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的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4W

教案是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事前完成的書面文稿,不管是什麼學科的老師,都要掌握寫教案這項技能,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看圖的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看圖的教案8篇

看圖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標記記錄圖形的兩個特徵(大小、形狀或顏色)

2.觀察、比較圖形之間的不同特徵,並能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教具:數字1-9的卡片各一張;不同顏色、形狀、大小屋頂的.房子圖片一張;標記卡片若干張(大小、形狀、顏色標記)

學具:幼兒人手1-2份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標記若干;膠水;幼兒人手一把標有顏色、形狀標記的紙製鑰匙;在場地上畫好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玩遊戲“開火車”

序:今天,小兔子要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我們開火車去好嗎?準備好了,火車就要開了哦。

師:嘿、嘿,我的火車就要??

幼:幾點??

師:(出示數字卡片)你們看

幼:(看數字)x點??

教師帶領幼兒先集體開展遊戲,再分小組遊戲,最後請個別幼兒遊戲。

2、看圖形做標記

(1)教師出示有不同形狀的屋頂圖片

師:我們的火車終於開到小兔住的小區門口了。可是這麼多房子,我們怎牀拍苤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物體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對性。

準備:

1.長寬相同,厚薄明顯不同的木板3塊。

2.長寬相同,厚薄不同的積塑每個幼兒3塊。

活動與指導:

1.同時出示兩塊較薄的木塊,讓幼兒各種角度觀察木板尺寸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最後把兩塊木板並放在講台上,請幼兒説出它們的不同。在他們説出一塊木板“高些”,一塊木板“矮些”後,告訴幼兒:小朋友的眼光不錯,已經把它們的區別找出來了。不過,由於它們都太矮,所以我們不用高矮,而用厚薄來區分它們。分別在板子上作標記1和2讓幼兒説出2號板子厚些,1號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塊板子標記為3號,與2號板子比較,啟發幼兒説出:3號木板厚些,2號木板薄些;把3塊木板兩兩相比後,引導幼兒説出3號木板最厚,2號板子薄些,1號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從薄到厚的規律排序。

4.發積塑給幼兒,讓幼兒區分它們的厚薄並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師指令,舉出相應的積塑。

看圖的教案篇2

設計意圖

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孩子們對此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時的所感所想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但同時又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大班看圖講述活動《小貓生病了》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託,藉助“信”的形式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展開想像和講述,同時讓幼兒感受朋友在自己生病時的關心,使他們樹立一種正確對待病痛的健康心理,感受相互關心的樂趣,讓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經驗、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品德行為。

一、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初步瞭解信的格式,較清楚、連貫地講述圖片內容。

2、學習詞彙:孤單、惦記

3、知道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幫助。

二、活動重點:

較清楚、連貫講述圖片內容,滲透良好品德教育。

三、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合理地想象。

四、活動準備:

1、教師課前向幼兒簡單介紹信的基本格式。

2、教學掛圖;信封;小貓、小鳥、小刺蝟、小兔、小鴨頭飾;小貓、小兔圖片;一張小牀、一束花、一本故事書等。

五、活動過程:

(一)創設“小貓的信”的情境引入。

師(出示小貓):“小貓生病了,整天躺在牀上,它非常想讓好朋友小兔來看它,可是小兔離得太遠了,小貓會用什麼辦法告訴小兔呢?(教師打開信,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1、以“讀信”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一)

(1)小貓信中的三幅畫説的是什麼呢?小貓為什麼哭?小貓心裏會想些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合理地想象和講述。學習詞彙:孤單)

(2)小貓的信要怎麼讀呢?(教師運用“我”的口氣讀信,讓幼兒瞭解信的基本格式)

(3)教師有表情地完整講述。

2、以小兔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二)

(1)教師出示小兔,引導幼兒討論:小兔收到信會怎麼樣?(鼓勵幼兒大膽、合理地想象。學習詞彙:惦記)

(2)小兔把小貓生病的事告訴哪些好朋友呢?

