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説教案通用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6W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衡量學生的學術表現,教案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發展階段,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師説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

師説教案通用6篇

師説教案篇1

活動背景:

在當今的青少年學生中,不少人對應有的禮儀不重視,禮儀觀念淡薄,導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學校裏,不會尊重他人,不會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懂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滿口粗言爛語;在家裏不懂孝敬長輩,唯我獨尊,為所欲為等形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青少年學習"禮儀",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從話裏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尊重他人是人與人接觸的必要和首要態度。

活動目的:

1、通過看錄像、聽錄音、閲讀材料、討論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

2、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

2、把禮儀常規貫穿到歌謠、小品、朗誦等各種表演形式之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禮儀對於每個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開班會前,我們班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作為班會的前期鋪墊:蒐集中華文明禮儀的故事等資料;調查爭做文明學生的做法。

2、關於學生禮儀的音像、文字材料。

3、環境佈置(黑板、場地等)。

4、組織學生準備有關節目。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主持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高中生,我們更不能忘記傳統,應該力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讓文明之花常開心中,把文明之美到處傳播!現在我宣佈:《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活動開始

(一)、家庭文明禮儀。

主持人: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文化源遠流長。作為禮儀之邦,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們,下面請觀看歷史故事:《孔融讓梨》、《黃香誠心敬父母》(放錄像)

(放完錄像)主持人:看到這兩個小故事,同學們覺得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對待我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學生自由發言。

主持人:現在我們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那麼我們在一起生活的同學們呢?看了下面的表演的小品,我想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請欣賞由高燁等表演的小品:《快樂的同學們》

(表演結束)主持人:通過這個小品,大家認為該如何與同學們相處?

學生自由發言。

主持人:如果家裏來了客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下面請欣賞小品《家裏來客了》

(二)、校園文明禮儀

主持人: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文化源遠流長“禮學”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做人要懂得禮貌謙讓,因此中國被稱為“文章華國,詩禮傳家”,被稱為“文明禮儀之邦”。下面我們來看古人們在待人接物等方面有什麼要求?(觀看錄像資料)

主持人:中國古代的禮儀規範不斷髮展改革形成了我們的現代文明禮儀,在校園這個既莊嚴又活潑、既緊張又文明的環境中,我們高中生不僅要學好文化知識,還要自覺加強道德修養,講禮貌,懂禮儀,做一個文明人。禮儀舉止包含了許多內容,你知道那些校園禮儀嗎?誰願意説給大家聽?

學生自由發言。

主持人:規範的校園禮儀是怎樣的呢?下面請欣賞陳麗等表演的幾種最基本的禮儀形式。

陳麗等表演校園禮儀:正確的走姿、正確的站姿、正確的坐姿、交往禮儀、課堂禮儀、課間禮儀、遞物與接物。

主持人:這是我們常用的校園禮儀,對於我們學生,《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主持人:我們共同生活在這所美麗的校園裏,共同學習在這個高一年段十一班這個大家庭中,我們應該和諧相處。在前段日子裏,我們班裏出現了幾幕這樣的情景,請看小品《課間活動》

(表演結束:主持人:同學們對這種現象有什麼看法?我們應該怎麼做?)

學生自由發言。

(三)、社會文明禮儀

主持人:在學校要講文明,那麼在沒人監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請聽歌謠《讓座》

(表演結束)主持人:我們要懂得尊老愛幼的道理,那麼在公共場合我們該怎樣做呢?根據我們的資料和調查,總結了簡單易記的《文明禮貌三字經》,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學生齊讀)

(四)、文明用語不離口

主持人:我們知道了禮儀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很重要,大家來看這位同學錯在哪裏了?(學生表演小品:我錯在哪裏了?)

(表演結束)主持人:這個男孩的問題就是沒有學會尊重他人,最重要的是不會説文明用語。咱們看看古代是怎樣講究文明用語的?請聽中國文明禮儀常識《常用的客套話》(放錄音)

(放完錄音)主持人:談吐很能反映一個人的文化教養。作為文化人、文明人,談吐時除了要內容高雅,有文化內涵,還要區分場合、注意分寸、言辭得體。講文明,有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樹立一個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説話文明,那麼,現代文明禮貌用語又有什麼講究呢?下面請聽:《日常文明用語介紹》

(介紹完)主持人:人與人之間相處時難免有磕磕碰碰,犯錯之後的一聲“對不起”就能使對方的怒氣煙消雲散,不然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請看小品《一件小事》

