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先生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4W

編輯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大家對名著劇情的領會,優秀的讀後感是建立在認真閲讀相關名著的基礎之上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瘦先生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瘦先生讀後感7篇

瘦先生讀後感篇1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勾勒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若干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幅幅社會圖和風俗畫。雖是回憶性散文,但是有現實的鬥爭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藴含着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的執着態度。

書中十篇散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當時,中國在日本人的心中的確是一個弱國,其中內有一段話“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他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裏被日本人殺害,而且還日本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種骨子裏的麻木不仁,不僅可憐,而且可恨!但是日本人也不全都是不知“尊重”二字為何意,魯迅在此則中更看重描寫的是藤野先生的嚴謹教學作風,對作者真誠的關懷,對於中國,對於人的熱愛。作品的字裏行間,無不洋溢着作者對這位恩師的讚揚與牽掛。

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耐心教導是希望日本精湛的醫學技術傳入中國,為中國人們治療身體上的疾病,因此藤原先生也將醫學還原到了他本身的面目——為所有人的健康而學醫,而不是以個人的利益為目標,着實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魯迅先生寫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影子鞭策着不斷的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文字”。又表達了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敬佩。

瘦先生讀後感篇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讀書使我進步,使我快樂。

寒假裏,我讀完了美國作家貝芙莉·克萊瑞寫的一本書——《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曾獲得兒童文學獎,讀後我感受很深。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鮑雷伊。他是一個父母離婚的國小生,為此他很煩惱,性格很內向。老師給他佈置作業——給自己喜歡的作家寫信,鮑雷伊為了完成作業,便很不情願地給作家漢修寫了一封信,漢修先生竟然給他回了信。鮑雷伊後來又寫了一封信給漢修先生,向他請教寫作方法與技巧。漢修先生回信指導他每天寫日記,提高寫作水平,並像朋友一樣解答他的問題了,和他心靈溝通。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鮑雷伊愛上了寫信,不但向漢修先生請教寫作方法,還向作家傾訴自己的煩惱。

爸爸媽媽離婚後,鮑雷伊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可他又非常想念爸爸,也很想念自己的小狗“土匪”。他多麼希望爸爸有一天能帶上“土匪”來看望自己。鮑雷伊在一所新的學校上學,沒有什麼朋友,令他苦惱的是,總有人偷他的午餐。於是,鮑雷伊把這些煩惱都寫信告訴了漢修先生,漢修先生則回信鼓勵鮑雷伊做勇敢堅強、友愛寬容的人。幾年過去了,鮑雷伊的寫作、閲讀能力慢慢地都提高了,而且他的文章還獲獎了,這堅定了他立志成為作家的決心。新生活讓他煩惱的情緒都煙消雲散了。

這本書教會了我要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一步步成長。我也要做一個像鮑雷伊一樣寬容樂觀、有自信的人。

瘦先生讀後感篇3

有這麼一個人,他在魯迅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他是最使魯迅感激,給魯迅鼓勵的一個老師,他就是魯迅的“男神”一一藤野先生。

在我看來,他內心有愛,温柔以待這世界。

他有着對學生的關愛。他對魯迅的關愛體現在方方面面。為了魯迅的學業,他每週都會訂正魯迅抄的講義,從頭到尾,甚至連文法的錯誤也不放過,細緻到非常人所及。聽説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他就很擔心魯迅會不肯解剖屍體,直到魯迅實習了一週才算放心。然而在得知魯迅將棄醫並離開仙台時,競悽然悲哀得沒有説話,分別前還交給魯迅一張自己的照片,並囑咐魯迅他也寄一張自己的過來,時時通信告訴自己此後的情況。在當時的留學生話中,少不了醜惡喪性的清國留學生,少不了虛妄失格的日本學生,對於魯迅而言,藤野先生無疑是流入冰冷,失真的心海的一股暖流,每回憶起,剎那間,春曖花開。

他有着對醫學的熱愛。他追求學術上的精湛。他聽説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具體不清楚,便不恥下問,向魯迅請教。這無不透露出他有着對知識無止境的渴望與追求自始至終都在不斷地改進,完善,豐富自己。事實上,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我們大多數人不都是安於現狀,活在自己狹小灰暗的世界裏?而藤野先生對講義的訂正也無非體現他嚴謹細緻的做事風格,換星期六他都依然在研究室研究頭骨。若是現在,便稱之‘’工作狂”了罷。但與一些工作狂不同的是,他不為金錢而工作,不為生活而生活,而是為心之所愛而奮鬥。因為熱愛,所以堅持,熱愛,讓每一刻的脈博與呼吸都變得有意義。

他有着對社會的大愛。魯迅寫道“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的確如此。在我看來,更大而言之,是為社會。他對魯迅所做的種種,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美好的祝願。他希望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能衝破病魔的禁錮,每一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地度過一生,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遍佈晴天。這在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爾虞我詐的現實中是何等的珍貴!

他,藤野先生,教會魯迅什麼是關愛,讓魯迅在蜚短流長中倍感温曖;教會魯迅什麼是熱愛,使得魯迅以筆為槍,打出的口號響徹神州;教會魯迅什麼是大愛,讓魯迅號召所有人用心去愛這個社會。

願你被這世界温柔以待,願你有真心熱愛並願意為它付出一切的事業,願你發自內心地深愛我們所處的社會,願藤野嚴九郎這個名字被所有人知道!

