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乘法》教學反思9篇 《探討筆算乘法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6W

本文主要反思了過去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算法——筆算乘法。通過分析其優缺點及教學應用,提出了進一步改進的建議,以期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9篇 《探討筆算乘法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第1篇

在教學中我體會到,對這一知識的教學千萬不能急,不能光看學生計算出的結果正確與否,還應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簡單的計算,實際上對初次學習的學生來説是挺困難的事情。在教學中應多觀察多思考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其對症下藥。同時,加強對算理的理解是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方法的關鍵。

本週初學筆算乘法,首先學習不進位乘法,問題不是很大;後學習進位乘法,問題就出現了,我認為原因是。

1.學生計算基礎差。有一部分學生口算加減法本身就不過關,乘法口訣背得亂七八糟,在進位乘法中計算過程有乘法還有加法,對這部分同學來説就更難了。

2.算理不明白。有一部分同學對豎式計算算理不明白,如向前一位進的數這部分學生都在最高位相加;還有一部分學生進的數與得數再相乘。所以錯誤百出。

3.計算步驟較多。多位數乘一位數不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數分別去成另一個因數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積與進位的數相加,其中計算步驟較多,要顧及的問題也很多,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容易出錯。

《筆算乘法》教學反思9篇 《探討筆算乘法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第2張

第2篇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主要是解決筆算過程中從哪一位乘起、怎麼進位和豎式的書寫格式等問題。這幾個問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乘積有進位的筆算中,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豎式計算中從個位乘起是必要和科學的。因此,我安排好呈現多位數乘一位數時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學習時,我以複習舊知作為鋪墊;接着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讓學生自己先從圖中找出數學信息,再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然後自己列式解答,24×9=?。在本節課學習24×9前先讓學生估一估,對於部分學生來説這個估算意義不大,因為在相同的時間裏他已經能夠進行精算了,但是對現實生活中來説,這樣的估算卻是有必要的。估算本身就是很難學習的內容,在出現這樣的差異的情況下,如何進行估算的學習,才能使估算真正體現其價值和意義,這是我非常困惑的。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動筆獨立完成,之後把自己是怎麼算的以及要注意什麼問題跟小組裏的同學交流交流,通過他們親歷、體驗、交流算法後,讓學生自主發現24×9,先從個位乘起,哪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還要注意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這樣學生從計算中悟出了正確的算法。

第3篇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第四單元的教學重點。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乘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生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着,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教學第一課時是不進位的,課堂上我結合例題引導學生去理解算理。當時的例題是沒套書有14本,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當時這道題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後140+28=168(本),學生對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這道題改成豎式時,學生對於算理都能明白,沒有疑問,只是有個別學生習慣寫上豎式中140的那個0,這個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輔助學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課上再通過純豎式計算,明確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而且一開始我要求學生寫清楚你每一步是誰和誰相乘得來的,學生能寫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練習的過程中適時請學生上台板演,再結合錯題進行分析,加深理解,通過兩課時的教學發現針對不進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必須讓學生明白算理。再通過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學生才能徹底學會。

第4篇

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方法。我認為因數中間有0的筆算在三年級已經學習,所以在不瞭解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下,就把重點放在了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運算。然而課堂教學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給我這個多年教學數學的老師無疑是當頭一棒。

我在課前鋪墊了一些整十、整百數的乘法口算練習,並強調學生説出口算過程。由此再引出例題160×30,學習例題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試着口算,再展示幾種不同的算法,讓學生自己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通過比較大多數學生知道用簡便方法計算。用筆算方法計算106×30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用剛才的方法進行列式計算,反饋的結果出乎意料,學生還是遵循着筆算要數位對齊,正是因為受這種定勢思維的影響,絕大多數學生在接受因數末尾有0的簡便運算都比較困難。課堂作業的反饋情況來看也不是很好,錯誤較多,原因是有的學生沒有熟練簡便筆算,有的學生沒有用簡便算法的豎式,有的學生總忘在積的末尾添夠零,有的學生在算乘的時候,不應該出現0的地方出現了0,不能徹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針對這種現象,我想課後應加強專門練習,並當面批改加強個別指導。

