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魯迅的作文優質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15K

大家在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圍繞作文的主題進行思考,大家在寫作文時一定要用心對待,並且明確主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寫魯迅的作文優質6篇,感謝您的參閲。

寫魯迅的作文優質6篇

寫魯迅的作文篇1

也不知是在哪兒看到一篇描寫魯迅的文章,且一連讀了好幾遍,心中頗有感觸。

印象中,魯迅先生最大的特點便是——瘦,卻很有精神。那竹枝似的手指再加上刷子似的頭髮和那獨具風格的鬍子,已深深嵌在了我的心頭上。如今,我又為他貼上了“愛讀書”的標籤,整個人物的形象又豐滿了起來。

不用説,我拜讀的肯定是一篇關於魯迅先生與書之間的事的文章。那段文字令我心頭一震,自認為很愛書的我也甘拜下風。魯迅先生小時候藏了許多書,也看了不少書,理所當然地也愛護瞭如山一般多的書。最讓我難以釋懷的便是“魯迅每次看書前,總要把桌子擦乾淨,把手洗上好幾遍。因為他認為,髒手沒有資格碰書的”這一句話。在旁人眼中,這是一個多難以理解的動作啊,可在他心中卻覺得這是一個十分微不足道的舉動。用一雙乾淨的手,一個整潔的環境去享受一本書,也是獨有一番韻味。這相當於用一個純潔的靈魂去吸取無窮的知識,用兩根無瑕的手指翻過聖潔的篇章。魯迅先生就是身處在這種意境中,甘做書的傀儡。

我想:這樣一個尊敬書的人怎麼會得不到書的尊敬呢?這樣一個被書尊敬的人怎麼會得不到人民的敬佩呢?

他兒時愛看書,到死去他也一直在看書,這一生他都淪陷在書頁中,沉浸在富有靈氣的文字裏。魯迅先生就是這樣與書為伴的人。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顏黎民》中的這句話就是對魯迅先生最好的寫照。

在我眼中,魯迅就是這樣一個與書有着不解之緣的人。

寫魯迅的作文篇2

夢中,一個身影隱隱約約的走來,他個子不高,瘦得叫人擔心;近了,看得出他精神很好,穿着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看清楚了,他的面孔白裏帶黃,他的鬍鬚像隸書的一,頭髮也精神抖擻的豎立着。哦,原來是他,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魯迅先生。

就是這樣,他常常出現在我的夢中,因為我就是讀他的書長大的。

小時候,爸爸的書架上有很多書,我無意中抽出了一本黃色封皮的書,是魯迅寫的。不知不覺,我便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可是媽媽説,我年紀太小,魯迅的文章讀不懂,不贊成我看。但是我非常執着的看,雖然有些話我真的很難理解,但是他的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描寫,還是磁鐵似的吸引着我。那年我十歲。

記得在一次搬家的時候,我在爸爸那箱舊書裏,發現了一本年代久遠的書,書不大,但是封面上的一個大字卻使我的目光停步——《雪》。右下角是兩個小字:魯迅。呵呵,又是魯迅!看來緣分不淺吶。理所當然的,我悄悄的拿走了。文章不長,我很快就讀完了,可是文中的“雪羅漢”卻印在了我心中。恰好那時也是冬天,我就趁這這股熱勁兒,一頭扎到大雪裏,想着書中“雪羅漢”的樣子,堆起了雪人。還偷拿了媽媽的口紅和兩個龍眼,給“雪羅漢”畫上了嘴和眼睛。結果兩隻小手凍得通紅,還弄壞了媽媽的口紅。那年我十一歲。

直到國小六年級的時候,終於學到了魯迅的散文《故鄉》。我好是羨慕閏土,有那樣多的遊戲可以玩兒,捕鳥、撿貝殼、看瓜地、叉狸……我也曾和魯迅一樣羨慕他的生活,直到後來讀懂了文章的中心。受閏土的啟發,我也嘗試了“雪地捕鳥”,可是一連幾天,連鳥的影子都沒見上,真的渴望鄉下的生活,那裏肯定有鳥。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魯迅的文章也愈讀愈喜歡,愈讀愈入迷。後來還讀了《孔乙己》和《狂人日記》。尤其是《狂人日記》,看得我有點“瑟瑟發抖”,甚至好久吃不下飯,或者説不敢吃飯。什麼“人肉包子”,“妹子的幾片肉”,“用饅頭蘸血吃”的,語言平淡的很,就像是隨口而出的,可是寓意卻那麼深刻。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想拯救整個中國。他確實做到了,用它那犀利的筆鋒,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喚醒了無數愚昧的民眾。不愧為民族的先驅。有時候我也想,他是在怎樣痛苦的心態下寫出這本“血淋淋的”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的?雖然我讀的時候心驚膽戰,但是理解了,也就不怕了。

上了國中,我又學到了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等小説。平常家裏的字典各種各樣,可我幾乎不動。但是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很多生僻的字,我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查了字典,成功打破了自己的“查字典記錄”。

