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的美術教案參考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6W

出色的教案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同事進行教學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一個成功的教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進行修改和完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碗的美術教案參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碗的美術教案參考6篇

碗的美術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熟悉和喜歡的圖形、顏色進行多種簡單裝飾。

2、喜歡繪畫,學會且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美麗的熱氣球》

2、各種大小、各種顏色的熱氣球

3、水粉筆、毛筆、丙烯等工具和材料

4、必要的時候能夠提供熱氣球範畫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運用熟悉和喜歡的圖形、顏色進行多種簡單裝飾。

難點:喜歡繪畫,學會且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來把我們的美工區裝飾的漂漂亮亮的好不好!”

(二)進行部分

1、通過觀看課件,引導幼兒瞭解熱氣球的大小、顏色、形狀、結構等

重點提問:

(1)你們看到了什麼顏色的熱氣球?

(2)都有什麼形狀的熱氣球?

2、支持、鼓勵幼兒觀察和擺弄熱氣球。

教師:“你們去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熱氣球。”

3、支持、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為熱氣球裝飾。

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顏料需要多少用多少,用完了再去拿;保持地面清潔等

4、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向教師、幼兒介紹。

教師:“裝飾完的小朋友與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裝飾好的熱氣球裝飾起來

教師:“看!我們的美工區漂亮嗎?快給自己鼓鼓掌吧!”

碗的美術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民族服飾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特點。蒙古族的長袍及腰帶和靴子、藏族的甩袖、維吾爾族的花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徵的服飾。為加深幼兒對民族服裝的瞭解與認識,讓其充分感知民族服飾的美麗,激發大班幼兒繪畫與製作民族服裝的興趣,特設計本次服裝設計活動。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飾,瞭解服飾在衣領、袖口、飾品等處都有多樣化的圖案設計。教師可選擇“二方連續紋樣”作為切人點,引導幼兒運用“二方連續紋樣”創造性地設計自己喜歡的民族服裝,感知民族服裝的圖案美。

【活動目標】

1.認識二方連續紋樣,瞭解二方連續紋樣在民族服裝中的應用。

2.能運用二方連續紋樣設計自己喜歡的民族服裝。

3.感受民族服飾的多樣美。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課件《漂亮的民族服裝》(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飾圖片)、二方連續圖案的圖片。

2.《幼兒學習材料》——美術用紙第 7 頁。

3.少數民族服裝、背景音樂《月光下的風尾竹》。

【活動建議】

1.請幼兒描述自己所喜歡的民族服裝,感知民族服裝的美。提問:你最喜歡哪個民族的服裝?為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用二方連續紋樣繪畫、裝飾民族服裝。

(1)出示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裝飾花紋的特點。提問:這些服裝分別是哪個民族的?都有哪些花紋?這些裝飾花紋都出現在什麼地方?

小結:少數民族服飾色彩鮮豔、紋樣豐富。裝飾花紋主要在領口、袖口前胸、後背、裙邊等地方出現。有的服飾上繡滿龍風、花卉、蟲鳥等圖案象徵吉祥如意。

(2)出示二方連續紋樣圖片,讓幼兒欣賞後總結其規律。提問:這些花紋有什麼規律? 你還見過哪些二方連續紋樣?

小結:以一個或兩個單位紋樣,在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帶狀形平面上,作有規律的排列並已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無限連續循環所構成的帶狀形紋樣,稱為二方連續紋樣。

(3)教師示範。展示服裝輪廓圖,引導幼兒用二方連續紋樣進行裝飾,教師隨幼兒説出的花紋在服裝的前胸處裝飾,給幼兒以啟發。

3.幼兒在美術用紙上嘗試運用二方連續紋樣進行裝飾。

提示幼兒運用二方連續紋樣在服裝的不同部位進行創造性的裝飾,鼓勵幼兒裝飾出不同紋樣圖案的民族服飾。

4.幼兒展示作品並交流設計的意圖。

(1)教師提問:你設計的是哪一個民族的服裝?用的是什麼二方連續紋樣?你認為你的設計好在哪裏?引導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其創意。

(2)幼兒隨音樂身穿民族服裝跳民族舞。

碗的美術教案篇3

1、欣賞盛開的虞美人花,感受花朵顏色的鮮豔,嘗試用水粉濕畫法表現虞美人花。

2、學習用點畫的方法表現花朵,感受濕畫法產生的特殊變化。

3、喜歡用水粉筆作畫,體驗成功感。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一些春天的花,有使用水粉筆作畫的經驗。

2、物質準備:ppt,實物投影、濕畫紙,托盤、紅、黃、綠水粉顏料,大號、中號水粉筆、美勞杯、棉籤、抹布等。

1、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許多花兒都開了,你喜歡什麼花呢?

