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精選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9W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學會將相關的教案制定完善,教案在制訂的時候,你們需要注意邏輯思路清晰,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梯形,能按圖形特徵進行歸類。

2.探索用不同形狀的紙變出梯形的多種方法。

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掛圖(一)中同樣大小的長方形和等腰梯形各一個,不同大小的四邊形和等腰梯形。

2.學具:幼兒用書第14頁《認識梯形》的操作材料,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紙,剪刀、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梯形。

1.教師提供各種各樣的圖形,讓幼兒進行分類,並説出圖形名稱。

教師:這裏有幾個圖形,誰能説出它們的名字?

2.教師:梯形和長方形相比,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3.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和梯形重疊起來,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然後請幼兒回答

教師:梯形有兩條平平的邊,還是兩條斜斜的邊?

(二)運用已知經驗正確判斷圖形。

1.教師出示倒放、斜放的梯形和四邊形,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這裏有沒有梯形?哪一個是梯形?你從哪裏看出它是梯形的?哪個圖形不是梯形?你從哪裏看出它不是梯形的?

3.教師引導幼兒運用剛才得出的經驗進行判斷。

(三)幼兒操作。

1.教師:今天我們要玩“變梯形”的遊戲。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形狀的紙,請小朋友們看看有哪些形狀的紙,我們要把這些形狀的紙變成梯形的紙。用什麼方法來變呢?

2.教師:小朋友可以拿一張圖形紙先折一折,讓它變成梯形後再沿着摺痕把多餘的部分剪掉,變完之後還要將你變梯形的方法記錄在相應的圖形標記上。變一次記一次,看看誰變的方法多。

(四)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你是怎麼做的?怎樣記錄的?還有誰有不一樣的方法?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數學區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探索如何用各種小圖形拼成梯形。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瞭解梯形的特徵。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佈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2、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種圖形。

3、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塗色的)

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徵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麼呀?這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説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徵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説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瞭解梯形的特徵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麼圖形象呢?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

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麼?

3、小結: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

(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們怎麼放,都是梯形。

5、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聽説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結: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瞭解梯形的基本特徵

1、圖形國王還想考靠小朋友們,出了一些難題,擺放在那邊的桌子,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塗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並塗上漂亮的顏色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乾、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迴指導)

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

國王説,我們小朋友這麼能幹,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説説梯形寶寶藏在哪裏?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説説梯形寶寶藏在哪裏?

五、結束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時鐘上的整點、半點

2.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用途,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課件ppt

活動重難點

重難點:認識時鐘,會看時鐘的整點、半點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教師自我介紹,告訴小朋友今天要認識這個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出示謎語,讓幼兒猜一猜引入課題。

二、認識時鐘

1.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時鐘,告訴幼兒適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準確的告訴我們現在是幾點了。

2.請幼兒觀察鐘面,去發現鐘面有1-12的數字,兩根針,細細長長那根是分針,胖胖短短那根是時針。認識時鐘後,帶領幼兒念一首關於時針和分針的兒歌。

三、認識整點:

1.跟幼兒分享《東東和時間的故事》,去觀察東東在會看時鐘了之後是怎麼做的。觀看後讓幼兒仔細觀察三個整點鐘面的圖片,去認識時鐘的整點。知道當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的時候就是幾點。

2.在認識了整點之後,出示另兩個鐘面,讓幼兒去看鐘面顯示的是幾點鐘,然後確認答案。

四、認識半點:

1.出示《東東和時間的故事》中兩張半點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圖片中的時鐘,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認識半點,知道當分針指着6,時針走過幾的時候,就是幾點半了。

2.在認識半點之後,出示另兩張圖片,讓幼兒看鐘面上顯示的是幾點半,再次認識半點,加深印象。

五、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時鐘,學習了看整點、半點。相信小朋友們再看到時鐘的時候一定學會看時間了,希望小朋友們以後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推測太陽生病的原因。

2、知道吃冰激凌、汽水等冷飲不能過量。

活動準備:

歌曲《我給太陽唱支歌》、掛圖、課件、太陽生病的圖片

活動過程:

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有禮貌的,跟我們後面的老師打個招呼吧。

一、播放歌曲《我給太陽唱支歌》,孩子們一起做律動。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做的這個律動是什麼呀?

幼:。。。。。。。

師:對,是《我給太陽唱支歌》,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觀察圖片(出示太陽生病的圖片),提問: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是誰?你看看它怎麼了?它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出示課件,提問:

師:請觀察,你看到了什麼?