看圖的教案篇3

設計意圖:

這個故事運用誇張的文學手法,會引領孩子們走進一個美好的世界,讓他們在故事當中感受到音樂的神奇力量,故事中,美妙動聽的音樂竟然改變了狐狸和獅子兇惡的本性,學生通過看圖講故事進一步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萌發幼兒對藝術的熱愛。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能夠看圖講成簡單的小故事。

2、體驗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梨子小提琴若干、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有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要來了,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讓我們一起倒數五個數,歡迎它的到來好嗎?(師幼一起倒數迎接小松鼠的出現)

二、播放課件,逐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第一幅圖的上半部分,讓幼兒猜測講述。

師:瞧!它是誰呀?它手裏抱的是什麼?大家來猜一猜,小松鼠抱個梨會什麼呢?

2、出示第一幅圖的下半部分,讓幼兒邊看圖邊欣賞小松鼠用小提琴演奏的音樂。

師:小松鼠把梨子做成了什麼?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小松鼠用梨子小提琴演奏的音樂好嗎?(點擊響音樂,音符隨音樂的節奏緩慢出現)音樂好聽嗎?聽到這樣美妙的音樂,你想幹什麼?這美妙的音樂傳到森林裏,森林裏的小動物會怎麼樣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3、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幼兒講述狐狸和獅子聽到音樂後的變化。

師:瞧! 狐狸在幹什麼?獅子在幹什麼?它們聽到音樂了嗎?美妙的音樂傳到了狐狸和獅子的耳朵裏,大家猜一猜,狐狸和獅子聽到音樂後會怎麼樣?

4、出示第三幅圖,引導幼兒邊觀察圖片邊欣賞音樂。

都有誰被這美妙的音樂迷住了呀?(點擊音樂中斷,梨籽從小提琴上掉下來)咦?什麼東西掉下來了?小動物們看到掉下來的梨籽會怎麼辦?

5、出示第四幅圖上半部分,讓幼兒觀察講述。

師:瞧!它們拿梨籽做什麼了?

6、出示第四幅圖下半部分,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師:他們看到梨樹上結了這麼多梨子,又會怎麼做呢?

7、出示第五幅圖,讓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師:都有誰在拉小提琴?森林裏的小動物都在拉小提琴,森林裏會怎麼樣?

三、完整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講述。

森林裏的小動物都有了一把梨子小提琴,你們想不想也得到一把梨子小提琴呀?今天誰能看着圖把這個故事講一講,老師也會送你一把梨子小提琴。

1、分組練習給同伴講故事。

2、每組請一個代表給大家講述。

3、請幼兒為故事起名字,只要幼兒起的名字適合故事內容,就讓幼兒用自己起的故事名字來講。

4、請個別幼兒在小提琴音樂的伴奏下,完整講述故事內容,注意提醒幼兒先講出故事名字。

四、欣賞小提琴演奏,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着自制的梨子小提琴,跟隨音樂演奏。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書上的畫面內容,體驗和感受故事所表現的美好意境。

2、和幼兒一起欣賞用小提琴演奏的名曲,進一步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

看圖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樣拼貼各種物體,並用數字記錄每種圖形的數量。

2、發現並感受圖形之間的組合關係。

3、學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及結果。

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圖形

2、幼兒用書《看圖拼畫》

活動過程

一、學習用多個圖形拼出三角形。

1、教師:小豬搬新家了,它需要一塊大的三角形地墊,可是家裏沒有。

它想請小朋友幫忙用這些小的地墊拼出一個大的三角形地墊來。

2、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圖形組合三角形。

3、展示與交流

教師:誰來説説你是用了哪些圖形拼出三角形地墊的?有誰的方法和他不一樣?

4、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發現組合三角形的多種方法。

二、學習看圖拼畫。

1、教師:小豬還想請小朋友幫它拼出兩幅畫。

這兩幅畫就在幼兒用書第24頁上,請你們照着樣子用圖形片拼一個和它一樣的畫來。

拼完後,看看用了哪幾種圖形片,數數每種圖形片用了幾個,並從不乾膠材料上選出合適的

數字貼在方框中的橫線上。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一樣大小的圖形,怎麼辦?

3、幼兒操作。

三、交流與總結

1、教師出示幼兒拼出的兩種圖樣,逐一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這張圖是誰拼的?用了幾個什麼樣的.圖形片?還有誰拼這幅圖時用的材料和他不一樣?

2、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同樣圖樣可以用不同的圖形拼出來。

看圖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家的温馨,激發關愛父母的情感。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大膽的表述能力。

3.能根據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紹父母的姓名、工作、愛好等基本情況,表達對父母的愛。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紹父母的姓名、工作、愛好等基本情況。

難點:感受家的温馨,激發關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全家福照片、紅心、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我家有幾口》

提問:小朋友家有幾口人?你最喜歡誰?

