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通用《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3W

書是我們提高自我修養的一個途徑,讀好書的好處有很多,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通用《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通用《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範文
精選通用《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範文

前幾天在看《被討厭的勇氣》,得到許多感悟,之前寫了一篇讀後感。這本是系列的後一篇。由於與前一本是一脈相承,因此並沒有提出新的概念,而是聚焦在了教育和家庭幸福的具體實踐中,突出了獨立和愛這兩個理念,對於我來説,在育兒和親密關係當中還是很有啟發的,走出小我,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怪圈,以更大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去獲取幸福。

教育的本質——使被教育者獨立

《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三大課題:工作、交友和愛,而這個課題是需要每個人獨立面對的,也就是提到的課題分離,每個人都必須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人生課題,而不能假於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關係定位應該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際之間的“橫向關係”,而非上下級似的“縱向關係“。同時引發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評不表揚,而是鼓勵,形成民主的氛圍,避免孩子進入到一個習慣性去競爭的環境,而是關注自我的發展和環境的和諧。將孩子們置於競爭原理之下,迫使其與他人進行競爭的時候,你認為會發生什麼呢?所謂競爭對手也就是“敵人”。不久,孩子們就會形成“他人都是敵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機會陷害我,絕不可大意”之類的生活方式(世界觀)。而這種情形是無法讓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實這些説起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在現實社會中,在競爭的大環境下,極少人會不焦慮,擔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學的進步,擔心孩子沒有一些才藝技能以後沒有辦法謀生。但是孩子問題行為發生的新聞也不斷提醒家長,一定要理性,要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評斥責的心情。

孩子問題行為的產生,阿德勒提到行為背後的心理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人的問題行為全都處於這五個階段之中。所以,應該在問題行為尚未進一步惡化之時,儘早地採取措施。這五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階段是“稱讚的要求”,他們的目的始終只是“獲得表揚”,進一步説就是“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地位”,對應的措施就是通過表示“尊重”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即使不“特別”也有價值,不是在他們做了“好事”的時候去關注,而是去關注他們日常生活中細微的言行。而且還要關注其“興趣”,併產生共鳴。第二個階段是“引起關注”,當他做好事沒有被表揚或者沒有獲得特權地位的時候,他就會想通過一些行為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處於這個階段他們的問題行為並不是“做壞事“,而是單純得想要與眾不同,引起關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得也是隻通過“尊重”的方式告訴他們,其本身就很有價值,並不需要非常特別。第三個階段是“權力爭鬥”,不服從任何人,反覆挑釁,發起挑戰,企圖通過挑戰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並以此獲得特權地位。第三個階段之後會比較難以應對。這個階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退出他所營造的“權力爭鬥”中,不斥責不發怒,否則就會進入陷阱。第四個階段是“復仇”階段。當前三個階段的需求都沒有被滿足時,當愛的慾望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就會轉而尋求“憎惡”,在憎惡的感情中尋求關注。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們並不選擇正面作戰。他們的目標不是“壞事”,而是反覆做“對方討厭的事”。自殘行為或者自閉症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也是“復仇”的一環,他們是通過傷害自己或者貶損自己的價值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這個階段只能轉向專業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這種行為,因為任何插手的行為都會引發“復仇”。最後一個階段是“證明無能“。為了被人當成“特別的存在”來對待,之前可謂想方設法、絞盡腦汁,但都沒有成功。父母、老師、同學,大家對自己甚至連憎惡的感情都沒有。此時,他就會對人生絕望,打心底裏厭惡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並且,為了避免再次體會這種絕望就去逃避一切課題。向周圍人表明,“因為我如此無能,所以不要給我任何課題,我根本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這種情況也只能求助專家,但是治癒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據書中介紹,大部分問題行為集中在三個階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還是比較多,責任也比較大。

因此,對於家長和其他教育者來説,學會尊重,學會“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聽,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時候,是真的再協商,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是變相地給她挖坑,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長此以往,肯定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發生會激怒你的行為時,不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她是在故意為之,而是應該去了解真相,不讓被情緒矇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聲吼叫。這個也是家長經常控制不住之處。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訴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為一切都得由自己決定。並且,假如有做出決定時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識或經驗——那就要提供給他們。這也就是我們在育兒中經常看到的“腳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遠都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決斷,並幫助其做出決斷。並且,告訴孩子自己隨時可以為其提供幫助,並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隨時提供幫助的距離上守護他們。之前看到一個很好的比喻,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從”領航“到”護航“到”並航“,父母需要敏鋭觀察到孩子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而非干涉他們。

批評的.壞處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揚為什麼不行呢?因為對於得到表揚才會覺得幸福的人,會對錶揚產生“依賴”心理,只能在表揚中獲得認同感。要獲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認同,“我”的價值由自己來決定,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對於孩子的賞罰是企圖將孩子置於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這種方式的大人內心害怕孩子“自立”,這樣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認同,需要通過對於孩子的支配獲得認同感。所以説,自立不僅僅是孩子的課題,也是很多大人的課題。

關於愛的理解

之前的文裏面提到過一個關於分享的話題,只有當自己富餘了,人才會自然而然地去分享。愛和尊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心靈富裕,並將其中的積蓄給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動去尊重、信賴他人……絕不能成為心靈貧困的人。

阿德勒主張的是能動的愛的方法,也就是“愛他人的方法”。愛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這裏由“我“和”你“轉變為”我們“,阿德勒認為,為了獲得幸福生活,就應該讓“自我”消失。我記得之前我跟byhan曾經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時間我感覺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愛,找不到結婚在一起的意義,是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還是分別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們的角度去生活。想來,人本身對於親密關係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們“這個共同體的需求。目前看來,我們的關係改善的點就在於我們慢慢地找到”我們“了。