一、課內對於簡便寫法強調不夠,學生受筆算都要求數位對齊定勢思維的影響,不習慣用簡便寫法的豎式;

二、學生課堂作業時間不夠,在前面的算法引導中可以簡潔些,這樣就能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練多説;

三、課前備課時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估了學生的能力。

第5篇

1.較好地把握了計算教學的目標。本節課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識技能的目標的同時,更注重目標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在價值目標取向上不僅僅滿足於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會運用法則正確進行計算,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索過程中,經歷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過程,倡導算法的多樣化,同時考慮到後繼學習的需要,加強豎式計算的訓練,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能夠準確、迅速地計算方法。

2.重組教材,滲透系統論思想。教材中的例6是對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規律的運用。我對這一內容進行了補充和擴展,102×4是不進位的106×4是個位相乘進位的,508×3是個位和百位相乘都進位的,3003×3是因數中間兩個0的乘法。通過這樣的安排,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實踐證明,教材的重新組合,不僅能達到預定教學目的,而且更有利於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建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整節課與原教材相比,雖然內容增加了,但學生照樣學得很輕鬆。

3.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在教學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這一規律時,我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利用乘法的意義,理解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在大量的例子中總結髮現這一規律。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的訓練會使學生厭煩。計算課不應該是重複的練習。在每一次計算後,我都會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學生在一次一次地觀察、比較、交流中掌握了筆算方法。這一目標的達成是在自主嘗試、自由表達的基礎上實現的。教學中努力做到尊重學生,民主教學,認真傾聽他們之間不同的意見,給他們發表自己想法的權利和機會,使他們在無恐懼的情景下自我檢查、反省、逐步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練習題的設計綜合性強,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6篇

我教學的是《筆算乘法》的第一課時,本課時的內容是學習《筆算乘法》的引路課,也是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的掌握表內乘法,學會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加兩步計算混合運算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的。

我以教材例題為情景情境,讓學生經歷解讀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在解決第1個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了解筆算的必要必性;同時,通過幾個措施理清算理和算法。最後通過對比,將估算、口算、筆算建立聯繫。問學生你有什麼發現,結論是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時感受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萬變不離其中。第二個問題的解決是鞏固2位數乘1位數的算理與算法。第三個問題的解決,是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讓學生知道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算式不同,但結果是一樣的。綜合練習題目的是鞏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讓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解決第一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估一估,並連問:你能估算嗎?怎麼估?估大了還是估小了?因為之前剛剛學過,很容易就喚醒學生的已有的知識。估完後,問學生,能口算嗎?既起到了複習的作用,也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體現了尊重學生的知識起點。再通過引導,讓學生了解筆算乘法的必要性,展開新課。

練習設計有層次:基礎題:一組筆算題。3×223×2223×2之前面設及的都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此組題中有三位數乘一位數,先讓學生説説223×2算理與算法,再讓學生對比三道算式,通過對比得出結論,方法是一樣的,再在223前面添一個2,讓學生感悟。開放題:貫通算法,提升思維。

一、面對學生的多種解法,還可以站得更高。在解決第三個問題時,讓學生分類,按解題思路的不同進行分類。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會有所幫助。

二、31×2+33,應該問問學生31×2表示什麼意思?而不只是為有新的解法而解題,是需要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三、在開放題處,只侷限於不進位,應適當滲透進位。

第7篇

培養學生的較強的計算能力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一直以來,計算課的枯燥乏味使學生望而生畏,對於計算是退避三尺,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改變以往例題單一的呈現方式,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聯繫現實生活,聯繫遊戲活動,進行多媒體的整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的學習環境,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讓計算的課堂變得讓學生有所期待,更加高效。

1、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有孩子們的參與興趣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就強了,才能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

2、要注重計算過程和算理。計算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探究計算方法。在計算教學中,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使學生真正實現對算理的理解和對算法的把握。