二、展??

1.介紹全家福照片的特點(將幼兒的全家福照片粘貼在黑板上)

指導語:全家人臉上都露着幸福的微笑,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所以這一張張漂亮的照片就是全家福。

2.請幼兒自由講述

(1)指導語:大家還不認識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小朋友能不能為大家介紹一下?

(2)請幼兒上前選擇自己的照片。(輕音樂)

(3)請幼兒上前講述。

3.教師規範性提要求

(1)指導語:小朋友講的很好,要是説清楚爸爸媽媽叫什麼?幹什麼工作?喜歡什麼?等內容就更詳細了,最後要表達對家人的關愛。

(2)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性講述。

(3)幼兒之間相互講述

(4)遊戲“擊鼓傳花”,鞏固練習講述內容。

三、結束

小結:小朋友講的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温馨的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小朋友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辛苦,我們小朋友要爭做好娃娃,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放心。

歌曲表演《三隻熊》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閲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看圖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應用交換規律進行7的加法運算,並嘗試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2、感受與同伴共同交流、解決問題的快樂。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已學7的組成分解

2、ppt課件,記錄卡、鉛筆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圖找算式圖片6份、7以內的.加法算式題若干,寫有7以內算式的骰子2個,自制棋盤等小組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碰球”的遊戲,複習7的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遊戲,就能帶着小朋友們到神祕的地方遊玩。”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複習了7的組成。)

2、以“智救懶羊羊”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學習應用交換的辦法進行7的加法運算。

(1)引導幼兒“發現氣球中的密祕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學習看圖列出第一組算式,並發現加法算式中的交換規律。

①提問:圖中有什麼?氣球有什麼不同?

黃的幾個?紅的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②驗證:你列的是什麼?這些數字代表什麼?(1+6=7)

③小結:1個黃氣球和6個紅氣球合起來一共是7個氣球。

④提問:氣球怎麼了?(教師展示課件中1個氣球和6個氣球位置的交換。)

誰在前面?(紅)有幾個?誰在後面(黃)有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⑤驗證:你列的是什麼?(6+1=7)兩道算式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⑥小結:在加法中,交換加號前後兩個加數的位置後,總數不變。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通過課件展示,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組算式,並發現兩個算式中“交換加號前後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的規律。)

(2)以同樣的形式引導幼兒“穿過花叢”,根據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二組算式。

①提問:圖中有什麼?小花有什麼不同?

紫花有幾朵?紅花有幾朵?一共有幾朵花呢?

②驗證:你列的是什麼?還可以怎麼列式?(2+5=7、5+2=7)

●看着圖片上顏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對了花叢就能移開。

(這一環節引導幼兒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算式,並理解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3)引導幼兒“穿過樹林”,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

●看着圖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樹列出算式,算對了就能到達狼堡。

(這一環節教師並未通過任何的問題直接讓幼兒自己觀察圖片內容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整個學習環節,通過創設“闖過三個關卡便可到達狼堡救羊”的情境,從“列出算式發現交換規律”——“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第二組算式”——“ 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掌握7的加法。

3、“獲取密碼卡進入狼堡”,與老師、同伴交流驗證操作結果,嘗試大膽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當幼兒能主動地與老師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後,對方便可在該幼兒的操作卡上作一個標記,這樣這張操作卡就是進入狼堡的密碼卡了。)

(這個環節通過創設與老師、同伴交流以“獲取密碼卡”才能進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幫助幼兒梳理7的三組加法算式及鼓勵幼兒嘗試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4、“狼堡內救羊”分組操作,內化遷移數學經驗。

(1)找懶羊羊(看圖口頭自編應用題,並列式計算):幼兒根據圖畫上的人物、蜜蜂、魚的不同特徵從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確的算式並寫上得數。正確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懶羊羊圖案獲得驗證。

(2)塗色找出灰太狼:幼兒6人一組,每人拿一張圖片,算出得數,把得數是7的部分塗上顏色;將六張圖片拼合起來將出現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兩個幼兒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數是幾就在棋盤上走幾步,看誰先走到終點逃出狼堡。

5、“懶羊羊獲救”慶祝會,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創設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懶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學習7的加法,並發現使用交換規律。

