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雷雨》教學反思通用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8W

老師,這莘莘學子,都在向您敬禮,啊,老師就是如此偉大聖潔不被環境影響。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雷雨》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二年級《雷雨》教學反思通用三篇

二年級《雷雨》教學反思1

《雷雨》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如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着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這就是夏天雷雨後的情景。雷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本節課,我通過鑽研教材,設計了符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體會作者描摹景物時用詞、造句的生動、準確、形象,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教學主線清晰,目標明確。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能正確地書寫“垂”。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本課教學我從整體入手,先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讓學生明白課文寫的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再深入到局部,按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順序學習課文,讓還生通過讀書瞭解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不同特點,再回歸到整體總結全文,較好地把握了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的關係,教學主線清晰。並且緊扣雷雨前、中、後景物的不同特點進行感悟。如:雷雨前的“烏雲密佈”到“狂風大作”到“電閃雷鳴”,雷雨中雨下得“大”,雷雨後景色的“美”,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反覆研讀,感悟。學生學得興趣盎然,目標實現,難點也得以突破。

二、情境創設恰當,學生樂學。

雷雨是夏天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為了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我設計如下的情境教學環節:學生學文時,多次欣賞多媒體課件,顯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的變化。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下雨聲,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具體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變化。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也促發了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特別是“蜘蛛逃走”“傾盆大雨”“雨過天晴”的畫面,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突出教學重點。“樹一動不動”“狂風大作”兩個場景學生的對比表演,“蜘蛛欣賞雨後美景”的片斷讓學生設身處地描述,都有效地讓學生參與到與文本的對話中來,學生興趣盎然。

三、品詞析句巧分析,學得輕鬆。

我從低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和理解特點出發,充分挖掘課文,着重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詞句,輕鬆突破字詞學習難點,突出學段特點。在理解“垂”字時,我先範寫,後讓學生臨寫,並強調字形特點“兩頭窄,中間寬”,再結合典故,通過板畫激發學生學詞興趣,在此基礎上讓還生通過多媒體直觀感受小蜘蛛逃走時的慌張,來感受“垂”字用得極為準確,在品詞析句中,學生不但掌握字形,也極為深刻地感受用詞準確對寫話的重要性。

再如在教學“漸漸”一詞時,我先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明白“雨慢慢地,一點一點兒變小的過程就是漸漸”,再讓學生讀中感悟,之後變換句式,補充句子,最後單獨運用。這樣一個梯度訓練的過程,學生輕而易舉地掌握了“漸漸”一詞的用法,不着痕跡。

四、重視與文本對話,以讀促悟。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設置多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對話,在對話中進一步理解文章,在理解後進一步朗讀昇華感悟。在朗朗書聲中感悟課文。如在感受“烏雲密佈”的畫面時,我先讓學生找關鍵詞,初步感悟,再個別讀,之後再通過語言創設情境,讓學生再讀,之後合作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沉悶。再如感受雨後的美景時,先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中引讀課文片斷,再細緻觀察雨後美景,調動學生聽覺、視覺等各種感官進行充分感知,再將課文以詩文的形式出示,讓學生在輕鬆的樂聲中以讀代講,輕鬆地理解課文內容。在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句時,我直接在多媒體中將句子中的文字以逐個變大的形式出示,讓學生從文字中去直觀感受朗讀的祕密,學生很輕鬆地就在朗讀中理解了文本。但也有不盡如人意處。在讀“譁,譁,譁,雨下起來了。”一句時,我設計了分小組漸進式的朗讀,原意是想在越來越大的朗讀聲中感悟傾盆大雨,但學生讀得極不到位,但課堂時間的倉促,所以也沒給予充分的再引導,成了這一課中較大的一個遺憾之處。

(二)讓情境創設得更豐富,更到位。

若二次上這一課,我想至少應該在多媒體中增設兩點:

1、就如大家評課中所説的一樣,烏雲密佈的畫面若能以烏雲一層層重疊上去,直至“黑沉沉”的程度,學生也許一下子就能理解了,而“譁,譁,譁,雨下起來了。”一句則應該從聲音上讓有學生雨一點點地大起來的直觀感受,這樣也許會讀得更到位些。