2、欣賞虞美人,感受其顏色、外形獨特的美。

(1)出示ppt圖片1,引導幼兒遠觀虞美人,感受大片花叢的視覺震撼。

——師:草地上開了一大片特別的花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師:漂亮嗎?看到這麼一大片花兒你有什麼感覺?

(2)出示ppt圖片2,引導幼兒近觀虞美人,感受花朵的造型細節。

——師:你能發現這花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花瓣是什麼樣的?像什麼?花莖呢?(細細長長)

(3)出示ppt圖片3,引導幼兒感受一簇花的顏色、疏密、高低的變化。

——師:這片花叢裏的花兒是怎麼排隊的?有的。。。有的。。。(有的紅有的黃,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靠得近,有的離得遠。。。。。。)

(4)瞭解虞美人花朵的名稱。

——師:這麼好看的花兒,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虞美人。

3、欣賞愛米爾的作品,感受濕畫法表現的花朵。

(1)出示ppt圖片4,引導幼兒欣賞作品,簡單介紹畫家愛米爾。

——師:有個畫家叫愛米爾,他也很喜歡虞美人,還把它們畫下來了呢!看!

——這幅畫裏的花兒美嗎?美在哪裏?有哪些顏色?最多的是什麼顏色?聽!花兒們在幹什麼?

(2)介紹並示範濕畫法,提出繪畫要求。

介紹打濕的畫紙,觀察水粉筆畫上去後發生的變化。

——師:愛米爾畫畫用的紙和我們的平時可不一樣,他先用水打濕畫紙,花朵怎麼畫?誰來試一試?(引導幼兒觀察方法與變化)

鼓勵個別幼兒嘗試示範用大號水粉筆點畫出花朵,棉籤畫花莖和葉子。

提出繪畫要求:用完什麼顏色的筆還要放回相同顏色的美勞杯裏。

4、幼兒自由創作表現,教師巡迴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繪畫,給與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適當幫助。

(2)重點觀察幼兒水粉筆的運用,以及運用水粉的習慣。

5、展覽幼兒作品,共同欣賞。

碗的美術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橡皮泥、紙盒是孩子喜歡用來玩耍的材料,可塑性強,並且充滿着大自然的氣息。因此,以它作為學習的內容,不但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孩子天生好動好玩的需要,還可以通過遊戲活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培養多方面的能力。本課教材通過學生製作文具,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與探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使學生最終能達到正確的用捏、搓、按、畫等方法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

教學目標 :

1、 認知目標:在仔細觀察常用文具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設計繪製造型新穎、色彩鮮豔的各種常用文具。

2、 能力目標:發揮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藝術的聯繫和互動中,獲得用藝術的方式美化和表現生活的能力。

3、 審美目標:使學生了解藝術形式美感及其與設計功能的統一,提高學生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

4、 品德目標:促進學生形成愉快的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現代意識和創新精神。

5、 情感目標:培養有計劃、有目的學習行為習慣並加以愛惜文具愛生活的情感滲透。

教學重點:

打開學生積極、豐富的創造性思維,啟發學生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對文具的製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難點:

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感受其中的奧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學具準備:

1、 紙盒、廢棄的小瓶、橡皮泥、剪刀、雙面膠、文具的資料、自制"外星人"展示版2、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新穎別緻的文具

教學方法:

示範法

教學媒體: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導入新課:

1、 出示教具"外星人"展示板。導入,文具星球來的外星人想和同學們交朋友。創設教學情境。 進入教學的特定情境,説出自己的感受。 貼近學生的年齡,激發學習興趣。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學,要和他説一説你最喜歡的一種文具是什麼?這種文具有什麼作用和特點?它美在哪裏?提出課程的基本要求。 説説自己心愛文具並請同學相互欣賞。 利用實物投影儀直觀展示,鼓勵學生展示自我,鍛鍊其表達能力,增強自信心。認識文具特點體會造型美、色彩美。

三、講授新課:

1、 情景引申。它有很多小禮物想送給大家,但是他要我們自己做一件獨一無二的文具和他交換才行。我們怎麼做哪?設疑集思。 相互討論,如何利用自己所帶的廢棄紙盒或其它的物品製作新穎、別緻的文具。 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其積極思考勇於探索的精神。

