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文化教案精選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04K

在教案中,教師可能會考慮如何引入新知識、激發學生興趣,以及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圍繞着教學目標來制定教案才是優秀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竹文化教案精選5篇,感謝您的參閲。

竹文化教案精選5篇

竹文化教案篇1

一、活動名稱:香香的餃子

學生情況:本班共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配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本班孩子聽覺能力為一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達到最適;語言年齡平均為3歲。

二、活動目標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並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給x吃。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幼兒熱愛家人的感情。

三、活動重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

四、活動難點

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並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給x吃。

五、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瞭解一些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兒歌《包餃子》、實物餃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餃子、水果模型、小動物模型、家庭成員的手指偶

六、活動過程

1、點名法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

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師擊掌問好。

2、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後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題。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餃子,(一隻手把另一隻手的五指往內、往外來回扳)

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隻手半舉並左右搖動)

師:兒歌裏,羊媽媽包什麼?

幼:羊媽媽包餃子。

3、出示實物餃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幼兒觀察、講述餃子的外形特徵,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歷。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餃子長什麼樣子?

幼:餃子像小船,像元寶,還像橘子瓣兒……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什麼時候吃的?

師:冬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耳朵都凍掉了。

師:餃子好吃不好吃?餃子裏面有什麼?

幼:餃子很好吃。餃子裏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雞蛋,有韭菜,有肉肉……

師:你們喜歡吃餃子嗎?你們會不會做餃子?

……..

4、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x吃。

師:“喵喵喵”,小貓來了,它説它聞到小朋友做的餃子真香!它也想吃餃子,誰想讓小貓吃餃子?

師:小貓説:謝謝你,你的餃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麼了?你也想吃餃子嗎?那麼誰想讓小狗吃餃子?

(引導幼兒練習表達:我把餃子給x吃。)

5、學習仿編:“我把x給x吃”的句式。

通過“我愛我家”遊戲,學習仿編句式。幼兒通過教師引導學習仿編句子。我們也請爸爸媽媽吃水果吧?如:我把蘋果給爸爸吃。我把香蕉給媽媽吃……

七、活動結束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動手製作食物的快樂。

八、活動反思

語言教學的核心在於“運用”二字。本次活動通過創設豐富的情景,讓幼兒在寬鬆的遊戲中不知不覺練習句型,大膽仿編。而且兩個情景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對於他們並不陌生,更容易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竹文化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瞭解北京的衚衕及作者賦予衚衕文化的內涵。

2.體味作者對衚衕文化的複雜情感。

能力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概括要點、提取精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賦予衚衕文化的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對衚衕文化所持的態度。

教學方法:

1.教法:點撥法

2.學法:朗讀法、討論法

輔助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談自己對於北京的印象(莊嚴,古老,現代)

2.學生髮言,談談對與北京的印象

3.用多媒體觀看幾張有關北京的圖片

4.自己.總結:北京不僅是帝王之都,也不僅是現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裏有着許許多多的衚衕,它們一樣也是北京文化發展和歷史變遷的見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簡介(多媒體呈現)

汪曾祺(1920~1998),江蘇高郵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職大中國文學系。他當過教師、編輯。不平凡的生活經歷,使之對社會、對人生有深刻獨到的見解,尤其給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對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聖手”之稱,代表作有小説《受戒》《大淖記事》等。

三、整體感知,明確學習內容

1.提問:你們覺得衚衕是什麼樣的?

接着用多媒體觀看幾張衚衕的圖片。

2.提問:什麼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體.總結明確:文化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文化具有階級性、地域性、民族性。

3.提問:什麼是衚衕文化呢?請同學翻看文章找出有關語句。

然後用多媒體呈現有關語句:

“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閒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等等

(學生分組討論),談談比如“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優缺點,有意識得培養學生辨證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四、理清思路,理解衚衕文化的內涵。

1.齊讀14段,談談北京的衚衕有哪些特點。

方法:抓關鍵句子和關鍵詞

(在學生讀課文的同時自己板書:佈局,名字,數目,環境)

(讓學生走上來在黑板上填寫有關特點的字詞)

竹文化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弟子規》的由來

2、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3、體會做事小心謹慎,講信用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明白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課前準備:

聽相關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説文解字

1、出示: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2、解字:弟子(學生)

聖人(孔子)

孝(孝順父母)

弟(友愛兄弟弟姐妹)

謹(小心謹慎)

信(講信用)

3、解釋:《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聖人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

(二)、故事引導

1、講關於孔子和子路的故事

2、你還知道哪些關於孔子的故事

3、講宴殊故事

晏殊是宋代名臣,還是著名的文學家。

晏殊小時候便有神童之譽。一次,皇上讓他參加御前考試,拿到考題後,他馬上請求皇上另出新題,並老老實實地稟報:“這個題目,我十天前正好練習過,草稿還存在家裏,為考出真才實學,請為我出道新試題。”他這種誠實的態度深得皇上賞識。考中進士後,晏殊仍然每天閉門讀書,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學,頗得世人好評。

