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柴靜《看見》,看見了自己的淺薄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5W
  人總要讀點書,才能知道自己。作家總是習慣且善於藉助一切事物來突出主題。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一句短小而有深度的箴言。看了記者的自傳會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的讀柴靜《看見》,看見了自己的淺薄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愛分享。 
讀柴靜《看見》,看見了自己的淺薄
  單向空間的後門暫時關閉了,需要統一從大樓正門進入,進入之前有保安測體温,查驗杭州健康碼,監督戴口罩。
 
  再一次感觸關閉的後門上伍爾夫大幅照片和她那句話:
 
  他人的眼睛是我們的監獄,他人的思想是我們的牢籠。
 
  我想,他人也包括自己。自己用自以為是和淺薄把自己桎梏起來,不打破自以為是和淺薄的牢籠,永無出頭之日。
 
  繼續在單向空間蹭讀柴靜的《看見》,每每被她看似輕描淡寫,甚至有點隨口一説,卻子彈一樣擊中內心的句子強烈刺激——在這些句子面前,可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淺薄。
 
  想起伍爾夫所説的監獄和牢籠,想起自己貌似深沉卻軟弱無力的感慨,真切感受到自己像麥田裏一棵招搖且毫無自知之明的稗子。
 
  這種感覺很不好,卻又説不清楚到底壞在哪裏,就像此刻,明知道這種隨手記錄之中隱隱約約還是貫穿着自以為是,卻無力改變。
 
  企圖去改變,會發現這種改變不倫不類,反倒不如夾雜着自以為是成分的表達更貼近自己內心。
 
  毫無疑問,這種情況的根源就是自己感慨過無數次的兩個字:淺薄。
 
  還是把柴靜的幾段話摘錄在這裏,不再刻意去感慨,或許上述這些文字裏或多或少也是受這些話觸動而來。
 
  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柴靜《看見》
 
  有時偏見的造成是利益和庇護,也有無知和矇昧。媒體重要的是呈現出判斷事物應有的思維方法,而不是讓一個人成為公敵。——柴靜《看見》
 
  如今很多媒體人都毫無武德,刻薄一點説,很多媒體人為了利益,什麼屎都拉,也什麼屎都吃。
 
  實在忍不住,還是刻薄了一句。自己也曾在末流小報做過幾年記者,在那個互聯網還沒有興起的時代,沒有所謂的新媒體之説,可是當年依然有絲毫不講『記德』的渣記者。
 
  許多新媒體的無良,並不是互聯網的錯,是人性在利益面前變輕、扭曲。
 
  人們不會忘記沒有答案的事情。在真相面前,這世界上不存在特殊的國民性,人性本身想要了解萬事原由。——柴靜《看見》
 
  只有同樣經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説,我理解你。——柴靜《看見》
 
  有很多文字,讀過之後就刻在了心裏,不需要翻來覆去去品味去琢磨。這種無聲無息的影響,比任何站在道德高地上的誇誇而談更深刻、持久。
 
  閲讀一本書,能讓自己『看見』真實的自己,儘管免不了暴露自己的醜陋,這也是值得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