夢中,他悄然離去,給我留下的,只是一個堅強的背影:棄醫從文,為的是中華民族的復興!那靈魂的不屈,是因為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古人不遠,他真的離我們很近。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最敬佩的一個人物,一個歷史的大人物——魯迅先生。

寫魯迅的作文篇3

歷史上溯到二十世紀初葉——全球狼煙四起,天下大亂,帝國主義列強為了稱霸一方,窮兵黷武,擴張勢力,世界大戰一觸即發。與此同時,舊中國風雨如磐,腐朽的清王朝氣數已盡,革命力量風起雲湧。內憂外患,積弱積貧的五千年文明古國,將何去何從?在大廈將傾、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一個身穿牙黃羽衫的人猶如一輪紅日橫空出世,用手中的筆作武器拯救危難中的民族,他就是魯迅。他的出現為中國人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帶來了新的希望。

他,瘦瘦的身體,黃裏帶白的皮膚,似乎如同大病初癒的病人一樣臉色憔悴,但是精神飽滿;整個人精神煥發,兩眼炯炯有神。他的頭髮一根根的直豎着,沒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麼長,頭頂就如同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鬍鬚——濃密極了,而且極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他習慣穿長衫,手裏時常拿着一支安煙。當有人説了可笑的話,他就會發出發自內心的笑聲,爽朗的笑聲常常使他咳嗽不止。他經常在夜裏寫文章,將自己對愚昧、落後的社會制度的憤慨進行控訴,他的文章反映了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的心聲,被譽為“民族魂”。

魯迅先生的文學是精神的反抗與生命掙扎的文學,是為了爭取做人的資格:生存、温飽和發展的反叛,對生命體驗的彷徨、孤獨和絕望的掙扎。1918年5月,魯迅先生髮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呼籲國人要“立人”就要進行思想的啟蒙,就要反叛“非人”的思想和“吃人”的社會制度,就要揭露“吃人者”的把戲和“吃人者”的人性弱點,從人的意識和社會制度方面對黑暗的封建社會進行了深深刻刻的揭露和批判,對吃人的封建禮教進行了血淚控訴和無情鞭撻,對沉默的國民靈魂也進行了真實的寫照。在當時那樣的社會環境下,魯迅先生敢於“橫眉冷對千夫指”,需要何等的勇氣和膽量啊!

一支小船,若是沒有帆的幫助,是不可能駛向遠方的;一朵小花,如果沒有雨露的滋養,是不可能茁壯成長的。魯迅先生,你既是我的帆,又是滋養我的雨露,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顆啟明星!

寫魯迅的作文篇4

?傷逝》一文采用“手記”的形式,以涓生的口吻回憶與子君的故事,包括與子君的交往、同居及分手……涓生和子君是一對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青年人,懷着個性解放的強烈意願,勇敢地衝出家庭結合在一起。最終卻因個人及社會歷史侷限而分手,甚至於子君到底是死了。

先生沒有細説子君是怎麼死的,但小説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社會乃至涓生是如何逼迫她的(——小説是以涓生的視角展開的,在他的敍述中並沒有描寫他如何逼迫子君,而是儘量開脱自己,有意無意地卸開責任)[確實對涓生用“逼迫”一詞是太過了,但涓生其實在無形中給了子君壓力,無論是油雞們和阿隨的消失,還是涓生不能理解子君在柴米油鹽生活中的事,窩在通俗圖書館不願回家]。雖然,子君最後肯定是自我了斷的。我想,她若是在離開人世前寫了點什麼,大概是會寫“可畏 ”吧,人言可畏、人眼可畏、生活可畏,涓生,可畏……

我本以為,涓生在原先是不懂的,不懂子君為什麼會兩人在一起後變得“世俗”。後來再看,發現涓生不是不懂,而是不敢承認。涓生到底還是一個卑怯者,是一個披着進步青年外衣的封建男人。他會學着西洋電影裏,一條腿跪下,一手握着子君的手向其求愛,卻在心裏感到愧恧,甚至永遠遺憾;他不頂社會生活壓力,想要與子君分手,並美其名曰“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這話乍聽之下,很是有些道理,但聯繫實際再細想,涓生簡直無恥!(為什麼?——需要展開)[縱使涓生會“幫她生白爐子,煮飯,蒸饅頭”,但他究竟是不太管柴米油鹽的,不大會打理家庭的,他只願生活在他的理想生活裏,而不知曉到底應該如何對待婚姻生活,不曉得當兩人住一起後,子君要面對的都有哪些煩瑣事,卻埋怨子君變了,變淺薄了,覺得沒有共同語言了,覺得生活難以維繫了,於是便要分手。哪裏有這樣的道理?!一個窮酸小子拐了人家的女兒,然後終於發現貧賤夫妻百事哀,最後嘟嘟囔囔地要分手。在我看來,即使是以喚醒新青年的名義也是説不過去的,哪能這麼對待人家女孩的?當然,這只是我單純以一個女孩的角度來看的,並不牽扯太多社會未解放或階級的軟弱性。]而且文中兩次出現“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還出現了一次“我想到她的死……”這“然而”在此處實在很具有諷刺意味,使得一個“卑怯懦弱並以自我為中心的封建男人”形象躍然紙上。而後面這“……”又實在是意味深長,這裏確確實實顯示出涓生心理的複雜,有些不捨有些輕鬆有些欣喜……此時,子君終於離開了,涓生也終於承認,在兩人相愛後自己將真實的重擔卸給了她,讓其負了這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的路。另外,從這“……”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大概,涓生也預見到了,子君已經沒有活路了。

