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畫燈籠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03W

在制定教案的過程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靈活和巧妙的運用,出色的教案使教師進行教學資源的篩選和優化,提高他們的教學創新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大班畫燈籠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閲。

大班畫燈籠教案5篇

大班畫燈籠教案篇1

一、活動目的:

為了更好地營造中華民族傳統佳節的喜慶氛圍,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與手工藝術,感受民俗文化。奉化實驗一幼“倡導父母‘陪養’孩子,幼兒歡樂過寒假,親子動手製作以“環保”為主題的燈籠活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也藉此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

二、活動時間:

親子製作時間:

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

懸掛燈籠時間:

20xx年x月xx日

懸掛燈籠地點:

燈籠展示時間:

20xx年x月xx日(正月十五元宵節)。

三、活動要求:

1、各班級懸掛燈籠具體分配如下:一樓大班段5個班級;

正上方二樓:中班段5個班級;三樓:大班段5個班級。每個鐵架都有班級指示牌提示。

2、正月十三當天,各班(自己商量一位老師)選擇具體時間段組織本班幼兒前來懸掛燈籠,(因各班選擇的具體時間段不一,園部不統一發短信,辛苦各班主任定時間以短信方式通知家長)懸掛前將預備好的編號與燈謎紙粘貼好,在保證本班幼兒的燈籠懸掛完後方可離開。

3、正月十五元宵節(園部會以短信的`形式邀請家長帶着孩子參加猜燈謎賞燈籠活動),幼兒園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孩子分發圓子湯,圓子提供時間為上午10:00—12:00和下午的17:00—19:00)

4、要求本次製作燈籠時家長及時以照片的形式記錄孩子參與的過程,並做本次評比的重要的依據。班主任建立以班級為人數的文件夾,並用孩子的學號命名,將孩子參與過程的照片以電子文稿的形式於x月xx日之前打包發送到xxxxx郵箱。

5、燈籠製作材料必須是環保、立體的。

四、活動攝影:

五、活動評比:

1、本次活動以年段為單位推選“最佳創意獎”2個班級(數量加質量),另外則按班級參與的燈籠數百分比推選“最佳組織獎”若干班級。

2、園部將評選:“最佳創意燈籠”20名,另外按每班參賽數60%再評一、二、三等獎。

評價人員:教師(園班子成員、藝術組老師)

3、園部會以獎品或獎狀的形式分發參與活動的幼兒。

大班畫燈籠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2、運用粘貼的方法制作燈籠,促進雙手的協調配合,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 購買的紅燈籠一個,圓形燈籠(三片紙做的)範樣一個,菱形燈籠(四片紙做的)範樣一個。教室裏

預先拉上繩。

2、 毛錢做的燈籠穗子,固體膠,剪刀。

3、 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 出示實物紅燈籠,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在哪兒見過燈籠?都見過什麼養的燈籠?設麼時候掛燈籠?

2、 出示圓形燈籠範樣,幼兒仔細觀察,探索燈籠製作方法。

提問:它們是有什麼紙做的?是用幾片紙做的?是怎麼粘在一起的?

3、 教師邊示範邊提出製作要求。

(1) 製作燈籠的彩色紙可以是三張,也可以是四張、五張等。

(2) 對摺後在彩紙的反面粘上膠,紙片的邊角要對齊、粘牢。

(3) 粘合最後一篇紙時,先把穗子掛線夾在燈籠中間。

4、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完成作業後熱心幫助別人。

(2) 幫助能力弱對幼兒掌握對摺、粘連的方法。

5、 把幼兒製作的燈籠掛起來,共同欣賞。

討論:説説哪個燈籠做的好,好在那裏。

6、出示菱形燈籠範樣,引導幼兒探索製作方法,鼓勵幼兒回家嘗試製作。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綵,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大班畫燈籠教案篇3

工具和材料:

長方形卡紙一張,直尺一把,鉛筆一枝,雙面膠一卷,介紙刀一把,線繩一根。

製作過程:

第一步:量距離

在準備好的卡紙上面,按1cm為間隔,從卡片的一端開始,劃分出若干等距離的線,並用鉛筆描繪出來。

第二步:切卡紙

用介紙刀沿着剛才劃線的地方切開,注意,不能切得長短不一,不然做出來的燈籠會很不勻稱。

第三步:卷卡紙

在切好卡紙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卡紙卷一下,呈現一個弧形。做到這一步呢,燈籠的大致輪廓就出來了。

第四步:剪垂穗

我們都知道燈籠下面都有一些很很飄逸的穗穗,現在我們就來剪出這些穗。用剛才卡紙的邊角料,間隔着剪,要密集一些,這樣穗才會飄逸好看。最後將剪好的穗貼在弧形卡紙下面的一週上。