首先,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主要把活動分成四大塊進行組織。“碰球”遊戲導入——情境中感知學習7的加法——交流驗證——分組操作,內化遷移。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遊戲,就能帶着小朋友們到神祕的地方遊玩。”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複習了7的組成。接下來的第二塊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了,幼兒要理解什麼是加法的意義、學會看圖列算式,並理解發現交換加號前後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三個層次引導幼兒觀察列式,並通過動手操作、表格記錄等形式讓他們獲得更直接的知識積累。讓幼兒帶着任務去觀察,既培養了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慾望,又增進他們對 “加法”含義的理解。再接着引導幼兒與同伴、聽課老師表達交流自己從三組算式中發現的交換規律,並以獲得肯定作為進入狼堡大門的密碼遊戲驗證操作結果。最後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整個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興趣很高,思路始終跟隨着老師,所有幼兒都能正確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這次活動後我發現了:

優點:

1、創設的情境極大地吸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的常規有了明顯的進步。

2、活動中各環節層次清楚,能層層遞進。

3、在讓幼兒動手操作前能及時的講清楚要求,使幼兒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動幼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動中因過於急於讓幼兒表述並運用交換規律,引導幼兒發現規律的問題提得不夠多,在幼兒還沒來得及表達出來教師就小結了。

2、在第三個交流驗證環節,教師的引導語可以更加清晰,結合掛圖和手勢。

3、課件中有些頁面,畫面有些複雜,如花、樹不夠突顯。

通過這次的活動對於今後在組織數學活動時我有以下幾點感悟:首先,教師必須觀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進孩子的生活,瞭解並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導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其次,教師要有全面、科學的數學教育的新的價值觀,使幼兒的日常生活數學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兒數學活動的模式,是貫徹《綱要》精神的有效途徑;再則,教師必須要學習數學理論,弄清數學概念。用規範的語言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使他們加深對相關概念意義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數學理論、科學全面地理解數學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兒的思維特點、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才能將數學概念正確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領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理解、運用數學。

看圖的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看圖編講故事,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想象能力、發散思維的能力。

3、幼兒感受臨危不懼,想辦法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有關故事《聰明的公雞》的四張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故事: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關於狐狸和公雞的故事,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個動物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怎樣?啟發幼兒猜想故事。

(二)書上的故事:

--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帶來的故事,會是什麼內容呢?

分別出示圖片1、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有誰?在哪裏?它們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請幼兒説一説狐狸捉到公雞了會怎樣?

--教師出示圖片4,請幼兒説一説結果怎樣了?激發小朋友猜想,第三張圖片中狐狸和公雞發生了什麼事情,狐狸就逃跑了?

--教師出示圖片3,幼兒描述圖片情境,併為故事創想適合的名字。

(三)公雞對狐狸説的話:

--進行集體交流,教師針對圖片3,讓幼兒説一説公雞在狐狸耳邊説了什麼話,使狐狸不但沒吃公雞,還跑走了?

--分組討論"公雞説了什麼?"

--啟發幼兒變換角度想主意(嚇唬或騙狐狸)

--教師巡視並提示幼兒:一定要説出讓"狐狸跑走"的話,不然狐狸就會把公雞吃掉。

--每組推選一個幼兒説出不同的討論結果。

(四)幼兒編講故事:

--請個別幼兒完整編講故事。

--教師點評,並給與鼓勵。

(五)豐富詞彙:狡猾、聰明、害怕、得意

(六)活動延伸:

--在語言區投放公雞和狐狸頭飾,角色扮演,幼兒表演故事《聰明的公雞》。

?教師反思】

根據《綱要》大班語言目標要求,教師要引導幼兒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鼓勵幼兒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培養幼兒專心閲讀,能想象,理解畫面內容,並能用語言講述畫面內容和故事情節,因此,將活動目標定為:

1、看圖編講故事,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2、培養幼兒想象能力、發散思維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仔細觀察圖片,教師引導後都能夠積極回答問題,並積極猜想公雞在狐狸耳邊説的話,並用狡猾、聰明、害怕、得意等詞彙,生動完整地講述圖片故事。

本次教學活動中,應採用正、反兩方面提問,為幼兒提供顯性和隱性線索,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和靈活性,使幼兒敢於求異、樂於求異,最大化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看圖的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圖片,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圖意。

2、通過理解圖片內容,幼兒知道應該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3、能積極參加講述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認真觀察圖片,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用簡單的語言講述圖意。

活動難點:

通過理解圖片內容,幼兒知道應該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尾巴一條、幼兒用餐時的照片兩張、笑臉哭臉每人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尾巴,談話引入課題:

1、這是什麼呀?(尾巴)你們知道誰會長尾巴嗎?