2、組織學生相互解決問題。作簡要小結,表揚鼓勵有創意的設計想法。 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進行簡單製作過程的説明。 完成教學重點的突破,化解難點。

3、出示成品引導學生分析製作材料、方法、優缺點。 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使學生明確自己的設計目標。

四、佈置作業:

1、根據學生個性能力的差異,引導學生自由選擇畫,捏、撕、貼等方法,構思設計與眾不同的文具。 個人或二人、三人結合進行實際製作,鍛鍊自己動手能力。 鼓勵創新,使學生在更自由的空間裏發展創造思維。

2、課中小結,充分肯定學生大膽自由的設計,並及時予以幫助指導。 進行相互欣賞和交流,繼續完成更新穎的學習用品。 開拓學生思維取長補短相互借鑑,發現問題予以糾正。

五、小結:

輔導學生完成完整的作品,並進行課堂展評。 把作品展放在"外星人"的展示版上,相互參觀自我評價。 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並促使學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收拾整理 根據課堂情境和"外星人"互換禮物。提出新要求,"外星人"喜歡乾淨,整潔的教室,我們大家一起來進行整理。 學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餘物品。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課後拓展 提出希望,課後請同學們利用身邊的多餘材料,再設計幾種不同的新穎學習用品。利用學生的興趣延續性把課堂學習轉化成持久的學習習慣。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於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學習工具,喚起學生對自己工具朋友的熱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我這節課最成功之處,至於一些製作方法和繪畫技巧,我們在作業的過程中也得到了煅煉。

碗的美術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2、對手工製作的一般規律和過程有個良好的認識與體驗。

3、培養動手製作能力。

4、培養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課前準備

範畫、課件、摺紙作品、各色蠟光紙、音樂帶、水彩筆、黃色塑板、雙面膠,若干樹葉和花布頭等。

教 學 流 程

一、導入:

1、老師手拿一隻紙折的千紙鶴入場。

2、老師提問:“動物王國中發生了什麼事?”

3、老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為哪個小動物最美?為什麼?”

6、深入:“小朋友,你們還認為什麼小動物的體形和顏色很美?為什麼?”

7、學生站出來,學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和動態。

8、老師提問:“圖片中的是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不同的特點?身體各個部分互相有什麼比例特點?”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動物王國裏這麼熱鬧,我們的紙動物也想來湊湊熱鬧。”

2、投影儀展示:出示不同顏色、形狀、動態和種類的紙折小動物。

3、每出示一個後提問:“這個小動物有什麼樣的特點,它的身體比例關係怎麼樣?”

4、開始引導比賽,學生準備動手製作摺紙小動。

5、按學生意願,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

6、老師講解折剪小動物的三大要領:

(1)要按照摺紙的規律來折。

(2)可以在摺紙的基礎上,用撕、剪、貼等方法進行完善作品。

(3)用畫筆添加小動物的各個部分。

三、練習:

1、開始引導學生採用各種方法進行摺紙練習。

2、老師坐在地上和學生一起動手摺紙,並輪流帶學生做摺紙小動物。

3、在折、剪的過程中,老師提醒學生可用多種方法進行製作。四、評議:

1、老師隨堂進行評畫,請折得快的學生講解自己的作品,然後大家一起評議。

2、學生將自己好的作品按種類貼在黃色塑板上進行展示。

3、老師在三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狀和特點,讓學生猜是什麼動物。

4、老師請作者上來講評自己的作品的特點和製作方法,請其他學生也評議。

五、延伸:

1、學生將自己的摺紙作品貼在黃色塑板上,將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師提問:“小動物這麼美,周圍好像缺了什麼?”

3、老師和學生一起用水彩筆將摺紙小動物四周美麗的風景進行添加。

4、老師坐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欣賞美麗的動物王國。

課後總結:

碗的美術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重要內容。《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有意圖地運用形、色、肌理、空間和明暗等美術語言,選擇恰當的工具、材料,以繪畫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本課通過認識與理解線條、形狀、色彩、空間、明暗、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嘗試描繪物體的立體感,提高學生對身邊物體的關注,並能運用多種工具材料去記錄身邊的物品,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慾望。理解用不同的工具表現任何物體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情。

該課與單純的素描技法教學有明顯不同,以往大多畫石膏幾何圖形,明暗更強調同一表現方法,同一種工具,同一角度。而本課最大的不同則將物品當作有生命的物質。工具材料只是用來表達自己對物品情感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表現自己個性的手段,它更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更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