(表演結束)主持人:同樣的一件小事,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其中就是“對不起”在起作用。生活中,人際交往時學會文明用語,是我們從小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請看我們班同學對文明用語的體會:詩朗誦《神奇的字》

三、活動總結。

主持人: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禮儀方面的知識,作為一名高中生,我們要做到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靠右行走,保障暢通;講究衞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愛護公共財物,不亂寫亂劃,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相互監督,共同促進,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

四、班主任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文明禮貌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作為一名高中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弘揚我們的禮儀傳統,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只要心裏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裏生根、開花、結果,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美好!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讓我們真正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讓我們把文明的種子撒遍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文明之花越開越盛,開遍家庭、校園、社會!

五、活動結束。

主持人:“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六、活動口號

文明伴我行,走遍天下我能行!

師説教案篇2

"秋天"的主題活動反思

主題來源: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園內蔬菜、水果的變化引起了孩子的注意:“老師漂亮的石榴花被誰摘走了?”“瞧!石榴裂嘴笑了”……一張張稚嫩的臉上充滿了好奇。四季更替周而復始,一切變化在無聲之中悄然而至。但不可否認這種變化始終會在某一時刻讓我們彭然心動。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於是開展了“秋天”的主題。

主題目標: 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瞭解秋天的基本特徵,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節日的快樂;能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引導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氛,體驗勞動的樂趣。

主題的開展: 本月主題“秋天”圍繞秋天的果實、秋天的衣服、秋天的花草樹木、及節日四個方面展開活動。環境方面突出的是我們有效、充分的利用了社區資源。

節日方面,教師節來臨前夕,園內環境創設的改變,如漂亮的彩旗和鮮花及醒目的教師節慶祝字符引起了孩子及家長的注意,在家長的解釋下,沒等老師告訴孩子們,他們已經知道教師節就要來了,隨着教師節的來臨,我們陸續收到了孩子們親手製作的小禮物及漂亮的賀卡和温馨的祝福。教師是孩子心中天使心中的神,教師節這天孩子們添畫自己心中的漂亮老師。為了將孩子們的愛進一步昇華,談話後我們請孩子們給老師寫了一封信,孩子們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一句句“謝謝您、我愛您、我喜歡您……”卻深深道出了心中對老師的愛。

曲宗洛:“老師,教師節要放禮花嗎?

“我沒聽説過要放禮花”

曲宗洛:“那過年要放禮花,我最愛看五顏六色的禮花了”。

“我也愛看”説着許多小朋友圍了過來,看到孩子們的興趣已至,實在不忍心破他們的興致,於是我變戲法似滴在紙上幾滴廣告色,然後用嘴輕輕的變着方向吹,一幅漂亮的作品出來了,當我把作品展現給幼兒時,孩子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高呼“郭老師的禮花真漂亮!”看到孩子們的興趣已至高潮,既而我們開展了活動《節日的禮花》。

八月十五來臨之際,我們首先蒐集了有關節日的知識,在講到其代表食物月餅時,引起了孩子們對月餅的興趣,於是我們請了個別家長一起開展了制月餅的活動。孩子們親自揉麪、擀麪、添餡、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每個環節都充分的發揮了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孩子們吃着自己烤的月餅感到非常興奮,不止孩子還有老師,我都不敢相信能吃上自己做的月餅,孩子們正用心品嚐着月餅。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老師,咱們給小龍和文菲送點月餅吃吧?”(小龍和文菲由於不夠年齡繼續就讀小班)孩子的這句話一下活躍了我的思維,抬頭一看錫雪及許多小朋友善良的眼神正等着我的認可,我也孩子似的跳起來高聲回答“好”,接着活動就按部就班的開始了,我們和小四班接成了連誼活動給他們贈送了月餅和精彩的節目,並開展了手拉手活動,活動中幼兒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哥哥姐姐了開展了活動《我長大了》,首先發放調查表,通過調查表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和能力不斷成長,又收集孩子現在和以前的照片通過照片的對比孩子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而且會做的事情真不少,於是開展活動《我會用筷子了》《疊被子比賽》《故事大王比賽》等一系列活動。

“哎呀!什麼時候幼兒園門廳前的路兩邊成了五顏六色的顏料盆了?快來看呀……”循着這個聲音望去,孩子們歡呼雀躍着,原來為迎接教師節裝扮的漂亮的一串紅和小菊花。為了讓孩子們更豐富的認識大自然的美麗,我們帶幼兒來到了花卉種植區和廣場,孩子們開始用他們那雙明亮的眼睛獵取大自然最動人的一面,他們交流着用各種美好的詞語形容着,從而秋天的花朵成了一個美好的話題。他們發現了和葡萄一樣的一串紅,他們找到了五顏六色的無名小花並試着給它們取名字,他們聽取了花卉種植區老爺爺的細心講述。為了將着美好的一切在小朋友的心理儲存的更久,我們請孩子們進行了記錄,孩子們的記錄也非常精彩。

老師:“子涵,你畫的什麼花?”

