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9W

工作總結是對一定時期內工作的全面梳理和反思,通過工作總結,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和職責,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8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8篇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1

關於農村國小現狀調查問題應該説是一個老話題,多年來,許多來自一線的教師以及教育管理人員、教育研究人員等都曾就此做過不少文章,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時,它又是一個新話題,因為隨着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國家及地方關於教育的決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調整,農村教育隨之會呈現出新的特徵,並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解決。下面,筆者謹以__國小教育為例,作簡要調研分析。

一、基本情況

__地處建湖縣西北部,與阜寧縣毗鄰,面積50。78平方千米,轄12個村(居),人口29820人,為__最薄弱鄉鎮之一。現有中心國小1所,定點村小2所。

多年來,由於受到全鎮經濟薄弱、交通閉塞、教育投入相對較少等因素的影響,學校辦學條件極其簡陋。

(1)校舍。中心國小現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學樓1020平米,為b級用房,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目前現有校舍中,教室、辦公室及生活用房嚴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無一間達標。兩所村小校舍總面積為1590平米,除增壽國小630平米簡易教學樓為b級用房外,其餘平房校舍均為c級用房。。經有關部門建築安全性及抗震鑑定,全鎮國小所有校舍均在“建議拆除”之列。

(2)辦學設施。辦公設施:辦公桌椅基本達到教職工每人一套,但絕大部分為80年代所添置,陳舊、破損嚴重;目前因辦公用房緊張,仍有部分教師在教室裏辦公。電教設施:全校現僅有多媒體教學設施4套,電視機、dvd等配套教學設施5套;電腦95台,45台為今年新配“龍芯”電腦機房,另50台方正電腦已屆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為中心校淘汰電腦,各15台,均已報廢;教師用機目前才配至部門、科室,無教師辦公用機。錄音機、語音教學系統:無語音室及可用錄音機。圖書資料:中心校生均6冊,村小生均20冊。

(一)農村國小的辦學優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來説,一般農村國小几乎沒有什麼辦學優勢可言。如果勉強説來,大概有兩點:

1、班額少。中心校各班級生數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級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級甚至不足10人;而駐城及縣直學校班額一般在60以上。應該説,在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為老師儘可能多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發現並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體驗提供了可能。

2、教學質量的壓力小。雖説“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作為家長的共同心理,但總體來説,駐城及縣直學校的家長這種願望和要求顯得更為迫切和強烈,不少家庭經濟條件、社會背景等均相對較好,對子女教育培養的期望值較高。此外,一部分農村家庭,跳出“農門”心切,往往從幼兒園開始便在城裏租房或買房供孩子讀書。因此,農村學校在落實“減負”要求和貫徹“五嚴”規定方面面臨的困難要比駐城及縣直學校小得多。

(二)農村國小的辦學劣勢

相對於駐城及縣直學校而言,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條件簡陋。一是教學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達標。二是教學及設備條件相對較為簡陋,難以滿足教學需求。三是學校公用經費相對不足,難以滿足學校正常發展經費使用需求。

2、教師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一是教師人崗對應極不協調。一方面按師生比來説,在編教師總數明顯超標;另一方面從學科教學的實際需求來説,人員相對緊缺、學科不配套的問題又較為突出。二是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在教師隊伍中,專業知識不強、業務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業進取精神,安於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及不安心從教,無病呻吟、小病大養等情況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學校的品牌效應及綜合影響力較小。農村學校難以像縣城學校那樣對學生及家長有吸引力。在農村學校中,學生家長存在擇校的心理和願望還是較為普遍的,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無法進城讀書的類型,一旦條件成熟,仍要想方設法進城裏學校讀書。

4、缺乏促進教育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社區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視教育的力度不夠,學校在學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學校組織開展的有關活動時常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二、問題成因分析

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究其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約着農村教育的發展。隨着“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施行以來,對促進教育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教育發展也隨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縣級財政供給與全縣教育發展的投入需求間仍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計劃安排,應化解的義務教育階段有關債務我縣尚未完全撥付到位;縣直較大規模的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債務等待政府償還,同時,作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點工程建設急需政府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儘管全縣上下都在大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一定程度上講,教育局、縣政府均已無力兼顧面廣量大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和發展。

此外,隨着“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實施,鎮級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開了教育這一包袱,不再承擔自身在教育發展上應肩負的責任,使得農村教育的發展更加舉步惟艱。