教材在版面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分別用文字和圖片介紹了造型的一般要素,物體可用色彩去表現,也可以用線條和明暗關係去表現,各種不同的工具所表達的情感和視覺效果也會不同。各種物品的擺放(構圖)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能力去選擇,每一個局部都可成一幅畫。在內容的選擇上更是貼近學生的生活、書籍、瓶花、水果、書包、足球等等,啟示身邊的物品是很多的,隨時都可取來作為描繪的素材。第一版面通過四幅圖片説明描繪身邊物品時的不同表現內容、形式、技法和工具,古代與現代,各種表現方法,都能在記錄生活的同時,體驗到美的愉悦。特別是馬蒂斯的鋼筆《靜物》畫、簡潔中給人以飽滿、流暢的線條造型,物體之間前後大小高低的疏密關係,表達了畫家對生活熱愛的情感。同時也啟示該課主要以線造型為主的表現方式。第二版面主要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去表現物象的形體結構、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段,通過這種藝術觀念的滲透,倡導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法方式去表現物象。第三版面主要是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擇和合作進行物品的組合擺放練習,圖片分別出示了學生在合作擺放靜物、提示可選擇和利用的物品,有取景框的圖片更是説明一組靜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見解去取捨,可橫構圖,豎構圖,可壘景可局部,使一組靜物產生無數種構圖的方法,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加強,同時個性也可得到張揚。在表現方法上既然是體驗,也不要求學生一定要畫完整,或者非要從整體到局部,教材啟示:“可以從任何地方開始畫”,根據時間、能力逐步添加使作品豐滿。第四版面主要在表現角度上給學生拓寬視野,角度不同會產生更多的變化,更有奇特感,也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啟示學生要學會從多角度去觀察思考。出示的學生習作也是不同工具、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完成的。基本體現了“線為主的素描作品。在教學中,建議教師結合課本的文字和圖片,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以自己獨特方式去觀察、探究與表現。在表現技法上以線條為主,適當加以明暗,儘量在透視上淡化,免受透視束縛,在表現內容上,以學生身邊可取物為主的組合;在表現形式上具象、抽象、粗獷、細膩均可,在表現材料上不做統一規定。不能把教師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強加給學生,更不能上成純技法素描課。

教學目標

①通過對靜物畫的欣賞,練習,去感悟物質的生命存在,能夠理解藝術家通過靜物畫的創作,表達一定的主題,傾訴自己的情感。

②通過讓學生合作擺一組靜物,瞭解靜物畫的構圖組合方法、並能嘗試運用各種工具,從多種角度表現物品,掌握一定的繪畫表現方法。

③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①瞭解靜物畫的多種表現方法,重點了解線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現方法。

②瞭解靜物畫的構圖、靜物的選擇與搭配關係,嘗試用多種視覺角度來觀察和表現物體。

二、教學難點

在靜物素描表現過程中如何體現個性和情感。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1、課前準備

教師:各種不同表現風格的靜物範畫(最好能做成多媒體演示,便於學生直觀瞭解和比較)。

學生:分組帶水果、文具用品。

2、教學策略

引導階段:

欣賞和分析:以教材為主,適當增加一些其他類似圖片。從古至今許多畫家都把描繪身邊的物品作為記錄生活的一部分,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表現它們,並藉助這些靜物的表現來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舞蹈紋彩陶盆上刻畫了

新石器時代人的生活情景。(出示範畫,在對話中説明這些作品的時代和不同的表現方法,逐漸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物品的外觀造型、色彩、材質、圖形等方面,師生共同進行討論,學生評述。)

教師歸納: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態、造型各異,把自己喜歡的物品當作繪畫對象畫下來,我們就稱它為“靜物”。

體驗階段:

(1)展示多張以不同材料、不同內容表現的靜物畫圖片。請學生在欣賞、評價自己喜歡的靜物畫作品的同時,嘗試去理解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感。

(2)教師結合範圖分析歸納:

線在繪畫中被廣泛運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現力的手段。如:線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輪廓、特徵動態,也可以表現對象的內在結構,還可以用變化的線,通過線的粗、細、虛、實、剛、柔、深、淺等變化,表現物品的質感、透視、空間美系等。

請學生就手邊現有的工具,如鋼筆、圓珠筆、鉛筆、彩色水筆等,用線造型的方式,分組寫生課桌上的文具盒、教科書或者各種水果,注意物品之間的位置、比例關係。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線的表現便於我們捕捉對象的形體結構,加一些明暗則能增強靜物的體積感,教師結合範圖分析明暗產生的原因、明暗變化的規律,明暗造型在靜物表現中的作用。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來評述明暗造型表現靜物的方法。

