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和十教案精選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6W

通過教案的寫作,大家都是可以在課堂上減輕壓力的,憑藉準備好教案,能夠更好地依照具體情況對課堂進度進行規律調整,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10和十教案精選6篇,感謝您的參閲。

10和十教案精選6篇

10和十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2、瞭解簡單的預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

2、收集容易造成燙傷的高温設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皮膚燙傷的各種圖片,瞭解燙傷對身體的危害。

(1)這些圖片上的人怎麼啦?他們怎麼會這樣的?你被燙傷過嗎?

(2)教師小結: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或別人大意把自己燙傷了,燙傷後有時會留下很難看的疤痕,有時會對自己的生活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2、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1)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

(2)這些東西會怎麼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3)幼兒園哪些東西可能會燙傷我們?

(4)這些東西會怎麼會把我們燙傷的?怎樣做才能避免燙傷?

(5)還有哪些東西會燙傷我們?對這些東西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3、討論一些輕度燙傷的處理方法。

(1)討論:如果我們不小心燙傷了,怎麼辦?怎樣處理才是最好。

(2)教師小結:燙傷了先用冷水衝一會兒,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蓋在上面不動,再找大人幫忙上藥或去醫院。千萬不能隨意撥弄燙傷的地方。 如果燙得很厲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10和十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動物腳的數量不一樣。學習詞語: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2、願意用語言、動作表現故事內容。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準備:

1、ppt、小動物(小兔、小雞、螳螂、螃蟹、蜈蚣)圖片。

2、《幼兒畫冊2》

3、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它是誰”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啊,草地上邊來了很多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猜猜看。

1.教師出示小雞腳的圖片

師:它是誰呀?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啊?

師:小雞有幾隻腳呢?(2只腳)那你知道它是怎麼走路的嗎?誰來學一學?(學習詞語:又輕又巧)

師幼邊學邊説:小雞走路又輕又巧

2.教師出示小兔腳的圖片。

師:又一個小動物走過來了,它也有兩隻腳,是不是小雞?

師:那它是誰呀?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有誰知道小兔是怎麼走路的?誰來學一學?(學習詞語:蹦蹦跳跳)

師幼邊學邊説:小兔走路蹦蹦跳跳

3.教師出示螳螂腳圖片

師:咦!這是誰,你們知道嗎?它有幾隻腳啊?(6只腳)

六隻腳的螳螂是怎樣走路的呀?誰來學一學?(學習詞語:大搖大擺)

師幼邊走邊説:螳螂走路大搖大擺

4、教師出示螃蟹腳的圖片

師:螳螂有六隻腳,有一個動物它的腳比螳螂還要多呢,我們來看看會是誰呢?(螃蟹)你們有沒有數清楚螃蟹有幾隻腳?你們看到的螃蟹是怎麼走路的?誰來學一學?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叫橫行霸道

師幼邊學邊説:螃蟹走路橫行霸道

二、欣賞、理解故事。

師: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到草地上去幹什麼嗎?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聽完故事你就知道了

1、幼兒聽故事的前半部分。

師:小動物來到草地上幹什麼呢?

幼:數腳

師:你們有沒有聽到小雞是怎麼説的?

幼:我有兩隻腳,兩隻腳走路輕又巧。

師:小兔、螳螂、螃蟹是怎麼説的呢?(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動物和數字卡片)

師:小動物們正説着,這時候誰來了?

幼:小蜈蚣。

師: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隻腳嗎?我們繼續來聽故事。

2、幼兒聽故事的中間部分。

師: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隻腳嗎?

幼:不知道

師:小動物們都來幫小蜈蚣幹什麼?

幼:它們都幫小蜈蚣數腳。

師:數清楚了嗎?

幼:數不清楚。

師:為什麼數不清楚呢?小蜈蚣到底有多少隻腳?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最後怎麼告訴大家的

3、幼兒聽故事的結尾部分。

師:小蜈蚣到底有多少隻腳?

幼:有42只腳。

(根據回答出示動物和數字卡片)

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師:(數腳)這個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好不好?聽時,老師有個要求,當故事中出現哪個小動物時,你們就大聲地説出它有幾隻腳,再一起學學它走路的樣子。小動物幫小蜈蚣數腳時,小朋友也來幫着一起數。

四、擴散思維,進行遷移。

1、師:“看,這裏還有一些小動物呢,我們小朋友來幫它們數一數,有幾隻腳就在下面畫幾個小圓點。”小朋友搬椅子回座位操作

2、師:小朋友們,除了出現的這些動物你還知道什麼動物?它有幾隻腳?(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師:有些動物有的小朋友不知道它有幾隻腳,那就請你們回家查一查資料,找一找它們到底有多少隻腳,找到後到幼兒園來告訴給大家聽。

10和十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能説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裏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薰陶。

三、教學過程

預習探究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瞭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閲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合作交流

(三)根據“閲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敍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閲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説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品讀體驗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鞏固延伸

(五)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有兩點做得不夠讓我滿意。一是學生在抓住重點語句表達的時候,語言組織得不夠流暢,用詞不夠優美。二是學生在朗讀技巧的掌握上還存在差距。這是我在以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兩個方面。

10和十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一)瞭解防溺水的有關知識,認識溺水的危害,提高幼兒防溺水的自覺性。

(二)引導幼兒瞭解如何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能夠感受生命的可貴,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二、活動準備:

防溺水安全教育視頻、ppt。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對,現在是夏季,天氣漸漸變得很熱了,你們熱了怎麼辦?可是今年有好幾個小朋友因為熱就悄悄去河裏、池塘裏游泳,你們想知道他們去游泳發生了什麼事嗎?