2、你們小朋友會長尾巴嗎?

有一位叫紅紅的小朋友呀她長了一條長尾巴,你們想看嗎?

二、逐一出示圖片,以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圖意。

1、出示圖4(紅紅)這就是紅紅,她有一條很長的尾巴,你們看!!長尾巴追來拉!!(尾巴)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紅紅的長尾巴是什麼樣的?這些小動物跟在紅紅後面看上去像什麼呀?(老師可以自己引導性回答)小結;紅紅後面有很多小動物在追她,一個跟着一個,好象一條長尾巴。

過度語:為什麼紅紅後面跟着這麼多小動物?(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小朋友都説得很好,那我們一起接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這些小動物跟着紅紅呢?

2、出示圖1提問:紅紅在哪裏?她在幹什麼?(看電視,吃飯)有的小朋友説在吃飯,有的小朋友説在看電視,説的都很對,但是我們把看電視和吃飯連起來説怎麼説呢?老師想到了,我們可以説:紅紅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幼兒學説一遍:一邊...,一邊...)紅紅是怎麼吃飯的?(學説語句"一邊...,一邊...)紅紅桌子上有哪些好吃的菜呢?地上有什麼?(表揚:小眼睛真亮)地上為什麼會有米飯呢?誰來了?

小結:紅紅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米飯撒到了桌子上和地上,小雞走過來,吃起了地上的米。

3、出示圖2提問: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什麼掉地上了?誰來了?

小結:紅紅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不小心把魚掉在地上,小貓走過來,吃了地上的魚。

4、出示圖3提問: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什麼掉地上去了?誰來了??

小結:紅紅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小狗走了過來,吃起了地上的肉。

5、出示圖4:紅紅吃好了飯,可是小雞、小貓、小狗還想吃,於是就追着紅紅要東西吃,紅紅身後好像一條"長尾巴"。

6、提問:你們覺得紅紅這樣吃飯對嗎?那應該怎麼吃呢?

小結: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要認真吃飯,不講話,不看電視,不做與吃飯無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會掉飯菜到地上,做一個養成好習慣的乖孩子。

三、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圖片)紅紅在家裏吃飯,可是她不認真,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所以把飯掉在了地上和桌子上,嘰嘰嘰,小雞走過來,吃起來了地上的米飯。紅紅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不小心把魚掉地上去了,喵喵喵,小貓走過來了,吃起了地上的.魚。紅紅還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不小心把肉掉地上去了,汪汪汪小狗走過來,吃起了地上的肉。等紅紅飯吃好後,小雞小貓小狗還想吃,於是就追着紅紅,紅紅嚇得趕緊跑,小雞小貓小狗追在紅紅後面,就像一條長尾巴。

聽了老師講故事,誰願意把這個故事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呢?

四、幼兒個別講述根據圖片,在老師的引導下大概講述圖片內容。(給予表揚)

五、做遊戲:送哭臉、小臉。

1、老師示範出示笑臉、哭臉,師:老師這有兩張漂亮的表情,一張是笑臉,一張是哭臉。我要把這裏其中一張送給紅紅,提問:紅紅這樣吃飯,吃到地上到處都是,我們要給他送一個笑臉呢還是哭臉呢?

2、出示照片:老師這裏有很多小朋友,他們是怎麼吃飯的,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請你為他們送上笑臉,或者哭臉。(請個別幼兒先示範,並説説為什麼?)

3、集體送笑臉、哭臉(送笑臉前,講好規則,讓幼兒快速回到位置上)

六、延伸:

學了今天的故事,我們以後要怎麼吃飯呢?那我們一起去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讓他們以後吃飯的時候也不要撒飯好嗎?

活動反思:本次活動看圖講述的時候應該側重知道孩子看,再慢慢的引導孩子講。教師應該以啟發和提示的方法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拋給幼兒答案,這樣孩子才有思考的空間,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語速過快,這些都提醒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還要不斷學習、豐富知識、多多鑽研、多多實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