2、教育經費使用與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當前,我縣學校公用經費是按生數多少為標準撥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標準向學校下達公用經費總額,而學校公用經費的使用並不完全與生數成正比,就好比一個“三口之家”與一個“五口之家”的家庭開支一樣,並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夠了。在這種經費管理模式下,對生數相對較少的農村學校而言,則必定在維修費、辦公費、教師培訓費、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制約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同時,目前學校經費支出採用國庫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採購的模式,對於規範學校財務管理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審核支付手續煩、規矩多,集中採購耗時長、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經費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鄉鎮校在規定的報帳日報帳,往往一天時間無法完成,結果還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繼續排隊。再如,我鎮在4月份就上報計劃,打算購買一台草坪機,但至9月低尚未落實到位,結果在8月底校園環境整理中,僅清除草坪雜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3、在農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優先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施行後,學校與社區、村(居)以及鎮級政府的聯繫沒有原來那樣密切,鎮級政府的教育責任相對減少,社區及地方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關心重視顯得相對不夠。二是學校工作得不到家長足夠的理解和支持。由於受到學生家長觀念、文化素養等因素的影響,農村家長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遠不及城裏家長。做同樣一件工作,比如學生報刊雜誌的徵訂、家校通平台的建設等,城裏家長十分熱心;而在農村,儘管這些做法對學生及家長來説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無幾。再如,學校在學生到校時間管理、學生路隊管理、家長接送學生管理等制度的實施方面,不少家長以自我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從學校管理,我行我素,動輒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罵甚至揚言毆打老師。

4、在教師的使用與管理上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

一是教師流動不合理。歷年來教師“農進城”選調對象均為農村優秀教師,優秀師範類新生分配基本是駐城及縣直學校優先,優秀教師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師補充,使得城鄉教師隊伍素質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鎮國小一線教學人員中,由師範院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僅36人,能勝任某一學科教學的不足45人。全鎮國小無一名科學帶頭人或教學能手,無一名音樂、美術、科學專職教師。

二是農村教師結構老化。我鎮國小在編教師83人,其中年齡在55週歲以上達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線或年老體弱生病休養的達17人,堅守教學一線的人員僅58人。

三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偏低。

①不少教師由於長期在農村工作,這裏管理相對落後,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社會、家長對教育的關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學校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導致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工作缺乏激情,養成鬆散習慣,難以專心教學。

②對於一些中老年教師而言,因信息閉塞,學習、見識的機會少;加之思想封閉保守、教學水平與業務能力欠缺,儘管課堂教學、課程改革風起雲湧,但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方面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對於青年教師而言,置身於鎮校範圍內,因教師整體素質和教研水平不高,幾乎沒有什麼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師間的傳幫帶流於形式,效果差,在專業成長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領。

③由於現行管理體制因素和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很難貫徹落實有效的激勵機制,幹好幹壞一個樣,教師缺乏競爭意識,沒有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當前,儘管已實行了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終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怕引發矛盾和問題,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無法拉開較大的差距。從而安於現狀,不注重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水平者有之;擺老資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齡不肯上班者有之;無病呻吟,小病大養,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教師隊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三、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對策

隨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以及國家、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的相繼召開,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均衡教育的呼聲逾加強烈,加快農村教育的發展成了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實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學校與縣城學校在學校硬件條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這也正是農村家庭擇校縣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在學校辦學條件上的公平與均衡理應成為首當其衝的重要任務。

1、加快實施農村學校校舍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大農村學校佈局調整的力度,按照原則上每鎮舉辦一所國小的佈局要求,對現有學校校舍情況作調研分析,立足學校實際,按照教學及配套用房基本滿足教學需求的要求,對農村學校校舍進行全面改造,使農村學校在校舍條件上既滿足需求,又達到整齊劃一的程度。

2、加快推進農村學校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由於受到經費使用的限制,農村學校在辦學過程中自行添置設備、設施相對較少,“等、靠、要”傾向較為明顯。目前,各校教學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與教育現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離。要組織對全縣各學校辦學設施設備條件的普查,立足縣域實際,制訂區域推進教育現代化標準,督導和幫助學校開展達標創建活動。

3、加大對農村學校的經費投入。教育主管部門要聯合財政部門要深入學校作好調研分析,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公用經費,要保證學校經費總額能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求。

(二)進一步調優資源配置,努力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農村學校發展步伐,是實現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緊迫任務。在這一過程中,除了加緊實施校舍改造工程和辦學設備條件達標工程外,對全縣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洗牌”,使得各學校在教育思想理念、師資配備、教學設施設備條件等諸多方面逐步趨於均衡,是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1、逐步建立起教師合理流動機制。目前,縣城學校是全縣優質師資最密集區,縣城學校在師資配備上高出農村學校一個較大的層次;農村學校師資配備校際間又有較大的不平衡性。為促進師資合理流動,宜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實行全縣教師統一調配製度。由教育局相關部門根據各學校規模統籌安排教師。二是實行教師輪崗制度。學校領導與教師在同一學校連續工作不得超過六年。三是選派縣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制度。在縣城學校選派一定量的教師支援農村學校,做到縣城學校教師原則上有不少於三年的農村學校任教經歷。

2、建立起縣城與農村學校對口支援制度。根據縣城學校規模及辦學實力等因素,確定其對口支援農村學校的數量,各援助學校要在辦學思想、教學理念上對受援學校產生實在的影響,要在人員及設備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促進農村學校的加快發展。

3、組建縣域教育聯合體。以縣內知名校、龍頭校引領,組建多個教育聯合體,實行人才、資源共享與互動,組織開展幫扶與促進活動,實現教育思想、教學理念、辦學質量、師資配備、辦學設備條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與繁榮。

