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法調研報告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06K

只有對自己的調研事項做出具體分析後,我們寫出的調研報告才是有價值的,調研報告是調研任務的文字證明,是執行一項程序的書面借鑑,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宣傳法調研報告5篇,感謝您的參閲。

宣傳法調研報告5篇

宣傳法調研報告篇1

一、全區公共交通事業發展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共有公交線路27條,公交車輛288台,分屬四家客運公司運營。其中,公交xx分公司,長運xx分公司,唯達xx客運分公司為市屬公司,x萬傑客運公司為股份制民營公司。公交xx分公司經營公交線路20條,公交車輛170台;長運xx分公司經營公交線路7條,公交車輛52台;唯達xx客運分公司經營公交線路2條,公交車輛4台;x萬傑客運公司經營公交線路10條,公交車輛62台。1路、13路、25路、32路等公交線路由多家客運公司共同經營。近年來,通過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我區公交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

1、整合公共交通資源,公交線路集約化改造效果初顯。長期以來,我區公交車輛大多采取業户經營方式,由私營車輛公交運營公司從事公交運營,導致運營車輛舊,車型不統一,班次不合理,運營能力不足。鑑於上述營運方式的諸多缺陷,在廣泛調研,多方徵求意見的基礎上,交通主管部門對部分公交線路進行了集約化改造。截止目前,我區共有1路直達、11路、50路、98路、113路、161路、300路等7條公交線路完成了集約化改造,改造後,車容車貌和服務質量都有了大幅提升,羣眾出行變得更加便捷。

2、公交站場建設實現突破,公交行業規模不斷擴大。xx年10月20日,列入交通部客運站建設計劃和x市xx交通規劃的xx客運站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採取環形孤島模式,分為上中下三層,集出行、購物、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該客運站的投入使用,實現了公交、長途的零距離換乘,解決了火車站廣場交通擁擠、環境衞生髒亂差的狀況,有效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增強了中心城區服務功能。目前,該客運站已運營近兩年,運營秩序良好。隨着城市居民對公共交通需求的不斷增加,及時延伸調整公交線路6條;更新公交車110台;城區公交車萬人擁有率達到5標台以上;更新添置天然氣公交車47台;770台出租車進行了雙燃料改造。

3、公交運輸能力穩步提高,行業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近年來我區公共交通運輸能力穩步提高,客運總量、車輛裝備穩步增長,服務網絡不斷擴大,公交運力不足、羣眾出行不便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目前,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覆蓋率大於70%,城區公交車平均運營速度20公里/小時,公交準點率達到95%以上,公交車輛出行分擔率達到20%。共建設完成景觀式候車亭5處。公交網絡實現了全通達、全覆蓋,11路、50路、113路、117路、118路等線路覆蓋城區主要地區。離休幹部、傷殘軍警、盲人、65歲以上老人、學生等特殊羣體享受到11路公交車的免費或優惠乘車待遇。開展了創建文明行業、文明交通行動計劃、乘客滿意工程愛心送考等活動,公交行業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4、城市客運市場管理有序,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實施雙基工程,確保安全形勢穩定。加強車輛檢測、駕駛員駕駛行為監管,始終堅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保障了全區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形勢的穩定。進一步強化基礎管理工作,企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交通主管部門對車輛技術和人員檔案實行精細化管理,實現一車一檔、一人一檔,在公交客運公司推行了企業評定和質量信譽考核等制度,企業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加大對違章行為的治理力度。以開展道路運輸百日安全集中整治、迎省運、保暢通等專項活動為契機,加大路巡路查和路面執法力度,對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黑三輪、黑出租、黑摩的及倒客、宰客等不法行為進行查處,維護了城市公共交通市場秩序,確保了我區客運市場安全、文明、有序。

二、我區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主體地位尚未確立。公交優先戰略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總體滯後。我區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擔率不高,與公交發達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公交服務能力不足,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不高,公共交通在緩解城市擁堵、建設低碳交通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城市公共交通線網構成主要以公交樞紐站為依託,實現點與點的連接。長期以來,我區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薄弱,缺乏統一規劃,特別是在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時沒有把公交設施配套納入統一規劃,給交通營運、管理和居民出行帶來不便。

3、公交行業發展後勁不足。城市公共交通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政府應對城市公交給予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但由於財力所限,城市公交缺乏應有的補助和資金扶持,使原本屬於社會公益性的公共交通行業發展受到制約,帶來班線密度不高、始發時間不早、末班時間不晚等問題,公益職能發揮受限。