3、培養孩子的估算意識。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用估算法對數學規律進行猜想,用估算法探尋解題思路,用估算法檢驗解題思路,用估算法檢驗解題結果等,將估算思想貫穿教學始終。另一方面,讓學生儘可能地運用估算解決一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聯的問題,在心理體驗中感受這一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主動探索估算的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4、要精心設計計算練習。突出練習內容的層次性,練習形式要多樣,練習方法要靈活,避免單調、機械重複的訓練。在教學中,可設置一些童趣化的數學遊戲,激發起學生參與計算練習的高漲興趣,讓他們真正的愛上計算。

5、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計算上產生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先從源頭上抓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靈活計算的習慣、書寫工整的習慣、檢查驗算的習慣。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們的計算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第8篇

首先,我想談談對教材的理解:這部分學習內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主要教學的是“不進位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教學要突出的是乘的順序以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

所以我把重點放在初步掌握兩位數筆算方法。教學難點定在掌握乘的順序,理解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另一個數,所得的積的末尾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又因為筆算是在口算的基礎上完成的,所以我第1個環節設計了“口算遊戲”起到複習和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的作用。

新課程提出“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為了繼續保持孩子的注意力,我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景中,創設“買書”的情景,並提出“買一套書要付多少錢?”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先自主探究嘗試列式計算,然後再讓學生互相交流算法。

但在真實的課堂上,當我下到學生中間去了解學生嘗試計算時我就發現他們在筆算上存在的問題,24×2用筆算,算的順序都是錯的,他們是從十位算起,也就是説學生是用口算的順序去進行筆算,之後,想到了戴主任説的一句話“這節課老師要讓學生學會什麼?”我想學生在那裏“跌倒”,我就應該讓他在那裏“爬起來”,把他不會的知識,讓他在這節課學透,所以我這課的定位就改變了我的這節課的重點,就向樑啟文老師説的“因材施教”,但由於自身經驗不足,遇到不順就會緊張,其實回頭想想,我應該向鄧新華老師説的那樣“要抓住學生的錯誤資源,採用合作小組讓學生再一次討論,探索得出結果”。接着因為實物投影沒有開好,有耽誤了一些時間。所以我自己也覺得很遺憾,沒有把有趣、精彩的練習上完。

這節課,我利用課件引導學生説算理,演示課件時讓“不會用筆算的同學”通過1聽、2看、3討論的過程來掌握筆算方法,把難點講透,讓所有的孩子都明白,當用十位上的數去乘得的積的位置在那裏。接着我通過兩道計算題鞏固算理。

雖然沒有把最後有趣的練習上完,但是我驗證了一句話就是“以學定教”。教學的設計是“死”的,而課堂、學生、是活的,學生通過這節課把筆算的順序弄懂了,這也是我成功的一面。

雖然練習沒有上但我也想説一説我的設計。練習我分了3個層次1、練算,2、糾錯,3、應用。

最後我設計了:拓展提升,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豎式計算不光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可以幫助我們尋找計算規律得到巧算。

在上課時我要注意控制時間,在討論算理時我的語言應該簡練些,讓學生一聽就明白,不繞彎子,這也是我平時要鍛鍊的地方。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第9篇

本節課是關於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內容。從知識結構上講,如果對於蛋白質的組成多樣性的三點:1、氨基酸的種類多樣;2、氨基酸的數量多樣;3、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多樣。還有關於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的,轉錄、翻譯的知識都要有聯繫的話。本節課很容易突破。上課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一、學生閲讀課本,理解鐮刀型貧血症產生的原因,由於基因鹼基發生了替換。二、回顧以前關於氨基酸和基因指導蛋白質的過程。探究問題1、基因的本質是什麼2、在什麼情況下,基因的突變不改變什麼的形狀。預測此問題應該很好解決。但是實際教學中,學生對以前知識學習不牢固。導致教學過程十分的困難。下來後,認真反思一下幾點:1、對導學案再次進行修改把知識聯繫都寫到學案上2、再簡單一點,問題探究就要求學生理解概念,不要求學生應用概念解決問題。

熱門標籤