子涵:“這是我長大後自己培育的花,花是綠顏色,葉子是紅色的,老師你知道我為什麼發明這樣的花嗎?”

老師:“為什麼?我不知道”

子涵:“因為,媽媽總説爸爸是綠葉,媽媽是紅花,這次我可要媽媽做一次紅葉,爸爸做朵漂亮的綠花。”

一個個小小的發現把秋天詮釋的五彩繽紛,孩子們從中知道了如何去感知別的事物,如何運用自己的視線和思考去捕捉每一個美麗的瞬間。

一天,王卓雅和常瀟晗穿了一件一樣的方格毛衣,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孩子們在詢問着“你們的衣服一塊買的嗎?真好看,我也要媽媽給我買

一件……”。孩子們間的討論引起了我的思考,於是我趁機提議:“咱們一塊去服裝城看衣服好嗎?”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拍手叫好,“老師,我還想看上次在服裝城看見的漂亮裙子”,王詩雨要求道,“好呀,隨便你們看”我爽快的答道。我們在一片歡歌笑語中來到了服裝城,“哎!漂亮的裙子哪去了,啥時換上了漂亮的毛衣?”孩子們提出了疑問。在服務員的講解下孩子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孩子們認真觀看用手觸摸着毛衣。“老師,你瞧,這幾件毛衣除了顏色不一樣花紋是一樣的都是線條的”細心的郭弘毅表明説。“還有這幾件,都是方格的……”。於是生成活動《二方連續》,於是我們準備了小毛衣的輪廓引導孩子們按照二方連續進行添畫。

結合本班個別孩子不喜歡吃水果蔬菜吃飯偏食的現象,我們帶孩子們去了超市,請服務員講了多吃水果蔬菜的益處,引導孩子們認識了秋天的水果蔬菜,同時讓孩子們帶來了各種水果製成了漂亮是水果沙拉來吸引孩子們吃水果的願忘,那天效果很好,就連平時不愛吃水果的李世正和曲宗洛也開始搶着吃。

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秋天的農作物,我們一起走進了農田,雪白的棉花、花一樣的向日葵、胖胖的大冬瓜、金黃的水稻,深深吸引着孩子們的探索慾望,在保護措施準備完畢後,孩子們親身下了棉田體驗了勞作的快樂和辛苦,接着我們又走向了稻田,孩子們最為感性趣的就是金黃的稻子用手輕輕一撥竟然露出了白白的大米,對此孩子們非常興奮,小朋友每天喜歡吃的大米飯原來是水稻長出來的,於是回來後我們展開了對水稻一生的探索,首先,請家長幫我們蒐集了有關插秧、水稻慢慢長大及打稻機的圖片,然後又帶孩子們去了伙房幫夥房的叔叔阿姨一起洗米,看着把米裝入蒸飯米車,通過這一系列的參與觀察後,孩子們齊發感慨,大米飯來的真不容易,於是下決心要節約每一粒米。為了讓孩子們牢記這一切,我們請孩子們對《水稻的一生》進行了記錄。

韓思鑑:“我畫的是水道在爸爸媽媽的愛護下茁壯生長”。

老師:“水稻的爸爸媽媽是誰?”

韓思鑑:“就是農民伯伯阿姨了”。

老師:“欣宇的水稻怎麼沒在水裏?”

欣宇:“老師農民伯伯阿姨每天在水裏種稻子太辛苦了,長大後我要發明一種不用生活在水裏的稻子,那時,我要給它取名字叫幸福稻”。

李世正:“老師你瞧,我畫的水稻田裏還有螃蟹,我最愛吃螃蟹了,這樣不但可以吃米飯,還可以吃螃蟹。”

在九月份“秋天”的主題活動過程中,我們充分的利用了社區資源和自然資源,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幼兒嘗試着運用各種感官充分的感知秋天的基本特徵,而且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表達過程中培養了幼兒進行簡單的藝術創作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師説教案篇3

【教材解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優美、生活氣息濃郁的散文。作者藉助對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等幾個生活畫面的細緻描寫,讚美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

本課重在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閲讀習慣。教學中通過記錄閲讀時間、檢測閲讀效果、交流閲讀體會等方式引導學生在閲讀時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響內容理解的詞語,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讀。

【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板塊??