4、公交服務質量與不斷增長的出行需求存在較

大差距。由於現行體制原因,城市公共交通的許可權限在市交通運輸局,我區交通管理部門只負責具體管理工作,開闢新線、遷站、線路調整等諸多事項,都需多方協調解決,程序較為複雜,致使辦事效率不高,不能及時滿足人民羣眾的要求和意願。目前,我區存在公交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偏低,公交候車時間長、始發時間晚、末班時間早、換乘不方便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公交與其他交通方式的競爭力和對公眾出行的吸引力。同時公共交通線網覆蓋不均衡,影響了公共交通服務的普遍性。公共交通企業存在重經濟指標、輕服務質量,人員素質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安全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較低等問題。

5、城鄉客運發展不協調。長期以來,由於我區城鄉二元化結構的存在,導致城市公共交通與道路客運班線一直處於二元管理狀態。城鄉道路、場站、運力等資源難以共享和優化配置,經營成本和票價差距較大;城鄉客運體系互不兼容,阻礙了城鄉銜接、方便快捷的一體化客運網絡建設;部分比較偏僻的線路,受客流量小、線路規劃不合理、運營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存在虧損現象,導致線路經營者服務態度消極,甚至因為無力負擔而影響運行;城鄉公共客運服務不均等,農村和郊區居民進城難和出行不方便的問題突出,對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造成較大障礙。

三、對全區公共交通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的編制,確立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地位。近年來,我區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構築功能完備的公交網絡,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務體系,已成為當前和今後羣眾的迫切要求。有關部門應加快編制《xx區公共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在編制和調整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礎設施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需要,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促進全區公共交通系統的協調發展。確立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目標,確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科學規劃和建設,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優化營運結構,形成干支協調、結構合理、高效快捷並與城市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公共交通系統,為羣眾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經濟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同時,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城市公交事業與羣眾公交素質同步發展,着力打造xx文明公交品牌。

2、以公交企業集約化經營帶動公共交通線路的優化。公共交通最終的服務對象是公交乘客,在優化公交線路方面,應確定公交線路模型的優化目標和約束條件。鼓勵公交企業進行集約化經營,有利於解決市場資源佈局分散問題,實現業內資源優化配置和集約經營,而且還可為政府扶持公交行業發展、監管公交行業服務提供固定、明確的途徑和載體。通過規劃和政策引導,以公司制的經營主體取代承包、租賃經營,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公交客運市場經營秩序。通過集約化改造經營,對山區客運線路和近郊客運線路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改造,實現公共交通線路的優化。

3、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建立規範的公共交通補貼補償制度。逐步落實財政支持和補償機制。制定可行的優惠政策,減輕公交企業的税費負擔,彌補城市公交建設與發展資金缺乏的問題;建立規範的財政補償機制,對國有公交企業因價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虧損予以補貼,對因公交企業承擔社會公益性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所需要的資金給予財政補貼。另外,政府應逐步加大對公共交通站場、車輛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確保城市公交的建設與發展;將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納入公共財政體系,在資金上統籌安排,重點扶持;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當中,抽出部分資金,用於城市公共客運交通規劃確定項目的建設及車輛、設備的更新,使公交事業發展有穩定的資金來源。

4、加強公交發展水平的考核與評價,全面提高公交服務水平。公共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共交通企業經營和服務質量的監管,規範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營運、妨礙公共交通正常運行、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行為;要制定科學規範的考核評價機制,逐步建立推行等級服務評定製度,開展文明線路創建活動,加強行業自律,促進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公共交通企業要科學調度車輛和編制運行圖,加大行車密度,縮短乘客等候時間;要加快車輛更新步伐,積極選用安全、舒適、節能、環保的車輛,淘汰環境污染嚴重、技術條件差的車輛;要加強對公共交通站場、車輛、設施裝備的維護保養,為羣眾創造良好的乘車和候車環境;加大對公交駕乘人員的培訓,制定技術和服務評定標準,將駕乘人員的工資收入與服務質量、服務效能直接掛鈎,提高公交一線駕乘人員改善服務、提高質量的自覺性與積極性,為提升我區公交服務和社會滿意度注入生機和活力。

宣傳法調研報告篇2

為進一步瞭解全市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情況,探索出一條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新路子,以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xx司法局專門抽調精幹力量,就全市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調研。先後深入全市12個鄉鎮、36個村莊,進行面對面交流700餘人次,歷經課題準備、實地調研、彙總分析、研究論證四個階段,形成此報告。