(三)、熟讀成誦

1、開火車讀古文

2、小組讀古文

3、開展小組背誦比賽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

(1)爸爸媽媽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裏

(2)妹妹向我要一支鉛筆

2、説一説,為什麼要這樣做

3、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會有什麼後果:

(1)小明在教室裏撿到一塊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沒人發現,就放在了自己的鉛筆盒裏。

(2)小華答應借給曉紅一本漫畫書,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卻不帶來

4、小結道理:一個人只有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言語行為中小心謹慎,講信用,才會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竹文化教案篇4

一、目的:

1、鍛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自力更生的意識。

2、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

3、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增進父母親情

二、時間:

20xx年12月10日小班8:00開始中班8:30開始大班9:00開始

三、準備階段:

1、請家長準備:擀麪杖、案板、圍裙,菜刀(班主任合理分組安排)

以微信、家長會等形式告知家長時間、地點、家長需要準備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長)

2、幼兒園廚房準備:餃子餡、包餃子面、廚房以班級為單位分好,廚房12月10日上午8:00之前準備好餃子餡、包餃子面、等待班級生活老師來領取

3、班級準備:洗手液體、洗手水。

四、活動階段:

(一)介紹冬至來歷

冬至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間最長的一天。由此,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夜間開始一天天變短。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我國古代,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不僅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祭天祭祖外,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以防天冷凍掉耳朵”、宰羊、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二)以班級為單位親子活動開始包餃子分工:

1、家長孩子分別擀皮、包餃子

2、班級保育員:負責廚房領取包餃子麪糰、餡料,和指定家委會人員負責把包好的餃子送到廚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師:負責維持班級秩序、指導家長孩子擀餃子皮、包餃子、活躍班級親子包餃子氣氛

4、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拍照、指導、維持秩序

比賽:

1、擀皮

2、包餃子

3、吃餃子

五、煮餃子階段:(2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集中包好的餃子送進廚房並負責把煮好的餃子拿回班裏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師協同家委會:組織孩子開展兒歌、唱歌、故事、親子朗誦等活動(班主任設計好)(等待餃子煮熟)

3、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維持家長秩序

六、吃餃子階段:(30分鐘)

1、生活老師和指定家委會專人:負責把煮熟的餃子分發到小朋友的餐盤中,請小朋友們品嚐自己包的餃子。

2、邀請家長品嚐————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分發和維持秩序

七、活動結束

竹文化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瞭解衚衕及其衚衕文化的特點。

2.讀懂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那種懷舊與超脱的情感。

3.初步訓練概括要點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學生概括要點的能力。

2、通過語言的品味,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反饋(3分鐘)

1.乾燥2.浮躁3.綠草如茵

4.桃李不言,。

5.淡泊以明志,。

及時做出評價。

二:導入(2分鐘)

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作為歷代故都,以其飛躍的發展速度,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了海內外眾多關注的目光。它有着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繁華景象。也有着歷代王朝留下的美輪美奐、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的建築。而有一位文化老人,卻把目光投放在了京城中毫不起眼的小衚衕上。他,就是著名作家汪曾祺。衚衕雖小,這位文化老人卻看到了其中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們一起來看《衚衕文化》。(板書標題)

三:瞭解作者(3分鐘)

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高郵一個書香門第。我國現當代著名的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代表性的作品有小説《受戒》《大淖記事》等,散文有《故鄉的元宵》《衚衕文化》等。

作者常年居住在北京,也可以算得上是個“老北京”了。所以他對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十分廣泛的瞭解和十分透徹的理解。這篇文章是他給攝影集《衚衕之沒》寫的序。作者面對着自己長時間生活其中卻又即將消失的衚衕,感情非常複雜。這節課我們來看這位老人為我們講述了衚衕的哪些特點?衚衕文化又有哪些內涵?作者對於衚衕文化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四:解題(2分鐘)

文化:廣義上指人類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包括人的生活習慣,觀念意識。

板書:文化:生活習慣,觀念意識

五:學習第1-4段,歸納總結衚衕的特點。(15分鐘)

1.教師進行學法指導:

如何概括每段要點,進而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是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概括全文要點,須先把握每段要點。因此,我們在閲讀時要抓住段落的總起句、總結句、主旨句、關鍵詞句等,理清每個句子與中心句或關鍵句的關係。

板書:總起句、總結句、主旨句

2.第一段:(學生快速朗讀)找出中心句:即第一句。

關鍵句是“大街、衚衕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要使學生在自讀時就能發現這些句子的價值,必須提醒他們分析段落時應該有全文意識,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留下這個問題,最後總結,起統領全篇的作用)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北京胡同的?衚衕又是怎樣影響這北京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的呢?(即概括每一段的要點)

作者先介紹衚衕的特點,在找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衚衕特點的時候注意把握關鍵句。