(三)進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斷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當前,教育改革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現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產生了積極的效應和影響。但多年以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波瀾不驚,教師崗位“鐵飯碗”的傾向表現得依然較為明顯,特別在農村學校,“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問題較為嚴重。

1、切實開展動真碰硬的師德教育活動。毋庸諱言,目前來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提法,我們作為教師本身已覺得不再是那麼底氣十足,以教謀私、有償家教等諸多行為的存在使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迫切需要展開一場至上而下的“整風運動”,通過展開深入有效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排查在思想上、行動上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上的存在問題及差距,並制訂出台具體而明確的制度與規範,對新發生的違規行為作何處罰,進一步規範與約束教師的從教行為。

2、有效推進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制訂與出台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實施方案,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根據按需設崗的要求,對各學校核編定崗,由學校組織實施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全員聘任制改革,使能夠勝任教學一線工作並享有較高的羣眾信任度的教師優先聘任到教學一線工作,享有高於教輔、後勤等崗位的待遇和報酬。促使不能勝任一線工作、不安心從教、以功臣自居不肯上班、小病大養不願上班等各種類型的人員轉崗或待崗。在實施全員聘任制的過程中,可允許農村學校依據工作實際需要,招聘一定比例的擁有教師資格的社會從業人員,方可保證農村學校全員聘任制改革不會因教學崗位人員不足而流於形式。

3、全面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當前,教育行業中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施了績效工資制度,但在目前的農村國小由於思想觀念的束縛,他們所理解的績效工資就是“漲工資”,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少學校依然是“打和牌”,不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得經濟槓桿未能在調節與規範教師工作行為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要通過教育行政部門的調控,一是要保證績效工資考核發放的民主性、真實性,二是要合理拉開工資差距,真正做到依據德、能、勤、績等綜合因素考核發放。做到有為才有位、績酬掛鈎、優績優酬。從而形成勤於學習、樂於鑽研、敬業愛生、廉潔從教的良好風尚。

希望加強對農村學校的重視程度,這樣不僅能夠大大的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樣能夠幫助更多的農村學生入學學習,對提升農村整體文化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2

我國是教育大國,重視人才,在大學上面佔據很大優勢,現如今不論是本科院校還是專科院校,只要能學到一技之長就是成功的。為了瞭解各個校園的實際狀況,能夠透過調研報告的形勢進行相關的瞭解,下面向朋友們展示雲和縣職業技工技術校園調研報告。

為了解雲和縣職業校園,在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的現狀。20__年3月17日至19日,體藝科、職教科在雲和職業技術校園調研三天。美術學科、通用技術學科調研的主要資料是隨堂聽課、教師座談與交流兩項。以下是對18日上午半天調研活動後的總體狀況簡要分析彙報。

一、調研對象的基本狀況

雲和職業技術校園是一所國家級中等職業技術校園。由於職業技術校園的特點,雲和職業技術校園現有美術專業班4個,其中高二年級2個,高一年級和高三年級各1個。現有美術專業專任老師7名,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基本為美術專業校園畢業,學歷合格。通用技術專職教師1人。

二、課堂教學的現狀

本次活動聽課3節,其中美術專業課2節,通用技術課1節。美術專業課一節是電腦平面設計《文字效果製作》由吳蓮老師執教,另外一節是素描《石膏圓柱體臨摹》由陳峯老師執教。通用技術學科是技術與設計1中《流程與設計》一課,由劉偉林老師執教。

由於職業技術校園的特點,除通用技術學科教材統一使用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技術與設計》教材外,美術學科的教材由任教美術專業班的老師自編資料供學生們選學,教學資料選取上有務必的侷限性。美術學科和通用技術學科在課堂教學形式上,以“講授——練習”的模式為主,先由老師介紹或講解,學生自由練習或是上講台演示。個別學生上講台演示,其他學生觀看演示,不少學生則自由交談。

三、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1、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育觀念一時難以轉變

幾節課同時反映出的問題是教育觀念問題,教育觀念的更新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況且職業校園的專業課老師,少有參加高中新課程實驗培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傳統的講練結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於老師,已經根深蒂固,運用起來駕輕就熟。

2、課堂教學資料生活化的問題有待盡一步加強

學科教師自主選取教學資料,雖有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但教學資料的選取就應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的就業服務。老師應更多思考,選取適合學生就業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在此基礎上,還能夠選取能體現本校的辦學特色,或是體現雲和縣是中國木製玩具之鄉的特色資料進行課堂教學。通用技術是動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應在課堂講授的基礎上,多讓學生在實驗室(實驗室的配置根據浙江省教育廳的要求配置)裏操作實踐。

3、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應逐步建立

在調研中,幾個老師的課堂教學都以下課的鈴聲為終結,學生對自己的作業或設計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評價。教師對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講解後,學生真正落實狀況缺乏瞭解,不利於開展後續的教學。

四、研究與對策

1、呼喚職高教師也應更新教育觀念

傳統教育觀念下構成的教學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識地去改變,在教學中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回到原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進行的課程改革實驗,老師們都透過學習培訓來轉變教育觀念,透過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職高老師也就應不斷學習,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轉轉成老師的教學觀念,進一步將教學觀念轉化成教師課堂教學的自覺行為。

