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通用版《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4W

鄉村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是一片充滿温度的土地,你看過《一個人的村莊》這部著作嗎?相信你看完之後也會感受到滿滿的希望和不捨,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22通用版《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三篇,提供參考。

2022通用版《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範文三篇
通用版《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1

日光隨意落,河水任清流。

對於一般人來説,黃沙樑只是一片沒有歷史、無人問津的荒野,而對於劉亮程來説,這是一個世外桃源,一片安謐的淨土,一個屬於他的村莊。

翻開清新淡雅的扉頁,映入眼簾的是乾淨、純粹的文字。在劉亮程的眼中,一切的花草樹木、風雷雨電,大到整個村莊,小到一隻小蟲都是有靈性的存在,在他的筆下,一隻狗不求回報的為人服務,一隻鳥孤獨沙啞地鳴叫然後盤旋離去,彷彿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在人所不知道的領域,慢慢滋長起來。

在這些原生純樸的文字裏,你可以讀到一種特別的寂寞。是走或留、是喜或愁,年復一年,落不盡的風沙殘酷的颳着,摸摸自己粗糙的臉龐,是這世界改變了我還是我改變了這世界?抑或是我們都在兜兜轉轉中忘了初衷仍舊停留在原地?沒有答案,短暫的一生學不會世界上的一切道理。誰曾意氣風發地走出去,誰又曾猶猶豫豫的留了下來,誰曾想要擋住時間的流逝,誰的堅硬的心卻被鐮刀磨臼得長出了一道道柔軟的皺紋,是劉亮程,是我,也是這世上的所有人。

“狗一老,再無人謀它脱毛的皮,更無人敢問津它多病的肉體,這時的狗很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世界已拿它沒有辦法,只好撒手,交給時間和命。”“許多事情都一樣,開始乾的人很多,到了最後,便成了某一個人的。”“所謂永恆,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時間完了,但這件事物還在。時間再沒有時間。”

劉亮程的`文字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在於他那原生態到近乎飄渺的描寫風格,還在於它所透露出的對大自然深邃的思考和深刻的領悟。是的,生活在如此偏僻的一片荒地上的人無疑是寂寞的,可是他卻沒因此自暴自棄,而是用自己細膩寬廣的胸襟包容和發現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並樂在其中,寂寞對於他是一種享受,是萬物的饋贈。

在他一個人的村莊中,一切都是平等的。改變一隻麻雀的方向可能是一件大事情,人有時候也可以稍稍通一點驢性。樹的一生本來就要比人遭受更多的風雨,一條路也擁有生命的伊始與終結,甚至連被這個村莊呼進呼出的空氣,也都是有生命的。人生活在這裏,不單單是一個索取者,還要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做整個大的輪迴中的一小環,不奢求什麼,也不抱怨什麼,欣賞着這個因自己而改變了些許的村莊,也欣賞着村莊改變了自己的地方。

他的村莊,就好像就是濃濃濃濃的陽光下,一個小土房,幾條看家的狗,幾個老鄰居,自家的畜牲,門前的路,路旁的花,花旁的樹……連帶上自己也是這個村莊的一部分,然後把它們寫下來,關於這個村莊的生生死死,幸福與不幸。

享受這種寂寞是專屬於劉亮程的幸福。讀完他的文字後,在我的心底裏的某個安靜的角落,貌似有什麼東西,正在默默地生長,成熟,衰老,甚至死亡。在那裏,我彷彿聽見了流水的聲音,風吹過的聲音還有落葉的聲音。那像是一段悠揚綿長的音樂,緩緩地演奏着,很纏綿,耐人尋味;那又像是一段人生的音樂,明明很長卻又彷彿很短很短。如黑暗永恆的鎮魂歌,繞樑三日不絕如縷;又如蟄伏一冬破土而出的生命,在經歷了死亡的黑夜後展開了希望的羽翼。

通用版《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2

劉亮程素有農民作家之稱,前半生作為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民,寫作也許只是他的副業。讀了他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之後》,鄉土氣息迎面撲來,彷彿在這浮躁的社會中看到一塊綠洲,讓人眼前一亮。

