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讀後感實用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W

《人類簡史》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除了揭示了人類的發展之外,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文筆的生動曉暢,很接地氣,看完後記得寫讀後感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人類簡史》讀後感實用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人類簡史》讀後感實用範文三篇
《人類簡史》讀後感1

從動物到上帝,其實這個書名很有諷刺的意味。

本書一步步的推倒,從幾千年的時間來看,每個時間段我們都覺得自己是上帝,支配者,卻支配的還是自己。並用一個想象的共同體維護着,作者並沒有説這個想象共同體(依靠文明 貨幣 民族 法律等等)是好是壞。但也推導出了,在這個共同體中邏輯的矛盾(美國獨立宣言對比漢莫拉比法典)以前看羅輯思維中説人類社會是個想象共同體,使大家擁有一個可以想象的社會輪廓,並使人類進步,貌似很有道理。今天看了這本書,作者真實想表達的就是人類就是個動物,還不如蜜蜂社會。因為人類為了營造一個有階級的社會,杜撰了自由民主博愛這寬泛概念。

但支配人的是人自己創造出來錢這個概念,這個想象最大推動世界一體化(非領土),但作者從文明的角度再反過來看,世界一體化又摧毀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文明(包括中華文化,不可逆)並朝向單一穩定的價值觀。但這個價值觀本身又是矛盾,缺乏邏輯支持。從作者證明了證明人類進步的一些表現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觀點來看,我認為作者認為無論技術和科技的進步,都無法改變這個階級的社會,因為總有人把自己打扮成上帝,把別人當成動物,而人根本沒有辦法徹底解決。

對此我認為作者是悲觀,從牛被關進籠子象徵人類被自己束縛(雖然牛數量達10億隻)再寫到小麥發展出農業社會,農業社會也沒使人過得更好更自由,反而......所以我判斷作者最為羨慕的是採集社會(繩文文化)哈哈...最後説句,羅輯思維沒邏輯。

《人類簡史》讀後感2

聽名字《人類簡史》是一部敍述人類歷史的書籍,然而,它又卻與我讀過的歷史敍述截然不同,大多數歷史書,喜歡把目光集中在某朝某代,或某一重大的歷史事件,他們寫作的重點在於主線鮮明。還有一些則是以文明更替為單位講述過去,宏觀概括,重點在於文明的發展與更替。但《人類簡史》的作者,所描述的則不同以往,他的腦洞很大,他的關注點不是國家,也不是文明,而是人類,人類如何從弱小變成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物種,人類又將走向何處?作者將為你一一闡述。

圍繞整部書,都繞不開一個詞“認知”,在傳統的認識中因為自然選擇,人類學會了進化,但作者卻認為是因為有了“認知”,智人淘汰了所有的競爭者,同時“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讓智人從食物鏈底端一步步到頂端。但更令我震撼的是作者的觀點,例如在作者看來,“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騙局,“農業革命真正的本質:讓更多的人卻以更糟的狀況活下去。”農業革命所帶來的並非是充滿希望的新時代,反而讓勞動人民承受着不該有的辛苦與過着比原始的採集者更辛苦、更不滿足的新生活,它促使人類從原本悠閒且豐富多樣的日子變得單調沉悶又辛苦。

換個角度設想一下如果農業出現在現代社會,現代人會選擇現在的舒服安逸還是辛苦沉悶,它還會像回顧歷史一樣得到認可嗎?我無法想象。但,儘管有太多缺失,農業已經是我們現代文明的根基。正如歷史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結合。作者的觀點獨到之處在於他強調了“智人”的幸福感,他痛心作為社會細胞的個體,“人”在歷史長河中的失語,一如他在書中,常常切換視角,從被人類圈養牲畜的眼光,被人類培育農作物的眼光,向佔據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發出聲音。

當我們以“智人”的身份存活於世時,我們應以感恩與卑微的心情再次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奧祕才會像一朵美麗的花,靜靜綻放於希望的陽光之下。

《人類簡史》讀後感3

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讀了一些之後,我發覺本書和以前讀過的歷史書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很有自己的思想,如胡適先生所説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他的想法有些天馬行空,想常人之未能想之事,可是他的假設又是在現有的證據上做出來的,也不能説他不對,能將歷史寫得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的書難怪可以獲得好評和眾人推薦。

赫拉利的《人類簡史》第一章節認知革命。

第一章節主要講述的是石器時代甚至更久遠的歷史,作者通過研究智人和其他人種的區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大規模的人類合作以虛構的故事為基礎。人類最開始因為自然原因限制而處於孤立狀態,即使又氏族也只是小範圍內部的交流,隨着時代的發展,人類的不斷進化,技能的提高,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逐漸密切。僅靠以前的溝通能力不足以維繫大規模人羣,這時候人類的智慧發揮重要作用,利用虛構故事的方法,並使人們相信,從而有了共同的信念,凝聚力也就產生了。

作者指出,想了解人類的天性、歷史、心理,就得想辦法回到那些狩獵採集的祖先頭腦裏面,看看他們的想法。可是我們還沒能達到看到人思維的水平,但可以從他們遺留下來的痕跡推測他們的想法,分析還原當初的生活習性。有專家説,那個時代是最初的富裕社會。在我們的印象裏,他們應該是過得很貧乏,無聊的日子,可實際上是他們有健康和多樣化的飲食,相對較短的工作時間,少有傳染病的發生。這些和現代的我們比起來,聽起來生活質量很好。因為人內心的滿足最重要。很多人發現如今雖然安居樂業,吃飽穿暖,但是精神上很空虛,加班時間長,身體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們的科技進步和物質水平發達,加上醫療設施技術進步,壽命也比他們的長,還有各種娛樂設施。但是這些還是要看個人的心理。