2、加強學科老師的羣眾備課,發揮羣體作用

羣眾備課好處在於老師之間透過探討與交流,取長補短,發揮每個人的教學特色。雲和職高美術組有別於其他普通高中,美術組教師個體數量較多,在沒有經驗可借鑑的狀況下,強化做好羣眾備課工作,發揮羣體優勢,選取教學資料,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討教學方法,不失為一條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

3、加強教學策略的研究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或講完教學資料,而就應是觀察學生在單位時間裏想不想參與課堂教學,是否有掌握知識與技能,或者是專業技能是否有得到新的發展。如果學生不想學習或者學習沒有什麼收穫,即使教師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無效的教學。

要保證教師的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教學採用講授式的教學方法,有便於操作時間省等優點,而採用討論或是自主學習的方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師就應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開展和落實。

4、倡導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評價的目的在於幫忙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老師不斷提高和發展。同時,也透過評價瞭解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狀況。沒有評價的教學肯定是不全面和深刻的。兩個學科的教師就應在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練習後對學生作業或設計作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法能夠多元,能夠由老師進行評價,也能夠由學生自己評或是學生互評。開展多元評價,能讓任課教師明白教學任務是否圓滿完成,是否有效,讓學生明白是否到達了教學目標。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3

一、活動目標

找出民眾眼中最令人擔憂的一類食品,並對症下藥,全力讓食品走向無毒、無害的道路。

二、活動計劃與過程

活動主題食品安全問題

活動過程

1、搜索資料(1、瞭解食品安全問題;2、瞭解調查問卷)

2、製作調查問卷(1、構思並設計問卷,然後打印;2、分發問卷並完成)

3、結論分析(1、彙總分析;2、根據調查結果進行思考;)

4、完成研究報告(1、收集相關資料;2、撰寫提綱;3、撰寫研究報告)

5、做活動手冊及附件(1、準備活動冊;2、製作ppt)

三、活動計劃與過程

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調查食品安全問題;活動的形式如下:

1、調查問卷

2、訪問

3、上網搜索資料

四、活動過程

我往每家每户的信箱投入一張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如下:

1、以下食品中您認為比較安全的食品打“√”;不安全的食品打“×”(1)糧食(2)肉(3)奶製品(4)水產類(5)罐頭(6)冷食(7)飲料(8)酒類(9)豆製品(10)糕點(11)糖果蜜餞(12)醬醃類(13)保健食品(14)兒童食品(15)其他

2、您認為食品安全的現狀是——。(填好或不好)

3、您對食品安全有何建議?

五、結果分析

在本次調查的216户家庭中,有192户家庭認為食品安全的現狀堪憂。其中認為奶製品不安全的家庭有108户,在認為不安全的食品中位居榜首;認為糧食安全的家庭有112户,是安全食品票數最高的。通過這次調查,我分析了一下,大多數的居民認為奶製品不夠安全,但糧食相對是安全的。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的確牛奶或奶粉的事件年年都有,而且有好幾起,而糧食的事件相對而言少了很多。我想出了以下幾點措施緩解食品安全問題:

1、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懲罰要更加嚴厲。

2、讓食品的加工與生產更透明。

3、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更重視。

4、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如實報導。

5、對食品安全的管理要長久化。以上是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建議,希望官方採納。

六、活動感受

這次調查活動,我受益匪淺。我主要學會了如何分析事情的結果,就是對於調查產生的數據,能充分運用,並通過分析找出事件的原因。其次,我還學會了設計調查問卷,如何一個人快速統計調查問卷,如何完成調查報告等等,希望下次還能開展這樣的活動。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4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裏,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於是,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餘時間都在做些什麼?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的?學習?工作?誑街?上網?……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文化氣氛,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然而,隨着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着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近日,針對大學生課餘時間活動這個話題。瞭解我校同學的課餘活動狀況,我展開了對我校大一大二各專業的200名學生的調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這次調查,我採取了任意抽樣問卷調查,主要調查了大學生課餘活動的內容。現在,結合一項專項調查結果,對我校學生課餘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一、課餘活動內容取向概況

根據一項專項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參加課餘活動方面存在內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給出課餘活動的12個選項之後,大學生作出瞭如下的選擇。

體育鍛煉11%校系活動和工作13%聊天、社交19%課餘學習21%閲讀課外書刊報紙12.5%勤工助學5%上網、打遊戲10%棋牌活動4%睡懶覺3%無所事事1%其他0.5%。

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餘學習”、“聊天、社交”、“閲讀課外書刊報紙”、“體育鍛煉”和“上網玩遊戲”五項是大學課餘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而我校學生課餘活動取向是以“課餘學習”、“聊天、社交”、“體育鍛煉”為主要活動。