第五步:貼線繩

成敗在此一舉了。在已經對貼好的燈籠上面,在水平角度上各貼上線繩,記住,線繩之前應該先裁剪成兩段,長度要一直,不然提燈籠的時候就無法保持平衡了。

結束語:

燈籠完成啦。過程不是很複雜,只要靜下心來,一步一步地跟着做,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小燈籠。

小百科:燈籠,又稱燈綵,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大班畫燈籠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製作簡單的福燈籠,並進行裝飾。

2.喜歡參與手工活動,體驗製作福燈籠的快樂。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彩色紙、剪刀、絲帶、膠棒等。

2.教師自制福燈籠一個。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過幾天就是元旦了,你們想把我們的教室裝飾得漂漂亮亮的嗎?

1.教師出示自制的福燈籠。

師:你們覺得這個燈籠漂亮嗎?它和買的燈籠有什麼不同?你們能看出這個燈籠是用哪些材料製作的嗎?

2.引導幼兒講述製作燈籠的步驟。

3.教師講解、示範製作燈籠的方法。

(1)先在長方形的紙上進行裝飾。如:紙的上下兩條長邊進行裝飾。

(2)將長方形的紙圍成一個圓柱體或者折成長方體、三稜柱,並將對邊粘貼牢固。

(3)用彩紙做成小穗頭粘貼在燈籠的底部。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剪刀。

(2)注意滿足個別幼兒的需要,幫助個別幼兒完成作品。

活動延伸:

一起將幼兒自制的福燈籠懸掛在教師中,裝飾節日的教室。

活動反思:

為了迎接元旦,班級裏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燈籠。每個班級張燈結綵,貼對聯,掛“福”字,掛燈籠。對於孩子們來説,他們對燈籠還是很熟悉的,對於這次的水粉寫生畫“新年燈籠”孩子們還是很感興趣的。

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在於:通過觀察和欣賞各種燈籠,能共用水粉筆勾畫出自己喜歡的燈籠造型並且能夠大膽選色,嘗試用水粉平塗或點彩的方法裝飾燈籠。活動開始,請小朋友們談談過新年需要什麼來裝扮教室,孩子們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主題。有紅色的小貓咪燈籠,有圓形的小熊燈籠,還有圓形的大紅色燈籠……這些都是孩子們最近在教室裏觀察得到的印象。當我説,“我們今天來畫燈籠”時,孩子們的眼睛閃爍着興奮與欣喜。第一環節出示燈籠時,由於孩子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小動物的燈籠上而忽略的傳統的花燈和大紅燈籠。這個環節應該傳統的燈籠放一桌,小動物造型的燈籠放一桌,讓幼兒區觀察。這是我被我忽略的問題。在燈籠的組成部分孩子們都説出了這些燈籠的基本特徵,但是唯一的共同處(都有燈籠穗和手提)由於我的提問方式不夠白話,孩子們可能沒有聽懂,都沒有回答上來。在第三環節孩子們在作畫的過程中都能運用蘸一蘸,舔一舔,塗一塗;蘸一蘸,舔一舔,點一點的方法去畫自己喜歡的燈籠,但是由於第一環節忽略了燈籠的共同特,所以有兩名幼兒在畫好的小動物燈籠後又添加了太陽,草地等東西,這是沒有預料到的。在最後講評的環節也沒有給予間接的否定讓幼兒説出這兩幅作品和其他作品的不同之處,而是一再強調了動物造型燈籠的特點。

本節課雖然不是很成功,但是為以後的水粉繪畫活動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以後的課程中應該做到教師是一個活動的支持者,孩子的引導者,觀察者,要善於發現、捕捉孩子的經驗、信息,適當的對孩子進行引導、啟發,使活動得以有效地開展。此外,老師也要信任孩子,能大膽的放手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去交流、爭論、質疑。另外要讓幼兒多多瞭解我們偉大祖國的傳統文化。

小百科: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xx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大班畫燈籠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燈籠的種類、形狀,知道元宵節的由來。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獨立製作燈籠,掌握燈籠的製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認識龍。

2.課件(燈籠會),人手一件燈籠製作用具(廢舊盒子、膠水、絲布、鬆緊帶)

3.各種自制燈籠範例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欣賞花燈,認識元宵節。

提問:燈會上都看到了什麼燈?你能説出幾種燈的名稱嗎?

小結:正月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 燃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嘗試製作燈籠

(1)出示各種燈籠的範例,示範一種燈籠的做法。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及燈籠形狀進行製作。

3.掛燈籠裝扮教室

幼兒自由交流相互評價製作作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