3、作業過程

請學生根據所學的明暗造型知識,在線造型靜物練習的基礎上,按照靜物的光源,依據明暗變化規律,給其上簡單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

4、活動要求

展示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發和調動學生討論興趣的物品。展示的靜物作品除表現者的表現意圖或情感。

要求學生能用線基本表現出物品的大小、結構、比例等關係,對明暗造型不作深入要求,但要了解相關知識點。

5、評價方式

(1)通過小組相互交流作業,各自提出不同意見。(2)師生共同評價具有代表性的作業。

6、評價點

(1)作品是否表達了自己的某種情感。(2)靜物表現方法是否與他人不同。(3)瞭解了哪些相關知識。共3頁,當前第2頁123

(第二課時)

1、課前準備

學生生活或學習中較熟悉的物品,如書包、課本、文具用品、體育用品,也可請學生準備自己喜歡的物品。

2、教學策略

引導階段:

多媒體出示各種物品,讓學生選擇出幾組最適合擺在一起的物品,並説出理由。引出本節課學習內容一一靜物畫的構圖、靜物的選擇與搭配。

體驗階段:

(1)請每組學生根據自己所帶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來進行組合擺放。

(2)根據每組擺放的情況,請學生代表先作點評,教師再作分析總結,如何根據主題選物,如何擺放,如何構圖等。然後再由小組共同作適當調整。

(3)每組學生根據調整好的靜物組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己喜歡的角度進行表現。表現工具不限,表現形式主要以線造型為主,可適當添加一些明暗。

總結歸納階段:

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點是如何採用不同構圖、不同觀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現物體的,作品反映了怎樣的個性。

3、活動要求

(1)每班分組時,可分成4~6人一個小維,擺放的物品不宜太複雜,否則會降低學生表現的慾望和積極性。

(2)學生根據自我的能力大小,有選擇性地表現對象。

三、學習評價建議

(1)學生能否通過欣賞和思考,表達出自己對靜物作品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2)學生能否藉助線來表現自己對身邊物品的觀察和理解。

(3)學生能否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後、大小、高低、構圖等關係。

(4)學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靜物組合的擺放。

四、教學資料庫

寫生,是指直接對照實物、實景進行客觀描繪的一種表現形式。素描寫生,是用單色工具在“二維”的平面畫紙上,摹寫客觀物體“三維”空間的繪畫方法。寫生表現的三大要素是:形體、色彩、空間。

靜物的種類很多,初學者在剛開始靜物寫生時,要選擇比較簡單的物體作為訓練對象。一般説來,形狀單純、表面平整、色彩單一、近似幾何體的物體較為簡單,例如茶杯、紙盒、雞蛋之類。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可以添加比較複雜的物體,例如玻璃器皿、竹編器、毛皮等、還可以將石膏幾何體與靜物佈置在一起,使兩者產生強烈對比,以增強畫者對人造物與自然物的不同感受。一組靜物一般需要3~6個物體。在挑選物體時大家要注意選擇形狀、色彩、材質不同的物種。但在同一組物體選擇上儘量保持物品用途的一致性,例如以書包、書本、鉛筆盒組成的有學習內容的組合物體作為寫生的對象。

?舞蹈紋彩陶盆】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高14釐米,口徑29釐米。腹部最大直徑28釐米,底徑10釐米。1972年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它上面的彩繪內容,是直接地表現了原始人愉快而歡樂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側面。此盆由泥質紅陶製成,器形較大。盆的脣部及內外壁均有彩繪,盆外和脣部裝飾簡單。畫的是平行帶、勾葉圓點紋和弧線三角紋一類的幾何紋樣。腹內壁上部彩繪是主體紋飾,由三列相同的舞蹈場面所構成,舞蹈紋圖案每組5人,手拉手,面向一致,頭側各有辮髮,擺向劃一,環繞盆沿形成圓圈,列隊而舞,這是一支歡樂的舞蹈隊伍。此彩陶盆的出土,使我們形象地看到原始舞蹈的情景,為探索我國氏族公社時期的原始舞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彌足珍貴。縱觀舞蹈紋盆的整體畫面,線條簡練、流暢,寥寥幾筆就把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畫面中人物佔有突出的地位,且神態逼真,具有較高的藝術鑑賞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