2、在這個季節裏面,我們東莞有幾個地方都好幾個小孩下河游泳或在池塘旁邊玩耍被淹死了,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了。你想知道應該怎麼做才能防止溺水嗎?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們,我們怎樣使自己不會發生溺水事故呢?説説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防範溺水事故的發生。讓幼兒討論。

2、我認為防溺水的應做到以下幾點:

(1)我們小朋友在週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水坑邊等處戲水、打撈東西、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等。

(2)小朋友在在來園、離園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河水,下池塘去游泳。

(3)我們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小朋友不慎掉進江河、水庫、池塘、水井裏等,我們不能擅自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3、播放圖片或視頻,看了觀才的圖片,小朋友你們心裏有什麼感受?

4、這個悲慘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麼?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10和十教案篇5

教學思路

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現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嚴,孩子與爸爸接觸交流的機會甚少。為此,上中路幼兒園開展了“快樂父親節”活動,提供孩子和爸爸溝通交流的機會,增進父子、父女間的感情。

教學目的

1、使幼兒知道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知道爸爸的艱辛。

2、通過親子游戲給父子提供交流的機會,增進父子、父女間的感情。

教學準備

歌曲錄音帶、彩色紙、彩筆、鼓、花、羊角球等器械、自制獎牌。

教學過程

1、表演《感恩的心》。

2、演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3、親親爸爸説説悄悄話。

4、室內親子製作《心連心愛心卡》。

5、《小腳踩大腳》遊戲規則:寶寶的小腳踩在爸爸的腳上一起向前走,寶寶的腳不能落地,分組進行比賽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

6、《騎大馬》遊戲規則:寶寶騎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組進行比賽。

7、《矇眼找寶寶》:用毛巾把家長的眼睛矇住,幼兒站在家長的對面不能發出聲音,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特徵找到自己的寶寶。

10和十教案篇6

活動設計背景

本節課強調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和學習,重視讓幼兒親身體驗,因此,我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充分挖掘現場課程資源來啟發幼兒進行學習,並採用各種有趣的小遊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個廣闊、自主的空間中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遊戲與操作中認識和體驗左右。《認識左右》是前後上下的延續性學習。但認識左右比認識前後上下要困難一些。“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要具有更強的空間觀念。通過學習,可以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為以後認識立體圖形建立空間立體感打好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幼兒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左手和右手,能分清左手和右手,初步學習以自我為中心分清左右。

2、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3、幼兒願意積極地參加活動,並在活動中獲得樂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分清左手和右手。

活動難點:初步學習以自我為中心分清左右

活動準備

記錄表、貼圖;《幸福拍手歌》音樂,《左手右手》音樂,魔術盒;情景創設。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帶領幼兒進入活動情景。

1、教師放音樂,幼兒進入活動室,並向在座教師問好。

2、教師語言導入為元旦節作準備,進行表演活動。

二、魔術表演

1、教師表演魔術。

2、引導幼兒説出手,知道每個人都有左手和右手。

三、送禮物

1、説一説,左手能幹什麼?右手能幹什麼?強化幼兒對左手(右手)的認識。

2、幼兒舉手發言,教師記錄在記錄表上。

3、教師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幼兒,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將禮物貼在相應的手上。

四、兒歌表演

1、教師示範兒歌表演。

2、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兒歌表演。

3、幼兒説出自己左邊(右邊)的小朋友的名字,瞭解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邊。

五、歌舞表演

師幼一起伴隨音樂表演。

六、結束活動

幼兒同時用右手和教師做再見的動作。

教學反思

一、聯繫實際,着手教學

本節課是這一主題活動的難點,對中班的小朋友來説左右並不容易掌握。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從學生最熟悉的手引出課題,並在此基礎上着手左手與右手的教學,循序漸進地增加教學難度,更易於學生的接受和理解。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緊緊圍繞着學生身體的左手、右手進行教學,既聯繫實際,操作性又強,能使學生自然地、興致盎然地置身於新課的學習當中,有利於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和鞏固對《左右》的認識。

二、遊戲為主,強化主題

根據中班小朋友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注意範圍有限的特點,在教學時我創設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情景,激情引趣,烘托氣氛,讓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手、動口又動腦,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理念。

三、關於鏡面示範的思考

在這次活動中,我選擇的是鏡面示範的示範方法,我覺得這樣可以直觀地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左右的方位,更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但這樣做,並不利於幼兒在以後進行左右空間方位的轉換學習,比如:面對面的孩子的左右方位的不相同、孩子的身體轉動時方位的變化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