幼:。。。。。。。

師:對,畫面上都有。。。。。。。小朋友們,根據我們的經驗和觀察,我們可以推測出現在是什麼季節?對,因為夏天的太陽公公是紅紅的、大大的、射出的光芒也是熱熱的,小朋友們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喝汽水,吃冰激凌,好不好?看看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吃的好開心呀,我也想吃冰激凌了,你們想吃嗎?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誰還想吃?看到了太陽公公也張着大大的嘴巴,它現在很熱、很饞,也想吃冰激凌了,我們猜一猜小朋友們會滿足它的願望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出示課件師:你看到了什麼?哦,太陽公公也喝上汽水,吃上冰激凌了,你看它現在的表情,高興嗎?請小朋友來模仿一下太陽公公吃冰激凌高興的樣子!太陽公公的冰激凌喝汽水是誰送給它的?你看它手裏的冰激凌多不多?對呀,它手裏的冰激凌多得都快拿不過來了,但是小朋友還在不停的往它手裏送呢!現在的太陽公公吃得可高興了,可是它吃完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出示課件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現在的太陽公公怎麼了?

幼:難受師: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請小朋友來模仿太陽公公難受的表情!那你們再觀察一下現在小朋友們的表情!小朋友們都很擔心的看着太陽公公!請你想一想小朋友們會怎麼做呢?他們會對太陽公公説什麼呀?你看,太陽公公感冒了,它感冒了難受所以就不能出來放射光芒了,那我們前面也説了,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太陽公公小花小草能生長嗎?

幼:不能。。。。。。

師:有一次老師吃冰激凌也吃多了,肚子疼,就跟現在的太陽公公一樣,可難受了,然後上了醫院,醫生告訴我説是吃冰激凌吃多了,出示課件師:看看現在的太陽公公怎麼了?現在的太陽公公好了,它又能從雲彩裏鑽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玩了,你看他們現在的表情高興嗎?他們現在又能高興的在一起玩了!

三、請幼兒安靜傾聽故事,教師結合故事內容提問,然後教師結合課件講故事。

四、教師總結:夏天天氣很熱,我們吃冰激凌、雪糕等來降温降温是可以的,但是吃的時候注意不能吃的太多,吃得太多會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小朋友們吃東西要注意,不能吃很多太涼的東西五、小朋友們,你們現在想吃冰激凌嗎?那我們現在一起來做冰激凌吧。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會家也給爸爸媽媽做冰激凌吃吧。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各種冷飲、冰糕、冰激凌很是喜歡,也知道多吃對自己身體的壞處,在提問時孩子們都為自己辯解沒有多吃這些冷飲,但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現在的孩子太任性,有時候家長也是沒辦法,在活動課上我針對幾名典型的幼兒(經常吃冰糕的幼兒)展開了提問,收到了好的效果。過後我們還要時常提醒孩子們,做好他們的工作,使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5

教學目的:

1、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1、實物掛鐘一個,自制一座大鐘(分針上有一隻小兔,時針上有一隻小烏龜)。

2、為每個幼兒準備硬紙片做的鐘一個。

3、龜兔賽跑課件,幼兒一日作息圖片5張,小猴、小老鼠、奧特曼、大灰狼等布動物。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鐘

1、提問:它叫什麼?家裏還有哪些鍾(大座鐘,催我們早早起的小鬧鐘,還有人們為了攜帶方便,將鍾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錶)?

2、鐘的作用是什麼?(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大掛鐘

1、請幼兒看看這個鍾是什麼形狀的(圓形的),小朋友們還看見過什麼樣的鐘(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請幼兒看看鐘上面有什麼?(有1-12的數字,有二根針)教師講解鐘上的數字“12”總是在上面,“6”總是在下面,並教幼兒認識“時針”和“分針”的名稱。

三、放龜兔賽跑課件給幼兒看,幫助幼兒認識較短的時針和較長的分針,感受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課件的內容是:兔子的腳長,跑得快,烏龜的腳短,跑得慢。有一天,兔子和烏龜在圓形跑道上賽跑,兔子跑了一圈,烏龜才跑一點點遠。

四、教師將時針、分針都撥在“12”上,然後將長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麼變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個數字)教師反覆撥幾次,使幼兒明白長針(分針)每走一圈,短針(時針)就走一個字,這就是一個小時。

五、教師繼續撥長針。邊撥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點鐘”。邊撥邊和幼兒一起説:“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直到“十二點”(即兩針再次重合)為止。