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1.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題。

(1)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先自讀第二單元導語頁,説一説: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課件出示單元導語頁)

語文要素

(2)學生交流。

預設:①圖上畫的是沙漏,裏面裝着的是一本本書……②這個單元要求我們做到閲讀要有一定的速度。③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④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2.聯繫實際,交流體會。

(1)提問:同學們平常閲讀時有沒有關注自己的閲讀速度?提高閲讀速度有什麼好處?

(2)指名交流。

預設一:平時我喜歡看書,但不太關注自己的閲讀速度。遇到自己喜歡的、容易讀懂的書籍,讀得會快一些;遇到生字多、不太好懂的文章,閲讀就會慢一些。閲讀速度快,相同的時間,讀的書就會更多些。

預設二:有時向別人借一本喜歡看的書,歸還時間緊,就會快速地看,只看主要情節。精彩的部分也沒辦法回看,更沒有時間摘錄好詞好句。

3.提出要求,激發期待。

同學們都喜歡閲讀,還能儘量去讀懂文章內容,這個習慣非常好!閲讀是一種本領,有許多的竅門。有些文章值得細細品味,而有些文章適合“鯨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國小階段默讀的速度要達到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怎樣做到既讀懂,又讀得快,還能讀得多呢?學習了這一單元,我們會掌握一些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幫大家實現讀懂、讀得快、讀得多的願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單元導語頁,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學習目標。談話引導學生聯繫實際閲讀經驗,再告知學生課標要求,使學生知需求與不足,對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充滿期待,產生學習動力。

板塊二

初嘗速讀,激發興趣

1.

閲讀背景,初試身手。

引導:請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默讀屏幕上的文字,説説寫了什麼。

課件出示:

1977年年末,劉章來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工作。當他見到人們搶着擠公交車,無序地橫穿馬路的時候,便想到家鄉的潺潺小溪,想到山裏人走搭石的情景。當他見到馬路上有磚頭或樹枝,人們寧可繞着走,也不肯彎腰拾起的時候,他又想到山裏人在雨水過後,自覺擺搭石的情景。他覺得搭石上有心意、有美、有情,便在1980年2月寫了短文《搭石》,向人們展示山裏人勤勞、無私奉獻、互助禮讓的美德。

2.學生交流。明確:這段話介紹了《搭石》的寫作背景,作者寫這篇文章來讚美家鄉人民勤勞、無私奉獻、互助禮讓的美德。

3.方法提示:我們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可以猜讀,不停下,不回讀。這節課,我們用這個方法來學習課文《搭石》。

語文要素

?設計意圖】閲讀課文的寫作背景,嘗試快速閲讀,既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又為理解課文的主旨打下基礎。

板塊三

導讀提示,閲讀檢測

1.學習提示,嘗試運用。

(1)導入:我國當代詩人、作家劉章被譽為“農民詩人”“草根詩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寫了家鄉人們的生活。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根據學習提示默讀課文。

課件出示: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瞭解了哪些內容?

①指名讀學習提示。

語文要素

教師強調:記下閲讀所用的時間,是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所用的時間,而不是目光掃過文字所用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地讀,讀的時候不分心,不被幹擾;讀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學習猜讀,跳讀,不要回讀。

②學生默讀課文。課件計時器啟動。

③學生完成閲讀任務,記錄閲讀時間。

2.檢測效果,瞭解搭石。

(1)閲讀後檢測。

課件出示:

r·搭石是(小溪裏橫着擺放的一排平整方正的石頭)。

r·搭石的作用是(任人走,任人踏,方便人們過河)。

r·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r·課文圍繞“搭石”,主要寫了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

r·搭石不僅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學生自我檢測,全班集體訂正。

(3)引導交流:請不同閲讀時長的同學彙報完成題目的情況,分享閲讀收穫。

預設一:我讀這篇課文用了3分30秒。我讀懂了什麼是搭石,搭石的作用是什麼,知道了鄉親們是怎麼擺搭石、走搭石的。還完成了檢測題,並且全對。

預設二:我讀得快,只用了3分20秒,但完成檢測題時,又回讀了課文,最後做對檢測題,用了4分多鐘。我想以後不能只讀不想,要邊讀邊思考,記下一些關鍵的信息。

3.閲讀分享,交流方法。

(1)引導:同學們初次閲讀課文,不僅能感知文章的基本信息,瞭解文章的內容,在提高閲讀速度上也進行了初次的嘗試。那麼,還有什麼好辦法能提高閲讀速度?看看我們的學習夥伴怎麼説。