課結束了,感悟卻深刻在心中:教學是一門藝術,無論執教多少年,上每堂課之前,都要將自己當成一個新手,踏踏實實備課、鑽研教材。作為一個教師,更需要每天堅持認認真真讀書,豐富自己的教學,也豐富自己的人生。

二年級《雷雨》教學反思2

《雷雨》該課屬於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文字優美、生活感強,同學們能在讀書的過程中感受到雷雨將要到來的壓抑、下雨的酣暢淋漓、雨過天晴的清新。

最初我的設計是隻講第一部分雷雨前,苗老師在聽過我的課之後提出建議:第一,簡單的字可以換組詞這種方式識記。第二,只講雷雨前的部分,太過單薄。第二,這樣一篇文章,文字紮實優美,為什麼不學完呢?第三,把生字落實到最開始,同時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三個部分落實到讀。

於是我把這節課重新設計,生字的識記依舊還是重點,書寫生字指導方面“雷、垂。”“垂”字橫畫、豎畫為主筆,橫畫之間間距相當。在指導朗讀方面,我主要抓住了“雷雨前的壓抑”“雷雨中的酣暢”“雷雨後的美麗”讓同學們反覆讀,反覆感受,首先借助圖片感受大雨將至的擔憂、害怕,先説説自己的感受,再把這種感受讀出來。雷雨下下來的急且大通過“譁、譁、譁”有節奏的停頓讀出來。雨過天晴的美麗景色先欣賞一組圖片,同學們再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投入進去讀。

通過這次講課,我認為讀落實到每一次理解和表達中要更加簡潔,把語文簡單到“讀”和“寫”,讀是我更容易忽視的一個版塊,所以能夠讓學生把文字真正讀出文字的韻味才是當下低年級的教學追求。

二年級《雷雨》教學反思3

這學期的時間極短,每一課時、每一分鐘都必須有計劃地進行教學活動,片刻耽誤不得。

按照教學計劃,今天我們要學習《大象的耳朵》,上午第一節是二年級一班的語文課,沒過多久,天越來越黑,為了不影響孩子們學習,我把所有的燈都打開了。

“同學們,當大象聽到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還有小老鼠都説他的耳朵時,他是怎麼想的?請你用橫線畫一畫。”突然,一股大風吹來,教室裏飄滿了楊樹毛,孩子們都捂住了口鼻,課堂的學習氛圍隨着楊樹毛的到來都消失了。坐在窗邊的孩子自發地關住了窗户,可教室還是靜不下來!

正當我準備維持紀律時,我突然想到《雷雨》一課,這不是現成的教育題材嗎?於是,我清了清嗓子,指着窗外説:“滿天的烏雲······”孩子們一愣,接着,幾個學生説:“黑沉沉地壓下來······”我又接到“一陣大風吹得楊樹·····”“滿教室亂飛—”孩子開心極了!“同學們!聽!轟隆隆,轟隆隆······”“雷聲越來越響,大雨就要下起來啦!”正説着,嘩嘩譁,雨下起來了!

接着,我對孩子們説:“孩子們,雨下起來了,我們聽一聽雨聲吧!”教室裏安靜極了,楊樹毛再也吸引不住孩子們的目光了!接下來,我又説到:“同學們,等雨停了,我們就去操場呼吸雨後清新的空氣,現在,我們繼續學習《大象的耳朵》,好嗎?”“好—”孩子們的聲音洪亮極了,教室靜下來了,孩子們的心也靜下來了!沒有人再往窗外看了,孩子們都端坐着聽我講課。

晚上,我坐在書桌前寫教學反思,我想到:今天的課堂我為什麼沒有再“放一放”呢?如果新課我停下來,讓孩子們拿出筆,進行小練筆,寫一篇孩子自己的《雷雨》,不是更好嗎?我想孩子們一定心中有話,並且願意説!

我想,孩子們的注意被楊樹毛吸引,除了楊樹毛這一外部刺激物之外,還因為新課的內容對於他們而言比較陌生,而《雷雨》的內容與窗外的景象融為一體,而且《雷雨》這篇課文孩子們學過了,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所以它們有着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此時讓他們寫一寫,啟發他們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效果一定不錯!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索事物的認識傾向!因此,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兒,進行有效地課堂實踐,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是我們必要的修煉!

“教育是教育者永遠的修行!”課前精心準備,課後認真反思,願我們永遠走在修行的路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