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大學課餘生活取向表現出年級和性別差異

各年級大學生由於心理髮展水平、對大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不同,在課餘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專項調查表明,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年級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各活動項目加權選擇率的排序不同,“課餘學習”被二、三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級學生那裏卻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級主導取向有差異,二、三年級的主導取向為“課業學習”,一年級的主導取向卻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級對“課業學習”、“聊天、社交”、“上網、打遊戲”、“校系活動和工作”、“勤工助學”等五項的取向有明顯的差異。

而我校大一大二學生課餘活動的主導取向普遍是“課業學習”,其次為“娛樂社交”。這反映了我校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在與大一新生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大部分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種社團、交際活動。

在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緊緊抓住學習不放。反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湧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於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

從整體看,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在課餘時間還是十分重視學習,特別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於我校剛剛入學的新生們,不熟悉大學學習的方式加上還保留着高中學習的狀態,使他們主要把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允許自己落下。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5

學校食堂是學生用餐的聚集地,食堂及飲食衞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區各級政府及衞生、教育行政部門在學校食堂建設及食堂飲食衞生安全方面下了較大的力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質量,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羣體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但是,學校食堂由於基礎條件差,資金投入不足,加上經營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衞生安全隱患。近段時間,寶峯鎮的人大代表對學校“辦食堂”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存在問題:

一是學校存在“兩輕”現象。由於思想認識的不足,學校辦食堂存在輕衞生管理、輕衞生基礎設施投入等問題,具體表現是:有的學校食堂面積狹小、功能佈局不合理、缺間少室,設施簡陋、生熟切板不分、交叉污染現象嚴重,難於保證飲食衞生安全。

二是衞生法律意識淡薄。食品監管點多面廣,監管到不了位。學校食堂未取得有效衞生許可證違法從事飲食經營活動,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上崗。

三是選址不盡合理、功能不分區。學校在新建、擴建、改建食堂的選址不盡合理、設計不合理、功能區分不明確,導致一些新建的食堂不符合衞生要求。

四是食品採購把關不嚴,採購大宗食品時,未向生產廠家或批發商索取檢驗合格證等相關證件,未按要求建立食品購銷台賬,未與食品供應商簽定安全責任協議書,有的採購、使用“三無”產品及其他不符合衞生要求或標準的食品及原材料。

五是學校食堂沒有統一的檢驗設備和檢驗措施,當出現疑問時,無從就近就地檢驗,食品安全難以有效保證。

六是缺乏專業知識,缺乏良好衞生習慣,不會營養搭配。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發育成長的階段,營養需求較高,食堂員工的素質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健康起着關鍵作用。但從學校食堂員工結構上看,工作人員一般是50-60歲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在上崗前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技術培訓和基礎知識培訓,對於菜品營養搭配知之甚少,同時存在個人衞生習慣欠佳,操作不規範的問題。

七是學校食堂臨聘人員勞動關係管理不規範留隱患。學校食堂員工基本屬於臨聘人員,屬於合同短期化管理,且工資待遇相對較低,沒有按《勞動法》繳納五險一金現象普遍,並且因為經濟利益、自身需要等方面緣故,存在較大的流動性。由於其臨時性,時間久了,要求解決退職費等問題又會接踵而至。

八是財政補貼餐費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學生的“營養餐”、“貧困餐”都有上級財政補貼的項目經費和本級補貼的經費。有項目經費,就必須進行審計,就應公開、公平、接受社會的監督。部分學校食堂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賬目不規範,收支不公開,財務管理混亂。難免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九是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學校是學生充實內在,提升素養的地方,教育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盈利。因此,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活動應當遠離校園。辦食堂、開商店都是屬於社會服務,不應由學校來承擔,而應購買社會服務。但是現實是,一些以盈利為目的的餐飲、商店(超市)開在學校內,甚至有的學校以封閉式管理和安全衞生為名,禁止學生在校外購買,形成實質上的壟斷。

十是環境污染不可避免。由於學校食堂離教室很近,上午11時左右開始炒菜,油煙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食堂的廢棄物處理也很困難,沒有集中統一的處理,很難保證環境不受污染。

歸結起來,是衞生安全意識不足、衞生法制觀念淡薄、衞生管理措施有限等問題。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對學校學生用餐實行公開競標。統一向社會購買服務,集聚監管的優勢,確保食品安全。成立由教委、發改委、衞計委、工商局、食藥監局參加的學生食品供應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學生食品供應的統一組織領導、審批檢查工作。必要時,引進有資質的社會餐飲企業參與經營。餐飲企業進入學校學生用餐經營實行公開招標。接受社會的監督。能解決目前出現的諸多問題。

二是便於從源頭和產品兩個方面對食品進行監管。如果對學生用餐引進企業提供服務,那麼食藥監局只要對企業活動進行監管就能免除食品安全的危害。採用互聯網+、企業聯農户等優質優選方案:農户在田間地頭的種植到提供給餐桌上學生的蔬菜、食品都會一一記錄在案。通過企業的訂單供應,同時可以解決如:農業園區建設的訂單、飲水源保護區農户的收益等問題。