(2)指名朗讀課後第一題,讀兩位學習夥伴的分享,並説説受到了什麼啟發。

預設:遇到不理解的詞句不能停留太久,如果不影響理解,就不再回看。回讀會使閲讀速度變慢。

(3)回憶自己剛才的閲讀過程,你們有沒有類似的體驗?有沒有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讀的現象?説説你的感受。

預設一:剛開始讀時,我不太理解“出工、收工”是什麼意思,但我沒有停下來,讀完後我猜測是上班、下班的意思。

預設二:閲讀過程中我發現稍微一分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詞句,需要返回去再讀,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

(4)教師點撥閲讀方法。

①“集中注意力”,不因為其他事,而將目光離開文章,同時,邊讀邊想,不分神。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回讀。注意力不集中,只讀不想,會使理解不準確。

②“回讀”是指閲讀中目光重新掃視前面讀過的文字。回讀的次數越多,閲讀速度就越慢。所以閲讀中要儘可能減少回讀的次數。

4.默讀練習,鞏固方法。

(1)引導: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快速閲讀課文第3自然段,記錄閲讀時間,完成閲讀任務。

課件出示:

·“走搭石”與過真正的橋的方法不同,二者的區別可以用“(緊走搭石慢過橋)”這句俗語來概括。

·“走搭石”時人們動作的協調有序表現在(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

(2)自我檢測,集體反饋。

(3)引導:請同學們彙報閲讀時間,反饋閲讀任務完成情況,説説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時你是怎樣做的。

預設:我用了58秒的時間來閲讀這段文字,在閲讀的過程中我集中了注意力,因此感覺比以前讀得快。“人影綽綽”這個詞我不理解,而且字音也讀不好,所以我就跳了過去。

?設計意圖】默讀之前,提示學生注意閲讀要求,初步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閲讀,不回讀。接着讓學生進行速讀實踐,用測試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提高閲讀的速度是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比原來閲讀的速度更快一些,而不是過分追求速度,忽略對課文的理解。

板塊四

自學字詞,檢查反饋

1.過渡:認識和理解了生字詞,我們能再次提高閲讀的速度。下面我們學習生字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3.檢測自學效果。

課件出示:

汛期

間隔

唯獨

譴責

懶惰

平穩

平衡

聯結

山洪暴發

脱鞋挽褲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1)指名讀。相機正音。

清波漾漾(yànɡ)人影綽綽(chuò)

(2)集中注意力,迅速找出下列每組詞語中不同類的一個詞。

課件出示:

a.汛期

防汛

喜訊

汛情

b.懶惰

惰性

偷懶

勤快

c.協調

威脅

協助

協作

d.衡山

平衡

衡量

均衡

(3)圈出不懂的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

①譴責:責備;嚴正申斥。本課指如果哪一處沒有搭石,人們會批評、責備那裏的人懶惰。

②清波漾漾:清色的水波在盪漾。

③人影綽綽:形容人影多,姿態美。綽:(體態)柔美。

④理所當然:從道理上説應當這樣。本課指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是應當做的事。

4.指導寫字。

課件出示:

(1)引導:你想提醒大家寫好哪個字?(指名説)

預設:①“懶”“衡”中間部分的最後一筆為了避讓右邊,都要變成點。

②“汛、訪、挽、隔、惰、穩、協”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③“隔”右部的“鬲”下面被包圍部分是一橫,不能寫成兩橫。

(2)學生練寫生字。

?設計意圖】五年級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理解字詞的能力強,本環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交流中指導學生分享學習生字的成果。

板塊五

問題導讀,佈置作業

1.圍繞問題,默讀課文。

(1)思考: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美?

(2)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課文,邊讀邊在文中相關句段旁邊寫下批註。

2.作業:做好閲讀批註,準備下節課交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圍繞核心問題再讀課文,把握內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板塊??