作者從各個角度來描寫村莊,寫作的對象包括村子裏的居民,牲畜,植物,野外的動物以及村子裏發生的各種事情。整本書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和高深的思想做包裝,僅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原始體驗和本質的迴歸。通過這些散文,作者打開了我們村莊的記憶,平淡而又單調的村莊生活,生命在其中慢慢的流逝,村莊的居民接受了這一切,沒有燈紅酒綠,沒有抱怨,沒有鄉愁,沒有苦難,沒有悲傷,只有一絲温暖和無奈。換一個視角,也許我們更能體驗到生命的真諦。就像作者描寫的那樣:“他過着一生中又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擺在眼前的活,還和昨天一樣多、一樣重,也一樣輕鬆。生活就是這樣,並不因為你生活了多少年日子就會變得好過。農活更是如此,不是你幹掉一件它就會少一件。活是幹不完的,你只有慢慢地幹着活把自己的一生消磨完。”

這本散文集是劉亮程一個人的史詩。他的成長記憶都濃縮在這一段段的文字裏。在描述狗馬蟲螞蟻牛人麥子風樹田這些村莊裏的組成部分時,透露着生命的對生命流逝的無奈和淡淡的憂傷。人總會老去,村子也終歸會荒蕪,村口的麥田,高高升起的炊煙,被風吹彎的老樹都會消失。但是作者留下的這段樸素的鄉土記憶,會保留在文字裏長存。

通用版《一個人的村莊》讀後感3

當你感到內心有怨、有憎、有怒、有憂,且揮之不去時,不如坐下來讀一讀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那素樸、深沉的文字,會讓你漸漸平靜。

在許多人眼中,鄉村是貧窮落後、髒亂不堪的,而劉亮程筆下的村莊,彰顯着勃勃生機,洋溢着平和與閒適之美。

“我”是一個平常的人,住在一個小村莊裏,一輩子註定沒有什麼大事可做,只能閒逛。那不如拎一把鐵鍬吧,在村外的野地上轉悠,看哪不順眼就挖兩杴。誰家玉米地的草長這麼茂盛,鑽進去胡亂地鏟上一會兒。到了秋天,就會有一兩株玉米,鶴立雞羣般聳立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我”沾沾自喜,只因改變了兩株玉米的長勢。

有時候,“我”漫無目的地向前走,相中哪個村莊,就找個無人的院子住下來。在夕陽的餘暉中,點一支煙,猜想自己棄下的房屋,有沒有新的主人?那紅磚下壓着的鑰匙,是否會被放回原處?

“我”無事可做,整日閒逛,像一個永遠在路上的流浪者。

“我”與蟲共眠,對一朵花微笑,猜想驢和狗的心事,收拾好院落恭迎第一場雪,在寂靜中體悟一個村莊的生長……“我”體察萬物的情緒,視萬物為朋友,與萬物和諧相處,“我”是大自然的一分子,與大自然合二為一。

書中很少寫到人,偶有提及,也不過是旁觀而已,使得這份從容與和諧,因為缺乏人的温暖,而透着孤獨與荒涼。

為什麼沒有人?為什麼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温情?

“一條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厲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善解人意了均不行。總之,稍一馬虎便會被人剝了皮、燉了肉。”

“一條沒有主人的狗,一條窮狗,會為一根幹骨頭走村串巷,挨家乞討,備受人世冷暖,最後變得世故,低聲下氣,內心充滿怨恨與感激。感激給過它半嘴餿饃的人,感激沒有用土塊追打過它的人,感激垃圾堆中有一點飯渣的那户人。感激到最後就沒有了狗性,沒有一丁點怨恨,有怨也再不吭聲,不汪不吠。”

做一條狗如此不易,那麼做人呢?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

“有些蟲朝生暮死,有些僅有幾天或幾個月的短暫生命,幾乎來不及幹什麼便匆匆離去。沒時間蓋房子,創造文化和藝術。沒時間為自己和別人去着想。生命簡潔到只剩下快樂。我們這些聰明的大生命卻在漫長歲月中尋找痛苦和煩惱。”

“蜻蜓飛來飛去最終飛到夕陽裏的一堵土牆上。人東奔西走,最後也奔波到暮年黃昏的一截殘牆根處。”

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就隱藏在對風、雪、狗、蟲、花、草的描述中。或許,在萬事萬物中,人是最令人失望的,人羣是最令人恐懼的。

是不是人羣中的踩壓、猜疑、冷漠和利用,已讓人感受不到一絲温情?能夠在大自然中享受孤獨的歡愉,正是因為離開了人羣?抑或是,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只有遠離人羣,才能悠然從容、自得其樂?

孤獨,有時是無可奈何,但能夠享受孤獨的歡愉,人生就步入了豁然開朗之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