六、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片,要求全體幼兒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早上7點起牀,上午9點上課,中午12點吃午餐,下午5點放學,晚上8點睡覺)。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間進行各種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放學時不能在路上貪玩。

七、教師再將長、短針都撥到“12”上。請幼兒注意老師撥針,教師邊撥邊説“分針從12開始走起,經過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遠了?)”。這時,時針走在12和1的中間,這就是12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在6上面,時針就走半格,就是半點鐘,然後教師依次撥1點半、2點半、3點半。

八、教師再請幼兒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紙鐘面上撥出半點鐘。請小動物檢查是否撥對了(1點半小猴檢查,6點半小老鼠檢查,10點半奧特曼檢查,最後老師説晚上6點了,出示大灰狼,請幼兒將鍾反個面放在桌上,不讓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幾點鐘遊戲,請幼兒撥鍾。

1、講遊戲規則:小朋友們扮小羊撥鍾,老師説幾點,小羊就撥幾點,請老狼看鐘。小羊撥好了鍾就定住,老狼看時間未到就不吃小羊,時間到了6點,就吃小羊。

2、請幼兒將鍾當方向盤,開車出教室玩遊戲。

活動反思:

?認識鐘錶》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瞭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錶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説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着,我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瞭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並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兩根指針朝着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裏,分針在哪裏。接着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後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鍾”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鬆掌握難點呢?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説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説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説説‘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最後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於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藉助實物大鐘邊撥鍾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麼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説説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着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於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遊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蔬菜圖片若干、疏菜整株與部分

活動過程

一、回憶蔬菜?

1、幫助幼兒回憶都吃過什麼蔬菜?

2、是什麼樣子的?

教師:蔬菜王國裏有很多蔬菜,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課件)

二、蔬菜是怎樣長出來的?

1、教師出示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蔬菜如:

西紅柿、白菜、土豆、蘿蔔請小朋友辨別一下是哪種蔬菜,並找出我們吃的部分。

2、教師出示蔬菜的整體與局部的課件,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長方式。

(有的長在土裏;有的長在水裏;有的吃地上的莖葉;有的吃底下的莖)

3、看到蔬菜的圖片,認識蔬菜各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猜猜看:看課件引導幼兒猜出謎語(西紅柿)。

4、列舉植物的果實:西紅柿、茄子、黃瓜、辣椒,幼兒説説這些蔬菜可以怎麼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蘿蔔”的謎語。出示課件讓幼兒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葉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塊莖:土豆、藕。

三、蔬菜分類。

1、出示多種整株蔬菜,請幼兒根據我們吃的部分進行分類。大體分為(葉菜類、瓜果類、根莖類)

2、出圖説一説這些蔬菜分別吃哪一部分。

3、做遊戲:找朋友(給蔬菜找朋友)

幼兒園認識的教案篇7

設計背景

這節內容是幼兒小班數學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故事使幼兒認識大小兩種物體,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

重點難點

1.在學習中獲得“比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讓幼兒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過程中發展多角度的、多層面的思維。

活動準備

兩隻大小不一的貓,兩頂大小不一的帽子,兩條大小不一的魚,兩隻大小不一的球,兩輛大小不一的車。一個玩具圈。

活動過程

一、教師啟發談話

今天有一個好朋友來我們教室做客,我們高興嗎?

二、講授新課

1、教師拿出一隻紫色的大貓,讓幼兒認識顏色和大小。

教師再拿出一隻黃色的小貓,讓幼兒認識顏色和大小。

教師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讓幼兒比較他們的大小。

2、教師談話:貓媽媽來我們教室做客,我很高興,特意送給他們兩頂漂亮的帽子。

教師拿出兩頂漂亮的帽子,讓幼兒比較顏色和大小。

3、教師談話:貓最喜歡吃魚了,我特意做了兩條美味鮮豔的魚,我們仔細看看,這兩條魚,大魚送給哪隻貓,小魚送給哪隻魚。讓幼兒觀察並比較大小。

4、教師談話:貓最喜歡玩球了,我特意準備了兩隻大小不一的球,我們仔細觀察,打球給哪隻貓玩,小球給哪隻貓玩。讓幼兒仔細觀察並比較大小。

5、教師談話:兩隻貓玩累了,我特意準備了兩輛大小不一的車,送他們回家,大家仔細看看,大車送給哪隻貓,小車送給哪隻貓?

三、教師每講一個小故事,就把圖片呢貼在黑板上,並通過這些圖片來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四、知識拓展

1、教師拿出玩具圈,讓幼兒比較每個圈的大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