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快速讀文,抓住中心句。

(1)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指名讀出課文的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交流)

預設:課文主要寫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幅幅畫面,讚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相機板書:擺搭石

走搭石)

2.回顧課文,想象畫面。

(1)思考:説説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從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小組內學生交流。

預設:鄉親們擺放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兩人面對面走搭石、年輕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畫面都讓我印象深刻。

3.全班交流,體會情感。

學生交流預設:

(1)交流畫面一:心有他人擺搭石。

課件出示:

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從“無論……只要……一定……”“合適”“踏上幾個來回”“直到”等詞語中,體會到上了點兒年歲的人調整、擺放搭石非常用心、細緻,心裏想的是他人。

②指名朗讀。教師指導:讀出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為他人無私奉獻的美好情感。

(2)交流畫面二:協調有序走搭石。

課件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這些文字描寫了怎樣的畫面?從哪些詞語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預設:課文最美的畫面就是一行人協調有序走搭石的情景。“協調有序”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動作美,“嗒嗒的聲音”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聲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畫面美。

②品讀“協調有序”,想象畫面。

a.教師追問:“協調有序”是什麼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如果不協調有序會怎麼樣?(聯繫“緊走搭石慢過橋”來體會)

b.指名説一説:結合文句,你是怎樣理解“協調有序”的?

c.教師點撥: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沒有人指揮,可是,一行人走得就像有人指揮似的,那麼輕快,那麼整齊,那麼有默契,那麼有序,那麼和諧!這樣的動作就叫作“協調有序”。

d.指導朗讀。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速度一次比一次加快)

e.引導學生小結:所以,一行人走搭石,每個人心裏要——想着別人。這段話不但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動作美,還寫出了——聲音美,寫出了——畫面美,寫出了人們的——心靈美。

③再讀這段話,結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想象畫面。

a.“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怎樣的畫面?(指名交流)

b.學生配樂朗讀,讀出家鄉的人們協調有序走搭石的美好畫面,心中有他人的美好情感。

(3)交流畫面三和畫面四:互相禮讓走搭石,尊老愛幼過搭石。

課件出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俯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引導:這些句子描寫的是兩人走搭石的情景,從中你體會到鄉親們什麼樣的情感?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②指名回答。

預設:從“止步”“招手示意”“讓”“等”等詞語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相互禮讓;從“俯下”“背”可以體會到年輕人很尊敬老人。

③指導朗讀。

a.引導:用你的朗讀,讀出這種互相禮讓、尊老敬老的淳樸鄉情吧!

b.學生朗讀文段,讀出感受。指導讀好“總會”“伏下”“理所當然”。

?設計意圖】以課後第二題作為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品味詞句,體會情感,積累語感。

板塊二

拓展寫話,昇華情感

1.引導:走搭石的時候,還會有哪些動人的畫面呢?根據提示寫一寫。

課件出示:

·遇到孩子走搭石,大人總會(抱着孩子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遇到搭石被水衝得七零八落,人們總會(重新把搭石整齊擺好),大家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看到走搭石的婦女抱着孩子,拎着東西,人們總會(幫忙拎東西或抱着孩子),大家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學生反饋交流。

2.讀着這一幅幅畫面,劉章爺爺有怎樣的感歎?畫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學生交流反饋。

預設:劉章爺爺感歎: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讀着一幅幅畫面,你想説些什麼?

4.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提問: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預設: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是點睛之筆,讚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結尾借物喻人,起總結全文、昇華主題的作用。

?設計意圖】本環節抓住“理所當然”展開想象,拓展寫話,加深學生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理解,激發學生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讚美之情。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結尾的作用,學習結尾借物喻人的寫法

板塊三

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思考:回顧全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寫出作者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讚美的呢?

預設:課文圍繞“搭石”,寫了什麼是搭石,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品質的讚美之情。課文通過寫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具體事例來突出鄉親們的品質特點。

2.引導學生看板書,一起説説人們是怎樣擺搭石、走搭石的,再次感悟寫法。

3.小結:作者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藉助“搭石”這一平凡的事物,描寫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幾件具體事例,表現出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品質。結尾處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

搭石的美,讓作者銘記於心,流淌於筆下的文字中。家鄉人們的美好情感讓我們感動於懷,烙印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裏,指導我們的行動。

?設計意圖】本環節再次回顧全文,總結出文章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引導學生學語言,悟表達。

【板書設計】

5搭石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文質兼美,要讓學生在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中,想象畫面,感悟人們的美好品質,品味樸實的文字中藴含的美好的意境,讀是最根本的方法。