一、xx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概況

自“xx”普法以來,經過20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全市市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有了很大改觀,教育方式和手段也日趨多樣化,農民的法律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xx”普法以來,我市緊緊圍繞“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總體目標,以農民羣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切入點,以“送法下鄉”、“以案説法”、創建“民主法治示範村”活動等為載體,堅持面向基層、分類施教的原則,深入開展農村村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農民的法律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憲法、土地管理法、婚姻法、勞動法、信訪條例等20多部法律法規得到廣泛普及,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不斷增強。在處理相關的具體事務時,主動要求依據法律確定雙方權利義務的羣眾增多,發生糾紛時,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羣眾增多。在接受調查問卷的羣眾中,有95%以上的人選擇了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糾紛,這也充分體現了廣大農民的依法維權意識很高,有力地維護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二)法制宣傳教育方法手段不斷創新

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中,除傳統的方式手段外(如:廣播、電視、黑板報、法律手冊、上法制課等),還出現了新的學法形式,如:蒙城縣嶽坊鎮的農民,自發組成了學法協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學習交流活動,激發了廣大農民學法的積極性。該縣司法所、法律服務所與每户村民簽訂了無償法律服務合同,在為羣眾提供法律服務的同時,適時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羣眾便於接受,減少了矛盾糾紛。目前,我市的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機構、“12348“法律服務專線電話、基層司法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在為廣大羣眾提供及時便利法律服務的同時,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大大增強了人民羣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三)農民對法律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接受調查的農民中,有100%的人希望多瞭解一些法律知識,這説明農民對法律知識渴求慾望很強,這也為開展農村普法提供了較好的羣眾基礎。另外,因政治、經濟外出務工等方面的原因,農民對法律知識的需求選擇性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更趨向於瞭解與自己生產生活有關的法律法規。調查發現,廣大農民由過去更多希望瞭解計劃生育、民事、刑事方面的法律,發展到現在的急需瞭解勞動、經濟、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四)農民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淺顯。在接受調查問卷的羣眾中,都表示對個別法律有所瞭解,但瞭解的程度卻極為有限,所知不過是細枝末節,無法正確運用和把握。只有少數“法律明白人”對法律知識掌握較為系統一些。包括一些村級調委會成員的法律知識也比較薄弱,從而導致調解成功率不高。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些羣眾在產生糾紛時,使用過激手段,引發違法犯罪。

二、當前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市在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着許多問題,制約了工作的開展。突出表現如下:

(一)工作重視不夠,個別地方流於形式。根據調研的情況,我們發現,有些地方雖然成立了法制宣傳教育機構,但沒有把這項工作真正擺上重要工作議程,重視程度還不夠,熱衷於搞形式,搞應付。以“搞活動”來代替經常性的普法工作,導致工作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其成效難以提高。

(二)經費投入不足,造成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在調研中發現,村一級幾乎沒有經費投入,鄉鎮一級少則千元,多則不超過一萬元。這就造成廣大普法工作者雖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充分開展培訓工作,無法滿足人民羣眾對普法需求。許多羣眾希望能夠給他們發放一些法律小冊子,但由於沒有經費,這麼低的需求也幾乎是可望而不可及,導致普法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三)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導致工作效果不佳。目前,農村的普法骨幹大都是村組幹部,鄉鎮對他們培訓時間短,培訓內容單一,掌握的法律知識缺乏系統性,且較為薄弱。普法時,只是念念條文了事,無法吸引羣眾,導致普法效果不理想

(四)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全市各鄉鎮在對普法工作人員的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措施和制度,也沒有必要的激勵機制。導致“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

(五)陣地建設滯後,人員嚴重不足,工作無法全面展開。農村普法的主要陣地依託是鄉鎮司法所,主要人員為司法所工作人員。而目前的情況是全市90個鄉鎮只有60個司法所,多數為2人所或1人所,司法所人員短缺現象在譙城區表現尤為突出,按每所配置3人的規範化要求相差甚遠。尤其鄉鎮撤併之後轄區面積增大,住户更為複雜,有的鄉鎮只有一名司法所人員,開展工作困難重重。

(六)組織集中學法較難,導致普法資源的浪費。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農村的逐步確立,農村產業結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單一務農的生產經營格局被打破,個體、私營經濟的迅猛發展,使農民從業趨於多樣化,除傳統的農、林、牧、副、漁等產業外,從事二、三產業的人員比例逐漸增多,加之,廣大農民外出務工的較多,這種紛繁複雜的從業新格局給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農村新格局,使廣大農民沒有大量的時間去參加集中的、有系統的法制宣傳學習。這種從業結構的多元化,無疑使農村法制宣傳教育難以開展,使普法工作者無法組織開展集中的法制宣傳教育,普法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七)普法手段較落後,內容針對性不強,導致羣眾參與意識不高。我們目前的普法手段相對於經濟發達地區來説,是比較落後的,平時的手段不外乎發放資料、擺攤諮詢、出黑板報等,這些手段比較老套,羣眾很少感興趣。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羣眾對法制文藝、電視普法、以案説法等形式感興趣。法制宣傳教育部門由於缺少經費也無法與電視媒體實現資源的整合,難以滿足羣眾需求。在宣傳內容上,針對性也存在一定問題,比如羣眾平時外出務工,想了解勞動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而我們卻去宣傳其他法律,這必然導致宣傳內容和羣眾需求之間的脱節,羣眾當然也就不感興趣,參與意識就會很差。