三是學生用餐的企業化管理,可以解決目前學校辦食堂帶來的很多問題。對學校教育事業經費有一定的補充(招投標後獲得的利益)。對政府能夠產生一定的税收。同時能夠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食品安全追責,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6

一、學校基本情況

北部新區星光學校創建於_年,是重慶北部新區新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位於北部新區高新園與重慶市著名的高檔社區龍湖水晶酈城之中,佔地近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7千平方米,設臵1—9年級,最大規模54個班,可容納2520名學生。開辦之初,學校學生不足120人,專任教師只有28位,6個教學班,經過3年的發展,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1354名學生,在編教師79位,硬件設施和軟件建設日趨完善,為便於管理,該校嚴格控制班級人數,做到國小每班不超過40人,中學每班不超過35人。

面對這樣一所嶄新的沒有歷史文化底藴的學校,在北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領導下,他們秉承“讓星光灑滿所有的童年”的辦學理念,圍繞“人人有才,人人成功”的育人目標,追求讓每一個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幸福生活”的教育本質,他們提出了“跨越式發展”的思路,明確了學校的辦學目標,完善了“一訓三風”,力求從嚴治教,努力提高管理質量和服務質量,開始呈現一定的辦學效益,簡言之,學校的領導團隊凝聚共識,思路一致,目標明確,課外活動形式多樣,儘管學校特色建設成效已初露端倪,但仍有一些發展中的掣肘與困惑,需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和挖掘的潛力較大。

二、特色學校建設的亮點之處

(一)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理念體系已基本形成

學校經過較長時間的討論與研究,根據對基礎教育的深刻理解,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從星光與孩子的成長、與教師的奉獻、愛和責任心、與教育的公平性的內在聯繫,提煉出“讓星光灑滿所有的童年”這一辦學理念。同時,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對學校一訓三風進行創意,最後確定了“求真、至善、尚美”的校訓,“樂學、睿思、創造”的學風,“博愛、創新、合作”的教風。

專家組一致認為,學校組織的教師政治思想學習、以“正師德、強師能、樹師表”為主要內容的教師論壇、提出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新觀念,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等都很好地體現了特色理念的教育價值,對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塑造“敬業、愛生、鑽研、開拓”的教師形象起到了積極的思想引領作用。教師對學校的發展理念及辦學思路認同感較為一致,教育價值取向科學。

(二)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助推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星光學校把育人作為辦學目標,課內教育特色明顯,如美術學科的陶藝選修課,每星期安排一節陶藝課,體育學科的花繩課,聘請專業的花繩教練,分年級進行普及,語文 學科的誦讀和繪本教學,音樂學科的陶笛器樂課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實踐活動。

特色活動,學校有自己增設的合唱、古箏、美術、舞蹈、田徑、科學、陶藝等選修課程,有名師開設的拉丁舞、國畫、圍棋、科技小發明、手工、乒乓球等興趣課,有開闢擴建的百果園和開心農場。學校還引進“根基六a教育”為校本課程,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助推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三) “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融洽家校關係

為幫助家長朋友更新教育思想、具備現代家庭教育理念,星光學校成立了“星光家長學校”,請教育專家免費為家長開辦家庭教育講座;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管理,構建家校交流的橋樑,家委會負責學生校服的一切事宜,參與學校食堂收費標準的制定,獨立完成興趣班外聘教師的一切工作;每期定期召開家長會、家訪等活動,瞭解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教育;每個班合理利用班級qq羣和家校聯繫本,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教師放下“師道尊嚴”,和學生建立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使師生關係更和諧,同時,人文氛圍濃郁,幹羣關係、師生關係相對融洽,為星光學子健康發展發展提供了較為適宜的先決條件。

三、問題與建議

(一)釐清思路,進一步解決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

針對該校提出的學校特色發展之路是多而全還是少而精,是擇其一項為主體特色精心打造還是堅持多項特色並舉這一困惑,專家建議學校應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客觀剖析,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相機行事,不可一概而論,可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審慎思考和判斷,大與多的特色項目不是優勢,將學校特色項目建設貫穿於學校的主線工作當中,最終形成與自身匹配的特色文化,準確辦學定位,科學規劃辦學思路,在此基礎上尋找策略,探索適合自身的操作系統、評價體系和保障體系,構建特色教育之圭臬,使學校教育沿着時代的脈搏科學發展。

(二)凸顯特色教育理念,對接課堂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是特色學校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提升基礎課程與課堂教學,探索一系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靈活培訓機制,讓教師真正成為課堂教學能手,讓課堂成為快樂的課堂,融特色理念與課堂教學之中。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策略,特別是課堂教學的關注,以實踐證明學生快樂與成績之間的矛盾,素質教育與考試的矛盾。其實,創辦特色學校的過程實際上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學校個性或特殊性的過程,只有認真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個迥然相異的學校實體各自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捉摸學校建設與發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

(三)發揮比較優勢,加強學校內涵發展

硬件建設是基礎,軟件建設是根本。硬件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平台,是教育活動的物質基礎,對於已經達到辦學標準的星光學校,重要的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的特色之路,忽視內涵發展的做法是捨本逐末,發揮比較優勢,從歷史傳承、文化底藴、管理水平、師資結構、生源狀況等入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加強特色校本教研,依靠特色教研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深入進行層次目標教學管理,實現持續快速穩定和諧發展,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學校要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將地域文化特點和學校歷史積澱與學校。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7