首先,本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多個環節的讀,每次讀的目標很明確。一讀明確目標,知道本單元要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學習借具體事例,突出人物特點;二讀體驗方法,藉助背景閲讀,激發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興趣;三讀感知內容,運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讀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四讀體會情感,圍繞核心問題,讀中想象畫面,感悟人物品質;五讀拓展讀寫,總結全文,感悟讀與寫的方法並拓展運用。

其次,在引導學生學習提高閲讀速度,讀懂課文的同時,特別注重創設讀寫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更利於激發學生讀與寫的表達靈感。例如,圍繞“理所當然”,創設孩子、婦女走搭石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拓展寫話。

師説教案篇4

設計意圖

幼兒喜歡水果,通過音樂引導幼兒進入遊戲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與同伴一起遊戲的興趣。

2、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的頭飾(香蕉、蘋果、橘子等)《水果水果真好吃》音樂光碟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播放音樂《水果水果真好吃》,創設情境,幼兒隨音樂邊唱邊表演歌曲。

2、今天我們一起做一個有關水果的遊戲,看看誰做得最好,反應最快。

二、介紹遊戲玩法並和配班老師進行詳細的示範

1、遊戲玩法

教師念兒歌:“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完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橘子蹲。”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2、教師示範

三位老師分別做蘋果、香蕉和橘子,按口令做相應的示範動作。

3、幼兒遊戲

請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水果頭飾,扮演各種水果,進行水果蹲的遊戲。

4、分組遊戲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和小朋友或家長繼續玩水果蹲的遊戲。

活動反思

?水果蹲》是一個孩子們非常喜歡且又容易的遊戲,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遊戲的慾望,我利用水果圖片,就是每個小朋友一個水果圖片來激發幼兒的興趣。這個遊戲是讓幼兒按口令做相應的動作,第一次我讓幼兒分成四組進行嘗試,每組同一種水果,這樣我想讓幼兒按口令依次輪蹲。同時使幼兒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還會訓練了幼兒的反應能力。

師説教案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天、地、人、你、我、他”6個生字。

2.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結合漢字演變課件,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發展演變,學習漢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會認本課6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藉助教具、初識“人”

三、圖文結合,學習“天、地”

四、教學“你、我、他”

1.中國漢字發展源遠流長,漢字文化對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等)的文化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和影響。(播放“漢字熱”視頻,引導學生感知。)

2.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要會説,還要會認讀、會運用這些漢字。(教師引導學生,明白學好漢字的重要性,樹立學好漢字的決心。)

1.課件出示古人行鞠躬禮的圖片。引導學生説話。

2.師:是啊,我們古代是非常注重以禮待人的,在路上遇到別人,或請別人幫助(拜別、感謝)都是要行禮的。所以我們古人造出來的“人”字就是一個謙虛有禮,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出示甲骨文“人”字)

3.那誰知道現在的“人”字是怎麼寫的麼?(鼓勵學生大膽上黑板書寫,對於學生書寫的對與錯,都予以肯定,然後再糾正。)

4.教師板書:人。教學認讀,學生齊讀兩遍。引導識記字形。

1.師:同學們,老師經常説我們要做一個頭頂天,腳踩地,堂堂正正的男子漢。那你們知道天和地這兩個生字怎麼讀寫嗎?(教師在黑板上書寫:天地)教師領讀,學生齊讀兩遍。

2.課件出示小篆體“天”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這張圖片像我們生活中的什麼?(學生自由討論交流,舉手發言)

(預設:一個人頭上頂着一個東西;一個人頭上戴着一頂帽子……)

3.出示“天”的字體演變動畫,引導學生了解其演變過程。

4.師:我們頭上頂的是天,腳下踩的是地,那麼“地”字有什麼特點呢?(偏旁是“土”)

5.板書:地,教師簡介“地”字的構字特點和演變過程。學生認讀。

1.師: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天、地、人”三個生字,誰還記得怎麼讀?(出示生字,指名讀,抽讀,師相機正音)我們經常會説“小朋友是一家,不分你我他”。那誰知道“你、我、他”這三個字怎麼讀?(教師引導認讀生字)我們應該如何識記?(學生識記字形)