三、深入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對策

從目前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市的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大有可為的,羣眾的熱情也很高。如何能把這項工作深入的開展下去,滿足羣眾的需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鑑於我市在這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以下解決辦法。

(一)要建立健全符合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一是要落實責任。把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要工作考評範圍,並將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各級班子的責任目標,提高重視程度;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將工作績效和提拔重用、報酬結合起來,提高積極性;三是要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在制定考評的措施方面,儘量體現科學性、可操作性,避免在考核評估時出現走馬觀花的現象;四是探索建立普法志願者隊伍,尤其要鼓勵農村“法律明白人”參與到隊伍中來,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資源,促進工作的開展。

(二)要加大經費投入。目前,制約我市農村普法工作深入開展的主要因素就是經費問題,因此,建議對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所必需經費進行專題研究,給予統籌解決,統籌安排,合理使用。

(三)加強人員、陣地建設。一要進一步提高人員素質。要加大對普法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他們必要的培訓時間,建立有關培訓制度,進行必要的崗前、崗中培訓。鼓勵支持高素質人員參與到此項工作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隊伍;二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加大對司法所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當前,要着重抓住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強“兩所一庭”建設以及國家對司法所建設投入國債資金的良好契機,進一步理順司法所管理體制,加強司法所業務建設,按照司法部提出的每個司法所不少於3人的人員配備要求,適當增加地方編制,不斷壯大司法所隊伍;三要大力加強農村普法設施建設。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法律圖書室、普法宣傳欄等硬件建設。

(四)進一步整合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職能。以鄉鎮司法所、法律服務所為基礎,把法制宣傳教育融入人民調解、法律服務以及對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的全過程。組織引導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參與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效果。

(五)創新形式手段、增強工作的針對性。一是要進一步拓寬普法的渠道,在充分利用牆報、標語、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農村傳統普法形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在法制宣傳領域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利用“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積極探索和依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傳媒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把法律送到農村,送進農村千家萬户,更好更快地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協調發展;二是要協調文化、宣傳、新聞媒體等部門,制定出貼近農村現實生活,通俗移懂的電視、廣播法制專欄節目,重點是按照農民的文化心理需求,通過互動機制加強農民學法用法的心理引導,構建官方宣傳媒體的法制宣傳教育與民間的法律交流共振的新格局;三是要把法制宣傳教育和實踐相結合。支持鼓勵司法機關開展生動的法治實踐活動,儘量採用公開開庭、以案説法等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從而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説服力;四是選擇有利時機開展法制宣傳教育,要儘量避開農忙季節或經營時間,抓住農閒、節日等農民比較空閒、集中的時機,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類施教。如對在家務農的農民,可利用下雨天及農閒冬休時間組織學法活動,對經商、務工的農民避開經營、務工時間,選擇早晚或節假日,進行普法宣傳教育;五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服務農民、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新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法制宣傳教育內容上,農民需要什麼就宣傳什麼,農村哪一類問題突出,就重點宣傳哪一方面法律知識,不求系統性,但求針對性,不斷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實效性。

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是一個宏大的課題,只有長期持之以恆的開展調研工作,才能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和規律,才能探索出一條更有效的工作新路子,才能在新農村建設中作出更大貢獻。

宣傳法調研報告篇3

巴拉嘎爾高勒鎮歷來高度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宣傳部的大力支持正確領導下,經過不斷努力,全鎮基礎文化設施進一步完善,羣眾文化生活大大豐富,形成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目標明確、整體推進、亮點突出、特色鮮明的良好態勢。在新環境新背景下,巴拉嘎爾高勒鎮以正確認識本地宣傳思想文化發展現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做好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為出發點,就巴拉嘎爾高勒鎮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思路對策進行了調研。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理論武裝成果豐碩

