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搞清楚這些就跳槽,肯定完蛋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W
沒搞清楚這些就跳槽,肯定完蛋


  時間成本:8成人3個月內找到工作
  根據知名招聘網站公佈的“求職者跳槽意願度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大部分跳槽者在3個月內能找到一份工作,其中5成職場人表示在1個月內(含1個月)能完成跳槽找到工作,有3成職場人表示需要1—3個月(含3個月)找到工作,在最近一次跳槽中需要花費6個月以上才找到工作的職場人佔7%。
  
  年資成本:跳槽並非越多越好
  站在金字塔最頂端的人才以及稀缺領域的人才永遠在人才市場上最受歡迎。企業只對有成功經驗和背景的人感興趣。

  跳槽的薪資漲幅與職場人在專業領域內積累了多少年工作經驗有着直接關係,因此跳槽次數並非越多越好。

  第一份工作如果較為稱心同時也能學到不少東西的話,在工作後的第一個3—5年內應當儘量避免跳槽,因為這個階段是新人從基層到中層,從新手到專才的職場實戰階段。而且這一時間段的可替代性最強,企業在人才市場上要找一個同類背景、同種工作技能的人很容易。一般來説看,積累了3、5年工作經驗後才能較為完整地掌握工作流程、對所在部門在公司內的角色和運作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角色參與。
  
  風險成本:該跳槽時要果斷
  當在一個部門已做到最高職位,且無法參與、扮演企業的核心組織架構中的重要角色;或者所從事的專業領域或所服務的公司已經從最高點滑落開始走“下坡路”時,應當選擇跳槽。

  在產生職業倦怠時,建議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拓展其它工作領域或內容方面的知識,接觸箇中的行家裏手,諮詢及試水這個領域是否適合自己轉換跑道。

  我們特約職場專家俞茵女士一語點醒職場人:忠誠是相對的。對一些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人來説,外部的誘惑遠比忠誠的回報來得有吸引力;而對那些競爭力相對較弱或性格被動的員工來説,忠誠的回報遠比外部不確定的回報來得現實與可靠。

  市場變化莫測、產品更新速度加快、行業發展週期縮短、外部風險加大,因此瞭解、積累行業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對企業的瞭解。一般情況下,行業的老大因為資金充足、技術領先的原因轟然倒下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如果你處在一個競爭高度緊張的行業,而且所在的企業又徘徊在行業的中下游,那建議你還是儘早考慮轉換工作。
  
那些令人糾結的跳槽因素

  多年不加薪的跳槽成本
  30%是一個分水嶺。我們特約職場專家俞茵女士分享了她的心得:通常來説,企業的加薪基本遵循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和績效而進行“1—8—1”原則。如果你是10%的優秀員工總會得到一定的加薪幅度。然而即使你年年被評為績優員工,你的年加薪比例也高不過30%。但如果你的職位在才市中處於緊俏地位,且你在專業領域有不同模塊的工作經驗,跳槽後的加薪幅度通常不會低於30%。
  
  加量不加價的跳槽成本
  工作量增加就想加薪,那隻能説明你“too young too simple”,老闆還覺得給你承擔更多的工作責任和內容是青睞你的一種表現呢。

  如果你覺得你一個人在做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事情,如果你覺得你一個人的工作業績就撐起了一個部分,那麼在尋找跳槽機會的時候,不妨大膽地開個50%~100%的薪資漲幅,摸摸市場行情。如果有公司願意以此薪資誠邀你,恭喜你,你的“加量”工作沒有白費;如果沒有一家公司願意給付這筆薪水,那麼你得反思自己是不是隻是一台缺乏性價比的“工作機器”。
  
  升職不加薪的跳槽成本
  老闆只是給予了漂亮的光環,但卻不肯給出實惠,這樣的升職的確有點慘。然而一味的抱怨是沒有用的,究竟是企業文化慳吝如此?還是老闆吝嗇小氣的個人風格所導致?抑或這原本就是一種對於你還欠缺能力火候但不乏工作熱情和忠誠度的獎賞?

  不過有一點值得欣慰,畢竟職位頭銜上升了是不爭的事實。只要拿出業績來,不論是跟老闆談加薪,還是通過跳槽謀求更高的薪水都是可行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