寫到這兒,我不禁為子君感到悲哀。她是一個在封閉黑暗的籠子裏被叫醒了並與人約好一起出逃卻最終清醒着死去的人。她滿懷着期望,希望能夠逃脱,卻如無頭蒼蠅一般,失了方向再失了目標。畢竟,籠子裏不曾開燈,更未曾打開,何況有眾多麻木地沉睡在前進道路上的擋路人,怎麼可能出得去?可是子君,不知道;她,最終清醒地死去。是否她也會像阮美人一樣,在訣別人世前,留下一句:……可畏,來拷問世人?

雖然在《傷逝》一文中,子君幾乎從未正面出現過,一切都只是涓生的所看所感,只有一句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是出自她之口。僅這一句,我就看到一個鮮活勇敢的子君站在我面前,再聯想到紅顏薄命的阮玲玉,於是便有了此篇《可畏》。

寫魯迅的作文篇5

今天,我們去江南水鄉—紹興。剛出門,就和陽光撞了個滿懷。呀!天氣真好!

路上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廣闊的草地;高高的樹木;一路的美景帶給我們美好的心情。

經過3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這裏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調,白牆黑瓦的房屋。入口處有一塊大型的石板,上面刻着雕像:一個瘦得有點讓人擔心,整天拿着個煙筒吃煙,穿着一件大袍子長褂,嘴巴上留有一排濃密的像一個一字形的鬍鬚的,根根頭髮豎起像刺蝟的毛一樣的人。這,就是偉大的作家魯迅先生。

上書“魯迅故里”四個蒼勁有力的打字,將革命家大義凜然的神態,彰顯無疑,讓我深感敬佩。

故居門口“紹興魯迅紀念館”幾個字在陽光下金光閃閃。走進大門,我開始瞭解魯迅的生活。聽導遊説故居分新老台門,新台門是仿照老台門建造的,規模結構與老台門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黑瓦白牆。魯迅在新台門度過了他的童年與少年時期。在魯迅屋子的院子裏,有幾尊銅像,一邊是和藹可親的奶奶搖着扇子,給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的故事,一邊的魯迅雙手託着下巴,正聚精會神地聽着,連奶奶腳邊的小貓也聽得津津有味,看見邊上有張空凳子我也坐了上去,彷彿沉浸在奶奶的故事裏……

沿着窄窄的小路,我們走進“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在書屋的東北角是魯迅的座位,在他的桌角上有一個“早”字。“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魯迅為給父親買藥上課遲到了,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於是他悄悄地用小刀在桌角上刻了“早”字,用來自勉,從此他再也沒有遲到,並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了一生。魯迅先生還告誡我們,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我深深地佩服魯迅的學習精神,走過三味書屋,我為自己平時散漫的學習態度感到慚愧,我想,魯迅的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進了我的腦中。

小路走到底是魯迅的童年樂園——百草園。我多麼想一睹為快,於是快步走進百草園。百草園沒有我想象中百鳥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碧綠的菜地”五六畦,“光滑的石井欄”仍在,“高大的皂莢樹”高聳挺立,“紫紅的桑椹”只見樹幹桑葉不見果子。聽導遊介紹,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在這片小天地裏捉蛐蛐,看螞蟻背蒼蠅,翻開石頭,有時會遇見蜈蚣,冬天還常常在雪地裏捕麻雀……這片小天地裏充滿了魯迅童年的歡聲笑語。

一邊走一邊看,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把半邊臉藏在了山後。我們依依不捨的走出故居,帶着回憶,帶着對魯迅這位大革命家、文學家的敬佩之情踏上了歸途。

寫魯迅的作文篇6

小時候我曾聽大人説過,中國有一個大文豪叫魯迅。心中總覺得這人很偉大。但自從上了六年級,學了關於魯迅的課文,魯迅在我心中高大起來。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刷子似的直豎着,濃密的鬍鬚形成一個隸書的‘一’字。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漢族。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説、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在我心中他是一個有學問,關心青年,幽默,關心勞動人民,珍惜時間的人。看,在那北風呼嘯的夜晚,魯迅半跪着,給一個素不相識的黃包車司機包紮傷口;看在牛毛細雨,魯迅廉價買書,送書給一位青年。我心中的魯迅就是這麼一個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