巴拉嘎爾高勒鎮始終把理論武裝擺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首位抓緊抓實,堅持從領導班子學習、黨員幹部學習和長效機制建設入手,推動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一是抓好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精心制定了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加強中心組學習制度建設,進一步規範了中心組學習考勤簽到制,並建立了中心組學習檔案。目前,已組織中心組學習9次,撰寫心得體會4次,專題討論2次。二是抓好機關幹部理論學習。制定了黨員幹部年度學習計劃,以每週五集中學、每週圖書閲覽室自學、每月黨員固定日活動、每季度講黨課、每季度主題討論會等形式,不斷推進了黨員幹部理論學習常態化、制度化。年初以來共集中學習31次,撰寫心得體會5次,討論3次,進一步深化了廣大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帶動黨員幹部形成注重學習的良好風氣。三是抓好社區幹部及基層黨員學習。年初以來,各社區累計學習129次,其中:聯繫社區分管領導講黨課5次、社區書記講黨課18次、普通黨員講黨課7次、觀看專題片21次、學習廖俊波先進事蹟專題討論5次、做合格黨員討論5次,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黨員幹部思想教育,強化了理想信念。

(二)輿論宣傳富有成效

一是把握導向,規範輿論宣傳。進一步加強新聞發言人隊伍建設和管理,確保全鎮新聞宣傳工作有序推進,制定了新聞發佈制度,並確定1名副鎮長為新聞發言人,注重把握我鎮重大活動安排和需要對外發布的新聞,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提高輿論引導水平。二是強化監督,佔領輿論陣地。隨着網絡、微信、微薄等媒體平台的普及,新媒體已成為宣傳主陣地之一。為此,我們印發了《關於加強鎮機關和社區網絡和信息服務平台安全的通知》,成立了全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新媒體管理制度,加強選題管控和內容監督,堅持凡上報的信息稿件,均需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簽發後報送發佈,確保所發佈內容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不出現違背主流意識的內容,營造清朗和諧的網上輿論氛圍。同時,高度重視輿情信息工作,制定了輿情研判工作制度,進一步規範了輿情信息的研判管控和處置工作,鎮及各社區各指定了一名負責人,積極配合上級部門完成各類輿情處置、網評工作,在網絡上積極發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三是主動出擊,切實加強對外宣傳。為切實做好全鎮宣傳報道工作,抓好通訊員隊伍建設,建起了由機關幹部、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的通訊員隊伍,並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提高通訊員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和發揮通訊員的宣傳積極性。年初以來,我鎮已編寫上報簡報、綜合信息507期、調研10篇,及時宣傳反映了各項重點工作開展情況及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新成效、新亮點,樹立了良好對外形象。

(三)文明創建氛圍濃厚

一是組織開展好文明創建活動。在去年巴拉嘎爾高勒鎮被評為全盟文明蘇木鎮的基礎上,繼續抓好文明創建工作,按時完成了20xx年文明社區、文明家庭推薦上報工作,形成了幹部、羣眾人人蔘與、個個支持文明創建的濃厚氛圍。二是切實做好先進典型評選工作。加強“身邊好人”、“道德模範”等評選推薦工作,在全鎮評選、宣傳15名“身邊好人”,10人入圍“西烏好人”行列,推薦上報了11名道德模範候選人,傳播宣傳身邊好人好事、美德善行,讓廣大羣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不斷提高了公民道德素質,推進了文明創建工作。

(四)文化建設活力攀升

一是加強文藝隊伍建設,在完善社區文化活動室等場所的同時,發展壯大羣眾文藝隊伍,現轄區5個社區有秧歌隊、健身舞隊、太極扇、轉移進城牧民樂隊等12支文藝隊伍。二是精心組織羣眾文化活動,研究制定了羣眾文化活動計劃。目前舉辦了《喜迎新春,共創宜居、智慧城鎮》為主題的20xx年度社區居民文藝晚會、《社區杯》兵兵球羽毛球比賽、“同聲唱響祝福內蒙古”歌詠比賽、“話自治區團結奮進70載”主題活動、《巴拉嘎爾高勒之夜》廣場羣眾文藝匯演等10次,不斷豐富羣眾文化生活,營造了文明、團結奮進的良好文化氛圍。

(五)特色工作亮點鮮明

在抓好道德講堂、理論政策大講堂的同時,創新工作方法,積極挖特色、創亮點,圍繞不同社區不同品牌、特點,以一個社區打造一個主題講堂的工作思路,加大了各類學習講堂建設,豐富了講堂內容,又方便了社區居民的學習,為社區居民創造了有利於學習的良好環境,進一步促進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設,較大的提高了居民羣眾的綜合素質。巴彥烏拉社區圍繞法治型社區品牌,設立了普法大講堂;罕烏拉社區圍繞社區愛心社區品牌,根據社區入住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較多的實際,開設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講堂及求是大講堂;巴彥呼舒社區圍繞服務型社區品牌,設立了轉移進城牧民黨員學習課堂;寶日陶勒蓋社區,圍繞民族特色社區品牌,根據轉移進城牧民較多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大講堂;巴拉嘎爾社區圍繞社區學習型品牌,設立公益講堂和社區黨校,通過提供特色便捷學習教育服務,為黨員提供了多種平台。截至目前,開展了求是大講堂、法律大講堂等各類講堂40次,服務羣眾1316人次。同時,將此項工作作為今年我鎮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亮點,積極進行了宣傳推廣。