本次調研主要是為了首屆重慶大學城休閒食品展在重慶大學城的順利舉辦提供依據。本文就本次調研的目的、方法、調研背景、調研內容、以及對調研結果的簡要分析,做出了此次調研的心得。通過調研得知重慶大學城首屆休閒食品展具有可行性。

一、調研的目的

市場調研的目的是為首屆重慶大學城休閒食品展提供依據,為市場銷售提供信息,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通過調研,加深對所學專業理論的感性認識,誇大眼界,擴寬視野,並能應用和實驗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調研的方法

為了更好的瞭解大學生消費者的需求以及現在休閒食品市場的現狀,我們組在大學城各高校及大學城周邊家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市場調查。調查以調查問卷為主,輔訪談、觀察法和二手資料等多種調查方法,力求使調查做到全面準確。

調研的方法:抽樣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文獻檢索法。

三、調研的時間地點

時間:20__年1月—20__年2月

地點:重慶大學城

四、調研的背景

目前休閒食品已成為大學生最主要的方便食品。據大概統計,全球每年休閒食品的消費量為652.5億份,其中大約1/3是被中國消費掉的,我國已成為全世界休閒食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其中大學生是休閒食品的主要消費羣體。在過去

10年中,重慶市休閒食品行業在“市場之手”的推動下,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整體發展水平有了顯著提升。目前,我市行業迫切需要從追求產量向提升質量轉變,從而實現產業結構與產品結構多元化,提升產業整體價值。

五、調研的內容

調研主要針對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和大學城周邊的家庭羣體,每個高校和家庭羣體各100份調研報告。調查結果如下:

5.1學生羣體

在大學生選擇休閒食品的調查中,我們發現38%得大學生對於價格是很在意的,32%的大學生對於品牌很在意,而對於口味和營養不是很在意,只是能最方便的解決飢餓就行,所以在通常的情況下價格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影響了他們的選購率。

消費者特點:

5.1.1、取向不穩定,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廣告宣傳和公關活動的影響。

5.1.2、活圈單一、生活有規律,接觸的媒體有限,主要接觸校園媒體。

5.1.3、強在高校學生心目中的.品牌宣傳,注意利用校園媒體。

5.2家庭消費羣體

在家庭這個消費羣體選擇休閒食品的時候,我發現在家庭對於品牌是非常重視的,而對於口味和價格不在意,他們認為只要是吃,價格並不是問題,而是在於質量。只是在非常忙得時候才會選擇休閒食品,而且一大部分有小孩的家庭中,吃休閒食品是因為小孩想吃所以才會去買。

六、調研結果分析

6.1市場現狀的分析和總結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重慶休閒食品市場巨頭盤踞的格局不會有大的改變,但中小企業的表現是行業的關注重點了。目前重慶的休閒食品市場呈現出一下一些特點:

6.1.1、市場集中度高,競爭格局已經形成

休閒食品品牌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其在市場上的主競品基本表現為康師傅、統一、可比克、恰恰等強勢品牌,而作為低端產品的小廠家在市場上日漸式微,行業壟斷趨勢越來越明顯,寡頭競爭初露端倪。休閒食品市場的集中度非常之高,僅康師傅和統一兩個品牌就佔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60%。

6.1.2、市場趨於飽和,發展空間有限。

從市場的競爭格局看,休閒食品市場雖然品牌眾多,但是各品牌市場的成長空間比較有限。休閒食品的技術含量較低,進入門檻不高,所以進入市場的品牌非常的多,即使在同一品牌下還有不同的品種,另外作為快速消費品的休閒食品很難培養出高的品牌忠誠度,加上差異化程度不高,要想在某方面脱穎而出實屬不易。基於以上因素,經過了十幾年的快速成長後,休閒食品市場已經趨於飽和。

6.1.3、產品向上走,渠道向下移。

通過市場走訪觀察,發現各大休閒食品廠家的產品都在向上走,渠道費用的高居不下,使得行業利潤微薄導致的企業戰略行為調整的結果。

6.1.4、提升產品力與品牌升級是未來行業走向。

隨着各階層消費者消費理性的增強,目前人們對休閒食品品牌的認知度越來越高。通過推廣、促銷和廣告宣傳實現產品和品牌升級,提升產品的終端拉力,

大調研工作總結報告篇8

一、調查背景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花錢更容易了,足不出户也能消費,人們每個月的開銷也越來越大。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興力量羣體,在消費過程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會前衞的潮流方向。因此,本次對在校大學生消費進行了一次調查,旨在瞭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以進一步瞭解大學生羣體的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

二、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總的目的是為了了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及消費觀念