瘦先生讀後感篇4

最近,我看了《親愛的漢修先生》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鮑雷伊給漢修先生的一些信,裏面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事。

鮑雷伊經常把自已的事情告訴漢修先生,漢修先生會給他出主意,還會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鮑雷伊的午飯被人偷了,他把這件事告訴漢修先生,漢修先生告訴他該怎麼對待這件事,還讓他試着去理解偷飯的人。鮑雷伊有一條小狗叫“土匪”,可惜被爸爸給弄丟了,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小狗露露,它生病死了,當時我和鮑雷伊一樣傷心。

鮑雷伊和漢修有個共同的經歷,他們的父母都離婚了。鮑雷伊的爸爸是個司機,他總喜歡到處跑,但鮑雷伊的媽媽不喜歡到處跑,她喜歡固定的生活,她還不喜歡鮑雷伊爸爸的不成熟,所以他們離婚了。我很高興,我的父母沒有離婚,我比鮑雷伊和漢修先生更加幸福。

我很喜歡漢修先生,也喜歡鮑雷伊,他們都是善良的人,我希望真的有一個漢修先生,我想跟他交朋友,也給他寫信。

瘦先生讀後感篇5

?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對早年生活的一種追憶,裏面有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也有他對教師和朋友的記憶。以前我就讀過裏面的《藤野先生》一文,對他描述的那個又黑又瘦,教學嚴謹的教師印象深刻。

這篇文章裏“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温室,切美其名曰“龍舌蘭”。我到仙台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不但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對這一段我印象深刻。

從這篇文章裏學習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他先以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尊為“膠菜”,福建野生的蘆薈運往北京,美其名曰“龍舌蘭”作鋪的,再寫他在仙台所受到的優待,就水到渠成,從中也能夠看出魯迅先生的謙遜情懷。

這一篇是敍事散文,從文中充分表現出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因為無法苟同於當時中國人的態度,為了喚醒,拯救當時已經麻木的中國人,他也在此時改變了學醫救國的初衷,雖然從此與藤野先生分別,但藤野先生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萂真摯無私的愛給了魯迅極大的鼓舞。“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發現,並且增加了勇氣,於是點上一支煙,又繼續寫此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魯迅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奠基人。從他的文章中不但能夠學到高超的文學寫作技巧,還能夠從中學習他的高風亮節的情操和那無謂的革命精神。

瘦先生讀後感篇6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一位對我們影響頗深,且令我們終身難忘的恩師。即使是魯迅這樣家喻户曉的名人的生命裏也有一位如此令他難忘的恩師——藤野先生。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緩緩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

這是初遇藤野的魯迅對他的印象,如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外貌給藤野先生增添了不少的神祕感。

藤野與魯迅的正式接觸從一個星期後開始,他為魯迅修改講義“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脱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並且一直這樣持續到他所擔任的課程全都教完為止。

雖然藤野先生在此沒有與魯迅多説什麼,但這一經他細緻改正過的講義就已經勝過了千言萬語,是啊,還有什麼可以説的呢,老師對學生的愛與希望都已經傾注在這添改過的講義之中了。

“我因為聽説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屍體。現在總算是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這是藤野先生對魯迅説的話,當時正處於中國鬧革命的時期,中國人一向被外人所瞧不起,魯迅所在學校的日本同學甚至認為中國人都是低能兒,而藤野先生卻不以為然,他能夠尊重中國人的民族信仰習慣,主動爭取學生的意見,可見在他眼中人人平等。

當得知魯迅要棄醫從文時,藤野先生深表惋惜,送給了魯迅一張他的照片,照片後面的“惜別”二字,截然表現了他對魯迅深深的愛與離別的不捨。他對魯迅如此的熱心希望,不倦教誨,可能只是為了能夠讓魯迅將來在醫學方面有所成就,可能是為了能讓新的醫學傳入中國,他是如此偉大而又無私的一個平凡老師。

這讓我想起《最後一課》這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寫了小弗朗士在老師韓麥爾先生的感染下,改掉了不愛學習的壞毛病,激起了小弗朗士內心樸素的愛國情懷以及學好祖國語言的責任感。那一堂課,他聽得特別認真,也感受到了知識前所未有的魅力。

看來,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它有時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就像藤野先生對魯迅的關懷之深,使魯迅每當夜裏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瞥見先生的照片,便抖擻精神,頑強地與困難做鬥爭,堅持自己的道路,才能贏得了萬人的敬仰。

作為一名學生,能夠在生命中遇見這樣的對自己關愛有加、亦師亦友的老師,真是人生的一大幸運啊。良師令人難忘,師恩更令人難忘!

瘦先生讀後感篇7

今天,我讀了胡適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傳》。有一位先生姓差名不多,叫差不多,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他有一雙眼睛,但看得不是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他的口頭禪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何必太完美呢?”

差不多先生,因為凡事只要求差不多,把自己的命都送了。可最讓我心寒的是,他死後,大家居然都稱他為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説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還送他一個法號“圓通大師”。

我覺得,“不肯認真、不肯算賬、不肯計較”不是一種好德行,是一種懶人的行為。就像我們身邊的一些小朋友做題目時,只要答案差不多,也不問為什麼要這麼做,交上作業就完事了,可到了考試時,題目稍稍有一點改變,就不會做了。還有些小朋友,像我,做完了作業也不檢查,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追求那麼完美,關鍵時候就鬧笑話了。這不有一次我就把“俄羅斯”寫成了“俄羅欺”,把“太陽”寫成了“大陽”,差不多先生真害人不淺啊!

胡適先生寫得真精闢,如果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中國就成了懶人國。

我希望我不會成為懶人國的一員,我希望差不多先生的“美德”隨着差不多先生的逝去而永遠消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