二、存在的問題

巴拉嘎爾高勒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我們雖然進行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離上級的要求和其他先進單位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

一是網絡影響日益加大,互聯網、手機微信等新興媒體的應用和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二是研究解決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引導輿論的本領需要進一步增強;

三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影響力、滲透力、戰鬥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解決思路及對策

(一)進一步強化網絡應用管理。網絡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來越大,作為基層領導幹部要學會在平時的工作中善待、善用和善管網絡媒體。要進一步掌握好互聯網、微信等網絡媒體傳播規律,結合《網絡安全法》的正式實施,進一步完善制定好符合我們工作實際的各項網絡媒體管理制度,強化對黨建網、鎮微信平台、微信羣等的監管,加強對黨員幹部使用新媒體的監督力度,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進一步強化責任,提升能力。

(二)進一步提高新形勢下輿論引導水平。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積極唱響主旋律,加強意識形態領域話語權,使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強起來,用先進的思想道德文化佔領意識形態陣地,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批判反主流意識形態思潮,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推進網絡輿情信息研判工作,完善研判機制的同時,逐步培養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懂網絡的專職隊伍,加快適應輿論引導新形勢,有效應對各類輿情事件的發生。

(三)進一步加強宣傳隊伍建設。加強宣傳思想隊伍建設,根據工作需要和隊伍建設實際,在現有宣傳委員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力量,逐步在各社區也指定1名工作人員專職負責宣傳文化工作,充實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切實提高宣傳思想幹部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壯大宣傳文化工作的力量,推動宣傳思想工作的影響力、滲透力、戰鬥力,實現新的提高。

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帶來的5篇《鄉鎮宣傳工作的調研報告》,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宣傳法調研報告篇4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全縣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文明健康新風尚正在形成。**縣通過大力實施文化強省八大工程,不斷挖掘、整合現有資源,初步形成了以**農耕文化、驛站文化、民俗文化、舞台文化、旅遊文化為發展主線,涵蓋廣播電視、出版發行、廣告裝潢、印刷包裝、文化旅遊、文化娛樂、文化藝術培訓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的**文化產業。2013年全年完成文化產業總產值3837.2千元,比去年淨增1106.1千元,年增長率40.5%,高出考核指標(27%)13.5個百分點。

同時,**文學、文藝創作也取得了較大發展。近20年共出版各類文學書籍27冊,在市以上發表各類文學、文藝作品1550多篇,在市以上獲獎130多篇次。民歌的整理與傳承取得重大進展,比較系統地收集整理成書5冊;文化三下鄉活動開展300多場次,以旅遊為中心的文化活動開展270場次;為基層配備樂器、鑼鼓、服裝、體育器材1622件;建設縣城羣眾文化活動場所7處,鄉村文化活動場所30處,羣眾文化生活活躍,廣場文化豐富多彩,文化市場繁榮穩定。

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促進縣域經濟社會不斷髮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呢?筆者對縣域文化資源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調研,瞭解到**可以利用開發、發展文化事業的資源很多,只有廣泛深入開發、高效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形成一定規模,才能使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形成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因此,筆者針對縣域歷史文化資源、生態文化資源和民俗文化資源的調查形成了幾點看法,現報告如下。

一、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發展考古文化及紅色旅遊。

(一)**,歷久彌新,人文薈萃,歷史文化資源積澱深厚。

建縣於北魏景明元年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唐代詩人李白、白居易、韓愈、元稹等曾在此借景抒懷,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漢劉邦富水屯兵、宋太祖趙匡胤揮戈躍馬、明闖王於生龍寨屯兵操練奠基帝業;紅軍在白魯礎建立商洛第一個蘇維埃政府,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奮戰,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在碾子坪成立,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在這片土地上創建。

**還有諸多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有文物點151處。其中,古遺址49處、古墓葬44處、古建築46處、石刻9處、近現代史蹟3處。其中,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包含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商、東周、戰國村落遺址、先民遺址及秦楚分界牆遺址等,有王家莊地主莊園、富水漢墓羣、李蠻人兄弟墓、塞翁亭碑及富水古石佛等極具考古與傳承價值,也是研究仰韶文化、秦漢文化、驛站文化的理想之地。烈士陵園、蘇維埃政府舊址、商洛游擊隊司令部舊址等是發揚愛國精神、紅色文化的重要陣地。此外,**主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花燈、民歌、鑼鼓流水調、秧歌、花鼓、茶葉、香包、針繡、草鞋、草帽、火紙、包穀酒、中醫推拿、根雕、涼粉、熬糖、甪里先生隱居處傳説、三馬地、闖王寨傳説、酒令、抓週、葬俗等。截止2013年底,**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市以上獲批傳承16項,其中**草鞋製作工藝、**花燈、**民歌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二)關於**歷史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建議