三、調查地點

網絡問卷調查

四、調查時間

20__年11月15日至20__年11月22日

五、調查範圍

1.地理範圍:在校大學生

2.時間範圍:20__年11月15日至11月22日

3.調查對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學生

六、調查方法

網絡問卷發佈調查

七、調查結果

根據本次調研的目的和調查內容,本次網絡調研活動對在校學生展開了調查,向他們發出了網絡調查問卷,一共回收了38份有效問卷。依據調查的主要目的對調查的結果進行了歸類分析,並得出了相應的結論。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一)普遍大學生平時的主要開銷都花費在伙食上

普遍大學生平時的主要開銷都花費在飲食上,只有極少數大學生將主要的花銷花費在數碼產品上。由圖一可知,有81.6%的在校大學生將花銷花費在了伙食上,僅有13.2%左右的大學生將主要開銷花費在數碼產品上。由此可見,當代的大學生們的生活費主要還是花在飲食上,服飾和日用品所佔的百分比也較高分別為65.8%和60.5%,數碼產品這種價位較大的產品購買的人數極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花費主要為生活必需品。

(二) 大部分大學生們在購物時最注重的是價格因素

由圖二可知,大學生在購物時最主要會考慮到產品的價格,價格因素佔了73.7%,品牌因素只佔了39.5%。因此,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還是比價理性的,不過也比較看重產品的實用性和外觀,這兩個因素所佔百分比相同,都為71.1%。

(三) 過半數的大學生在遇到錢不夠的情況都會選擇放棄購買

有57.9%的大學生想買某樣東西卻發現錢不夠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暫時先不買,只有18.4%的大學生會想做兼職掙錢再去購買,僅有2.6%的人選擇使用借貸產品先買下,由此可見,大學生的自制能力還不錯,但還是鼓勵大學生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自己賺錢去購買。

(四)生活費有盈餘的情況下,大部分大學生選擇存入銀行

由圖四可知,有將近一半的大學生,佔44%,在生活費有盈餘的情況下,會選擇存入銀行,僅有15.8%的同學會拿去理財,大學生應該要學會對盈餘的錢進行合理、具體地規劃,而就依目前的數據來看,現在的大學生理財的意識比較淡薄。

(五)絕大部分大學生平時的生活費都來源於父母

由圖五可知,73.7%的大學生的生活費都是父母按月寄送的,極少數大學生,佔5.3%是來源於銀行貸款,靠自己兼職掙錢的只有34.2%。可以看出,大學生自己賺取生活費的佔少數,經濟來源都得依賴父母。

(六)近半數的學生會在消費之前做好規劃

由圖六可知,有近半數學生認為在消費之前應該做好規劃,佔47.4%;秉持能省則省這種消費觀的學生佔23.7%,而抱着想買就買這種心態的同學也不少,佔了21.1%,即使沒錢也要借錢去買的同學極少,只佔了5.3%。相對來説,大學生的消費方式還是比較理性的。

(七)普遍大學生月平均消費額集中在800-1500元之間

由圖七可知,大學生平均每月消費金額800-1200元之間的佔36.8%,而31.6%的大學生平均每月消費金額在1200-1500元之間,僅有2.6%的大學生平均每月消費金額在500元以下,月平均消費在500-800之間元與2000元以上的同學所佔百分比相同,均為10.5%,而剩下7.9%的大學生每月消費平均分佈在1500—2000元。

(八)大部分學生每月在護膚着裝等形象消費上花費在300元以下

由圖八可知,有將近一半的大學生44.7%每月在護膚着裝等形象消費中只花費300元以內,而在300—500之間的佔了26.3%,500-800元之間的佔了18.4%,800-1200元之間的佔了7.9%,消費金額在1200元以上的僅佔2.6%。可以看出,大學生還是比較在意形象裝扮的,每月在這方面的花費也不少。

九、結論和建議

1、大學生消費觀念比較理性。相對來説,大學生的消費觀念還是比較理性的,沒有盲目的跟風和一味的追求品牌,購物時比較看重價格,也比較注重產品的實用性,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購物習慣。在遇到錢不夠的情況下多數都會選擇放棄購買而不是非要以別的方式買下產品,這些都能看出現代大學生消費比較理性,自制力較強。

2、大學生經濟不獨立。如今,多數大學生每月開銷普遍在800-1500元之間,生活費都來自於父母給予,只有少數的大學生是靠自己兼職掙錢賺取生活費的。大學生過度依賴父母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我們應該多鼓勵大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兼職賺取生活費,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大學生在消費時應該要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消費。極大多數大學生對於父母的給與都是心懷感恩的,所以,大學生應該學好專業知識,找份好工作,將來回報父母,回饋社會。

十、總結

此次網絡調查僅僅是在網絡上進行調查,存在無法控制調查對象的配額的缺陷。調查對是面向在校學生,但參與此次調查填寫問卷的學生對象不均勻,多集中在大三女生這個範圍中,而且此次收集到的問卷很少,僅有38份,問卷的題型比較單一化,測度項不完整,導致此次調查分析數據與現實情況存在偏差。希望以後的調查裏能夠合理分配調查對象,多派發問卷進行回收後再進行分析,題型要做到精而簡。

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衞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説,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