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2W

整個人類的歷史究竟是什麼樣的,你肯定也很好奇,推薦你看看風靡全球的《人類簡史》,或許從這本書裏面你會找到讓你滿意的答案,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人類簡史》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人類簡史》優秀讀後感範文三篇
《人類簡史》優秀讀後感1

隨着時間的推移,科學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代表了歐洲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權威的衰落與消失,歐洲在經歷了中世紀晚期危機後,開始步入近代。

文藝復興運動於十四世紀中葉開始興起,這場延續了近300年的反對教會“神權至上”的思想解放運動通過復興古典文化反對神學等封建落後的思想,開始逐漸地解放人們被束縛的思想。人們不只是聆聽教皇與皇帝的命令,而是更希望能去“表現”自己的思維,因此文藝復興時期也被稱為表現時代,這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隨後十六世紀具有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又稱宗教戰爭)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建立,英國、美國、法國先後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近代歐洲同時也是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時代。地理大發現讓歐洲人不再滿足於歐洲大陸開始走向世界,一些歐洲國家開始進行殖民擴張,經濟貿易和科技迅速繁榮發展,並在工業革命中達到了高潮。殖民擴張促進了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但也激發了各種矛盾與戰爭,人們開始致力於創造一個美好和平的新世界。

古代人們的野蠻與獨有的藝術,中世紀的封建思想,近代歐美國家的迅速發展,這些歷史在我們現在看來似乎是陌生的,但是每個人都必須去了解它。因為每個時期的人們都會受到一種侷限性,朝着自己當下的利益前行,甚至閉關自守,滿足於當下。作者在最後一章曾引用一個法國人的話:“人們生活中最好的幫手就是諷刺和同情,諷刺引發的微笑會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同情導致的哭泣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潔淨無瑕。”當我們走進人類的整個發展史時,我們也許會諷刺那些昏庸迷信的人,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們,同時,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更長遠,更深刻的反思。

歷史向我們展現的一切,都能成為我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訓誡。

《人類簡史》優秀讀後感2

曾經一度痴迷與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的磅礴歷史和慷慨義士當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就這麼去了,他所認知的世界擯棄了利益、僅依靠義氣來詮釋生命。“寧赴湘流,葬乎江魚腹安能皓皓白,蒙世俗塵埃乎?”屈原也就這麼走了,他所認知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只剩下蒼白,所以他要讓自己的一腔熱血染紅這個腐朽的國度,在永恆的歷史長河重現當年懷王“一鳴驚人”的大國風采。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隨着我瞭解的越趨深入,我的志趣卻越來越難以和當今現實社會相融合,我向往那種自由熱血的年代,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現實壓迫的日常生活。

於是,我翻開了這本《人類簡史》,這是所有我曾看過的歷史書中都未曾有過的格局,第一次,過去與現實相融合了,我這才明白,原來我死守的那一塊淨土,也不過是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不過是古代殘酷冷兵器時代中為數不多的人性的温暖,而我之所以能知道它並得以心生嚮往,也許,不僅僅因為它是現在人們所缺少的,而更因為這即使放在古代的人們當中也是難能可貴的。

人類的歷史,不可能總是允許我選擇我所喜愛的去讀,而忽略更為廣闊的災難和痛苦,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最多的,應該説是格局,而後才是思想。感謝作者,這本書,我很喜歡。

《人類簡史》優秀讀後感3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是以色列新鋭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兩部重磅作品。問世以來不僅在學術圈反響強烈,更引起大眾廣泛興趣,比爾蓋茨、Facebook扎爾伯格,還有我們北大懷有鴻鵠之志的林校長都推薦此書。作者1976年生於以色列,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

下面是我在聽這兩本書的時候在一個讀書羣裏的一些支零破碎的分享,或許可以引起你閲讀的興趣。

這本書並不是一本編年史,甚至很少有關於歷史事件本身詳盡的描述。作者在融匯了人類歷史、科學、文明認知的基礎上,對人類歷史進程的歸納、總結、思考,試圖從中找到規律性的東西,進而推演人類文明發展的明天。

在思考方式上,我覺得該書更接近哲學,特別是《未來簡史》。以史為鑑,在歷史的塵埃中探索、歸納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進而展望社會發展的未來。這些説到底是對人自身和周圍世界,以及他們相互作用間的思考,應該屬於哲學的範疇了。

隨着越來越多的哲學上的問題被科學解開,未來的“哲學”想必會是今日哲學、科學、甚至宗教的融合。在我看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反應了現代人對人類社會發展理性的思考以及推演,其思考的本質更像哲學家,總結歷史僅是手段。

在兩部書中,作者反覆論證一個貫穿始終的觀點:信仰(並非單指宗教信仰,而是對一切人類憑意識創造出來的概念的信任和服從,比如金錢、國家、公司、宗教、主義等等)讓人類可以大規模合作,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並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和進化進程。説白了就是精神的力量無比強大,人類其實是一直在別人和自己的忽悠中前行。

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書中讓我們瞭解到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如何對自己的兄弟姐妹進行種族清洗,成為唯一存活下來的一支。與此相比,在伊甸園裏偷吃個蘋果那根本就不算個事兒。如果人類有原罪,這才是原罪!書中還有個有趣的説法:愛説閒話(gossip) 讓智人更聰明,從而滅了其他人類。

在後農耕時代,人類對記賬的要求催生了文字及數字符號的發明,而在計算機時代0、1兩個數字又構成了所有數字信息的基礎。阿拉伯數字實際是印度人最初發明,然後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但書中説小麥馴化了人類那段就很扯了,好像小麥有意識似的。

貨幣、帝國、宗教對人類融合的影響及塑造是非常有趣的一些章節。特別是宗教部分,更激起人對一些相關話題的濃厚興趣,比如像基督教這樣在早期可以説是充滿暴力的一神教,最終為什麼會完勝相對寬容的多神教,是歷史的機緣巧合還是必然,甚至是切合了一些人性中更深層的東西。

個人覺得這類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它引發人的思考,其知識性的敍述甚至結論性的成果都不是我關注的重點。在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思考的誠意,覺得他是在認真思考那些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課題和現象,並不是以偏概全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

聽到近代部分,越來越有趣了。科學和帝國相互助力,終於使西方文明今天能夠主導世界,資本對戰爭及世界格局影響,加速了人類社會發展。對人們常説的“花明天的錢”真是有了更深一點的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