一是積極創建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富水鎮、清油河鎮人文厚重、民風淳樸、交通便利,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明顯,建議依託李自成在王家樓厲兵秣馬、娶妻生子的歷史佳話,把王家樓建成歷史文化村;保護開發戰國時期秦楚分界牆、烽火台遺址及明代大型廟址四聖宮,挖掘富水古漢墓羣文化內涵,建立文物保護示範村;依託秦風楚韻遺址遺蹟,陽城驛站驛寨,建成秦楚文化村。一旦建成,這些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將因其豐富的人文資源、深遠的文化影響、廣泛的.知名度而吸引國內外眾多旅遊者紛至沓來,為發展旅遊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二是積極創建考古文化基地。建議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化遺址、古墓羣等為媒介建立考古文化基地,關注、保護文化遺產,邀請省內外註明史學家、史學研究機構來商調研,進一步發展歷史人文旅遊。可以成立專門的**文物保護協會,以此為陣地集合縣域相關專業人才,發掘、整理、研究、保護、宣傳和弘揚**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籌集資金,維修文物,組織舉辦文化藝術展覽、研討及聯誼活動,加強對相關文物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三是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學習延安模式,宣傳前坡嶺戰鬥遺址、蘇維埃政府舊址、商洛游擊隊司令部舊址等革命紀念建築、遺址,充分利用革命紀念建築、革命歌謠築牢紅色文化發展陣地,大力發展紅色旅遊。

二、高效利用生態文化資源,發展健康養生文化產業。

(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態文化資源得天獨厚。

**,依秦嶺東南而居,緣丹江潤澤而興,位於鄂豫陝三省八縣結合部,素有入陝第一門之美稱。物豐民淳,山水旖旎,彰顯了天人合一的生態文化理念。滬陝高速公路、西南鐵路和312國道與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縱橫交錯,已進入西安、南陽、襄樊、十堰等周邊城市兩小時經濟圈,交通優勢日益顯現。通訊、電視、網電遍佈城鄉,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山清水秀,生態旅遊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2.5%,有藥用植物1192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是中國西部最北端優質茶葉產區,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全國名茶百強縣;水能藴藏豐富,水利工程星羅棋佈,水質清冽無污染,野生魚類品種繁多,極具開發潛力;金絲峽、丹江漂流、闖王寨、玉皇山、上蒼坊、冷水河、泉茗度假區、任家溝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旅遊景點各臻其妙。榮獲國家4a景區殊榮後,按照5a景區創建標準打造提升的金絲大峽谷,名列中國陝西最佳旅遊景區20強,又是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是中國最美的大峽谷。2013年,**全年待遊客421.1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0.64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24.28%和35.77%;其中金絲峽景區接待遊客60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3400萬元。

(二)關於**生態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建議

一是不斷豐富生態文化內涵。大力發展森林文化、峽谷文化、棧道文化、驛站文化、蘭文化、奇石文化、山泉瀑布文化內涵,打造負碳景區、生態中國第一景區,繁榮生態文化,發展旅遊、健康養生文化產業。二是增設健康運動項目設施。因地制宜建設攀巖、跳傘、蹦極、汽車飛渡、山地摩托等特色運動項目基地,讓遊客在遊山玩水之餘增加生命體驗。三是開設環保講堂養生講座。建議依託生態資源開設環保講堂,建立健康、生物科技知識研究陣地,引進無污染的生物科技公司駐商發展。

三、彙集傳承民俗文化資源,發展民間藝術羣眾文化。

(一)**,融秦匯楚,集南納北,民俗文化豐富多樣。

**地處山地,受秦文化、楚文化的影響,形成了以秦風楚韻為特色的民歌、民風、民俗等民間文化。民間藝術形式多樣,風俗、曲藝、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雜技、茶藝風格獨特。戲劇彙集了二簧、豫劇、越調、花鼓、眉户、**花燈等多個劇種;工藝品含陶瓷器、金屬製品、丹江奇石、紙烙畫、盆景、刺繡、織染、針織、編織、根藝、木漆、推光漆、面花、燈綵、紙紮、剪紙等多種類別,特別是刺繡和木漆家居工藝技法細膩精湛、精美絕倫;**花燈陣容龐大、表演形式多樣,各地傳説情節離奇、妙趣橫生;民間歌謠題材豐富、頗具特色。

