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7W

老師,我生命的火花裏照亮着一個您,為了桃李芬芳,為了養育祖國的花朵,那麼關於相關的讀書筆記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範文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1

欣賞周國平的哲思之餘,翻閲起《陶行知教育文集》。過去幾年一直認為一線教師在教學方面,需要具備紮實的基本功,有效的教學經驗和超強的業務能力,唯獨忽視了對理論的深入學習。現如今,認為更應具有學習、探索現代教育理念的能力以及豐富且獨具創新的理論知識。在理論知識的高度支撐下,無論是對教學研究還是課堂實踐都是有利的。比如,在對於如何實現學校教育從以“課堂”、“教材”和“教師”為中心的課程模式育”、“社會即學校”和“教學做合一”三大命題,由此涉及到學校人文精神思想啟蒙,比照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着極為重要的現實價值。道德行為、信念和價值觀、和生命觀,人文教育的實質就是這三個層面的精神教育。陶行知先生曾對我國當時的舊教育進行過全面、猛烈的批評,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可以説是找準了舊教育操作中的問題,從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

當年的教師職稱理論考試大多人一出考場就在問:什麼是六大解放思想啊?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看社會、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閒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解放學生的嘴——給他們説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解放學生的空間——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解放學生的時間——不用功課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把課間十分鐘和午飯後的時間還給他們。

今天讀到到的“教學合一”有感觸。好像教師之專門教學生書本知識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沒有別的本領;除書本之外便沒有別的事可教。重教太過,不知不覺中就將教和學分離了。然而就實在來講,教學理應合一。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是教學生學。大凡世界上的教師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學生來讀、來記。比如教英語單詞讓你讀個一百80來次的,單詞就記住了,從此也是這個孩子學外語噩夢的開始。第二種教師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不是拿學生來配書本,而是拿書本來配學生,比起第一種固然有進步,但還是不妥。教與學理應統一,讓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怎麼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

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和自己的學問聯繫起來。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賣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老師如果不求進步,學生是很難進步的,這也是教育分離的流弊,也是大家的通病吧。如此想來,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有道理的,必定要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因為教育界生活無限枯寂乏味,十年如一日,年年照樣畫葫蘆,更是枯燥。要想教得快樂,要把教學合二為一,教師的教要和學生的學聯絡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自得自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尋求知識的歸宿。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説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創新的理念。通過閲讀陶行知的一些著作及瞭解陶行知先生的做事風格理念,深刻感知自己作為教師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裏學到很多,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要做“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的人。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

二、要有愛心。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在這點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加強師生情感,用愛心培養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愛學生,怎麼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製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誇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裏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悦。

四、提高自身素質。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師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教師要以自身之言行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師生關係在一定意義上説,就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係,要求學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講禮貌,談吐文雅;要求學生衣着樸素、大方,自己就要端莊、整潔;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説到做到;要求學生説話誠實,自己就要表裏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育是萬古長青的事業,教師的任務無尚光榮,因此,我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師讀書筆記3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着》,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這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作為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給我很大的啟示。每當讀到一段精彩之處,總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自己一生對教育的感悟。或娓娓道來,或一臉嚴肅。先生説:“以教人者教已”是根本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這樣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論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説,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

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要用心去學、去體會、去實踐,這樣才會進步。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説的每天要四問: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每天都問問自己進步了嗎?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最具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説:“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抱着這種精神去教導學生,總是不會錯的。”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奉獻精神是我們的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他的那些極具時代精神、創造精神,又極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見,都體現了當今素質教育的精髓內涵,成為我們不斷吸取教育改革營養的源泉,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這一至理格言,正是我們“教書育人”的永恆主題。其意義有二:第一,“知行統一”。我們的教育歸根結底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什麼?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諦問題。要強調的是,我們在注重知行統一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體驗,即如何使學生知行達到和諧統一,真正使學生達到“學做真人”,成為真、善、美的人。第二,探索真理。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學生所接觸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識,瞬息萬變。面對這些,學生既感興趣,又難以招架。興趣是探索真理的鑰匙,但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學生往往被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困惑,被各種非本質的自然現象所纏繞。這種困惑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正確引導和正面鼓勵,當學生經過艱苦的學習,解決了各種難題,認識了事物的本質,就會產生興奮感,這種興奮感是學生對困惑感的否定和對學習探索活動的肯定,由此帶來的喜悦和歡樂體驗可以塑造一個人的自信心和尊嚴感,進一步強化其探索行為,從而激勵自己繼續進行新的創造。陶行知先生還説過這樣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把有的學生看死了,把他們看成壞孩子,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也會發展、變化。即使他們不會成為瓦特、牛頓、愛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們塑造成一個有用的人材。我們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是一個有思想能力的人,有發展潛力的人,而不是老師施愛的被動對象。當老師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用讚賞的眼光去看他們時,就會發現他們有可愛之處。我們在對學生教育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冷靜地考慮學生需要什麼?要多注意他們一點,多關心他們一點,老師對他們給予深深的理解,就會發現他們值得你愛,你才會發自內心地去愛他們,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脱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

學習了陶先生很多方面的教育理論,自己感覺受益匪淺,他的着作又如一盞明燈,在教育的海洋中引領我們去找尋屬於我們自己的目標。讀完此本名篇,我除了感動之餘,更多的是佩服,佩服他的為人,更佩服他在那個時期所提出的一些鮮明的觀點,也正如魯迅所説:“讀完此書,我和一個高尚的靈魂接觸了!”我將努力去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業務素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