安德雷認為,我們通過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懂得愛之後,人生的主語就會變成“我們”,這是人生新的開始。僅僅開始於兩個人的“我們”很快就會擴展到整個共同體乃至整個人類。他認為,愛不僅僅是個人的課題,更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脱離“自我”,才可以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做共同體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體地中心,實現真正的自立。

同時,愛不是全然的快樂,愛必須承擔的責任很大,還會有辛苦和無法預料的苦難。因此,愛的勇氣,也就是“獲得幸福的勇氣”。

結語

看完這兩本書,最大的感受是,阿德勒心理學不僅僅是個體心理學,也是積極心理學,他強調個人通過行動去改變自己,主動去付出,去獲取,不被虛無的過去綁架,不去等待命運的安排,而是主動去創造命運,實現自立,獲得幸福。現在不是由過去決定,而是現在決定着過去。尊重和愛,是唯一兩件不能被強迫的事情,都只能是主動去付出,才能獲得回報。而選擇人生伴侶,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選擇幸福的路徑。

“主動去愛、自立起來、選擇人生“。做一個成熟自立的大人,陪伴小朋友一起成長,帶着愛和尊重。

精選通用《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範文

1:對於原因論,更能貼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論。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發點,而不是確認結果的結論,中間還有一個過程,其過程都在於你想變成什麼樣的結果。(現實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賦予結果的勇氣)

對於目的論,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歡這個人,因為她經常隨意拿別人東西,這是原因論的角度,按目的論來説,是我一開始對她這個人已經下定啦不喜歡,所以我才會找到這個事來討厭她?我覺得也不合理!按這樣推斷,那我為什麼不喜歡她呢?

2:人往往很多時候容易被太多的虛幻主義的思想理論而填滿認知(這個結論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節得結論啦,我寫本上啦,但是內容想不起來了)

3:從別人那裏得到的答案,只不過是對症治療而已……

4:在選擇生活的時候,我們常常一邊想要改變又沒有改變的勇氣……

5:自卑時主觀性自己給自己下的結論,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勵自己

過度得自卑是自卑情節,過度得自我意識,反而回束縛自己!

6相信分為信用(為抵押的相信)和信賴(對人得信賴)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納,好與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達什麼地步!他者信賴,對別人的信賴也是自我接納,他者貢獻,都是相互存在主義的

8:人生是點組成的,而不是一條線。

人生的每一個剎那間得此時此刻,不是過去不是未來…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義,人生意義在於你的賦予!

精選通用《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範文

在週末的一個晚上,心情不佳,因為在生活上的一些瑣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學湯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幾個小時,我向他吐訴最近生活不順,煩事擾心的種種情況,他便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便是——《被討厭的勇氣》,他説看完這本書肯定會對我有所幫助,我已經很久沒有認認真真讀一些這種感覺類似於心靈雞湯的書,可讀完之後發現它並不是我想象的這樣,它只是在講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們常常很容易忽視了,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

該書主要講述瞭如何能夠在繁雜的日常瑣碎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論思想:所謂目的論就是事物的一切都與其原因無關,它關注的現在,是現在應該怎麼去做,它是一種與先天論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為如此,它是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適合做我們年輕人的航標。

書的內容首先分析了我們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終的起因:人們通常自己下定決心"不改變",舉個例子:一位年輕人他自卑,性格內向,對自己的.容貌和學歷都極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管怎麼樣,他都不願意出門,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這樣的呢?是因為他自卑,不自信嗎?不,正是因為他不願意出門,不願意接觸他人,不願意改變自己,所以導致了自卑,不自信。這裏就牽扯到了人際關係問題,人際關係在這個世界是很複雜的,書中提到了人際縱向關係與人際橫向關係,人際關係如何做到平等:於是需要儘量的發展一些橫向關係,即使你與他人之間可能存在縱向關係,那怎麼去讓人覺得是橫向關係呢?舉個例子:一位媽媽因為頭髮亂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寶寶知道後便幫她拿了一把梳子過來,有的媽媽便會對孩子説:"你真棒,你最厲害了。"這種誇讚方式就會給孩子覺得是一種上下級的縱向關係,拿梳子這件事媽媽也會做,而且很輕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卻對孩子這種類似較誇張的稱讚,這就會給孩子產生一種縱向關係的感覺,如果把稱讚改成:"謝謝你了或者感謝寶寶幫媽媽拿梳子"這種話語,便會存在一種橫向關係,一種雙方地位平等的感覺。

書的最後還講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人生的意義由我們自己決定,追尋價值要從現在做起,要活在當下。我記得有一位日本馬拉松隊員在一次世界大賽上奪得了冠軍,賽後記者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説很簡單,我每跑一段都會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比如跑到哪個路口,然後再跑到哪個路口,跑的過程我的目標不段地實現,這樣我就覺得輕鬆多了,正如我們人生一樣,不需要給自己定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朝着這個小目標前進,這樣便能切身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自己人生的意義。

其實這本書裏面也有很多內容我自己並沒有認同,我覺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並不是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這篇文章裏也沒有提到。我想表達的是,我們要獲得別人的愛,首先要學會愛自己,要自己給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長,它並不是百米賽跑,它是一場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來走一走,喘口氣,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從中感受到你的價值,感受到屬於你的幸福。

謹以此文用來勉勵自己,勉勵正在奮鬥的人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