(二)關於**民俗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建議

一是建設民俗街、民俗博物館。以**古老的民風、民情、民俗吸引外地遊客,組織演出**花燈、民歌、社火、龍獅舞等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項目,讓遊客感受生活,豐富情感。讓遊客在民俗美食文化街品嚐具有**特色的綠色食品。在民俗博物館展現**茶製作、木漆工藝、刺繡、竹編藤編、面花、剪紙等民間工藝項目的獨特之美。二是發展鄉村旅遊、農家生活體驗。建議迎合城市遊客的好奇與返璞歸真心理,繼續抓好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培育休閒度假、農耕採摘等鄉村旅遊和體驗項目,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鄉土文化,拓展和提升鄉村旅遊品位和吸引力。三是宣傳土特產、發展旅遊產品銷售。大力宣傳茶葉、香菇、木耳、核桃、蘭花、手工粉條、手工掛麪、面花、繡品、奇石、根藝、水晶等,形成土特產文化品牌,鼓勵支持農村留守婦女、城鎮無業人員從事旅遊產品生產與銷售,建立種類齊全、創意新穎的旅遊產品銷售網店,提升產品銷售服務水平。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外面的人瞭解**的民風、**的風光、**的文化、**的發展,吸引國內外的遊客到**來觀光旅遊。

宣傳法調研報告篇5

眾所周知,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項社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才能使這項工作順利開展。而作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的交通安全宣傳工作,不僅是交警部門的事情,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真正使這項活動收到實效。但是,就當前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形勢來説,迫切需要解決交警部門孤軍作戰的問題。下面,結合當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實際,淺談一下如何建立交通安全宣傳大格局。

一、當前交通安全宣傳的現狀

其實,公安部門領導早就重視到了交通安全宣傳的重要性,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重要活動來抓。在要求各級交警部門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時,將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為進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宣傳的作用,2004年公安部交管局下發了關於在公安交警部門開展交通安全五進宣傳活動的通知。根據公安部的要求,全國各地積極行動起來,大張旗鼓的組織開展這項活動,為管理工作吶喊助威,營造濃厚的氛圍。就拿xx交警支隊陵縣大隊來説,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各級交警部門組建了五進工作領導小組,以珍愛生命,安全出行為主題,舉辦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在廣場、車站,主要路口等人員集中的場所設立諮詢台,發放宣傳材料,展出宣傳展板,大造宣傳聲勢,營造宣傳氛圍。針對五進活動的要求,以創建交通安全村為目標,積極爭取鄉鎮黨委政府的支持,擴大交通安全村的創建面。實行交通民警、鄉鎮領導和村委會主任承包責任制。針對道路交通安全進社區的要求。民警們緊緊依靠街道辦事處、居委會主任。根據城市交通和社區居民出行特點,有針對性開展宣傳教育。根據進單位要求,大隊定期深入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調研,有的放矢地進行展板宣傳,播放交通事故案例光盤,免費發放交通安全宣傳材料等。針對道路交通安全宣傳進學校活動,大隊除了在校園設立交通安全宣傳櫥窗、宣傳欄、張貼宣傳掛圖等外,承包民警擔任中國小校道路交通安全校外輔導員,交警大隊還專門組織人員在沿線公路各中國小搞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講座。大隊還利用縣廣播電視台,設道路交通安全欄目,定期各全縣人民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講座。大隊積極調動中國小生的作用,要求中國小生除了向自己家長和家庭成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宣傳外,還要左鄰右舍進行安全教育。通過採取以上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看到,交警部門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制定有效措施和方法,使這項活動開展的紮紮實實,收穫甚大。極大的推動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開展。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於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的作用產生懷疑,熱情就逐漸下降,積極性也就不那麼高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各種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仍然不斷髮生。針對人們交通安全意識淡漠和交通違法行為不斷髮生的實際,有的人對交通安全宣傳產生了疑問,究竟這樣搞下去,能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廣大羣眾的交通安全意識。也有的乾脆就提出,只有不斷加大管理力度,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究竟交通安全宣傳的作用是怎樣的,如何真正的發揮交通安全宣傳的作用,這些問題就理所當然的擺在了我們交警部門的面前。

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是一項見效慢,時間長的工作,要見到成效需要時間來檢驗。在這當中,還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約着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開展和落實。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警力不足,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就拿陵縣來説,陵縣轄區國土面積1231平方公里,人口56萬多,有998個行政村,道路通車總里程2700多公里。一個駐地中隊要承擔幾個鄉鎮的道路交通管理任務,每天管理任務的繁重,幾乎壓得民警喘不過氣來。雖然如此,民警們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時,按照五進宣傳方案的要求和計劃,定期抽出時間深入到轄區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工作。這樣,由於工作繁忙,使交通宣傳工作受到了制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