目標,以促進縣域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為手段,以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的組織化程度為着力點,深入探索新形勢下的“規模化、組織化、集約化”的有效方式,轉變目前鄉村經濟發展的家庭化、作坊式、碎片化等不適宜市場經濟競爭的傳統組織模式。

在中國,縣級行政區域是行政管理職能最全面、財政獨立、具有經濟發展規劃自主權的最重要的基層行政機構。但長期以來,在區域經濟發展上,中國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是,由於行政區劃太小,不利於區域經濟發展的長遠戰略規劃和區域間的協同發展,導致各行政區域內部、區域之間發展規劃分割,往往導致惡性競爭、重複建設等。因此,應以促進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目標為導向,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包括縣域鄉鎮區劃的調整等,形成有利於經濟組織高效率、高組織化的行政區劃。改革的重點,一是合理適當擴大縣級、地級行政區域範圍(合併一些縣、地),以起到很好的區域整體經濟發展規劃、區域間發展規劃協同的目的。二是積極推進“擴權強縣”的改革,賦予縣級政府更多發展自主權,推動縣級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使縣級政府合理的運用下放的治理權限,強化基層組織活力和發展地方經濟的責任擔當,特別是要着重解決好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的問題。三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協調組織、規劃和促進更大區域的協同化、一體化發展規劃和經濟發展佈局,實現更大區域的協同共贏、多贏發展。

2.補 “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短板

補“經濟結構”短板,科學規劃要先行,規劃也是發展的基本藍圖。“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資源”等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應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當代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大趨勢為觀察視角,深入洞察特定縣域經濟發展的優勢和潛力,踐行“優勢化發展、潛力化發展、協同化發展、差異化發展”理念,加快實現“一縣一策”,“一縣一規劃”,擘畫好特定縣域經濟發展的藍圖。

振興鄉村、發展縣域經濟,不可能“齊步走”,應“分類分區,遞進式規劃”!應基於區域的區位特點因地制宜和分類分區,規劃先行,階段性、連續性、遞進式地建設成千上萬的“鄉村振興區”“產業復興區”,作為良好的示範,輻射和帶動更多的區域發展。

補“產業結構”短板,還需要以特色農業產業化為抓手,一是系統總結推廣微觀實踐中的典型創新經驗,不斷創新農村土地流轉制度。二是依託農業和生態環境資源特色,進一步探索特色農業、綠色產業等的有效組織模式,尤其是藉助“互聯網+”的東風,不斷創新農業產業化組織模式。三是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協調發展,增強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有效供給能力。

最後,還應積極促進縣域農村產業和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也是發展的大方向。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旅遊局在深入實施“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範工程的基礎上,聯合印發了《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工作方案》(發改農經〔2017〕1451號)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方面,福建省建寧縣就積極探索形成“農業+農產品深加工”模式、“農業+電子商務”模式、“農業+鄉村旅遊”模式等,對帶動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就形成良好示範效應。

3.補“人才發展”和“科技創新”短板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縣域經濟發展,根本出路還在於人才和科技,特別是適合縣域經濟發展的實用新型人才和人才技能,只有大力培養實用人才,大力應用新技術,才能創造新產業、發展新經濟。一方面,應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的人才隊伍建設,着力解決好“誰振興鄉村”的問題。沒有產業技術人才,就不會有相應產業的發展。因此,積極引進產業發展急需人才和經濟主體,提高農民科學素養、培育新興產業工人,是縣域經濟發展和振興鄉村的關鍵。另一方面,也只有通過人才帶動技術引進和應用,提高產業發展、經濟結構發展的科技含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縣域經濟發展才有出路和希望。

解決“誰振興鄉村”的問題不能光靠喊口號,更需要有實實在在的長期政策措施!在農業人才培養上,可以借鑑法國的經驗。法國作為歐盟第一的世界農業大國和強國,在農業人才培養上,形成了鮮明的特點:一是想當農民需“持證上崗”(獲得農業專業證書);二是農業學校和農業培訓機構眾多,法國農業部網站資料顯示,僅2017學年法國全國有806個農業教育機構、371個學徒培訓點和495個成人教育培訓點;三是“農學生”補貼高、生源廣、數量多。以上因素決定農業教育在法國很受歡迎。

4.補“資本”短板和“金融服務”短板

縣域經濟的主體是民營經濟,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着力培育壯大民營經濟主體,尤其是在資本支持、金融融資服務方面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和營商環境。因此,補“資本”短板和“金融服務”短板,關鍵是強化政府針對性的金融融資服務,一方面,農業是弱勢產業、低利潤產業,須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法律開道,財税隨行”,確立農業發展的國家法律地位,加大對農業農村發展的直接資本支持和補貼,堅定地加大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性經費補貼。特別是在農業對外開放、國際資本進入我國農業領域加劇對我國農業發展的不利競爭的新形勢下,更加需要政府“出手”加大對農業發展的資本補貼。這方面,就可以充分借鑑歐盟就制定的“共同農業政策”以穩定對農業發展補貼的制度。另一方面,應加快建設各類農業發展基金和融資擔保服務體系,提高縣域經濟發展的融資服務水平和服務便捷程度。比如:政府應鼓勵金融機構大力支持農業農村發展,適當放寬准入條件,降低擔保收費標準,免除反擔保規定,充分發揮政府融資平台作用,搭建政、銀、企、保多方合作平台。

5.補“基礎設施”和“區位發展”短板

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關鍵是要實現城鄉要素的公平交易與雙向流動,以城市發展反哺縣域、輻射和帶動鄉村振興,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持。補“基礎設施”短板、“區位發展”短板就要打破“城鄉二元發展”和“城鄉畸形發展”格局,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應分區分類、在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遞進式、階段式、連續式建設和發展各類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銜接,加快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傾斜機制,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基礎設施對縣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支撐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