2.師:同學們真是太聰明瞭,老師只是稍稍點撥了一下,大家就會認、會讀了,還能牢牢地記在心裏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繫生活等方法,認識“天”“地”等6個生字,並初步學習朗讀課文。?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的成功之處在於:?一、以圖片正音的示範形式引領學生跟讀,理解字義,此種方法能夠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引起學習興趣。課堂內容的初步導入較為成功。?二、根據身邊現存的生活場景進行教育。在國小一年級的學生中,教學應講究結合實際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在本課中教授“地”字的相關內容時,我結合教室內地面進行相關講解,可以使學生在學字時能迅速聯繫實際引起條件反射。?三、以日常交流的形式鞏固課堂內容。我將日常交流的“你我他”等日常用語銜接入教學內容,進行同類推導,引出“天地人”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頻繁應用,以此來鞏固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的不足之處在於:?一、在領讀過程中,因本課教學內容較為簡單,僅僅呈現了6個漢字,所以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字一頓的朗讀方式,朗讀節奏不連貫的現象。二、引領學生感受理解時,我採取了小組討論的課堂方式,但是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課堂紀律性明顯降低了很多。?以本課的教學實際出發,我認為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一、在課堂上給學生討論的時間過多,導致有的時候課堂環節完成度不高。?二、本課的教學內容十分簡單,在完成課程目標後的適度延伸並沒有做好,下次可以在教學目標完成之後讓學生結合實際,適度延伸。

師説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冬天不怕寒冷,堅持鍛鍊的態度。

2、認識冬季不同的保暖衣物,知道冬季衣物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

3、理解“厚厚的”、“毛絨絨”、“暖和”等詞語。

重難點分析:

重點:認識冬季不同的保暖衣物。

難點:理解“厚厚的”、“毛絨絨”、“暖和”等詞語。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佈置“小熊服裝店”

2、棉衣、厚毛衣、呢外套、羽絨服、棉鞋、手套、圍巾、帽子及夏天的裙子、短褲、t恤等。

3、娃娃圖片(小男孩、小女孩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維尼開了一家服裝店,裏面的服裝可多啦!有夏天的衣服,也有冬天的衣服,你想去看看嗎?不過啊,老師還得請你仔細逛,看一看,哪些衣服是冬天的,哪些是夏天的。好了,我們出發吧

二、展??

1、參觀小熊服裝店,引導幼兒感知冬夏季服裝的不同

⑴服裝店裏的服裝還真不少呢,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衣服啊?(讓幼兒大膽、自由説,老師給予指導)

摸一摸這件毛衣,什麼感覺的;再摸摸這一件短上衣,又是什麼感覺的啊,這兩件衣服厚薄一樣嗎?哪件厚哪件薄呢?哦,這是件冬天穿的棉衣啊,那你快穿上看看,是什麼感覺的,暖和嗎?再穿上這件薄風衣,你覺得暖和嗎?(通過感知、對比後引導幼兒説出“厚厚的”、“毛絨絨”、“暖和”等詞語。)

服裝店裏除了衣服,還有什麼啊?這些帽子圍巾和鞋子是一個季節穿戴的嗎?

小熊店裏的衣服可真不少,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⑵教師小結:夏天的衣服很薄,基本都是布做的,穿上後很涼快很透氣;冬天的衣服很厚,有毛線的、棉的還有羽絨的,穿上很暖和。

2、出示娃娃圖片,請幼兒幫娃娃選衣服

快看,丁丁和依依也來逛商店了,可是,他們不知道選什麼衣服好,誰願意幫他們選一選?(引導幼兒根據冬天的氣候特徵為丁丁和依依選衣服)

教師小結:冬天應該給娃娃選擇暖和的、厚的衣服,比如帽子、圍巾、手套、厚毛衣和羽絨服等,這樣才能抵禦寒冷,娃娃打扮的暖和又漂亮了。

3、遊戲:《服裝分類》

小熊服裝店的衣服很多,可是剛才我們在參觀的時候都把衣服弄亂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應該把衣服放回原處。這樣吧,我們一起幫小熊把服裝分類放好。我們把夏天的衣服放到紅色的貨架上,冬天的衣服放到黃色的貨架上,請小朋友們上來幫小熊整理一下。(提醒幼兒注意按季節分類,不要擁擠)

4、滲透簡單的冬季保健常識

冬天可冷了,所以好多小朋友都不願意到户外活動,只想呆在暖和的房間裏,可是這樣很容易生病哦。我們要做不怕寒冷的小寶貝,堅持户外鍛鍊,堅持每天來幼兒園,一起做健康寶寶,好不好?

三、結束

那我們就從實際行動開始!來,孩子們,穿上外套我們要出去户外活動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