人類社會終究向前發展,而且更新換代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我們還是要適當的時候慢下來,回想一下,這些東西真的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我們真的能快樂和幸福嗎?如果只是為了滿足某些少數人不正當的私慾,我們應該學會抵制,進步需要向好的方面發展。

第二部分之農業革命。

照我們常人理解,人類從過去的採集狩獵到農耕文明,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為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從前居無定所,食無定時到有固定的住所,依靠耕種獲得食物,人口存活率大大增加,人口數量超過幾千年前的總數。可作者卻認為這是一個極大的騙局,當人類的歷史發展演變到這個地步,意味着人類離滅亡不遠了,這是為什麼呢?

農業革命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量好不代表吃得更好,過得更有限,反而只是造成人爆炸,產生一羣養尊處優驕生慣養的精英分子。以至於後來的歷史只告訴我們極少數人在做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當人口數量增長到一定的數目,我們的記載就要有所取捨,不可能記錄全部人。而且大部分人都做着千篇一律的事,也不便於記錄,只能選擇特殊的人特殊事件記載。這也是無可奈何之據舉,也難以用其他言語來反駁。平等和公正,二者不可兼得。

歷史的發展軌跡就是如此,最開始因為生產資料的有限,人們只能採取等級制度,保存小部分人的生存,而大部分人作為犧牲品,為歷史所淘汰。之後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創造更多的物質,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而人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升,倡導全世界的人平等,排除等級制,人人享受基本權利,然而還有一些權力無法讓全體人得以實現。因為資源終究有限,但人的覺悟在不斷提高,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

第三部分:人類的融合統一。

歷史背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新航路開闢那段時期。僅僅是單純的農業已經無法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慾望,加上各領域的主日益強大,為了利益紛爭而大動干戈,如果一味固守傳統,只能落後於世界,倒不如闖出一番新天地,另闢蹊徑,增加自己的財富。

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帝國和資本。帝國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民族是判斷帝國的一個標準,不僅僅包含一個民族,而是在廣袤的領土上擁有多個民族。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領土一大,所需要管轄的範圍變大,利益的維護變得重要,需要詳細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條文予以保障,還要依靠武器增加國防實力。這就需要資本進行支持,所以財富增長,人們對於物質的渴望也促使自己想盡辦法發財致富。甚至不惜犧牲他人的生命作為代價,引發了萬惡的資本積累。最後,還有文化因素的促進功能,宗教改革,也讓人們的思想有所改變,放棄了過去的苦行,禁慾,而是解放人性,追求現實幸福。

今天閲讀完了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是本書的副標題,可是作者並不認同這以觀點,這只是大部分人所以為的,人類征服了全世界,以後將征服全宇宙,人不再是如動物一般的,而是他們的主宰,人就是萬物的上帝。可作者卻反對這一觀念。本書他羅列了各種歷史事件,看上去人類很偉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可是他仍然反對以人類為中心的歷史觀念。本書的重要意義就是思考人之為人,認識你自己。

第四部分: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全球通史》主要是以1500年作為分水嶺,該作者的歷史思路是講述1500年以前和1500年之後的歷史大事件。因為隨着人類的不斷進步,過去需要幾千年才取得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短短几百年就做到了其發展量,還超出幾千萬倍。作者或許是參考了這一數據。當人類發明了蒸汽機以後,開啟了工業革命,世界的發展就一發不可收拾。如果是8世紀的人穿越到14世紀或許沒有不適應,環境基本熟悉,而倘若是14世紀的人來到20世紀,他一定會覺得自己瘋了,完全陌生的世界,措手不及。然而這些科技的發展也不是沒有弊端的,特別是如今的智能時代,一旦人類發明出比自己還聰明的生物體,我們該何去何從?

正如作者所言,他特意研究了人們的快樂。他發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的幸福滿足並沒有很大的變化,即使我們能發明這樣那樣神奇的玩意。甚至他認為我們比過去的人更加不快樂。也許是現在的我們要求太多,物質慾望太強烈,一旦沒有辦法實現,終身抑鬱。快樂的祕訣其實就那麼簡單:知足常樂!無論是古人還是現在的人,窮盡一生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可惜很多時候我們難以踐行,而飽受痛苦的折磨。

個人感悟

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

首先,作者認為過去的人類並不比現在的人類過得差,他們比現在的人類可選擇的食物種類更加豐盛,人也更為自由,平時通過採集和狩獵可獲得鍛鍊,也不易於感染羣體性疾病。當人的負擔過少,慾望較少,人也會更加的快樂和容易滿足。

其次,他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農業革命是歷史上的最大騙局。表面上看,人類通過大面積耕種,大規模的生產,使得人口激增,並不斷髮展壯大,實際上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資源環境的破壞,各種政治權術以及殘酷的戰爭,最主要的是人類的自由被大大束縛於土地之上,芸芸眾生耗盡心血產出的糧食也提供給某些精英分子,而他們卻史上無名,為他人做嫁衣。

最後是他對於人類的未來之思考。人類無論處於哪個時代,都應該思考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人之為人的基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如果我們不能認清人之為人的特點,人類的獨特性,一旦我們發明出比我們更聰明的物種,我們該何去何從?

看本書,重要的不是説了什麼,而是讓我們可以思考什麼,這是本書的魅力所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