3.學習第2-4段,

第二段:(學生快速朗讀)

關鍵句是“衚衕的取名,有各種來源”。因為下面的全部舉例,都是説明衚衕得名緣由的,例子很多,足見衚衕取名的來源之廣。板書:取名

第三段:(齊讀)

寫了衚衕的數量。板書:數量

第四段:(自讀)

寫了衚衕是溝通大街的網絡。板書:作用

4.小結衚衕的特點。

六:學習第5-12段(15分鐘)

1、過渡到第二部分的學習

那麼,長期生活在這樣方正而安靜的衚衕裏的居民又形成了一種怎樣的生活習慣和精神狀態呢?它們是怎樣表現的呢?為什麼會這樣?學習第5-12段,按前面介紹的概括要點的方法進行概括。

2.學習第5-12段:

第五段:(學生齊讀)

關鍵句是“衚衕、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從而結束了對衚衕在城市建築方面的特點的介紹,段末點題,點出寫作本文目的,開始轉入對衚衕所連帶的地方文化性質的思考。本段也就是本文的樞紐,它連接着“北京胡同”和“衚衕文化”兩部分。

第六段,第七段:(學生速讀)

關鍵句是“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板書:封閉

寫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獨門獨院”,其本質也是自我封閉,他們寧願把自己關進比衚衕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裏。北京人講究處街坊,把握“除了”和“此外”,得出真正意思在於“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學法指導:抓住關鍵詞)

第八段:(學生速讀)

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滿足現有的一切,拒絕外界事物到了固執的程度,當他們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時,天知道他們與多少“別處”的優長和進步失之交臂。

板書:易於滿足

第九段:(學生齊讀)

愛看熱鬧,不管閒事。他們生為“民主運動策源地”的“民”,卻對民主運動漠然視之,其思想本質仍是滿足於現有的生活。板書:愛看熱鬧,不管閒事

第十到第十二段:(生速讀,找出能反映“忍”的事例,並讀出感情,體會作者的語言特色。)

對“衚衕文化”的封閉性質作更深入的剖析,指出其精義是“忍”。封閉的衚衕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種低水平低層次的心理滿足,當這種期望的水平或層次被人為地不斷壓低時,滿足會變得愈來愈不容易,這時“忍”就成了維持這種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礎。在這三段中,作者各選取一個典型材料來表現“忍”。所以説它們典型,是因為這些材料都是通過北京人在忍無可忍的情境中逆來順受忍氣吞聲,來暴露正是“忍”在支撐着衚衕文化。(學法指導:這三段,要聯繫上下段落,提煉出其要點和聯繫點。)板書:忍

5、生活在衚衕裏的居民長期以來形成的這種生活習慣、精神狀態,作者稱之為“衚衕文化”。那麼,衚衕與衚衕文化之間的聯繫點是什麼?

找學生回答,師總結:

衚衕的方方正正的特點,影響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市民的思想,並形成了封閉的衚衕文化。北京胡同的建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文化特點。由於衚衕的安靜閉塞,使衚衕裏的人們很少與外界接觸,不瞭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思想,形成了他們封閉守舊,安於現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過安逸日”的小農意識;衚衕的方正特點又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到其思想意識,封建正統思想較為嚴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已,逆來順受,甘做順民。

(回到第一段,“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是全文的領起句。重新把握文章結構,複習把握關鍵句的方法和意義。理清全文結構,形成板書。)

七:學習第13-15段(3分鐘)

1、教師範讀第13-15段,思考並討論:

衚衕與衚衕文化的前景如何?

寫了衚衕文化時發展趨向,隨着衚衕的衰敗、沒落,衚衕文化也在走向消亡。隨着舊城的改造,衚衕消失了,衚衕文化也會消失沒落。因為衚衕文化的封閉性不符合時代開放前進的步伐,而且衚衕文化中有一些消極的東西,必然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而被遺棄。因此,衚衕文化的沒落是必然的。

板書:沒落

2.結合作者的經歷,思考:面對這種情景,作者心頭會湧現出一種什麼心情?

明確:這個層次的難點在於對作者感情的把握,應該説,有着悠久歷史的衚衕文化曾長久地體現着北京市民的生態和心態,它的衰落確實帶給了作者悵惘和憂傷。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衚衕文化已經走完了它的生命歷程,向它告別是時代的要求。因此,作者的心情很複雜。在情感上“懷舊和感傷”,作者熟悉並喜歡衚衕文化,所以面對衰敗的衚衕時,不禁有點感傷。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識到改革開放的今天,封閉的衚衕文化走向沒落是必然的。

板書:傷感,理智

八:課堂小結(2分鐘)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本文雖是篇書序,可又不同於一般的評點或介紹性書序,實質上是一篇匠心獨運,充分顯示作者個性風格的小品文。通過本文的學習,使我們進一步瞭解了序言在形式方面自由多樣的特點,也瞭解到了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闡述的道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